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视频
A. 会计(企业所得税计算)
180万元-200万元=-20万元亏损不用交企业所得税,所以:企业2009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0)万元
B. 会计 企业所得税问题
(1)企业利润总额是多少?
企业利润总额=2 000-1 000-1.5-6-2.5-10-2-5-0.5-100=872.50万元
(2)不准扣除的有哪些款项?
不准扣除的款项有:
非公益性捐赠支出10万;
向某球队俱乐部赞助5万;
违反交通罚款0.5万;
共计10+5+0.5=15.50万元
另:坏账损失2万元需报税务局批准后方可扣除。
(3)应纳税所得额为多少?
应纳税所得额=872.50-20(国债利息)+15.50=868万元
(4)应纳税额为多少?
应纳税额=868*25%=217万
(5) 应补缴187万
C. 会计问题,关于企业所得税
一般是按照季度交纳的多,但也有按月交纳的。
是按季度还是按月,国税在你们税务登记后会在你们企业税种及税率鉴定表里说明。你要不知道,也可以直接问你们的专管员。
没有所得税,也要零申报的。如果你没有按时申报,按理国税会打电话或发信函通知你去补申报并接受处罚。晚一天处罚50元,有税款的还要罚滞纳金。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利润即为会计报表中的利润总额。
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会计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视频扩展阅读: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非居民企业为20%。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即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法定比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200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规定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E.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会计分录
企业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
2、应纳税所得额=营业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3、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税额,一般都是按利润的25%缴纳
现在有税收优惠,小微企业只缴纳利润的10%或者减半征收
会计分录:
计提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期末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所得税期末无余额
(5)会计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视频扩展阅读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修改。将第五十一条第一款中的“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修改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符合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
F.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或计算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额,这种差额在本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回。时间性差异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额,其发生是由于有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纳税所得的时间与计入税前会计利润的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时期,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可以转回。这两种不同的差异,会计核算可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法”。
(一)应付税款法的会计处理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
在采取应付税款法的情况下,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企业要以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依据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并列作所得税费用处理。首先以会计所得为基础,根据差异项目数额,调整计算出应纳税额,再做帐务处理。
企业应按应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实际上缴所得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期末,应将“所得税”科目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所得税”科目应无余额。
举例说明如下:
例1A企业某年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300万元,当年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为500万元,企业当年支付的罚款为20万元。当年按会计核算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5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假设该企业当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有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纳税调整数=实发工资-计税工资+罚款支出
=500-300+20
=22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数
=1500+220
=1720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1720×33%
=567.6万元
借:所得税567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676000
实际上缴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5676000
贷:银行存款5676000
年末,将“所得税”科目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5676000
贷:所得税5676000
例2B企业某年全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本年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为2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假设本年内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免缴所得税。而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已将其利息收入作为投资收益计入了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因此企业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纳税调整数为已计入税前会计利润但应扣除的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20
=980万元
应纳所得税=980×33%
=323.4万元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3234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234000
实际上缴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234000
贷:银行存款3234000
年末,将所得税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3234000
贷:所得税3234000
(二)纳税影响法的会计处理
纳税影响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纳税影响法又可具体分为“违延法”和“债务法”。《所得税会计处理规定》中要求企业一般应按递延法进行帐务处理。同时,也允许企业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债务法”。以下分别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操作。
1、违延法的会计处理
违延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当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不需要调整由于税率的变更或新税的征收对“递延税款”余额的影响。发生在本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各期发生的而在本期转销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按照原发生时的税率计算转销。
