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会计 » 试论我国企业会计造假防范和治理

试论我国企业会计造假防范和治理

发布时间: 2021-08-16 00:18:14

1. 关于会计造假问题防范与治理

加强私营企业会计控制的措施

(一) 导入社会审计监督,使会计师事务所成为私营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

1. 建议国家应尽快从法规上做出明确规定,私营企业必须实行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私营企业来讲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目前私营企业普遍处于无外部监督约束的状态;二是私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很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达不到基本要求,有的企业则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显然不是一日之功。因此,目前来讲,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私营企业进行外部约束的必然选择,也是监督成本最低、见效最快且审计效果最优的外部监督约束形式。一些规模较大、会计工作较为规范的私营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取得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信任,主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说明私营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有内在的要求。

2. 引入社会审计后,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其智力优势,主动服务于私营企业,在帮助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代理记帐、税务代理、培训财会人员及对重大经济决策和主要投资项目、生产项目等的实施进行论证诸方面为私营企业提供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对规范私营企业会计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

3. 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1)加强行业监管,完善与监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2)建立行业质量监管体系。一是加强内部监督;二是与中国证监会、审计署、国务院稽察特派员总署等部门密切配合,对社会影响较大的企业审计进行重点检查监督;三是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完善举报制度, 欢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让全社会共同监督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活动。(3)加强执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4)初步开放中国的会计市场,完善《注册会计师法》,真正做到依法执业。[page_break]

(二) 财政部门应下大力气,真正抓好私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1. 财政部门应指导督促私营企业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帐簿体系。财政部门首先可依据有关法规规定,要求私营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帐簿体系。其次,在注册会计师对私营企业审计中如果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及时提出审计意见,报送财政部门严肃处理。再次,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私营企业依法建帐。

2. 加强对私营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

财政部门应依据有关法规作好以下工作:(1)对私营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业主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惩罚业主。在大量大中专经济类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的情况下,此项工作实行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方面规范私营企业, 大中专毕业生是愿意到私营企业去工作的。(2)定期对私营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其作用。(3)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

3. 财政部门对暂时无法达到规范化要求的私营企业可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或要求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帐。

(三) 完善政府对私营企业会计工作的外部约束,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1. 健全法制

(1) 我国1999年10月修订了《会计法》,按照“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宗旨,就会计责任主体、会计监督体系建设、法律责任等重大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2) 深化会计改革。财政部已陆续颁布了一批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有关制度,这对规范企业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起重要作用。但现在只在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中实行,应尽快扩大到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不要总是强调条件不成熟,只要加强财会人员培训,配套其他措施,在私营企业中实施新会计准则和制度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很有必要。

2. 按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加强对私营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管

正如以上我们曾论述过的,让政府部门如税务、财政、工商、主管部门等直接进行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管,其监督成本很高,监督的有效性较差,且易引发腐败等社会问题。政府应转变监督方式,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重点去监管那些监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当前已经实行或正在实行的改革措施有:
(1) 1998年取消了实行多年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国有企业从1998年起不再实行财政审批制度,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等,均应在年度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内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

(2) 1999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中央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质量进行抽查的实施意见》,由财政部监督司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按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原则开展。

(3) 1999年4月1日审计署颁布了《审计机关监督社会审计组织业务质量的暂行规定》,明确了监督社会审计组织业务质量的依据、对象、方法、程序,这对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履行监督、检查社会审计组织业务质量的职责,规范社会审计机构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措施均尚未涉及到私营企业,使得私营企业要么处于政府部门独家行政控制下,要么处于监管的真空中,这非常不利于私营企业会计工作的进行,应尽快将上述措施实施于私营企业。

(四) 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1. 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会计控制薄弱,造假严重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法律责任不清、惩治力度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原《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一章,既未列明违法行为,又无详细的罚则标准,造成了违法难究,执法难严。1999年10月修订后的《会计法》对此有重大突破。

(1) 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解决了多年来会计责任多重化和会计人员双重身份的问题,有利于会计控制的有效性。

(2) 修订后的《会计法》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具体列举了各种违法会计行为及惩治的形式和手段,同时对触犯刑律的会计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在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中,将增加打击会计犯罪的相应条款。

