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前提或假设受到了哪些挑战
⑴ 会计假设有哪些
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⑵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包括
会计假设,是指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各种程序和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等。
(一)会计主体
1、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为对象,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会计主体典型的是企业,但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的概念,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法人,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内部的相对独立核算单位、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等。
(二)持续经营
定义: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假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的经营活动将以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而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三)会计分期
1、定义:会计分期是指在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人为地划分一个个间距相等、首尾相接的会计期间,以便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盈亏,确定该会计期间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并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2、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3、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以年度为会计期间通常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的起讫时间,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货币计量
1、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企业会计核算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假设币值保持不变。
2、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3、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⑶ 随着IT业的发展,会计的四个假设前提将会受到什么影响或挑战
会计学的四个假设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
“主体假设”是以谁为主体,核算经济行为,可以是一个车间,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项目组,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理解起来也不难,比如A销售商品给B,A就是确认收入,并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B就是记录应付,并且增加资产,不同主体对于同一经济行为核算方式不同;再比如融资租赁中的承租方和租赁方的处理差别也是比较大的;难一点比如合并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日控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与被控制方的所有者权益抵销,内部交易的抵销,还有就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中未实现内部交易的抵销都是基于此假设。
2.
“持续经营假设”,说白了,是假设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按照现在的状态持续经营下去,常用一些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等等都是基于此假设。加举一个例子,资产减值中,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与资产的公允价值去除处置费用后的价值)比较,其中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其实就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
3.
“分期假设”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由此而来,一方面是为了提供可比较性,一方面则是为会计核算、分析乃至判断决策提供有利信息,毕竟会计活动是一种对过往经济活动记录和监督的行为。
货币计价假设”说的是只记录可以货币计价的,而且需要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资料,一点便可知,在所有的会计要素中都有一个重要就是可以且需要货币计价的
⑷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会计四个假设的前提将会受到怎样的挑战和影响
会计基础四大假设:持续经营,货币假设,会计分期,会计主体。针对“持续经营”,现正值金融危机回暖,虽说情况已好了很多,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却还处在水深火热中,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效益得不到提升,可说是怎一个“差”字了得,企业的持续经营就让人伤脑筋加入WTO促使我国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制化
自2001年11月起,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一,这虽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机遇,但同时也为我国在各方面带来了挑战。会计是经济工作的语言,它要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以便给决策层提供正确的信息参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来源于会计信息的披露,我国一系列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的颁布及实施,有利约束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失真的情况仍大量存在。这不但制约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国际上也损害了我国企业的形象,降低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⑸ 现代网络对会计基础假设有何挑战
13.“预付账款”的借方登记( )。
A.预付的款项
B.补付的款项
C.收到采购货物时冲销的预付款项
D.预付款项多余而退回款项
⑹ 简述会计基础假设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受到的挑战
第一章 绪论
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它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降低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任何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其生存的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也同其存在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1.1社会环境的概念
环境通常是指周围情况的总和,既包括自然情况又包括社会情况。会计的社会环境是会计所处的特定阶段的社会客观条件,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又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总是密切地依存于生产发展的客观环境。我们将会计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会计环境,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工作发展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会计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辨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社会环境影响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会计的发展对社会环境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1.2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经济内容的程度及真实性、中立性、可验证性、可比性与及时性的高低,其实质就是指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性质或特征。它是会计信息提供者在进行会计信息选择时所应追求的信息质量标准。与普通产品不同,会计信息的质量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量化的衡量。迄今为止,人们用于评价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依然是: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可靠,是否相关,是否有用,是否合规,等等。即真实程度高、可靠程度高、相关程度高、有用程度高、合规程度高等等。
会计信息产品质量是受到会计信息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的,不同的区域,因技术因素、人文因素、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等不同,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不同的要求,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的变化,会使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随之改变。
第二章 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入WTO的冲击和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国内外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等都都对我国的会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也对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一番梳理和回顾。
2.1 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
2.1.1 中国加入WTO
