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
Ⅰ 公司上市是否需要按上市所在地实施会计准则
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即,同时在A+H上市的公司),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外,还要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编制IFRS报表。
国内非上市公司,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可能需要编制IFRS报表,这些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1 为吸引国外战略投资者投资,应其要求按IFRS编制报表
2 外商投资企业,为满足外国母公司集团报告要求,按IFRS编制报表供母公司使用
3 海外子公司,根据当地监管要求,编制IFRS报告
Ⅱ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有利,非常有利。简单的说是资产搞活,几十年改革的目标终於轻松实现了,以前是把国企搞死,现在是把死的搞活。
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新规则,新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中国会计改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有许多重要变革,将对上市公司产生重要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中的变革
(一)基本准则的变革
在基本准则当中,最引人注意的变化是关于公允价值(fair value)的引入,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法是资产评估的方式之一,其他几种方式为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现值法和现值法等等。按照公允价值法,对资产的评估“是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所以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利润操纵空间。另外,国内评估机构对于公允价值的经验也比较欠缺,在实际操作当中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公允价值已经运用的较为普遍,所以,此次国内引入公允价值,是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为了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出现利润操纵,准则规定了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也就是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
(二)跌价准备计提变革
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无形资产跌价准备”,从2007年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
盈利上升时,多计提跌价准备;盈利下滑时,再将跌价准备冲回。这是上市公司调节盈利的手段之一。会计准则变动后,上市公司不能冲回上述准备。
(三)债务重组方法变革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将规定:由于债权人让步,债务人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而原来是计入资本公积;并且引入公允价值,以实物抵债,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于是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高每股收益(EPS)。
(四)股权激励
新会计准则下,激励机制对当期利润有负面影响。
在近期发布《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准则的征求意见稿,财政部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公允价值法计算期权成本费用,对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的业绩影响偏负面。
例如: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如果A公司总股本1万股,市价2元,向管理层发行100份认购期权,认购价格为1元。按照期权定价模型,其认购期权价格为1.5元。于是,公司必须在利润表中列示100×1.5=150元的费用,相应降低EPS幅度0.015元。而且上述费用不能抵税。
(五)存货管理变革
新会计准则下,存货管理办法变革,可能对于采用“后进先出”法公司,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对于原先采用“后进先出”,存货较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会造成毛利率和利润的不正常波动。
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电器设备公司,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成本将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
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多项新准则影响企业利润
现行准则规定,债务重组中获得豁免或少偿还的负债只能计入资本公积,而新准则规定,以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及债转股等方式偿还债务,其原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存货的计账方法,新准则中也做了调整。“后进先出法”被取消,企业一律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对于原本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而言,转换计账方法,至少会引起毛利率的波动。而具体的影响,则还取决于其存货周转情况、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
(二)压缩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新会计准则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粉饰经营业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第一,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会对当期利润产生明显的影响。当存货的价格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将使得当期的成本费用上升,当期利润减少;而采用先进先出法,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下降,利润增加。当存货的价格下降时,则作用相反。以往企业通过变更对存货的计价方法就可以达到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目的。由于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的反映存货的流转,新准则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取消了后进先出的存货计价方法。这项准则变动将使得企业无法再将变更存货计价方法作为利润调节手段,促使企业的存货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历史成本,减少人为操纵的因素。
第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是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惯用手段。企业在亏损会计期间通过转回前期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达到减少当期费用,增加当期利润的目的;在盈利会计期间,进行反向操纵,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增加当期费用,降低当期利润,以便以后期间利润下降时再予以转回。
(三)抑制关联方操纵
关联方操纵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之一,新会计准则对其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对关联交易的披露。企业在利润操纵中往往倾向于利用确乏公允性的关联交易,将利润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新准则对关联方的定义做出了明确的扩展,包括了一系列对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三大类。且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企业都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关系,明确指出需要披露的层次具体包括母公司、最终控制方、对外公开提供财务报表的最低中间控股公司。此外,关联方发生交易,取消金额或比例的披露选择,要求企业必须披露交易金额,重大交易须同时披露交易金额和交易额占该类总交易额的比例;对未结算项目要求披露详细信息及金额;强调只有在提供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采用了与公平交易相同的条款。新准则一方面加大了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另一方面将以往较为概括的要求明确化和具体化,增强了关联交易的透明度。
第二,扩大了合并报表范围。新准则规定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此外,新准则中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种类不仅包括旧准则中规定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而且还包括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附注三个部分,其中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编制的规范及时有效地填补了现行实务当中的理论空白。 这一规则的变革遵循了实质性会计原则,使得合并报表是对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构成的企业集团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的真实反映,阻断了一些企业利用分离若干子公司,缩小持股比例,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业务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惯用伎俩。
综上所述,与现行17项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其规范的交易和事项的内容比较全面。新会计准则先在上市公司中实行,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适用范围还存在差异。除极少数事项外,新会计准则体系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趋同。显然、新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上市公司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Ⅲ 为什么企业会计准则在2007年才实施,那么之前那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按什么准则编制的
2007年颁布的其实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当年起上市公司试行~
之前上市公司执行的也是企业会计准则啊,就是2007年修订前的旧的企业会计准则~
截止2014年,财政部又陆续修改了一些具体准则,比如长期股权投资、职工薪酬等。建议你找找最新的财政部会计司编制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Ⅳ 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本准则如何理解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而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者《小企业会计准则》(2013.1.1以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一旦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不得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但是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可在需要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Ⅳ 《企业会计准则》为什么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应收账款的账龄
《企业会计准见》中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应收账款的账龄的目的是确认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一般来说,应收账款账龄越长,收回的可能性就更小。
Ⅵ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已于( )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C、2007年1月1日
Ⅶ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个具体准则于哪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
2006年
Ⅷ 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本准则
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就不能再改执行《小准则》了
Ⅸ 上市公司 必须按企业会计准则吗
非上市公司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也可以不执行。但当地财政部门会要求大中型企业也执行。
Ⅹ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境内上市公司和所有大中型企业,这对吗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境内上市公司和所有大中型企业
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