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的组织目标
Ⅰ 会计的目的是什么
1、反映经济状况
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2、进行监督
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3、进行经营决策
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
(1)企业会计的组织目标扩展阅读:
会计的工作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再做账),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须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办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由当地税务机关决定。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笔分录。第一笔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笔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
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虽与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5、剩下是装订凭证‚写报表附注‚分析情况表之类的工作
Ⅱ 什么是会计目标其内涵是什么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在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会计目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会计目标的主体:
会计目标的主体包括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和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一问题。既然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节约各产权主体交易费用”,那么,和企业产权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接受委托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的潜在产权主体构成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后者也就是“谁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这一问题,一般而言即为联结企业和各类产权主体关系的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人员。
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
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主要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及用途。由于我们已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为那些和企业产权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接受委托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潜在的产权主体,那么会计信息在考虑各方的求之后,其提供方式相应地就有了正式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和对内的会计报告及非簿记方式。提供会计信息的这些方式,降低了会计信息使用主体的搜寻信息的成本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Ⅲ 会计基础 属于企业会计目标的有哪些
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在很多情况下特指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或者说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同,对会计目标的理解也就不同。会计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随着会计主体的目标变化而 。由于现代企业的目标呈现出逐渐扩展与多元化的趋势,企业会计所涉及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会计目标也有相应的发展。会计主体的性质不同,会计目标也就不一样,例如企业的会计目标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就有所不同。关于企业会计的目标,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会计学会1964-1966年基础会计研究委员会的说明:(1)为运用有限资源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包括阐述最理想的决策范围;(2)为利用和控制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资源提供必要信息;(3)为资源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信息;(4)为履行会计的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必要信息。不同的会计分支往往 重于会计目标的不同方面。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从受委托的管理者的立场上向企业外部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个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报表,因而可称为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管理会计的目标包括:向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管理信息,以便合理地分配企业资源,并控制所分配的资源按其目标有效地使用。近几十年产生的社会责任会计则通过计量企业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实现其主要目标,防止社会公害,治理环境污染;关心居民的社会福利;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等。考试大为你加油
在我国会计目标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在认识上也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什么是会计”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这类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如果把会计看成是一种管理活动,则所谓会计目标就是会计管理的目标,它不但包括为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而且包括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参与经营决策,制订计划和预算,并有效地控制计划和预算有实施等。如果把会计视为一种经济系统,则会计目标就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目标,即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等。我国于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指也,会计要:(1)满足国家去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2)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3)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Ⅳ 会计目标的目标分类
会计目标应被明确为节约交易费用。
既然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中,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均有其局限性,那么当前我们该如何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会计目标呢?笔者认为,运用产权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去研究我国的会计目标不失为一条新的途径。 产权可以被定义为“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占有权”。它是指民事权利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其内涵可分为资本权、占有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当然,这种法学上的解释也明显带有经济学的意义,英国学者Y.巴泽尔在其《产权的经济分析》中就曾指出:“法律的权利会强化经济权利,但前者并不必然是后者存在的充分条件。”
