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
❶ 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一般企业适用的财务报表中利润表,本期金额,上期金额是指
利润表中的本期金额(也是本年累计),如果是月报的话,是填写年初至现在的合计数;季报和年报一样,也是填写年初至现在的合计数;本月数是本月金额。
上期金额(也是同期累计)是填写同期的年初至同期的现在的合计数,季报和年报一样,也是填写同期的年初至同期的现在的合计数。
本期金额=本年的累计发生额;
上期金额=上年的累计发生额;
财务报表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
(1)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扩展阅读:
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税金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营业利润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其他业务利润,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得出。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投资收益(损失)、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后得出。
(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净利润(或净亏损)在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❷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
《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 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第四十四条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第四十五条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第四十六条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第四十七条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第四十八条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❸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与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财务会计报告相关规定的区别与联系
同学你好!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与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财务会计报告相关规定的区别与联系?
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年国务院第287号令)与《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财政部第33号令)---同属于“会计行政法规”
2、《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旨在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对外提供以及法律责任。
3、《企业会计准则》由《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38个具体准则》组成。
《企业会计准则》的施行,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体系的正式实施,是上市公司等企业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4、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联系?
《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执行会计准则的纲领。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旨在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对外提供以及法律责任的规定。
公司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财务会计报告相关规定---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换言之:就会计行政法规范围而言---《企业会计准则》要比《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广泛多了。
要是熟读《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与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财务会计报告相关规定的区别与联系》
可以写成一篇论文,也可以撰写成一部著作。
祝你成功!
❹ 1、《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内容包括:基本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
❺ 请问,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一般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区别
(1)费用核算的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银行相关手续费等。企业会计准则下,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手续费、企业发生及收到的现金折扣。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汇兑损益和企业发生及收到的现金折扣没有明确规范,应该采取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的核算方法。
(2)利息支出或利息收入计算标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通过票面金额及票面利率核算。企业会计准则下,通过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定。
(3)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和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而不计入财务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资本化金额的计算需要区分一般借款和专门借款。
所得税费用: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将计算的应缴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大大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计算应缴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仅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指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
(5)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扩展阅读
小企业会计准则总体特点
1、简化核算要求:在会计计量方面,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财务报告方面,不要求提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与有助于银行提供信贷相结合:以税务部门和银行作为小企业外部财务报告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基于这两者的信息需求确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减少了职业判断的内容,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大部分差异。
3、和企业会计准则合理分工与有序衔接相结合:对于小企业非经常性发生的、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一旦发生,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规定了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满足的条件和基本衔接原则。
❻ 企业会计制度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报表的区别
1)通用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各行业共同行业务如货币性资产、应收账款等业务的处理。
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
3)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规范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则。
每一具体会计准则一般包括引言(准则范围)、定义(某准则涉及的概念)、一般确认原则、一般计量方法、一般报告原则、一般提示事项、附则(解释权和生效日期)七个部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❼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组成内容的有哪些
您好,会计网kuaiji.com为您解答。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也称所有者权益)分类分项列示。
资产是公司过去交易形成并由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在资产负债表上,按照资产流动性分类分项列示,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负债是公司过去的交易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上,负债应当按照其流动性分类分项列示,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
股东权益是股东在公司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应当按照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分项列示。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资本结构、资产构成、负债及偿债能力、股东权益、资产的运作能力等重要经济信息。
2、损益表
损益表也称利润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损益表应当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
通过损益表,可以分析公司的经营能力。
3、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也称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应当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类分项列示。
4、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公司一定会计期间对实现净利润以及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的分配或者亏损弥补的报表。
5、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是指进一步说明公司财务相关事项,对公司各财务会计报表中所列示或未列示的事项所作的说明或补充的会计文件。
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下列情况作出说明:第一,公司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第二,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经三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第四,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❽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固定的、准确的变动周期,一般发现漏洞就会进行变革和更改。
《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准则对加强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规范处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2014年,财政部相继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进行了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等三项具体准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基本准则为主导,对企业财务会计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则性的规定,为制定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提供依据。
基本准则提纲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报表要素;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等十一章内容。
具体准则是在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处理会计具体业务标准的规范。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一般业务准则是规范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要求,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所得税等。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是对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会计问题做出的处理规范;如生物资产、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合并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
应用指南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具体准则进行强化,解决实务操作,包括具体准则解释部分、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部分。
❾ 按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内容包括( )等
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指企业以一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由会计账簿的数据整理得出,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
企业会计报表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9)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扩展阅读:
权威性。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布和实施要通过一定的权威机构,这些权威机构可以是国家的立法或行政部门,也可以是由其授权的会计职业团体。会计准则之所以能够作为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它的权威性。
发展性。会计准则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而形成的。会计准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准则也要随之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改、充实和淘汰。
❿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期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
企业会计准则
第四十四条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