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会计背景
❶ 合伙企业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应该是会计的最初根源,之前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很多都是合伙企业。
❷ 会计诞生的背景
古代会计
人类原始计量记录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类生产行为的发生,发展作为根本前提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会计,从时间上说,就是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末期的这段漫长的时期。
从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账簿法和初创时期的复式记账法等。这个期间的会计所进行的计量,记录,分析等工作一开始是同其他计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后,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征的方法体系,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工作。
近代会计
一般认为,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近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标志一般认为应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公开出版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此间在会计的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点重大发展,其一是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继而成为会计学中管理会计分支的重要基础。
在近代会计阶段,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称为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一是复式账簿的产生,二是世界上成立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公会。
近代会计的核心理论贡献主要有:
(1)折旧的思想。
(2)划分资本与收益。
(3)重视成本会计。
(4)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2)企业集团会计背景扩展阅读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14、15世纪,由于欧洲资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其主要标志:一是利用货币计量进行价值核算;二是广泛采用复式记账法,从而形成现代会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基石。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财务会计不断充实和完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标准化、通用化和规化。
与此同时,会计学科在20世纪30年代成本会计的基础上,紧密配合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从而使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事后记账、算账、报账,转为事前的预测与决策、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事后的核算与分析。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随着现代化生产的迅速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核算,使会计信息的搜集、分类、处理、反馈等操作程序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会计科学的根本变革。
现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此间会计方法技术和内容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会计核算手段方面质的飞跃,即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融合导致的“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3年便在会计中得到初步应用,其后迅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了电子计算机软件方面数据库的应用,并建立了电子计算机的全面管理系统。从系统的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的世界会计学会上获得正式通过。
❸ 会计专业发展背景
问题解答
会计行业就业前景和工作方向分析:
1、财务工作。包括会计、出纳等。工作比较稳定,相对清闲,工资不是很高。比较看重从业经验,对于从业者本身要求不是很高;
2、审计。很多财务制度健全的单位都有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另外会计事务所也主要从事审计工作。待遇可以,但是忙季会很忙,尤其在事务所,在业务繁忙的时候工作加班是常态;
3、税务。可以去各级税务机关。税务也是不错的单位。当然,税务知识本身比较繁琐,想进税务机关,需要对税务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而且如果在基层的税务所会很忙;
4、金融机构。比如银行、证券、保险业。金融行业现在在国内待遇不错,但是压力会很大;
5、统计。很多单位的统计工作都由财务人员来做,一般都是财务人员兼职。
总的来说:会计是一个非常讲究实际经验和专业技巧的职业,它的入职门槛相对比较低,职业发展路线比较清晰,晋升比较艰难。想要得到好的发展,就要注意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巧,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❹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背景及意义:
企业集团是大型企业实现规模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文章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构建应注重的问题进行了探析。通过对问题的阐述来达到提高企业集团财务治理水平的目的。
企业集团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资产、资本、产品、技术等作为联结纽带,由一批具有共同利益的多个企业联合组成的稳定的、多层次的、产权网络化的法人或者非法人联合体。既有以资本为主要连接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也有以业务为纽带形成的关联企业联盟即总分公司关系。
企业集团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系列问题。首先,集团成员单位各自为政,追求各自的财务目标,导致决策的次优化;其次,资源在集团成员单位之间的调动困难,资源不能优化配置;最后,集团内部资源配置上的重复浪费,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
组建企业集团的宗旨也就是实现资源整合优势和治理协同优势。倘若不能贯彻这一宗旨,只是多个企业简单地捆绑在一起的话,企业集团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控制正是贯彻这一宗旨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实现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建立一个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以切实改进和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
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是指为保证财务治理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治理活动和手段。这种财务控制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功能效应。构建一个规范的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是有效实现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的前提和基础。财务控制的关键是解决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财务控制模式是企业集团公司财务控制体系的基础,大都采用集权制或者分权制,集权制是集团公司相关财务治理部门对下属公司的所有经营治理决策进行集中统一,下属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实现集团财务统一核算制度、统一报告制度和统一治理制度的一种新的治理理念和模式。它的优点在于集团内部各项决策均由集团公司制定或部署,集团内部可充分展现其规模与效益,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风险损失。但采用集权制,不利于调动下属公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权制是指集团公司只保留对下属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决策权完全下放到下属公司,下属公司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集团公司备案即可。在选择财务控制模式时,应该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坚持集权适度,分权合理的原则。就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集团而言,应该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控制模式,因为:我国企业集团所处的阶段决定其必须采用相对集权的财务控制模式我国企业集团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制定的集团发展战略尚未得到集团内其他成员企业的认同和贯彻执行,各成员企业在资金配置和市场定位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尚未形成合力,没有达到经济规模,完全分权的条件还不成熟。我国企业集团非凡的成长背景我国企业集团有的是在原来比较松散的生产协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的是靠行政干预、行政划转方式形成的,有的则是由行政性公司翻牌而来的。存在着产权不明、主体不清、治理松散、效益低下等问题。
我国集团下属成员企业的财务活动尚不规范
就单个企业而言,我国大部分企业尚未真正建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我国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较高,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实现了治理决策的科学化,而大部分企业仍存在治理混乱的现象。
二、企业集团财务人员控制模式的选择
