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中的会计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期(天数)=365/周转次数=应收账款×365/销售收入
注:应收账款可用年末数进行计算,但如果年末数受一些因素影响较大,可用平均数进行计算。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问题。
计提坏账减值,应收账款项目金额降低,会导致周转次数增加,周转天数减少。但这种周转天数的减少不能表示良好的业绩,反而说明应收账款管理欠佳。如果减值准备的数额较大,就应进行调整,使用未提取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计算周转天数。
②关于应收票据是否计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应收票据是销售形成的,只不过是应收账款的另一种形式。应该将其纳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
③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一定是越少越好。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如果赊销有可能比现金销售更有利,周转天数就不会越少越好。收现时间的长短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
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看分析的目的。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采用销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周转天数)时,应统一使用“销售收入”。
②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比如,减少存货量,可以缩短周转天数,但可能会对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③应注意应付账款、存货和应收账款之间的关系。
④应关注构成存货的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3)流动资产周转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流动资产的比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从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来看,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和销售各阶段时所占用的时间越短。
通常,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绝大部分,二者的周转状况对流动资产周转具有决定性影响。
(4)净营运资本周转率
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
净营运资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365/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非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主要是针对投资预算和项目管理进行分析,以确定投资与竞争战略是否一致,收购和剥离政策是否合理等。
(6)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资产总额×365/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如果该指标较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应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程度,比如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的资产。
分析时要了解总资产周转率变动是由哪些资产项目引起的,以及哪项资产对其影响大,从而为进一步分析指明方向。
❷ 财务报表分析中比率是定比还是环比
您好,会计学堂林老师为您解答
定 比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❸ 财务报表问题 财务报表比率
财务报表是一个完整的报告体系,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其中,资产负债表汇总了公司在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润表汇总了公司在某段时期的收入和费用。管理层为了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助的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财务比率。
一、财务比率的类型
财务比率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某些方面,是两个“存量”项目的对比,通常也称为资产负债表比率;第二种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的某些方面,将利润表的一个“流量”项目与另一个“流量”项目作比较,习惯上称为损益表比率;第三种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综合经营成果,是将利润表中的某个“流量”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个“存量”项目加以比较,称为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存量”项目作为来自资产负债表的余额,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个变量在一定时期的流量变化情况,因此采用资产负债表期初、期末余额的平均值作为某个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的分母,可使其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下面提及的保障比率、周转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均属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都需要采用“存量”项目的平均值。
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框架
1.清偿能力比率。是衡量公司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比率。清偿能力比率是对短期债务与可得到的用于偿还这些债务的短期流动资金来源进行的比较。
(1)流动比率。显示公司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最常用的清偿能力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一般认为2∶1的比例比较适宜。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公司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司的获利能力。
(2)酸性测试比率,也称速动比率。表示公司用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酸性测试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财务杠杆比率。反映公司通过债务筹资的比率。
(1)产权比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负债资金与所有者提供的权益资金的相对关系,以及公司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其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表示,股东每提供一元钱债权人愿意提供的借款额。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利润。
(2)资产负债率。反映债务融资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风险有直接关系: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资产负债率越低,财务风险越低。
(3)长期负债对长期资本比率。反映长期负债对于资本结构(长期融资)的相对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长期负债对长期资本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本是所有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之和。
3.保障比率。
是将公司财务费用和支付及保障它的能力相联系的比率。利息保障比率表示公司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比率=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或=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利息费用。折旧和摊销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以前发生的支出的调整,实际上仍然属于本年的现金流量,也可以用来支付利息费用。因此,笔者认为,采用EBITDA比采用EBIT更为精确。
4.周转率。是衡量公司利用其资产的有效程度的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公司收账的业绩,说明应收账款年度内变现的次数。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年销售净额÷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收现期。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应收账款×一年中的天数)÷年赊销金额。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两个比率与公司的信用政策环境有密切联系。应收账款周转越快,销售实现距离实际收到现金的时间就越短,但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与过短的平均收现期可能意味着过于严厉的信用政策。账面上应收账款余额很低,却可能使销售额和相应的利润大幅度减少。
(3)应付账款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率=年赊购金额÷应付账款。
(4)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应付账款周转率,或=(应付账款×一年中的天数)÷年赊购金额。
(5)存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
(6)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存货周转率,或=(存货×一年中的天数)÷销售成本。存货周转越快,表明存货越具有流动性。但过快的周转速度可能是存货占用水平过低或存货频繁发生缺货的信号。
(7)营业周期。是从外购承担付款义务到收回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的这段时间。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的长短是决定公司流动资产需要量的重要因素。较短的营业周期表明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有效管理。
(8)现金周期。其计算公式为:现金周期=营业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析现金周期必须注意,该指标既影响公司经营决策又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并且人们可能忽略对这两种决策的错误管理。例如不及时付款,损失了公司信用,却能直接缩短现金周期。
(9)总资产周转率。表示公司利用其总资产产生销售收入的效率。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总资产。
5.盈利能力比率。
(1)毛利率。是公司的销售毛利与销售净额的比率。销售毛利是指销售净额减去销售成本的余额。销售净额为销售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扣及折让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销售净额-销售成本)÷销售净额。毛利率是商品流通企业和制造业反映商品或产品销售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商品流通企业商品的销售成本为商品的进价成本,而在制造业则为产品的生产或制造成本。当毛利扣除经营期间费用后即为经营利润。可见,毛利率反映了公司产品或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保持一定的毛利率对公司利润实现是相当重要的。
(2)销售利润率。是利润额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该指标表示,公司每销售一元钱产品所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利润额÷销售收入净额。运用该比率进行分析时,利润额习惯上使用利润总额,但由于利润总额不仅包括销售利润,而且包括投资收益及营业外收支等,造成分子和分母计算口径的差异。所以笔者建议,采用狭义的销售利润,这样得到的实际上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它是衡量一个公司能否持续获得利润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管理层决策更有价值。
(3)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公司综合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税后净利÷资产总额=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4)权益报酬率。反映股东账面投资额的盈利能力。权益报酬率=税后净利÷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投资回报率×权益乘数。高的权益报酬率通常说明公司有好的投资价值,但如果公司运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则高的权益报酬率可能是过高的财务风险的结果。
❹ 财务报表分析速动比率包括哪些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❺ 财务报表分析里面的各种比率怎么计算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率=营业支出/平均存货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余额;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总资产;
净收益平均增长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期末数/所有者权益期初数。
❻ 财务报表分析的流动比率现金比率怎么计算 计算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的流动比率现金比率的计算及公式: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
流动负债,也叫短期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一般说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流动比率2:1,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
2、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
现金比率(cash ratio)通过计算公司现金以及现金等价资产总量与当前流动负债的比率,来衡量公司资产的流动性。
现金比率也被称之为现金资产比率(Cash Asset Ratio)。
这个公式反映出公司在不依靠存货销售及应收款的情况下, 支付当前债务的能力。
另外,运用此公式时需要注意,现金比率不考虑现金收到以及现金支付的时间。
现金比率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的余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现金比率一般认为20%以上为好。但这一比率过高,就意味着企业流动资产未能得到合理运用,而现金类资产获利能力低,这类资产金额太高会导致企业机会成本增加。现金比率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能够反映企业即时付现能力。除此之外,还需注意一点,现金比率将存货与应收款项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