2. 必须加强执法的力度,特别是惩治的力度,明确会计责任和法律责任只是解决了谁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承担责任、哪些会计行为是违法的以及违法后应承担什么法律后果等问题,为追究会计责任提供了可操作的法律依据。但这只是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即有法可依。问题的另一半执法必严,则是最关键的,也是较为彻底地解决会计信息造假问题的关键。许多私营企业会计违法行为非常严重,偷漏税款较为普遍,当审计检查暴露之后,往往补交一点税款就了结了,执法的“软弱无力”在私营企业表现很普遍。因此,加大惩罚力度,使得违法者的风险和成本很高,从而减少违法行为,这是至关重要的。在私营企业的会计执法中,要做到两点:一是要严厉惩罚违法的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业主本人或业主委托的经营者);二是对私营企业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者(财政部门等)本身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牺牲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加以严惩,事实证明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

2. 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对策,这篇论文有什么不足之处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3.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的毕业论文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的毕业论文可以负责拟题。

4. 求《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请问有吗

5. 浅谈如何防范会计造假

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
如今,会计资料的告假手段越来越高明,也变的越来越复杂。如果只是从原始凭证上来看:虚假的出库单、虚假的入库单、虚假的购货发票、虚假的成本计算单、虚假的保管账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还有很多企业是使用假账真算的方法,在一开始就是虚假的原始凭证上进行核算。然后按照真实的经济业务凭证来进来操作。这些造假形为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治理:
1.加强会计、税收及相关法规的学习宣传。针对于会计人员教育方面尤其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从思想上、制度上杜绝会计报表造假行为的发生。
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观念也在转变,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可以说是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一种道德的进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拥有庞大的会计人员队伍,这支队伍的定理不能仅靠凭着良心的职业道德,还要依赖健全的法规法制来约束,建立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对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市场经济中参与各方的会计信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 。相关的财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些规定,做好如下几点工作:(1)、定期对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给会计人员灌输造假的法律意识与业务的处理技能。(2)、对于那些没有尽责的会计人员,需吊销他们的从业资格,让其不能再从事相关会计岗位工作。(3)、对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业主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惩罚业主。在大量大中专经济类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的情况下,此项工作实行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方面规范企业,大中专毕业生是愿意到企业去工作的。
4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加大会计信息造假的惩处力度 (1)、对于会计造假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尽量减少造假现象的发生。(2)、制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完善的法律法规。 (3)、提高执法效果,权责分清,惩罚对象和标准准确。 (4)、增加对会计人员进行保护的机制和环境,摆脱受制于领导局面。

6. 针对试论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论文,老师会提出哪些问题

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要写一个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请摆脱陈旧的套数,要明白,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出现新人新事,比较于自己小的时候,身边的人从各方面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竞争意识变强后,人怎么变化了。

7.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的参考文献

提供一些有关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的参考文献,供写作参考。 [1] 王玉英. 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 企业经济, 2003, (10) .
[2] 智艳辉. 会计造假成因及治理对策[J]. 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3, (04) .
[3] 王喜梅. 会计造假的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J]. 焦作大学学报, 2003, (01) .
[4] 张国健. 探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原因与途径[J]. 经济师, 2003, (04) .
[5] 杜有黄百,陈秋贤. 会计造假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 2008, (05) .
[6] 耿勤. 会计造假原因及对策[J]. 乡镇经济, 2004, (08) .
[7] 邓洁. 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
[8] 李昕萍.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西部探矿工程, 2005, (07) .
[9] 王迎红. 会计造假的原因及治理路径[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S2) .
[10] 付玉花. 财务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 (S1) .
[11] 左志民, 李明辉.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原因及对策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4)
[12] 冷翠珠.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其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 (01)
[13] 王慧娟. 浅谈会计造假问题及对策[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 (09)
[14] 刘菲.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 (06)
[15 丁锦云. 浅析会计造假[J]. 江苏统计, 2003, (09)
[16] 陈曦.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02)
[17] 张晶. 会计造假原因及其防范措施[J]. 价值工程, 2010, (09)
[18] 蔡娟. 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 (05)