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经过与诸多西方经济大国加入WTO双边协议的签署正式加入WTO。WTO是世界惟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定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WTO协议》。这些协议是世界上大多数贸易国通过谈判签署的。它为国际商业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则,约束各国政府将其贸易政策限制在议定的范围内。这些协议虽然是由政府通过谈判签署的,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产品制造者、服务提供者和进出口商进行商业活动。进入WTO意味着关税壁垒将不再存在,外国投资者享有本国国民平等的待遇,在世界范围内可进行更自由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发明创造、设计(知识产权)的交换等等。市场竞争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这无疑会给我国的各行各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而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必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国加入WTO的冲击和影响,将面临着机会和挑战。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入WTO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必须尽早制定出应付入世冲击的种种对策,以推动我国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2.1.2 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
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的过程就是信息化过程。所谓信息化就是指人们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们自身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它正冲击着传统社会的每个角落,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各个行业都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会计领域当然不能例外。毕马威会计公司合伙人Elliot曾借用“第三次浪潮”一词来形象地预言“IT引起的变革正在冲撞着会计的海岸线。在20世纪70年代它彻底地冲击了工业界, 80年代它又荡涤了服务业, 90年代会计界将接受它的洗礼。”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会计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着会计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不仅使传统的会计工具和会计方法有了很大变化,也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满足了多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与经济的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会计的发展也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出现了许多的新方法和观点。现代财务会计是传统财务会计的发展,而现代管理会计则是电子计算机时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
信息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信息技术是其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信息社会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和计算机审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在提高会计和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让信息社会环境下的会计和审计在降低会计信息风险、增加会计信息的价值、减少代理成本和资本成本、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性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1.3 绿色地球及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牵头,历时2年,在对31个省市环境污染实物量、虚拟治理成本、环境退化成本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第一份环境报告——《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2004》,该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环境退化成本(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的3.05%。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但由于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绿色GDP的核算标准、方法却是一个难题。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这也是绿色GDP核算耗时久,社会认同难的原因之一。管理学认为,能够计量的才能进行有效管理。正因如此,已经有人提出应该以绿色会计取代绿色GDP。
“绿色会计”是国内外的财会专家将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一个专题纳入会计理论研究体系的结果,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绿色会计”就是以价值形式,运用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及披露。这种影响包括相应的损失、带来的效益以及其他影响。显然,“绿色会计”是为了适应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它的宗旨即是通过汇集有关信息,减少企业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环境质量,从而提升社会的环境质量。
可持续发展是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其内涵包括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内容,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发展战略,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体现的是一种科学发展理念,即科学发展观。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微观个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经营必须全面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尤其针对当前生产经营负外部性较高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应当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受企业活动所影响的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的使用客体应当是反映经济利益、社会责任以及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信息。会计信息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利益相关者对营业主体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以下简称监管) ,而非经济决策。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使用客体和价值取向都深受影响,进而对现行会计目标定位产生较大冲击,“监管有用”替代“决策有用”将成为现实,作为会计目标具体化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也将进一步发展。
2.2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2.2.1 加入WTO促使我国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制化
自2001年11月起,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一,这虽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机遇,但同时也为我国在各方面带来了挑战。会计是经济工作的语言,它要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以便给决策层提供正确的信息参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来源于会计信息的披露,我国一系列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的颁布及实施,有利约束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失真的情况仍大量存在。这不但制约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国际上也损害了我国企业的形象,降低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国际间交往的加强,经济业务在规模和数量上必然会增加,其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到企业间的预测及决策,为利益相互集团所重视。应该说,加强会计信息方面的规范是建立国际间正常经济秩序的基础。同时,入世也意味着企业间的游戏规则不分国别,趋于一致。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尽快制订和国际相一致的会计准则,使商业语言相一致。世界贸易组织是符合市场经济客观需要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必然要求中国以完善的法制来作为保障。2001年7月1日,财政部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出台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标志着我国会计法制化建设的加强,为中国加入WTO后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和国际化提供了依据,为外国企业和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会计方面最基本的规范。
