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科目应遵循什么会计准则
Ⅰ 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合法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国现行的统一会计制度中均对企业设置的会计科目作出规定,以保证不同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2.全面性原则,会计科目作为向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科目的设置应能保证对各会计要素做全面地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相关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必须满足对内对外各方面的需要,而设置会计科目必须服务于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与财务报告的编制相协调,相关联。
4.简要实用原则在合法性的基础上,企业应当根据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业务种类等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设置应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对不重要的信息进行合并或删减。要尽量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5.清晰性原则,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分类核算的项目,要求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同时,企业对每个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也必须做到界限明确,既要避免不同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重叠的现象,也要防止全部会计科目未能涵盖企业某些经济内容的现象。
Ⅱ 新会计准则的科目有哪些
新会计准则的科目有: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资产类:
1、1001库存现金企业的库存现金
2、1002银行存款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3、1003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
4、1011存放同业企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款项
5、1012其他货币资金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2)往来科目应遵循什么会计准则扩展阅读:
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来,6年后也就是在2012年,中国会计准则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等8项调整。对企业而言,充分认识和有效把握中国新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企业决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Ⅲ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有哪些
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例如: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属于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明细分类科目。
相关性原则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实用性原则
企业的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及业务种类等不同,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亦应有所区别。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注意:也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
例如:本年利润科目就没有明细科目。
Ⅳ 会计方面,会计科目,往来具体怎么弄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以及其他应收款等(资产类科目)
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负债类科目)
知道科目性质你就知道增加减少是在借方贷方(不懂看会计学原理或者初级会计实务),具体业务处理如图:
Ⅳ 什么叫会计科目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科目分类
为明确会计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进而更加科学规范的设置会计科目,以便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必要对会计科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归属分类;二是会计科目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三是会计科目的经济用途。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按照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了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它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清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做的总括分类,它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更为详细的分类,它能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如“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具体单位名称分设的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向该单位收取的货款金额。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二级科目下分设三级科目、四级科目等进行会计核算,每往下设置一级都是对上一级科目的进一步分类。
在我国,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行增设、删减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以保证会计科目的要求。
(三)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经济用途指的是会计科目能够提供什么经济指标。会计科目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盘存类科目、结算类科目、跨期摊配类科目、资本类科目、调整类科目、集合分配类科目、成本计算类科目、损益计算类科目和财务成果类科目等。
Ⅵ 会计科目在设置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各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情况不尽相同,在具体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会计科目作为向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应遵循下列原则:
1、全面性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科目的设置应能保证对各会计要素做全面地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国现行的统一会计制度中均对企业设置的会计科目作出规定,以保证不同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应当参照会计制度中的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但其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得违反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3、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必须满足对内对外各方面的需要,而设置会计科目必须服务于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与财务报告的编制相协调,相关联。
4、清晰性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分类核算的项目,要求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同时,企业对每个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也必须做到界限明确,既要避免不同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重叠的现象,也要防止全部会计科目未能涵盖企业某些经济内容的现象。
5、简要实用原则
在合法性的基础上,企业应当根据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业务种类等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设置应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对不重要的信息进行合并或删减。要尽量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财政部财会[2006]18 号)对会计科目的相关规定: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Ⅶ 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名称要言简意赅B.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C.相对稳定性E.系统、完整性
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名称要言简意赅B.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C.相对稳定性)
会计科目作为分类信息的项目或标志,必须根据一定原则设定。分类是管理的一种形式,分类正确与否决定着会计信息的科学性、系统性,从而决定管理的科学性。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就是根据不同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本着全面核算其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及结果的目的,确定应设置哪些会计科目。会计对象特点包含两方面的内容:①行业的特点。行业不同,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也就不同,设置的会计科目也不同。如工业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是制造产品,为制造产品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耗费,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耗费构成产品的成本,为此工业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会计科目,用于归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商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是组织商品流通,为组织商品流通会有各种耗费,为了归集商品流通的耗费应设置'经营费用'会计科目。②各企业的特点。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有其特点,设置的会计科目也不同。如同为工业企业,但如果一个企业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充分,设置的会计科目可能多于非上市公司。
(二)设置会计科目必须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和投资者。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需要根据企业的核算资料掌握国家经济运行状况,据此进行宏观决策,为此要求设置统一的会计科目,规定每一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内容,会计科目的使用方法等,以便于会计资料的汇总,保证各企业会计资料的可比性。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需要根据会计核算资料,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据此进行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为此要求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设置会计科目。投资者需要根据企业会计核算资料,掌握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据此进行有关投资决策,为此要求企业会计为满足其要求设置会计科目。
(三)设置会计科目要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所谓统一性,就是在设置会计科目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一些主要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统一的规定,对于核算指标的计算标准、口径都要统一。就目前来看,为了保证会计科目的统一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了各行业会计制度,在行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会计科目和每一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核算方法等。各企业根据行业会计制度组织会计核算就能保证会计科目的统一性。所谓灵活性,就是在能够提供统一核算指标的前提下,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投资者的要求,设置或增补会计科目。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设置会计科目,实际上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在具体工作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要防止会计科目过于简单化,过于简单就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二是要防止会计科目过于繁琐,如果核算资料超过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就会不合理地加大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四)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
会计科目作为分类的标识,要求简单明确,字义相符,这样才能避免误解和混乱。简单明确是指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尽可能简洁明确地规定会计科目的名称;字义相符是指按照 中文习惯,能够顾名思义,不致产生误解;通俗易懂是指要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文字,便于大多数人正确理解。会计科目的名称除了要求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之外,还 要尽量采用在经济生活中习惯性的名称,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五)会计科目要保持相对稳定性
为了便于不同时期分析比较会计核算指标和在一定范围内汇总核算指标,应保证会计科目相对稳定,不能经常变动会计科目的名称、内容、数量,使核算指标具有可比性。
Ⅷ 新企业会计准则,往来是不是必须用账龄法计
新会计准则下计提坏账准备方法 具体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 分析 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
(一)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计算 公式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Ⅸ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