在企业集团中,合理配置集团财务人员资源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关键。根据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集权分权的程度,目前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组织机构人员的治理制度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全员委派,集中治理模式
在企业集团财务集权式治理条件下,对子公司的财务人员统一由母公司委派,这些委派财务人员的人事关系,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都由母公司进行治理。
自主选用,资格治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母公司只制定下属子公司财务治理人员的任用的有关资格条件,子公司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聘用自己的财务治理人员,只要受聘人员的条件符合母公司制定的相关条件,子公司都可以决定财务治理人员的任用与否,只需向母公司备案。
财务负责人下管一级,其他财务人员授权治理模式
企业集团总部只负责下一级的财务负责人,实行财务负责人下管一级,对于其他的财务治理人员,授权财务负责人进行治理。
我国企业集团,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有些下属成员企业领导人员干扰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权,会计人员存在“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等现象,会计监督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下属成员企业间的财会人员工资薪酬、待遇不统一,严重影响企业集团下级财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些下有些下属成员企业领导人员在任用财务治理人员上的存在任人为亲现象。鉴于以上不良现象的存在,对于我国一般企业集团财务人员治理模式,可以采用全员委派、集中治理模式,比较适合国情,有利于财务人员的统一治理,提高集团财务治理效率。
三、企业集团的财务制度控制
作为企业集团来说,内部成员企业众多,关系复杂,运用制度治理对于集团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母公司应制定统一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来规范子公司的财务行为,统一企业集团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规范子公司的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以实现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制度化和程序化。可以说建立统一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是企业集团实行科学财务控制的前提条件。
统一的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是由国家权力机构和有关部门及企业内部制定的,用来规范企业与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准则、办法及其企业内部财务规范的总称。
制度控制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权威性及其有效执行,这就要求集团不仅要制定出制度,而且要确保制度的实施,以通过规范的制度自动调节各方的行为。因此,集团的财务制度首先要严密、规范、可操作性强,在前提上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其次,要通过各种措施使制度严格执行,真正发挥其规范、指导、约束的作用。
统一的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规定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鉴定、分析、归类、登记和编报方法,明确各项资产和负债经营治理责任的业务规范。会计制度所规范的主要领域包括:会计核算组织体系;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会计事务治理。
在实践中构建和运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时,仍有几点需要明确:企业集团对下属公司的财务控制,完全根据企业所有者的实际需要,是企业集团用以取得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面对激烈竞争、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也必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其战略目标的修改或修正频率也就会越来越高,在财务控制上也要做不断的调整和重新设计,其控制方式、重点等也要相应变化。还需要重视的是要不断运用先进的财务控制手段,尤其是运用财务信息系统和技术来加强财务控制,提高治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集团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❺ 为什么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而不是法律主体
企业集团是企业之间的联营形式,是一种企业群体组织:
(1)说它是会计主体是指它独立进行会计核算,有一笔单独的会计账
(2)说它不是法律主体是指,如果出现法律责任,按照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各自单独追究,因为其内部企业都是法人,都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做个比喻。企业集团就像俱乐部,加入企业集团的企业就像俱乐部的会员。俱乐部的收入、费用当然需要一个单独的会计账簿,俱乐部是会计主体。但是如果俱乐部发生打架斗殴,那么是哪个会员的责任就要由哪个会员承担,所以俱乐部不是法律主体,加入俱乐部的会员法律责任自负。
❻ 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还是法律主体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单位,一个会计主体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独立地记录和核算企业本身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不能核算、反映企业投资者或者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2、法律主体是指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❼ 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背景及意义
企业战略型财务管理(转贴)
一、财务管理要适应新经济形势的要求
21世纪管理日趋现代化、国际化,企业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的要求,不仅需要合理规划和运用自身的各项资源,还必将与自身经营活动相关的如客户、供应商、分销商等经营资源结合起来,以此来监控经营成本,资金流向,准确反馈信息,提高企业对市场反映的灵活性,全方位掌握市场。为此,企业必须开始重新组织管理机构,改进管理模式。因此,财务管理必须站在为企业长远战略目标服务的高度组织和开展活动。
1.传统财务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战略管理的需要
战略型财务管理要求对全球市场信息快速反馈,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事后收集和反映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市场信息的快速反馈,战略财务管理要求重视外部环境和各方资源,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只以企业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主体,只对其资金流程进行管理,不能超越主体,不能以企业在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寻找平衡点来研究外部环境,忽视环境的战略关联。战略财务管理要求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而传统的财务管理重点是资金流程管理。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了财务指标之外还有大量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生产弹性、顾客满意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等,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法提供。因此,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必须对传统财务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那么,开展战略型财务管理活动也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2.战略型财务管理的特征
战略财务管理立足于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条件,充分汲取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与传统财务管理相比,战略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是:(1)全局性:传统财务管理活动受旧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过多着眼于企业日常财务工作,事务性较强,很少关注带有全局性的财务管理活动,战略财务管理由于面临理财环境复杂多变,因此,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它既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更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既重视非人力资产的管理,更重视人力资产的管理,而且同时注重现有的活动和将来可能的活动,并且可以提供诸如质量、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2)外向性:现代企业经营的实质,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解决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传统财务管理基本上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很少研究外部环境,因而适应能力差。相反战略财务管理把企业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观察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及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增强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应变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3)长期性:传统财务管理多数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短期化特征较为明显,缺乏战略意识,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适应性较差,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战略财务管理以战略管理为导向,要求财务决策者树立战略意识,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企业的理财活动,制定财务管理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和预警功能,以增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