2.2.2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变迁,会计作为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会有所发展,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网络的存在使现行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数据的形式直接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这就将会计信息系统转化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利用互联网与企业外部相关信息使用者交换并发布信息,势必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在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高自动化、高效率、高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原始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上,使会计核算无纸化,而在磁性介质上对会计资料进行修改,不但操作起来容易而且一般不会留下痕迹,加上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这就增加了会计信息被篡改或伪造的风险,加大了会计信息保障的风险。此外,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交易愈来愈普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网上传送会计信息的方式,很难保证系统的信息资源不被窃取或篡改,另外还有可能遭受网络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侵害,并且这种通过网络的攻击可能来自企业内部也可能来自企业外部,一旦发生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由此可见,网络的开放性无疑增大了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风险。在网络条件下,会计流程发生了变化,大量的数据直接从企业内部或企业外部其他系统获得,企业实现了信息集中管理,由于信息来源多样化、采用分布式输入,使会计信息在一定范围共享和流通,接触信息的部门和人员增多,监督和操作分离,使会计信息作假更加方便,客观上加大了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难度。在网络中传递的会计信息虽然是遵循一定的信息交换协议和一定的安全技术作为保障,但计算机网络病毒和黑客的攻击都会威胁到会计信息的质量,造成会计信息在网络中传输时易被窃取、改动,使其安全性受到较大的威胁。
2.2.3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我国除与苏联、东欧等国家联系外,几乎与西方国家没有贸易往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加速了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同时,随着国际经济的逐步一体化,我国企业也走向世界,这些企业也要了解国外企业的会计制度,这必然导致会计的国际化。此时,不但原有的会计制度不适用于外资企业,而且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报表,由于和国际上通用的编制方法不一样,外国人看不懂,影响外国企业对我国企业的了解。因此财政部相应颁发了有关外资企业会计制度,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1985),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制定的全新的会计制度它在会计原则、会计报表设置上和国际会计趋于一致,为以后我国全面改革会计制度奠定了基础。
社会环境对财务会计具有决定的作用,但财务会计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它对社会环境也具有反作用。因为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反映,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影响人们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并导致利益相关方面的经济行为的改变,因而财务会计通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利益分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⑺ 会计工作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有哪些挑战
电子商务给会计理论带来的冲击</DIV>
<DIV>2.1对会计假设的冲击</DIV>
<DIV>传统的会计理论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假设、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上。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DIV>
<DIV>2.2对分期假设的冲击</DIV>
<DIV>会计分期假设,是为向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及时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人为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采用电子商务可以使一笔交易在瞬间完成,在存续时间不确定,尤其是存续时间很短时,要人为地进行分割,其实际意义不大。</DIV>
<DIV>2.3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DIV>
<DIV>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的单位。由于货币是众多计量单位中最好的计量单位,所以传统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货币的出现,给货币计量假设又增添了新内容。</DIV>
<DIV>2.4对会计原则的冲击</DIV>
<DIV>在资产计价上,将会逐渐摈弃历史成本而主要采用以评估值为基础的现值计价,虚拟企业的巨大货币风险决定了它更注重未来的收益或资产的未来价值,按照现行价值或预期收益现值对资产进行计价,将成为虚拟企业会计核算中不可逆转的趋势。收付实现制将比权责发生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虚拟企业存续的短暂性,决定了它不会存在跨期分摊问题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问题,采用收付实现制是较为合理的选择。配比原则的内涵会发生改变。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中,配比原则要求的适当的收入与成本、费用相对应,而虚拟企业中的配比原则不是要求各期间收入与支出的配比,而是他们在合作各方的合理分配。虚拟企业的产生使许多会计原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其经营方式的随意与特殊,经营期间的短暂,使可比性原则与一贯性原则失去了规范对象。</DIV>
<DIV>3. 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工作的新问题</DIV>
<DIV>3.1会计数据问题</DIV>
<DIV>除了会计电算化带来的数据的易改动性和电子会计数据的法律承认等问题外,还有以下问题:</DIV>
<DIV>3.1.1网络安全问题</DIV>
<DIV>是目前开展电子商务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电子商务是基于开放的Internet的,这就意味着企业面临通过Internet传输过程中带来的机密性、完整性、可靠性等种种外来风险。</DIV>
<DIV>3.1.2电子数据的确认问题</DIV>
<DIV>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源点的不可抵赖,接受的不可抵赖和回执的不可抵赖。在电子商务下,为了证实所受数据是由原发方发出的,并且不可抵赖,目前采用的是电子签名技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提交的电子签名草案明确规定了电子签名具有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同等的效力<DIV>3.2数字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DIV>数字产品和服务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专业人士估计,今后至少80%的知识产权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数字资产和实物资产相比,从生产到存储、销售都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对传统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DIV>3.2.1数字资产的生产和存储
<DIV>以计算机软件为例,数字产品的生产一般分为研发和制作包装两个阶段。其中研发过程要花费大量的费用,而后者的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记。按照传统的会计方法,不把研发过程看作生产过程,那么,数字资产就没有了生产过程,其生产的概念需要重新定义。数字资产是无形的,没有库存数量,并且它们可以无限使用,按照传统的会计方法,不能如实地反映数字资产的状况。
<DIV>3.2.2数字资产的销售与确认
<DIV>在网上赠与模式下,大部分的数字资产都是在用户试用后决定是否付款购买。而且许多公司要不断的推出新的版本,如杀毒软件的不断升级等。这样,数字资产的确认又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电子商务企业不宜搬用传统会计的收入确认方式,而应以实际收到款项为销售实现的依据。
<DIV>3.2.3数字资产的成本
<DIV>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数字资产的生命周期短,淘汰速度快,并且一旦淘汰,几乎一文不值的特点,以历史成本入账显然不能真实的反映数字资产的价值。对数字资产的核算应该有别于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笔者的意见是,对数字资产从原始价值和评估价值两个层次计价。</DIV>
<DIV>原始价值计价:数字资产的原始价值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即把交易成本或研发费用,以及研发成功后发生的如鉴定费、注册费及升级费用等所有费用资产化。
<DIV>评估价值计价:数字资产可能价值突贬,也可能带来超额收益,这些信息对电子商务企业及其投资者是极其重要的。以市场交易为前提,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还要综合考虑市场、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要素对数字资产进行定期评估能才可恰当的反映其价值。</DIV>
<DIV>原始价值和评估价值的统一:用数字资产,数字资产摊销等科目来反映数字资产原始价值的增减变动;用评估价值,评估权益等项目来反映数字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动。
<DIV>4. 对会计工作的新要求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若想保持优势,经营者必须利用一切机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市场及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黄河企业也涉足了电子商务的某些层面,譬如利用Internet发布招标公告,进行监理投标,开展工程咨询工作等。其中咨询工作更容易适应电子商务环境,针对某一工程进行设计审查等咨询工作可以采取类似网上订阅和付费浏览的方式收取服务费。电子商务环境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大大的提高了,新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会计人员的一般素质,还要能熟练地进行网上操作,甚至要熟悉至少一门外语。在专业知识上,会计人员要对本国的会计准则熟练掌握,对国际会计知识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