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培训 » 会计孰低剂量有哪些

会计孰低剂量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5-16 23:25:21

❶ 会计计量基础有哪些

会计计量基础,指的是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有:

1、历史成本

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代价的公允价值计算。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

2、重置成本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的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负债按照偿付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

3、可变现值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算。

4、现值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算。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算。

5、公允价值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算。

(1)会计孰低剂量有哪些扩展阅读:

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

1、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当然这种关系也并不是绝对的。

2、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有时就是根据交易时有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的,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确定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3、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交易中,合并成本也是以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等的公允价值确定的。

❷ 会计新准则中什么计量模式孰低法适合什么适用资产项目

存货

❸ 《中级会计实务》解析知识点:孰高或孰低原则

资产减值中判断可收回金额应用孰高原则: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资产组减值中,抵减后的各资产的帐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的最高者:
1、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2、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零(多指商誉)
固定资产核算中的孰高孰低:
一、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存货的期末计量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二、折旧年限选择:
1、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如能合理确定期满取得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否则,应当在租赁期和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较短的期限内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装修费-----计入二级科目“固定资产装修”在两次装修间隔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费,应在两次装修间隔期、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4、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选择:
应按预计使用寿命与合同(法定)年限中的较低者确定。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企业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般要做如下步骤:
①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②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如果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原账面价值的话,则预计净残值只能调整至等于其原账面价值;(注意,调整预计净残值,不需要做会计分录。)

❹ 什么是成本与市价孰低法遵循会计核算的什么原则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按短期投资的总成本与总市价孰低计算提取跌价损失准备的方法,是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对历史成本原则在运用时的修正,最明显地体现了稳健性原则,其具体含义是指:存货的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存货的市价低于成本的按市价计价。这一计价方法要求将存货因市价下跌而形成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而对于存货因市价上涨而形成的收益不予预计。
对期末存货的计价,当成本低于市价时,就按原始成本计算,而当存货成本高于市价时,改按市价计算存货成本。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存货价值时,其重置成本或再生产成本下跌时可能带来的损失,在当期就应予以确认。但对市价超过原始成本时可能带来的收益则不予考虑。这是谨慎原则在存货计价上的反映。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存在准则所述情况之一,应当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跌价准备势必将在账面上减少资产,影响损益,因此,对相同的业务,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相同的业务,企业情况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违反了可比性原则。
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要求,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则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它允许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计价标准对存货进行计量。不符合一致性原则。

❺ 会计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低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现值孰低计量。

❻ 会计学原理中有哪些减值准备且具体说明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具体内容:
1、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在期末对各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时,要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对期末按照成本与市价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计量,将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并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坏账准备企业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并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计提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3、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时,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企业应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定期地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投资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其中,出售净价是指资产的出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发生的损失,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并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同上)进行估计,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如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同上)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8、委托贷款减值准备企业应当对委托贷款本金进行定期检查,并按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同上)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委托贷款本金的差额,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❼ 会计上用的孰小值是什么意思

会计上用的孰小值的意思是:比较计提值与计提基数参照值的大小,选择最小的那个数据。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资料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存货在期末时,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计量,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账面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贷记“存货跌价准备”。

如果账面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一般不作任何会计处理。进行存货跌价准备核算时,应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并采用备抵法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务处理。提取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以后每一会计期末均应通过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与原余额比较,若计算的应提准备大于准备原余额,则应予预提,反之,则应冲销已提数,作相反的会计记录。

1、成本与市价孰低。短期投资期末的计价有成本、市价、成本与市价孰低3种方法,其中成本与市价凯低的优点较多:

(1)符合谨慎性原则;

(2)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以扣除跌价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反映,更符合资产的定义;

(3)与其他资产的期末计价原则--致。故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企业期末存货的价通常是以历史成本来确定。但是,由于存货市价的下跌,存货陈旧、过时、毁损等原因,导致存货的价值减少,采用历史成本不能真实地反映存货的价值,因此,基于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来计价。

