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放工资及公积金会计分录
❶ 公司从计提到发放工资以及代扣代缴社保、公积金、个税的会计分录应如何做,麻烦各位老师指教,要详细些。
发放工资以及代扣代缴社保、公积金、个税的会计分录是:
1、计提时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销售费用-工资等贷:应付职工薪酬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其他应收款-个人公积金
3、扣社保时:
借:管理费用-社保费销售费用-社保费等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贷:银行存款
4、扣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5、扣住房公积金时:
借:管理费用-公积金销售费用-公积金其他应收款-个人公积金贷:银行存款
❷ 发放工资会计分录
1、工资计提(应发工资数)
借:制造费用—工资 (生产人员)
管理费用—工资 (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工资 (销售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
借:制造费用 (生产人员)
管理费用 (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 (销售人员)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 / 医疗等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上面1和2可以合并处理,这里分开是为了说明问题
3、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发工资数)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实发工资数)
其他应付款—养老 / 医疗等 (代扣代缴金额)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代扣代缴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代扣代缴金额)
4、实际交纳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 / 医疗等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公司发放工资及公积金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三要素
一,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
二,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三,金额
种类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2]
方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❸ 公司从计提到发放工资以及代扣代缴社保、公积金、个税的会计分录应如何做
计提时,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工资
发放时:借:应付工资
贷:管理费用-医疗(个人)
管理费用-养老(个人)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社保中心从你公司划款后,
借:管理费用-医疗(总)
管理费用-养老(总)
贷:银行存款
代交个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❹ 发放工资时交纳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的会计分录的问题:
做工资时: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工资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人工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00
提保险费:借:管理费用-其他职工薪酬-基本养老
-医疗
-工伤
-住房公积金300
贷:应付职工新酬800
转扣个人部分:借:应付职工薪酬 1800
贷:其他应付款-个税1500
-养老、医疗200
-公积金100
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18200
贷:管理费用
生产成本
❺ 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企业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包括扣还的款项等;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5)公司发放工资及公积金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支付职工福利费、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或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相关成本,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
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一、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二)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准则第四条的规定处理。
三、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
(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❻ 关于计提工资,公积金,社保。以及发工资的会计分录
关于计提工资,公积金,社保。以及发工资的会计分录职工到手工资3500。公积金个人部分323,公积金企业部分323,社保个人部分320,社保公司部分998。怎么做分录?一、计提工资:车间员工, 借 制造费用——工资 贷 应付职工薪酬 ;公司管理人员, 借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工资 贷 应付职工薪酬 ;二、计提公积金、社保 ,借 制造费用(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1321元 贷 其他应付款——公积金323元 贷 其他应付款——社保 998元 ,三、发工资:借 应付职工薪酬4143元 贷 银行存款3500元 贷 其他应付款——公积金 323元 贷 其他应付款——社保 320元 。
❼ 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
购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802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4000
应付职工薪酬——个税 220
银行存款 34000
上缴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11220
贷:银行存款 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