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实行什么原则
1. 关于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说法有
国家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基本制度,包括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范围的确定和管理职权的划分,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2.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会计工作行政管理,会计工作行业管理,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管理
3. 我国对会计工作实行什么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的原则.
4. 我国对会计工作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下的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对吗
是的,
我国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我国会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即在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部门、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我国会计工作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务院财政部门作为全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对全国的会计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对地方的会计管理工作予以指导监督,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在财政部的统一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管理工作,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6.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贯彻什么原则
一.概述
又称“会计准则”。它是建立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及会计概念等会计基础理论之上具体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应当依据的概念和规则。会计原则对于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编辑本段]二.内容
我国财政部在其首次拟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用明文分别规定为四个。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或称会计个体、会计实体,会计个体的说法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会计个体由某一个单位组成,会计实体的说法往往也不能与会计客体的说法相对应)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eg.它可以是独立的企业,也可以是一个企业内部的责任单位(如分厂),还可以是几个不同法律主体的企业(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或集团公司)。
●企业有独资、合伙和股份公司三种形式。
●会计主体的三个条件:⑴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⑵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⑶实行独立决算。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前提条件,其持续经营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按既定目标正常地持续进行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企业将按原定的用途使用其现有的资产,同时也将按照原先承诺的条件清偿它的债务。一句话,会计的出发点是企业的经营现状,对经营状态的预测将不会改变。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企业的前景,唯有两种可能,持续经营和停业清算。
●有人认为:持续经营这一提法有片面性。只见到经营而见不到停业。
●持续经营与下面阐述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有联系。eg.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一贯性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提供了条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也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为及时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可以将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相等的期间(月、季、年)来反映。按年划分的称为会计年度,年度以内,还可分季、分月。要分别计算、报告各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便考核,进行对比,改善经营。会计年度可采用历年制,即与日历年度保持一致,如我国及法、德、俄、韩国,也可采用非历年制,如英、日为四月一日,澳、意为七月一日,美国为十月一日。会计年度的划分取决于国会、人大开会的时间。我国会计年度与财政年度一致,以自然公历年份为准。
eg.运用:“应计”、“递延”、“预提”、“待摊”等几种会计程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转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运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与反映,且其币值不变。其中要用货币来计量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要求,但币值不变才是一种假定,所以,我们认为,货币计量前提最好改称为币值不变前提。一般在通货膨胀不大的情况下,货币计量实际上同时也假定币值不变。
●货币计量还有一个缺陷,就是它把那些不能用货币去量度的因素,纵然它们能传输的信息很重要,很有用,除了象存货数量等一概排除在会计核算系统之外,如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七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这为确定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提供了条件。
三、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13条)
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是指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是对财务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将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归纳为: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谨慎性、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和重要性等13项原则。
(1)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意义。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必须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和资料可靠。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为了使会计信息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依据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核算,而要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违背这一原则,可能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就是这个原则的具体体现。
(3)相关性原则。亦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密切相关,表现在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帮助决策者预测未来,把握可能的结果,从而改善当前的决策;同时,提供的会计信息也能为决策者证实过去的决策产生的结果,从而修正或坚持原来的决策。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应坚持这一原则,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4)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在会计核算中,经常会出现相同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有多种办法可供选择,例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认定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也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企业可以在会计准则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使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一经选定某一种方法,就不得随意变动,如果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将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不利于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当然也不是说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做任何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在会计核算中遵循一贯性原则,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可以防止某些企业和个人利用会计方法的变动,在会计核算上弄虚作假,粉饰财务会计报告。
