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生物资产
① 消耗性生物资产在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有什么不同么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小企业(农、林、牧、渔业)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因此,消耗性生物资产在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不同点是:在《企业会计准则》下,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减值,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消耗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
1、《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财政部财会[2006]3 号),第二十一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上述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确定。
2、《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 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②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核算包括成本的确定吗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核算包括成本的确定。
③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第三条 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第四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收获后的农产品,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二)与生物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④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售生物资产获得的收入怎样核算
见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第四章 收获与处置
第二十三条 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在收获或出售时,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结转成本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
第二十四条 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成本,按照产出或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计算确定,并采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方法,将其账面价值结转为农产品成本。收获之后的农产品,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处理。
第二十五条 生物资产改变用途后的成本,应当按照改变用途时的账面价值确定。
第二十六条 生物资产出售、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⑤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第四章 收获与处置
第二十三条 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在收获或出售时,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结转成本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
第二十四条 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成本,按照产出或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计算确定,并采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方法,将其账面价值结转为农产品成本。
收获之后的农产品,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处理。
第二十五条 生物资产改变用途后的成本,应当按照改变用途时的账面价值确定。
第二十六条 生物资产出售、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⑥ 新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生物资产
通俗地说,用来育种的禽、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育肥后直接用于销售的为消耗性生物资产,从生产技术角度来讲一般情况下二者之间不进行转化。因为是资产当然是提折旧的
⑦ 新准则是如何规定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小企业(农、林、牧、渔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一)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确定。
(二)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2.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前款所称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
具体,请参考《小企业会计准则》
⑧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包括那些内容
生物资产的评估方法
新年来临,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随后的不长时间内,将会有大批企业加入到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行列。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作为新增内容首次亮相,顾名思义,生物资产即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准则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各类生物资产定义如下: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由定义可知,消耗性生物资产类似存货,而生产性生物资产类似固定资产,需要评估师进行评估的生物资产主要有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而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环保方面,涉及评估的可能很小。
下面是笔者对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几点有关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评估体会,盼阅而受益。
一、生物资产的评估原则
生物资产评估除需要遵守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工作原则、持续经营原则、替代性原则和公开市场原则等操作性原则外,还应遵守以下原则:
时点原则:影响生物资产价值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生物市场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生物资产价值应有很强的时间性,一个价值对应一个时间,如果没有了对应的时间,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
替代原则:由于生物资产比较特殊,完全相同的生物资产几乎没有,但在同一市场上应有相近效用的生物资产,其价值应该是相近的。
二、生物资产的评估方法概述
1、成本法
成本法计算公式如下:
评估价值=基准日重置价值(相关成本)-有形损耗-无形损耗
A 外购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B 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