企业采用递延法时,应按税前会计利润(或税前会计利润加减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后的金额)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所得税”科目,按照纳税前会计利润(或税前会计利润加减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后的金额)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照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之间的差额,作为递延税款,借记或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本期发生的递延税款待以后期转销时,如为借方余额,应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应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所得税”科目。实际上缴所得税时,借记“应缴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3某公司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2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为10年,公司自己选定的折旧年限为5年(不考虑净值的因素)。假设该公司前5年每年实现利润1000万元,后5年每年利润总额为104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根据上述资料,公司应作以下会计处理。
第一年:
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每年应提折旧额=200÷10
=20万元
按公司选定的折旧年限计算每年应提折旧额=200÷5
=40万元
时间性差异=40-20
=20万元
按照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1000×33%
=330万元
按照应纳税所得计算的应交所得税=(1000+20)×33%
=336.6万元
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336.6-330
=6.6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3300000
递延税款6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66000
公司第二、三、四、五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同第一年。
第六年
按照税前会计利润计算的应纳所得税=1040×33%
=343.2万元
按照应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纳所得税=(1040-20)×33%
=336.6万元
两者之差正是前面所计提的递延税款,应在本年摊销数6.6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3432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66000
递延税款66000
实际交纳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3366000
贷:银行存款3366000
第七、八、九、十各年度所得税会计处理同第六年。
例4仍以例3为例,但在第五年,企业所得税税率改为30%。公司前四年会计处理仍同例3所示。
第五年
按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1000×30%
=300万元
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1000+20)×30%
=306万元
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306-300=6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3000000
递延税款6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60000
实际交纳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60000
贷:银行存款306000
第六年
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1040-20)×30%
=306万元
在转销时间性差异时,仍然按该项差异,发生时的税率33%计算,即应转销的时间性差异为6.6万元(20×33%)。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3126000
贷:递延税款66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60000
第七、八、九各年的会计处理同上。
第十年
按照应纳税所得计算应交所得税仍为306万元。但转销的时间性差异要按原发生时的30%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即应转销的时间性差异为6万元(20×30%)。
借:所得税3120000
贷:递延税款60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60000
由于采用递延法的情况下,“递延税款”科目的余额不因以后税率的变动或开征新税进行调整,所以递延法在转销时间性差异时比较简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税法或税率变动或征收新税之后,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递延所得税可能不表示所得税的实际结果,即企业在以前年度承受的将于以后年度转回的现存的时间性差异的结果。由于这个原因,在递延法了,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递延所得税额,通常称为递延所得税贷项或借项,而不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2、债务法的会计处理
债务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额发生相反变化时转销。在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递延税款的余额要按照税率的变动或新征税款进行调整。
仍以例4加以说明
第一、二、三、四年的处理不变。
第五年的有关处理如下:
按照税前会计利润计算的应交所得税=1000×30%
=300万元
按照应纳税所得计算的应交所得税=(1000+20)×30%
=306万元
调整因前四年按33%的税率计算对纳税的影响=20×4×(33%-30%)
=2.4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3000000
递延税款60000
贷:应交税交-应交所得税 3060000
同时,记
借:所得税24000
贷:递延税款24000
第六年:
按照税前会计利润计算的应交所得税=1040×30%
=312万元
按照应纳税所得计算的应交所得税=(1040-20)×30%
=306万元
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312-306=6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3120000
贷:递延税款60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60000
第七、八、九、十年的会计处理同上。
由于采用“债务法”时,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递延税款科目的余额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在资产负债上所列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相应比较符合实际,比较准确。相应其缺点是它的运用比递延法难,主要原因是因为每次税法或税率的变动都必须重新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G. 请问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是纳税影响会计法还是应付税款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 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
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时,需要设置两个科目:“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的所得税。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的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除了需要设置“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外,还需要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和以后各期转回的金额,以及采用债务法时,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金额。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四、正确选择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
(一)小企业可选择“应付税款法”
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小企业因业务简单,核算成本较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高,允许采用“应付税款法”。
(二)大中型企业应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必须使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具体属于“利润表债务法”。
(三)我国上市公司只能选择“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企业(目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必须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H. 新会计制度下 事业单位发生企业所得税退税分录
企业所得税是实行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企业所得税当年退税,你必须现冲减当年度已计提的所得税,再做收到科目;
借方:所得税 -10
贷方:应交税金-企业所得税-10
借方:银行存款 10
借方:应交税金-企业所得税-10
收到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跟上述处理差不多,需要以前年度汇算清缴科目,具体可以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