二、目前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争论较多的几种观点
企业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是一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既要体现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又要适应客观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方式的要求,具有客观性、可比性、可*作性,并注重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协调统一。目前对财务管理目标争论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企业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该观点认为,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求得生存,除了以收抵支,到期偿债以外,还必须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在发展中求得生存。但在实际*作过程中,企业能够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还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如现金净流量、投资决策和筹资结构等。若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追求目标,则会存在下列弊端:
(1)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这是西方学者在对一些破产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在企业面临破产前,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往往热衷于通过负债来获得杠杆利益,这是以增大企业风险为代价的,结果由于举债过多,最终陷入财务危机。(2)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易引发企业的短期行为。这是因为用利润的多少考核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业绩会使企业管理者只顾眼前利益,人为作高当期利润,其结果是导致企业长远发展后劲不足。(3)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会使企业重投入,轻产出,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配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而成本利润率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但二者不可同时兼得。因此,这一理财目标会使企业管理者在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时,不断地增加投入,而不考虑供求关系,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将理财的最终目标看成是为股东增加财富。而股东的财富一般表现为拥有企业股票的数量与股票价格的乘积。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东财富就与股票价格成正比。由此可见,股东财富最大化实质上可以看作股票价格最高化,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股票价格的升降除受企业盈利的影响外,同时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但是,这种观点还存在下列缺陷:
(1)强调股东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关系主体的利益重视不够,不利于处理好现代企业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财务关系。(2)无论是在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西方,还是在刚起步的中国,在全部企业中上市公司仍然只占少数的情况下,这一目标显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3)股票价格真正能反映投资者的财富是建立在完善的金融资本市场基础之上,而目前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现金净流量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主要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并未反映企业现实支付能力的强弱。一个利润额和每股收益很高,并且资产总额非常庞大的企业,可能在短期内会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导致破产。反而一个负债累累,常年亏损的企业,只要能筹集到资金,按时偿还到期债务,也能继续生存下去。这是因为企业有充足的现金净流量的缘故,所以现金净流量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但是,现金是一种非盈利性资产,当企业持有现金净流量过大,表明资产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若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为目标,可能会使企业管理人员不顾风险地去筹集更多的资金,造成资源的浪费。
4.企业价值最大化
该观点认为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体。股东和各相关利益者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必然要进行博弈,而博弈的结果必然使股东效益与其他相关利益者的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缺点:即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概念上给人们的印象比较抽象;计量上存在困难;不能直接反映出微观企业为了盈利这个生存的动因。所以,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不太合适。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新思考
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从“利润最大化”到“股东财富最大化”,再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但他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只考虑了相关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而忽略了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利润最大化侧重于经营者利益,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则侧重于所有者或股东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正常需要,并且都带有工业经济时代的特征,即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求得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今已是一个市场日益法制化、规范化,并且经济一体化趋势渐强的时代。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已成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生产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不再是资本、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资源,而是科学技术。很显然,从事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知识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而企业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其资本也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资本。相反,企业是一个多种关系的集合体,其财富的主要来源将转变为知识资本。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就是正确“组织财务活动”,妥善“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如果过分强调自身利益,势必要影响到相关主体的利益,从而不能理顺各项财务关系,最终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财务管理目标。况且,同西方普遍认同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一样,以上所分析的各种不同观点的共同缺点,在于只考虑到企业自身和股东个人的利益。那么,在一个崭新的经济形势面前,能否从更为广泛,长远的角度来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呢?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各项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效用最大化。
1.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资本虽然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但知识资本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一是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是其他资源无法超过的;二是知识性生产要素具有非磨损性、可重复性、共享性、增值性等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项资源。可见如何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和配置知识资本是财务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
