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会计 » 企业会计准则深度释解与企业应对

企业会计准则深度释解与企业应对

发布时间: 2021-08-16 15:34:23

Ⅰ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请问这是会计准则的第几条

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如何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新准则不仅有原准则相关内容的延用,更有许多新的突破点。笔者认为,学习中采用与原准则对比学习的方法,把握新旧准则之间的差异,会加深对新准则内容的理解,并从中感受到新准则创新的目的及其合理性。(一)基本准则的主要变化第一,对会计目标进行了修改。原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表述为“企业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新准则强调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同时新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更加明确,而且将会计服务的对象由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求向主要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的转化。第二,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将原来的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中的12项原则修订为新准则第二章的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符合近年来国际惯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第三,新增了会计计量属性。原有会计准则在会计计量方面主要使用历史成本(也称实际成本),并且是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提出的,没有对其他计量属性做出相应规范要求。新准则在基本准则第九章明确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等5项内容,同时强调指出,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既体现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标准趋同的实质性进展,也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计量属性多样化的现实需求,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成熟,更是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第四,对会计要素的定义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原因是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取代了原来基本准则中关于会计要素定义的规定。基本准则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进行了修订,这也是本次基本准则修改的重要内容。新准则对各会计要素定义集中强调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利益。每一项要素都强调定义、确认、列报等问题。而原准则主要强调的是分类。除修改了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之外,还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合理内容,比如在“利润”要素中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的概念。第五,对财务报告的名称和内涵作了修改。原有基本准则第九章为“财务报告”,其中规定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本次修订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表述为“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二)具体准则的主要变化具体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其变化体现在1—38号准则中。对于广大的会计从业人员来讲,首先从中提炼出其主要变化内容,并与原准则进行对比,理解新准则变化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样才有助于真正贯彻落实新准则。具体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变化较大的主要有:第一,在第一号存货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并将预计经过长时间生产经营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的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第二,在第四号固定资产准则中,重新定义了预计净残值;规定了特殊行业弃置费的处理;取消了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取消了固定资产的减值转回。第三,在第六号无形资产准则中,修订了无形资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排除了商誉;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作了规定;资产减值一旦提取便不允许转回。第四,在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新准则借鉴国际准则的经验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第五,在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中,新准则的变化较大。与原准则相比,实施范围有所不同,新准则适用于第8号的主要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与原准则不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不同;部分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并规定对商誉“减值测试”。第六,在第12号准则债务重组中,在定义中,缩小了债务重组的范围;新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进而产生资产转让收益。第七,在第18号准则所得税中,会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利润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观。第八,在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中,引入了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并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第九,第22、23、24及37号相关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报告准则,是新准则新增内容,对金融企业会计处理具有较大影响。第十,在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新准则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纳入合并报表的不仅以控股比例为标准,而且运用了实体理论更关注“实质性”控制,将企业的少数股权也纳入了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三、整体把握新准则体系,规范施行并及时总结经验新准则体系是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及其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完整体系。基本准则是“纲”,是基础,是具体准则的“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方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等;具体准则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38项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为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具体而统一的标准,38项具体准则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应用指南是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是对会计实务中的一些要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的规范说明,属于操作范围的规定,旨在对会计准则进行全面、系统的诠释,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以上准则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体。因此,在学习中,应整体把握,从全局出发,树立全新的观念,因为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很多理念和做法与我国目前的会计规定和实务有很大差异,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有许多的会计处理完全分割在不同的准则中进行规范,如果仅从一个准则去判断处理,就难以体现新准则的精神实质。因此,上市公司要在一年之内实施所有新准则,确实需要企业上下协力,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尽快全面理解并掌握新准则的相关内容。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的实施,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企业财务负责人的层层把关,更需要广大财务一线人员对新准则的深入理解与切实贯彻,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重新设置和调整会计科目、账务系统和财务报表编制系统;建立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和系统,对于活跃市场的报价进行信息收集、建立计算机模型、聘请专业评估人员等;对于存在多种经营或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按照新准则的要求,确定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收集分部信息;建立系统来追踪金融衍生工具等,并在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反馈信息。