根据上述对产权的解释,我们可以推出,一切对企业具有任何形式排他性的某种权利的个人或组织都是企业的投资主体。投资者对企业拥有所有权,债权人对企业拥有排他性的只能由自己行使的债权,政府对企业拥有税收征管权(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强制性的单向债权)等,因而我们可以明确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都是企业的产权主体,另外资本市场上广大的资金供应者也可看作企业潜在的产权主体。根据这一理解,我们认为,会计应该是为这些现实的或潜在的产权主体服务的。另外,产权理论认为,虽然市场交易能协调分工,但要完成市场交易是需要费用的,而且有些时候这些交易费用是非常大的。正因为如此。企业作为一种有别于市场的协调分工的组织形式就出现了。虽然用企业方式协调分工完成交易也需要费用,但因为企业方式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方式的交易费用,即交易费用的节约是企业出现的原因。而在企业的不断发展演进过程中,交易费用的不断节约不仅是因为在企业内部某些市场交易被相应的指令所取代,还因为会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产权理论的基础——科斯定理告诉我们:在产权明确界定的前提下,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自由交易的结果会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科斯定理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的基础上。但在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及零交易费用的情况,因此科斯定理只不过是科斯第二定理的铺垫。科斯第二定理表明:在存在交易费用即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影响最终的资源配置。从会计学角度看,会计对产权的基本功能正好在于明晰产权及保护产权。明晰产权与产权界定有着必然的联系,界定产权的目的就是为了明晰产权,界定好的产权在营运过程中又需要得到经常的维护(如通过会计的核算)才能保持明晰。正因为会计和界定产权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会计信息在是否具有客观性、公允性、相关性等方面以及是否按照必要的程序进行披露方面,影响着会计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的大小,并最终影响市场资源的配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现实的和潜在的产权主体日益复杂多样,于是各产权主体必然要求会计提供客观、公允、相关的信息来节约其交易费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会计作为“节约各产权主体交易费用”的目标始终贯穿着整个经济的发展中。
Ⅳ 如何实现企业会计目标
你提的这个问题范畴太大了。关于会计目标有一整套系统和理论。
一般我们指的都是局限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内。
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无论做何种事情,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1、要在财会人员中树立起一种普遍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求财会人员客观真实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在记录反映经济业务时,不受“长官”意志的约束任意改变应有的规则,按照 “遵循准则,不做假帐"的要求行事,并以此作为职业道德要求约束自己。
2、要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实务操作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新旧体制转换和会计改革中,广大财会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务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面对新的形势,广大财会人员要加强自身知识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会计理论水平,以确保在从事会计实务操作时能准确应用规则。
(二) 不断完善会计控制和内部环境
1、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规定各种岗位的职责范围
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 要依靠完善的组织机构作保证。会计机构内部岗位的设置应当与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需要相适应,同时各岗位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业务往来应当分清责任,并能定期考核。按照程序定位和内部牵制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业务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然后再按岗位确定每个人的具体任务,明确单位所有经营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限,逐步形成一整套自我制约和自动检查的岗位工作关系。
2、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要按照规范化、授权分责、监督制约、账务核对、安全谨慎原则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制度, 加强会计检查。会计记录、账务处理、成本核算等应完全独立, 并且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财务制度、准则进行。会计人员进行账务记录的唯一依据只能是经严格识别的合法、有效会计凭证, 否则应当受到严厉的处罚。会计人员只接受其主管的领导, 会计主管不得参与具体经营业务的经办。严格防止会计人员接受非法指令, 从事违法的会计记账、核算,影响会计行为的准确性、客观性与有效性。
(三)强化内部牵制。
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形式,指在处理某项经济事项的全过程或者某些重要环节上,都必须由两个部门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负责、共同处理,以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内部牵制要体现在人员分工、职责界定、业务处理等各方面。如,会计、出纳不许一人兼任;收支款项时,收入不能集开票收款于一人,支出不能把审核、批准、付款由一个人包办;出纳人员不得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签发支票的预留印章要分开保管;管钱、管物、管账一定要三鼎分立;特别是不相容的职务一定要严格分离,做到授权与执行相分离,执行与审核相分离,执行与记录相分离,保管与记录相分离。
(四)建立严密、独立、有权威的内部监督制度
设立地位独立、具有监管权威的内部审计部门,由内部审计部门独立行使综合性内部监督职能,负责对内部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情况进行评价。建立健全合理有序的内部审计检查制度,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实施。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合理地构造内部会计控制目标, 则是实现内部会计控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Ⅵ 会计目标应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在很多情况下特指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或者说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同,对会计目标的理解也就不同。会计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随着会计主体的目标变化而 。由于现代企业的目标呈现出逐渐扩展与多元化的趋势,企业会计所涉及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会计目标也有相应的发展。会计主体的性质不同,会计目标也就不一样,例如企业的会计目标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就有所不同。关于企业会计的目标,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会计学会1964-1966年基础会计研究委员会的说明:(1)为运用有限资源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包括阐述最理想的决策范围;(2)为利用和控制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资源提供必要信息;(3)为资源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信息;(4)为履行会计的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必要信息。不同的会计分支往往 重于会计目标的不同方面。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从受委托的管理者的立场上向企业外部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个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报表,因而可称为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管理会计的目标包括:向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管理信息,以便合理地分配企业资源,并控制所分配的资源按其目标有效地使用。近几十年产生的社会责任会计则通过计量企业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实现其主要目标,防止社会公害,治理环境污染;关心居民的社会福利;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等。考试大为你加油