2.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面临许多挑战。在资本运作方面,不仅要关注财务资本的取得、运用和资本收益分配等问题,更重要地是要关注知识资本:如在知识资本的取得上,财务管理要关注从什么渠道用什么方式取得知识资本;在知识资本的运用上,财务管理要关注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如何结合使用,如何有效配置企业的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提高知识资本的利用效率;在知识资本收益分配上,财务管理要关注知识资本如何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从这个意义上看,知识资本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内容,而其利用效率则成为财务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3.随着新经济形势的到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经营基础,即拥有一定的财务资本,同时,财务管理的战略趋势要求将知识资本纳入其中,并树立“人本化”理财理念。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必须创新。
传统财务的基本要素是财务资本,财务管理就是关于财务资本的运作。包括财务资本的取得、运用和收益的分配等,但知识资本的出现使得企业的价值不再体现在企业规模的大小上,更不体现在传统财务理论坚持的“流通在外的债券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与市价之和”上,而是体现在拥有知识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上。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面临着从财务资本向知识资本的扩展。在现代企业理财中,人们已普遍意识到筹资有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投资有投资风险,但对知识经济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风险及怎样去衡量和防范风险却意识淡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诸多因素会让企业面临更多风险:(1)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若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即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2)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要求企业及其员工要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否则必然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3)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不仅加大了存货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风险;(4)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性以及“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5)风险投资倍受企业青睐,它们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地追求创新与发展,就成为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4.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共享资本收益。知识经济的到来,扩展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了企业资本结构,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大大上升,且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的财务要求,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所以,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建立多元的财务目标主体,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之一。
5.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特别是在日趋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对知识资本的管理要求重视并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才能最终达到资本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高素质的管理者应具有理性思维、创新能力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敏锐地处理接受信息能力,创新科学理财方法的能力。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从事财务与会计工作的人员大多数出自各高等院校,财务人员素质虽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他们普遍缺乏战略眼光,很难将自己的财务工作主动地融入企业管理系统中去。在实践中很容易使财会部门脱离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而新的知识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应该是“学习型的企业”,上下协调,共同努力才能使企业长久地发展,因此,从这方面看,企业对知识资本的管理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树立其财务管理战略观。面对未来经济形势,现代企业价值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人才这一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潜力,形成人文管理环境。而财务管理观念的变化与新技能的获得并不是同步进行的,人才是最关键的资源,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刻不容缓。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及产品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财务管理将在比如金融风险管理、保险管理、税金管理等方面增添新的内容。同时,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国际化,给财务管理较大的选择面。加入WTO后,国内企业面临的理财环境更复杂,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知识面上,将无法适应新环境下的理财工作。因此,财务人员必须拓展知识和技能,其内容应包括国际理财专业知识、计算机、外语水平、国际经济法知识、税收筹划能力等方面,最重要的是提高公司财务人员适应新的财务环境能力。任何一家公司财务人员只有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才能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才能实现知识资本效用最大化。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一个理财目标。但笔者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理财目标的一个基本约束条件,是企业的义务,其性质并不属于企业理财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是与企业特征、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密切联系的。因此,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重视知识资本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对企业成功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顺应形势以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效用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是首选。
❽ 会计专业的背景
管理部门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行属地原则。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含县级,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所属农场、连队等单位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中央在京单位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委托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分别负责。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铁道部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队后勤部和铁道部分别负责。
报名条件
凡符合《会计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均可报名考试:
(一)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三)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热爱会计工作,秉公办事。
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符合重新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条件的,均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
(五)应届毕业生可免试《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科目。
考试科目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考试形式
考试均采用闭卷笔试的办法。
报名时间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般由省级财政部门组织,考试及报考时间全国各省有差异。
考试教材
考试教材由各省级财政部门分别编写,为体现考试的时效性,一般每年都会有所调整。由于考试大纲是由财政部统一制定的,各省的教材也有一定的通用性。
考试教材一般为一科目一本,通常会附一本"应试指南"或"历年试题汇编",总计教材费用约在100元以内,订购教材时交付。
考试费用
各地报名考试的费用不同,一般每科目在20-50元左右,总计费用应在100元以内,报名时一次交付。
报考手续
报考时,报考人员需携带本人身份证、近期同底片免冠一寸照片二张,到指定报名地点填写相关表格,办理报名手续。有条件的地区,要求考生先在网上注册报名,将报名表打印后贴上照片,再到指定报名地点交表、交费办理报名手续。
成绩公布
考试成绩一般在考试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开始陆续对外公布。
试卷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一般设在60分。
资格认定
考试成绩为滚动管理,考生必须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为合格。全部考试科目合格后可发放《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
❾ 集团总部会计是做什么的
您好,集团总部会计需要做的事有很多。如:合并报表,年度预算,投资筹划,税务筹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