Ⅲ 总结新会计准则的变化,给会计核算和会计人员提出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摘要通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给会计人员带来的五大变革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会计人员如何应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挑战,以期会计人员能够与时俱进,在新的会计环境中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五大变革;应对;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经济的陆续出现和国际资本的不断融合,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相对于1992年的会计改革而言,本次改革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等更深层次上完善会计准则、规范会计秩序、实现国际趋同,其深度、广度均超过前者,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会计工作者而言,毋庸质疑,此次改革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1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特征

1.1科学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准则体例、准则规定、准则分类和编号等诸多方面都做到了科学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会计理念的科学性。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求企业管理者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加关注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和营运效率。这些理念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②体系结构和表述的科学性。新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既有一般的原则指导,又有实务性的操作指南,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了国际协调与趋同。③会计政策和方法的科学性。比如在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资产减值的计提、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区别的企业合并处理等。

1.2全面性
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2个应用指南,各具体准则基本上涵盖了各类企业的所有主要经济业务。这些业务不仅包含了一些常规业务,而且包括了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出现的新业务,比如,在新准则中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石油天然气开采、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等特殊业务都是以前准则中所没有涉及到的。

1.3国际趋同性
新准则虽然在有些方面保持了中国特色,但几乎在所有重大方面都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按照国际通用规则,新准则严格界定了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既坚持了历史成本,又引入了公允价值,在关键环节和重大方面都实现了与国际规则趋同。

2给会计人员带来的变革

2.1知识结构的变革
从知识结构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老化、滞后,理论同实践脱节现象严重。知识结构单一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在会计以外的知识如法律、经济、产业组织与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不足,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挥。知识老化是由于我国处于转轨时期,会计制度、准则变化太快,如1992年分行业会计制度的颁布,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财会制度的出台,1997~2001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尤其是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推出,使得会计人员所学的会计知识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面对内容如此广泛、全面、科学的新会计准则,广大会计人员不得不面临着知识结构的大换血。

2.2角色定位的变革
我国会计人员的普遍认识是只要按照会计法规、准则、制度、管理者的要求把企业的一套账、一套报表做出来就大功告成了,至于对生产成本的控制、经营预算的编制、投资决策的分析、理财等都与会计人员无关,就更不用说去创造新的有利于生产经营管理的会计方法和技术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国传统的会计人员在企业当中所充当的角色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简单地进行经济业务活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执行者,对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是极其被动的。可喜的是,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已经超过了传统会计核算的范畴,将会计的职能扩展到会计的预期、分析、决策、会计的管理与控制上了。由此可见,会计职能的进一步深化迫使会计人员不得不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

2.3会计理念的变革
从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可以看出,新准则比以往更加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更加强调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公允反映,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营运效率。比如在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减值计提等先进的管理理念,
通过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而更加真实、合理、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因此,新准则的实施也就意味着会计人员要在会计理念上进行大变革。

2.4会计思维的变革
新思维引导新行为,思维方式的改变决定着执行者的行为改变。从新会计准则中可以看到,会计处理变得更加灵活,选择空间更大,选择余地更多,尤其是公允价值、减值计提等的适用无一不体现着准则赋予会计人员更多的裁量权。所以在新准则中会计人员个人的职业判断就显得极其重要。然而,职业判断的准确性的高低必然需要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来引导,以体现企业的真正价值。所以,新准则也带来了新思维。

2.5从业心态的变革
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前,出于利益的趋使在企业会计信息上弄虚作假的会计人员不乏其人,尤其是许多上市公司为了提高企业经营业绩骗取股民投资,想方设法操纵利润。但是,新准则对旧准则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订,极大地缩小了利润调节空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即使是最令人担忧的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由于准则中对其规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条款,应用极其谨慎。所以也不会导致滥用。通过新准则的实施,必将呈现一个健康发展的会计大环境,会计人员必将以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审视自己的行为,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会计秩序。

