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中的借记和贷记
1. 会计中,借记与贷记有什么区别
会计中"借","贷"
“借”、“贷”两字来记录货币资金的借贷,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 或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借”、“贷”两字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只作为纯粹的记账符号使用,用以标明记账的方向。
在账户的借、贷两方中,究竟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增加,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减少,是由每个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性质决定的 .
1.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各项资产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记录增加额的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 = 借方期初余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完全一致,这两类账户借方记录相关会计要素项目的减少额,贷方记录其增加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所有者拥有企业净资产的实际数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贷方期末余额 = 贷方期初余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3. 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大体一致。
4.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⑴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的账户结构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大体一致.
实际上“借”和“贷”两个字没有实际的意义,与我们日常理解的借、贷意思是不同的。它是由意大利人卢卡·巴其阿勒最早阐述出来的,即现代会计使用的“复式记账法”,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就是说,复式记账法是可以同时反映资产的流进或流出的,也就是双向反映。
2. 会计!初学者问"借记"和"贷记"是什么意思啊!
其实就是表示增加和减少的,只是分情况定哪个是增加哪个是减少,比如在资产和损益里,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里,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不要刻意去理解“借贷”本身的含义,它们只相当于一个符号。
3. 会计中“借记”和“贷记”是什么意思
“借”和“贷”作为记帐符号,用“借”表示资金占用的增加和资金来源的减少,用“贷”表示资金来源的增加和资金占用的减少。会计学中借记和贷记没有实际意义,仅作为记账的符号;一般情况下,“借”在账户的左边;“贷”在账户的右边。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方表示资产的增加,资产的期初、期末余额,负债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的增加,收入的减少.
贷方表示负债的增加,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期初、期末余额,资产的减少,费用的减少,收入的增加。
(3)财务会计中的借记和贷记扩展阅读: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
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4. 会计学中借记和贷记是什么意思
借和贷,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借和贷,是增加或这减少的意思。。。至于“借”是增加还是减少主要看科目。
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科目金额的增加,那么就记在借方.
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科目金额的减少,那么就记在贷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科目金额的减少,那么就记在借方。
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科目金额的减少,那么就记在贷方。
希望采纳哦~
5. 会计学中借记和贷记是什么意思啊
一、借是一种会计科目,显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对应概念为贷。
一种会计科目,显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对应概念为贷。
(1)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借”就是加、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借”就是减。
(2)在国际收支帐户中,借方指减少外汇存量的项目,例如进口。
二、贷,会计学专业术语,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贷”就是减。
(1)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贷”就是减;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贷”就是加。
(2)在国际收支帐户中,贷方指增加外汇存量的项目,例如出口。
(5)财务会计中的借记和贷记扩展阅读:
借与贷的形式:
借与贷的对应关系有,单一型和复合型。单一型即“一借一贷”,借方有一个会计科目贷方也只有一个会计科目。复合型有“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
一借多贷:借方一个会计科目对应(即金额的对应相等)贷方多个会计科目;
多借一贷:借方多个会计科目对应贷方一个会计科目;
多借多贷:借方多个会计科目对应贷方多个会计科目;一般只在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客观存在复杂关系时才使用,编制会计分录时应尽量避免。
6. 会计中“借记”和“贷记”的区别是什么
借”、“贷”两字来记录货币资金的借贷,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 或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借”、“贷”两字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只作为纯粹的记账符号使用,用以标明记账的方向。
在账户的借、贷两方中,究竟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增加,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减少,是由每个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性质决定的 .
1.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各项资产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记录增加额的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 = 借方期初余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完全一致,这两类账户借方记录相关会计要素项目的减少额,贷方记录其增加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所有者拥有企业净资产的实际数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贷方期末余额 = 贷方期初余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
3. 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大体一致。
4.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的账户结构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大体一致.
实际上“借”和“贷”两个字没有实际的意义,与我们日常理解的借、贷意思是不同的。它是由意大利人卢卡·巴其阿勒最早阐述出来的,即现代会计使用的“复式记账法”,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就是说,复式记账法是可以同时反映资产的流进或流出的,也就是双向反映。
7. 财务会计中的“借记”与“贷记”是什么意思
会计记账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也就是说一笔业务的发生设计到至少两个账户的变化。(例如销售产品吗就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这时“借”和“贷”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加减(“+”“-”),只不过在会计上不同科目借贷方加减意义不同,例如资产类科目借方是增加,贷方是减少,而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是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举个例子来说,赊账买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这里的固定资产属于资产类,记在借方,就意味着资产的增加,应付账款是负债,记在贷方,也意味着负债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