在我国会计目标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在认识上也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什么是会计”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这类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如果把会计看成是一种管理活动,则所谓会计目标就是会计管理的目标,它不但包括为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而且包括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参与经营决策,制订计划和预算,并有效地控制计划和预算有实施等。如果把会计视为一种经济系统,则会计目标就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目标,即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等。我国于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指也,会计要:(1)满足国家去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2)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3)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谢谢请给我一个好评
Ⅶ 会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会计目的亦称会计目标,会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也称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会计目的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7)企业会计的组织目标扩展阅读:
会计目的主要包括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和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两个方面。
前者指的是“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一问题。
既然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节约各产权主体交易费用”,那么,和企业产权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接受委托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的潜在产权主体构成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
后者也就是“谁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这一问题,一般而言即为联结企业和各类产权主体关系的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人员。
Ⅷ 会计的目标是什么
会计的目标:70年代后美国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而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
烽火猎头公司专家认为会计是指为哪些人提供哪些会计信息,以及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哪些需要,因此会计目标是建立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基础,是会计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高层次。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是评价企业会计工作是否有效合理的标准。会计管理活动的特点是价值管理,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所以,作为经济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管理工作,也应该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
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工作的实际能力考虑,现代会计的主要目标可以确定为如下几项:
(1)提供关于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基本情况的资料。
(2)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可靠资料。
(3)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预计、比较、评估企业经营业绩,尤其是盈利能力的财务资料。
(4)提供有助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指挥、调节和监督的财务资料。
(5)提供有助于判断企业在完成目标过程中对经济资源有效利用能力的财务资料。
拓展资料
会计的目标构成
1.总述
要全面地把握会计“节约交易费用”的目标,我们还需要分析构成和制约会计目标的三个要素即会计目标的主体、客观及实现方式。
2.目标主体
它主要包括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和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两个方面。前者指 的是“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一问题。既然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节约各产权主体交易费用”。
那么,和 企业产权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接受委托 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的潜在产权主体构成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后者也就是“谁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这一问题,一般而言即为联结企业和各类产权主体关系的会计 组织机构和 会计人员。
3.目标客体
它主要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这一问题。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为节约交易费用,必然对会计信息提出要求,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会计信息是客观的、公允的及他们需要的。因此,具备 客观性、公允性、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构成了会计目标的客体。
4.实现方式
它主要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及用途。由于我们已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为那些和企业产权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接受委托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的潜在产权主体。
那么会计信息在考虑各方的需求之后,其提供方式相应地就有了正式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和对内的 会计报告及非 簿记方式。提供会计信息的这些方式,降低了会计信息使用主体的搜寻信息的 成本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5.结语
虽然,从表面上看,会计作为“节约与企业相关的各产权主体及潜在的产权主 体的交易费用”的目标与决策有用学派有一定的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交易费用的节约正是因为信息使用者在使用会计信息后作出正确的决策基础上实现的。
但是,“节约交易费用”论的优势是“决策有用学派”所不具备的。例如,当我们在明确了“节约交易费用”的目标后,可以更好地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从而较为准确地解释和预测会计变革的时间和程度。
另外,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并不健全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尽管不能单纯依靠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但他们通过运用这些公布的会计信息而节省交易费用确是勿容置疑的。正是在这些意义上,与决策有用学派相比,“节约交易费用”论更适合我国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