会计中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有哪些
小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先进先出法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先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相同。
(3)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
(4)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当物价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5)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2、后进先出法
(1)后进先出法是以较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后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不同。
(3)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单位成本计算,从而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缺点是计算比较繁琐。
3、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辩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辩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方法。
4、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5、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6、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价”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② 小企业会计准则里,小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有哪些
小企业会计准则里,小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四种方法可以选择。为了遵循谨慎性原则,企业不宜采用后进先出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设先购入的存货发出而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进的存货成本先结转,后购进的存货后结转,以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在购入存货时,依次登记购进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在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能够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比较烦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价格不稳定,采用先进先出发法的工作量较大。当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发出存货成本偏低,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的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库存存货的价值和当期的利润。
2、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按照每次购进存货的成本加上原有的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购进存货的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以此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的成本依据。计算公司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购进存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购进存货的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的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在于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存货的购进情况、结存情况,与购进存货的数量和购入前库存存货的数量多少成正比,成本计算比较客观可信,但与市价仍有一定的差距,频繁地计算移动单位平均成本,也会使存货核算变得相当烦琐。对于储存在同一地点性能相关的大量存货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只适用于永继盘存制,不适用实地盘存制。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当月全部购进存货的数量加上月初存货的数量作为分母,去除当月全部购进存货的成本加上月初存货的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并根据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来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当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性计算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比较简单,工作量比较小,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的工作,采用这种方法,由于平时无法提供发出存货的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例子:1月31日库存A商品1000件,金额为100000原,2月采购2000件,价格为221000,则本月A商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100000+221000)/(1000+2000)=107(元),2月发出商品2500件,则本月发出商品价值为2500*107=267500(元),库存商品成本为500*107=53500(元)。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
个别计价法的优点: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缺点: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例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个别计价法的计算公式: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例:某工厂本月生产过程中领用A材料2000KG,经确认其中1000KG属第一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5元;其中600KG属第二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6元;其中400KG属第三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8元。本月发出A材料的成本计算如下: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1000×25+600×26+400×28=51800元
③ 会计中存货的发出计价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是指对发出存货和每次存货发出后的存货价值的计算确定方法。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影响企业的损益,影响企业的资产,影响企业的所得税。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种类计算方法 个别计价法 逐一辨认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进、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先进先出法 以“先购进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 后进先出法 以“后购进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 种类计算方法 加权平均法本月进货数量月初存货数量 +
月初存货实际成本
+
本月进货实际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种类计算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原有存货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
原有存货实际成本
+
本次进货实际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
=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期末库存存货成本=期末库存存货数量×期末存货单位成本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四种方法。 【例4 】某企业6月份甲材料的收发记录如下: × 年摘要本月入库本月出库(数量)结存月日数量单价数量单价61上月结余 1010 3购入2011 5领用 15 10购入512 21领用 12 试分别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甲材料发出的成本及期末结余成本。 1.个别计价法下 假定6月5日发出的材料是3日购入的,21日发出的12件材料中有9件是月初结存的,另3件是10日购入的,则在永续盘存制下,甲材料的明细资料如下: 3.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100+280)÷(10+25)=10.86 发出存货的成本=27×10.86=293.22 期末存货成本=8 ×10.86=86.784.移动加权平均法 第一次购入存货后的单位成本=(100+220) ÷(10+20)=10.67 第一次发出存货的成本=15 × 10.67=160 结余存货的成本=320-160=160 第二次购入存货后的单位成本=(160+60) ÷(15+5)=11 第二次发出存货的成本=12 × 11=132 期末存货成本=220-132=88
④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
(一)先进先出法(已停用)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先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相同。
(3)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
(4)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当物价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5)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二)后进先出法
(1)后进先出法是以较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后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不同。
(3)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单位成本计算,从而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缺点是计算比较繁琐。
(三)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辩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辩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方法。
(四)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五)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六)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价”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⑤ 我国会计实务中允许采用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各自如何确定本期发出存货金额及期末结存存货金额
(一)先进 先出法
(1)先进 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 期末存货的成本。
(2)先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相同。
(3)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
(4)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当物价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5)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二)后进先出法
(1)后进先出法是以较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后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不同。
(3)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单位成本计算,从而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缺点是计算比较繁琐。
(三)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辩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辩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方法。
(四)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五)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六)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价”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存货会计资料大全》
⑥ 发出存货的核算方法
(一)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一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二)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1、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本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
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加权平均法较上述两种方法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2、移动加权平均法。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
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三)个别计价法。
它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⑦ 什么是发出存货计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使用的方法有哪些
1)通用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各行业共同行业务如货币性资产、应收账款等业务的处理。
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
3)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规范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则。
每一具体会计准则一般包括引言(准则范围)、定义(某准则涉及的概念)、一般确认原则、一般计量方法、一般报告原则、一般提示事项、附则(解释权和生效日期)七个部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⑧ 发出存货的计量四种方法的总结
1、加权平均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2、移动加权平均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3、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4、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8)会计中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存货包括下列三种类型的有形资产:
⑴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存储以备出售的存货。这是指企业在正常的过程中处于待销状态的各种物品,如工业企业的库存产成品及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
⑵为了最终出售正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这是指为了最终出售但目前处于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物品,如工业企业的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资等。
⑶为了生产供销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务以备消耗的存货。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耗用而储备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⑴存货是有形资产,这一点有别于无形资产。
⑵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企业中,存货经常处于不断销售、耗用、购买、或重置中,具有较快的变现能力和明显的流动性。
⑶存货具有时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下,存货能够规律地转换为货币资产或其他资产,但长期不能耗用的存货就有可能变为积压物资或降价销售,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⑨ 会计计量的方式都有哪些
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其关键,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或净资产)计价与盈亏决定为核心。其中,资产计价就要用货币数额来确定和表现各个资产项目的获取、使用和结存;而损益决定则是指通过量化和比较来确定经济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转移、消耗或折耗同所产生结果之间的数量差。
会计计量。应坚持三个基本质量标准:(1)同质性,即会计计量所提示的数量关系(再现体)应与被提示的物品或事项的内在数量关系(客体)保持一;(2)证实性,即在给定条件相同时,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同一客体的计量应得出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计量结果可以互为证实;(3)一致性、即计量方法的使用要保持前后期的一致性,以免使用者会计信息产生误解。
会计计量与会计的旨在提供有关经济主体数量信息的基本功能密切相关,是现代会计的发展动力之一。自19世纪末以来,西方财务会计在诸如成本计算、存货计价、折旧处理、损益计处、递延摊销、税金处理、盈利分配、投资计算、价格变动调整等方面的实务和理论问题,在很大程序上也是会计计量不同内容和所面临不同问题的反映。
⑩ 会计发出存货的计量
一、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的和,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平均单价=(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库存的成本)/(本次进货数量+原有存货数量)
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