3、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是以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对比,取低者(孰低)作为期末资产的价值,当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时,则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其中“账面价值”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二)借款费用

借款费用准则规定,在应予资本化的每一会计期间,利息和折价或溢价摊销的资本化金额,不得超过当期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和折价或溢价的摊销金额。

这就是说,在进行借款利息资本化时,应将“应f利息和折价或溢价摊销的资本化金额”与“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和折价或溢价的摊销金额”对比,取其低者(孰低)进行资本化。资本化的借款利息金额超过了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这样财务费用就发生红字了,这当然是不合理的。

(三)融资租赁

在融资租赁中,准则规定,如果在租赁开始日,融资租入资产总额大于承租人资产总额的30%。那么在租赁开始日,按当H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孰低)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融资 租人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融资费用“科目;

这样规定,既符合谨慎性原则,又把租金(含于最低租赁付款额中)中的利息(未确认融资费用)也列示出来了,还款(支付租金)时,要同时分摊融资费用(利息)。本利分明,合情合理。

(四)非货币性交易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原准则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人账计价基础。可是有的股份公司利用我国市场经济不够成熟和规范,公允价值难以取得并且不够准确和难以核对的特点,就利用准确的公允价值人为操纵利润,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不良的后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和消除这方面的影响,新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改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人资产的人账价值基础。并对交易收益的确认作了严格的限制。

但这也有缺点:当账面价值大大超过公允价值,尤其是资产已发生减值而企业却少提或不提减值准备时,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会严重虚大,就更会大大超过公允价值9这时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人资产的人账计价基础,就会使换人资产的价值大大虚增,从而违背了谨慎性原则,更会因此而虚增利润,加重虚盈实亏。

对非货币性交易换人资产的人账计价基础也采取孰低的办法,就是以当地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对比,取其较低者(孰低)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计价基础,这样将使换人资产的计价更接近实际,更符合谨慎性原则,更有利于防止企业人为调节盈亏。

参考资料:网络-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❽ 中级会计实务中哪些是孰高孰低计量的

资产减值中判断可收回金额应用孰高原则: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资产组减值中,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的最高者:
1、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2、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零(多指商誉)
固定资产核算中的孰高孰低:
一、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存货的期末计量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二、折旧年限选择:
1、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如能合理确定期满取得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否则,应当在租赁期和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较短的期限内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装修费-----计入二级科目“固定资产装修”在两次装修间隔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费,应在两次装修间隔期、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4、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选择:
应按预计使用寿命与合同(法定)年限中的较低者确定。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企业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般要做如下步骤:
①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②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如果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原账面价值的话,则预计净残值只能调整至等于其原账面价值;(注意,调整预计净残值,不需要做会计分录。)

❾ 新制度中强调的会计计量属性有哪几种

新准则突出了会计计量属性,仍规定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但又不仅限于历史成本,在可靠的情形下引入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新制度中强调的会计计量属性有5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❿ 会计初级不是说固定资产减值账价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么,那么122怎么用140去减了

账面净值=1400000元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1100000元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1000000元

固定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金额=1400000-1100000=300000元

原计提80000元

补提=300000-80000=220000元

热点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养老保险 发布:2021-08-17 15:48:04 浏览:965
会计活页账本怎么装订 发布:2021-08-17 15:48:01 浏览:558
会计继续教育90分是多少学时 发布:2021-08-17 15:47:58 浏览:632
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会计分录 发布:2021-08-17 15:47:53 浏览:149
初级会计报名发票丢了怎么办 发布:2021-08-17 15:47:13 浏览:80
会计乐财务软件 发布:2021-08-17 15:47:10 浏览:277
内蒙古初级会计考试从哪里报名 发布:2021-08-17 15:46:03 浏览:370
会计专业技能竞赛运营怎么做 发布:2021-08-17 15:44:53 浏览:683
如何应对基础会计学考试 发布:2021-08-17 15:43:49 浏览:782
物流公司会计外账处理 发布:2021-08-17 15:43:47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