3会计人员的应对措施

新准则的颁布实施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予以应对。

3.1强化准则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由于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新准则涉及的内容广泛、全面、系统、同时又存在着一些高难度内容,如购买法、计税基础、资产组、公允价值等。因此,财会人员必须要强化新准则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全面领会新准则的内容和实质。首先,会计人员应该对新会计准则有一个初步、系统和较为宏观的了解,这是今后学习的基石。在对新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核心要求有了充分了解之后,要做好与原有准则的区分,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内容。其次,会计人员要加强对重点准则、难点准则,如资产减值、企业合并、所得税及合并财务报表等具体准则的学习力度。总之,会计人员要尽早熟悉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预先规划,早做安排,做好新旧准则的衔接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2深化会计职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新企业会计准则不仅完整地包含了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全部核算职能,还包括财务管理的预测、分析、决策的管理职能,实现了会计职能的重大突破。因此,传统的核算与反映职能已不能满足于新形势下新准则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进行会计经济业务的简单确认、计量和报告,还要对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预期、分析,为财务报告使用者和企业管理者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和专业意见,以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使财务会计由核算型逐步向管理型转化,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合法权益,实现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会计人员除了要加强新准则的学习之外,还要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本文原文

3.3与时俱进,更新会计理念
新准则的颁布实施将大大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与之相伴随的是会计理念的全面更新,原有的会计理念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财会人员要与时俱进,迅速地实现“转型”。作为会计人员要领会会计理念的升华,将原有的会计核算演进成为管理思想和经营方式的转换,演进成为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信息系统、业绩考评的转换与再造。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决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原则、会计科目和报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提出了哪些要求,进而将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减值计提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嵌入到业务流程和业务系统中,真正为企业经营服务。

3.4开创新思维,加强职业判断能力
新准则提倡专业判断,关注会计领域的重难点问题,立足于维持会计信息发布者和使用者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增强企业会计工作的趋同愿望。会计人员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要学会用新的思维、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来不断加强职业判断能力,解决新准则中面临的问题。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院长谢家正曾这样表示:“会计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艺术”,会计人员必须知道哪些可以自主判断,而哪些不能超越,真正适应和体现新准则的要求。同时,会计人员自身也要注重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学习和理解,结合我国现实的会计环境做出具体的分析和判断,切实完善会计信息进而迎头赶上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时代潮流。

3.5诚信为本,操守为重
会计职业道德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由于新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披露方面的主观性增加,会计信息由谨慎向中性过渡,从而赋予了会计人员以更多的会计选择权。同时,新准则还简化了一些会计处理的规定,给予了会计人员更多体现自身能力的空间,比如,新准则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商誉的减值计提、重组准备等方面的规定使得会计的弹性空间越来越大,呈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精神。因此,可以说新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除了法律对会计人员的约束之外,会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秩序,公允、合理、诚信地提供真实可信的会计信息,实现新准则平稳过渡。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人员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主动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不断前进的时代潮流中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重要作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Ⅳ 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对企业的影响有哪些

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对企业的影响如下:
新发布的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修订的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即将修订或新增的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发布背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分散在多项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中,包括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17项具体准则涉及到了公允价值,不过我国此前并没有专门的公允价值准则,公允价值概念引入这么久,由于对公允价值如何取得,如何确定其可靠性,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参考,所以至今只有较少企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此次发布的主要内容:规范了公允价值的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级次,提出了计量单元的概念,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具体要求。
亮点:正式引入“计量单元”—资产或负债计量的最小单位,有利于公允价值的实务操作。
开始实施日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受影响的企业:几乎所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企业都将受到影响。主要是集中在有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工具业务的上市公司。
可以从中得出:企业新准则要求企业披露的内容明显增多,企业需要研究这些新增的披露要求,更新相应的内部报告内容和流程以获取这些披露所需要的信息。应对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公允价值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方便企业扩展并适度应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
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发布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合营安排日益增多,实务界、监管部门等在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提出建议,有必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单独制定一项会计准则以规范合营安排各参与方的会计处理。
此次发布的主要内容:对合营安排进行了定义、分类,并对共同控制进行界定,明确了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各参与方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层面,至于具体如何核算,则由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其他相关企业会计准则予以规范。
开始实施日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受影响的企业:存在合营安排的企业,以及计划参与合营安排的企业可能受到影响
可以从中得出:存在合营安排的企业,以及计划参与合营安排的企业应根据修订后的合营安排分类标准,评估现有的以及计划参与的合营安排,确定适当的会计处理。
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修订背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并印发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修订后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充实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有关规定,修订后的准则将适用于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涵盖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的各类职工薪酬。本次修订充实了离职后福利的内容,新增了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规范;充实了关于短期薪酬会计处理规范,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充实了关于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规定;引入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完整地规范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亮点:解决了职工离职后福利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的问题,是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开始实施日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影响所有企业: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均会受到影响。企业需按照修订后的准则判断其分类及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特别是对于存在设定受益计划(如部分补充养老计划等)而以前未对其进行会计处理的企业,修订后的准则可能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影响。
可以从中得出:建议企业尽早开始对各项福利进行梳理和评价,如判断为设定受益计划,还需要与相关专家进行及时沟通。
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修订背景:为了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将综合收益相关内容补充纳入准则正文,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并进行了定义,同时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一步划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区别列报。此外,原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反映的“综合收益”有关内容也作出相应调整,并在附注中增加有关披露内容。
开始实施日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影响所有企业: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均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存在其他综合收益、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的企业,对报表的列报和披露影响较大。
可以从中得出:对财务报表结构有影响,其中利润表影响较大,7月1日开始执行,建议使用会计软件的单位提前做准备
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修订背景:为解决现行准则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吸收解释公告、年报通知等相关内容,完善我国准则体系,同时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本次修订就控制的定义和具体判断原则进行了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控制的定义。(2)引入实质性控制概念。(3)引入关于拥有决策制定权利的投资者是委托人还是代理人的判断指引。(4)引入对被投资方可分割部分的控制。
亮点:引入了“实质性权利”的概念是这次准则修订的一大亮点。
开始实施日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受影响的企业:一些做信托、理财产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化产品、资产支持融资工具、基金的企业可能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此类企业的合并范围可能有所扩大。
可以从中得出:强调企业应站在企业集团角度对特殊交易事项予以调整,该准则不再包括相关披露要求。建议企业需要根据修订后的准则,对被投资方进行重新评估,确定是否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首次采用本准则导致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应追溯调整。

