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的目标主要是什么
1. 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什么
包括个别会计报表审计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个别会计报表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合并会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
2. 审计总目标是什么
审计总目标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正确性、公允性、合理性、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一贯性进行评价、审查。
审计的总目标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是经济管理的依据,必须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进行数据处理;必须真实,能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客观实际情况,必须使记录和计算准确无误,没有计、少计、重计、漏计等;必须可靠,决策者能据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审计应该对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发表审计意见。其中,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目标主要是真实性和合法性,民间审计的目标主要是合法性和公允性。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相关组织和单位的经济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审计应该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揭露和查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有秩序地进行,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任何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审计还要审查经济活动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经济有效。
2.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审计除了履行其监督的职责外,还要发挥其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因而审计还应该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活动是否合理和有效,并找出经济活动和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和完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3.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是什么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
一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二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4.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5.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什么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二十五条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
一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二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一)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二)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6.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是什么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
一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二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7. 注册会计师审计内容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审计总目标是什么
注册会计师审计内容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审计总目标是什么?
1、注册会计师审计就其内容发展来说,主要在历来详细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和会计报表审计三个阶段。
2、详细审计阶段的审计总目标是对会计记录逐笔审查,查错防弊。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的审计总目标是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余额的可行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审计功能从防护性向公证性发展。会计报表审计阶段的审计总目标是制定被审会计报表是否做到公允表达,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审计功能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为社会提出公证,而是向管理领域发展。
8. 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审计目标可分为审计总体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体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为了达到审计总体目标,审计人员必须审查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及有关资料,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例如,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
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
2、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例如,如果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日记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
发生和完整性两者强调的是相反的关注点。发生目标针对潜在的高估,而完整性目标则针对漏记交易(低估)。
3、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例如,如果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是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是账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是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
4、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例如,如果本期交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
5、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例如,如果将现销记录为赊销,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错误,违反了分类的目标。
(8)在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的目标主要是什么扩展阅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例如,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在性目标。
2、权利和义务: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例如,将他人寄售商品记入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中,违反了权利的目标;将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债务记入账内,违反了义务目标。
3、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例如,如果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没有列入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完整性目标。 [2]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9. 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总体目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使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具体目标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后,根据每个项目的制定的详细的工作目的。
注册会计师通常以具体目标的确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三)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