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所得税会计
A. 怎么理解所得税会计
所得税会计
(197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
引 言
1 本公告涉及财务报表中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包括:确定在一个会计期内有关所得税的支出或减免的金额,以及这项金额在财务报表上的反映方法。
2 本公告不涉及政府补助金,或投资税款减免的会计处理方法。下列各项税款也不属于本公告范围之内:
(a)根据以股利形式分配的所得额计算的可退还企业的税款;
(b)企业在分配股利时交纳的,可抵减企业应交所得税的税款。
定义
3 本公告中使用的下列词汇,有特定的含义:
会计收益,指一个时期内,在减除有关所得税支出或加上有关所得税减免之前,收益表上报告的包括非常项目的总收益或总亏损。
一个时期内的“税款支出或税款减免”,指在收益表中借记的或贷记的税款金额,不包括当年收益表中未曾列入的某些项目所连带和分摊的税款。
纳税所得(纳税亏损),指按照税务当局制定的法规确定的一个时期的收益(亏损)额,是确定应付(应退)税款准备的根据。
应付税款准备,指根据本期纳税所得确定的当前应付的税款金额。
时间性差额,指一个时期的纳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额,其发生是由于有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纳税所得的时间与计入会计收益的时间并不一致。时间性差额发生于某一时期,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并转回。
永久性差额,指一个时期的纳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额,在本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回。
说明
4 应付税款准备,是指按照税务当局制订的有关确定纳税所得的法规计算的。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法规与据以确定会计收益的会计政策是不相同的。这种差别的影响在于应付税款准备和财务报表上报告的会计收益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现税率的现行水平。
5 纳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产生差别的原因之一,是某些项目在一种计算中适宜于包括在内,但在另一种计算中,却要求除外。例如,以很多税务制度下,某些捐赠在确定纳税所得时不允许扣除,但在计算会计收益时可以扣除,此种差额称为永久性差额。
6 纳税所得和会计收益间产生差别的原因的又一原因,是由于某些项目,在计算确定这两种金额时,包括在不同时期的计算之中。例如,会计政策规定,当产品或劳务业已提供,即可将其收入计入会计所得,但税法则可能要求或准许在收回现金后才计入。计入会计收益中的计入纳税所得中的这些收入总数最后虽是一样的,但其所计入的时期是不一致的。另一个例子,如确定纳税所得时使用的折旧率和确定会计收益时使用的折旧率不一致。这一类的差别,称为“时间性差额”。....
B. 会计里的“所得税费用”是什么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为取得会计税前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计算:
(1)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的规定计算的;
(2)所得税费用作为费用核算,在核算中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3)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通俗地说,所得税会计就是在应交所得税基础上如何确定所得税费用。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分三步:
第一步,确定递延所得税——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以上四笔相反分录)
【注】很多人不理解递延所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为何物,其实可以通俗地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征就是当期多交税,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到以后期间,减少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而递延所得税负债恰恰相反,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征是当期少交税,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到以后期间,增加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步,确定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在前面(3)中已经详细说明。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法费用。根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倒挤得出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的一般程序是:
①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②比较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除准则规定的特殊情况,应分别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③就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④依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确定所得税费用。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二、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三、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C. 所得税会计特点是什么啊
所得税会计(income tax accounting)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
它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宣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这开启了所得税会计的历史进程。从那以后至今,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已经历了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我国所得税会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D. 所得税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所得税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
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
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
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
(4)什么是所得税会计扩展阅读:
企业在损益类科目中需设置“所得税费用”,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E. 所得税会计解决什么问题
计提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年未将损益类科目结转达到本年利润中,不需要调节器整.
F. 所得税会计的特点是什么
您好,领学网解答。
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制度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确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塬有的税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影响税收作用的发挥。
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塬因主要是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存在的差异所致。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经济概念,分别遵循不同的塬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体现不同的要求。因此,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益与按照国家税法计算的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故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可能直接以会计收益为依据,而要以所得税法规定对会计收益进行调整后,才能正确的计算出应税收益,因而就产生了调整这一复杂过程的专门的所得税会计。
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