Ⅳ 论文--外资企业如何应对新会计准则

这里有个企业会计准则全文并且还附带详细讲解,内容真的很齐全!!

企业会计准则_企业会计准则讲解_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新企业会计准则全文】
http://www.youshang.com/special/caishui/qiyekuaijizhunze.html

Ⅵ 新会计准则下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一)加强财务人员管理,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无论是对企业经营者还是财务会计人来说,要在新的形式下抛弃已有的旧事物而去接触新的事物,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背景下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素质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的是通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来反映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并且不仅仅是简单的关注企业的亏损情况,更关注企业日后的发展潜能,因此,财会人员要在熟悉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新会计准则相互结合,从中找出应对的解决措施,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第二,从新会计准则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在日常的实践中认真学习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和领会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知识,同时企业在对外的人才招聘方面要提高准入门槛,为企业选择高素质、高技能的财务人员,在内的人才培养方面要通过培训、座谈会等形式的开展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 )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制度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背景之下,企业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正视新会计准则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从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制度,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入手。首先,企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制度,这就意味着企业要在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并且从自身企业发展状况出发,制定一套与之对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这一套财务管理制度中不仅要包括大方向的原则和规定,而且还要遵循细化原则,将制度细致到每一笔经济业务具体的财务处理,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来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而且还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有章可依,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合适的考评制度、业绩考察制度,以此促进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其次,企业要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层次,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还处在低水平阶段,也就导致财务管理无法从大局上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予以把握,为改善这一现象,就可以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入手。企业提高财务管理层次要在遵循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做到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拓展财务管理内容,将新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和财务管理内容相互结合,并且更新财务管理方法,将财务管理方法应用在合适的财务内容中,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良好发展;二是财务手段的改良,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将网络财务管理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优化财务管理手段,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热点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养老保险 发布:2021-08-17 15:48:04 浏览:965
会计活页账本怎么装订 发布:2021-08-17 15:48:01 浏览:558
会计继续教育90分是多少学时 发布:2021-08-17 15:47:58 浏览:632
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会计分录 发布:2021-08-17 15:47:53 浏览:149
初级会计报名发票丢了怎么办 发布:2021-08-17 15:47:13 浏览:80
会计乐财务软件 发布:2021-08-17 15:47:10 浏览:277
内蒙古初级会计考试从哪里报名 发布:2021-08-17 15:46:03 浏览:370
会计专业技能竞赛运营怎么做 发布:2021-08-17 15:44:53 浏览:683
如何应对基础会计学考试 发布:2021-08-17 15:43:49 浏览:782
物流公司会计外账处理 发布:2021-08-17 15:43:47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