(5)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这一原则不仅要求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要具有横向的可比性,而且要求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纵向的可比性。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时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6)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会计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不仅表现在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而且表现在会计信息时效性上,过时的会计信息对决策者的使用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效。在会计核算中,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以满足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7)明晰性原则。亦称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首先要能弄懂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信息内容,才能加以利用,并作为决策的依据,因此,明晰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要求。明晰性原则就是要求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简明、易懂,能简单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能为大多数使用者所理解。在会计核算中只有坚持明晰陛原则,才能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准确、完整地把握会计信息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利用。
(8)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取得和责任完成作为收入和费用发生的标志,有助于正确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方法被称之为收付实现制,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9)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根据收入与费用的联系方式,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直接配比,如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相配比,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相配比;二是根据收入与费用项目存在的时间上的一致关系,将某些与特定的收入项目没有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的费用项目,如广告费、办公费和经理人员工资等,与发生在同一期间的收入相配比。在会计核算中遵循配比原则,就是要求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同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并登记入账,借以计算确定该期的损益。
(10)实际成本原则。亦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交易或事项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这主要是因为实际成本具有客观性,便于查核;同时实际成本数据的取得和确定也比较容易。坚持实际成本原则能使会计核算资料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但是,如果企业的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其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其未来可收回金额,企业就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1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是指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应从当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而资本性支出是指为当期、主要是为以后会计期问收入的取得而发生,应由今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来补偿的支出。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区分开来,对于收益性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反映,以正确计算当期经营成果;对于资本性支出应列入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其与以后各期收益的关系,将其价值分摊到以后各会计期间,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果企业将原本应计入资本性支出的计入了收益性支出,就会低估当期资产和收益;反之,则会高估当期资产和收益;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其正确决策的作出。
(12)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是指某些会计事项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致虚增账面利润、夸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为准的原则。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准备。遵循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并处理会计事项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到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对于预计会发生的损失应计算入账,对于可能产生的收益则不预计入账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有多种表现,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物价上涨情况下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等。当然,遵循这一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本原则,应当按照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进行相应会计处理,加以纠正。
(13)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全面核算的前提下,对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会计核算中遵循重要性原则就是要考虑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问题,使得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避免出现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出现,在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起到突出重点,简化核算,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会计核算中,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应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性质上说,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从数量方面来说,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7.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管理制度
国家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我国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我国会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即在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部门、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了会计工作由什么管理的体制
会计工作的领导体制
在我国,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并在各级财政部门之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即各级财政部门分级统一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在受上级或同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在受上级或同级财政部门指导、遵守国家统一会计法规制度的前提下,有权根据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情况灵活组织会计事务的权利。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在我国,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以及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权在财政部。各地区、各部门可在此前提下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补充规定,报财政部备案。各单位可以遵守会计准则、行业统一会计制度和地区或部门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本单位的会计制度。
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在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主要由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主要由业务部门负责
9.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分为哪几个层次 分别又包含什么
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要看企业规模和行业特点。一般企业规模与组织机构层级呈正相关,即规模越大,组织机构层级越多。不过现代管理方法中推崇扁平化管理,就是压缩层级,缩短信息传递路线,体现及时性,同时减少信息衰竭和扭曲。
现代财务管理又分体制型和机制型,前者主要以制度和组织构建为框架和前提,后者主要建立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制度机制等为基础,其特征是权限清晰、动态管理。
从传统意义上讲,财务管理体制大约为三个层面:
高层——公司领导,负责财务会计工作,协调财务会计事项,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一般国企叫总会计师,公司制企业叫财务总监,小企业叫财务负责人。
中层——部门,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按财务对象划分,如果是几个管理部门,这里还有两层,上层是部或处,下层是组或科
基层——具体办事机构,如果企业规模不大,就综合在一个部门,全权处理企业所有财务会计相关事宜;如果机构庞大,还要按财务对象分工,细化。一般可按工作内容分,如资产管理处、会计处、核算处、资金处、(下属)公司管理处等。也可按下属公司设置上一级机构,如核算部不但负责本部核算业务,也负责下属公司的核算组织、并表等。
从现代意义上讲,财务会计突破了传统意义的记账、核算、报表业务,融进了更多的西方管理科学理念,如,财务官(CFO)不但管财务会计,还管投资、利润和法律(含税务)等事务,等于传统企业的总会计师+法律顾问+副级领导。
不知你具体需要,范范谈谈本人体会,就算“抛砖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