8. 如何防范会计造假及治理对策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措施:
1.不断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诚信守法是对每一个会计从事人员乃至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一位会计工作者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工作质量的好坏,要想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必须先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为此,应该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人员都能遵纪守法的工作,对会计造假采取一种鄙视与鄙弃的态度。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
会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建立会计控制体系。一个企业拥有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就可以对会计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切断会计造假行为的途径与载体,从而可以从源头上阻止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内部会计监督和审查的重视,在遵守《会计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
3.完善法律法规,提高造假成本
由于会计造假收益大于成本,使得一些会计人员不惜不顾道德底线、无视法律去进行伪造会计信息。目前我国《会计法》对会计造假者的处罚是,情节严重者吊销会计资格证,二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情节特别严重者,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这显然处罚力度过小,间接成本过低。因此,我国应该根据我国的会计造假事件的实际情况,来重新制定会计造假事件的处罚方式,使会计从事人员绝不敢越雷池一步。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性
实行会计集中和核算能够全方位、全过程的掌握和监督各单位的每笔资金活动情况,能够为单位资金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提供保障。会计核算中心应该选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来负责日常资金收支事物,并且要定期对资金收支进行清查盘点,防止因账务不实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同时还要建立明确的经费开支标准,规范经费的支出渠道,对于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的现象要进行严肃的处理,除此之外,还应所引进一些会计电算化系统,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9.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有哪些研究内容

防范会计信息造假现象的几个方面
1、法律监督效力低下,会计监管制度不成熟
针对会计信息造假这个情况,我们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不依法办事,违背法律约束等行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是相当薄弱,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遇到与会计规范相抵触状况,多半会强调经济项目对企业的重要性,顾此失彼,会计规范和一些法律约束就被搁置了,甚至是已经造成违法行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还是法律监督的效力低下,各部门之间的监督制度不能很好地衔接,让企业利益相关者有空子可钻,监管部门的机制不成熟,就不能全方位的从整体出发,有效地发挥监督职能,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细分,没有把具体的责任落到会计身上,缺乏奖惩分明的概念。即使相关部门每年每个季度都会进行关乎于税收和价格的普查,会计师事务所也会对各企业的会计信息报表和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验证,但是由于工作范围大,工作内容繁荣复杂,不能实时性的,经常性的,深入的进行会计监督,所以在会计造假防范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等负责人要逐步完善会计信息监管的机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职业道德仍需规范
企业内部会计造假这一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造成,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会计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低下造成的,不知道依法为重,要把法律和规定放在第一位,然后再对企业管理者的旨意进行领会,往往现在的工作状态是本末倒置,一味的对老板言听计从,殊不知以牺牲法律为代价换来经济利益背后的潜在危险性有多大,如果单位或者企业的会计人员具有比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就能够自行对外界诱惑进行防范,妥善处理好会计信息的整合,会计在单位中由负责人直系管理,有的负责人将自己的一些意愿强加给会计工作者,采用命令的口吻让其办事,这就难免会使得会计信息遭到篡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出现偏差,从目前来看,我国会计工作者业务水平普遍偏低,法律意识和观念淡薄,缺少一个专业人员应该具备职业道德和判断事物的独立性。

热点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养老保险 发布:2021-08-17 15:48:04 浏览:965
会计活页账本怎么装订 发布:2021-08-17 15:48:01 浏览:558
会计继续教育90分是多少学时 发布:2021-08-17 15:47:58 浏览:632
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会计分录 发布:2021-08-17 15:47:53 浏览:149
初级会计报名发票丢了怎么办 发布:2021-08-17 15:47:13 浏览:80
会计乐财务软件 发布:2021-08-17 15:47:10 浏览:277
内蒙古初级会计考试从哪里报名 发布:2021-08-17 15:46:03 浏览:370
会计专业技能竞赛运营怎么做 发布:2021-08-17 15:44:53 浏览:683
如何应对基础会计学考试 发布:2021-08-17 15:43:49 浏览:782
物流公司会计外账处理 发布:2021-08-17 15:43:47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