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法律依据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是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根据财政部的财〔2011〕17号文件,该制度从2013年1月1日废止。实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一)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本制度中所称“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
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1)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法律依据扩展阅读:
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全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对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B. 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依据是什么
四、小企业会计准则总则和附则
1、本准则制定的目的及法律依据
目的:为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条) 。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准则。
C.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答案1:B;2:A B C D;3、X
D.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批复》(国函[1992]178号]的规定,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经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本规则的开头。
本规则的制定法律依据当然是《立法法》第四章第二节第71条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所以本规则的制定是由财政部制定。
E.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根据什么准则制定的
是根据《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度的。 但主要是满足税务部门和银行的需要。
F.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需符合哪个文件规定的划型标准
小企业会计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
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
(一)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
(二)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
(三)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前款所称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定义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相同。
第三条 符合本准则第二条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本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一)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本准则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准则的相关规定。
(三)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不符合本准则
G. 属于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以使用的方法
《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0月1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财会〔2011〕17号印发,该《准则》分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外币业务、财务报表、附则10章90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予以废止。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其在制定方式上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在核算方法上又兼具小企业自身的特色,尤其在税收规范上,采取了和税法更为趋同的计量规则,大大简化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在利税影响因素方面,相对于《企业会计准则》也有了具体的改进。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写法简化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总说明的第12和13条中规定了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中的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原则,在以后的各项资产计价中不再重复这两类业务中的资产计价方法,这减少了制度的篇幅,阅读起来更简明。。
(二)简化了核算方法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核算方法比《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核算方法简单。如合并了4个一级科目,减少了25个一级科目;基本财务报表项目减少了9个;部分资产计价方法简化了,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计价;有关会计事项的核算方法简化了,如资产清查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所得税的核算、期末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等。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简化不是更改核算方法,处理上仍保持了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一致性,以便将来随着小企业规模发生变化,转换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可减少需要调整和说明的内容。因为我国划分小企业是以企业资产总额、营业额和雇员人数及是否对外筹资为标准,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H. 为什么要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
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服务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促进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因此,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利于巩固经济社会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落实国家关于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有利于小企业税收征管的完善,有利于小企业税负的公平;有利于小企业融资管理,防范小企业信贷风险。
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小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水平。
(8)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法律依据扩展阅读:
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服务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小企业发展,对于提高经济增长活力、有效扩大就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从会计管理方面引导小企业改善其经营管理,规范其会计行为,增强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是财政部门支持小企业发展的依据。
I. 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该准则第一条就明确了,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J.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原则是什么
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并考虑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时,体现了以下主要原则。
1、遵循基本准则与简化要求相结合。
2、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与有助于银行提供信贷相结合。
3、减少执行过程中所需的职业判断。
4、和企业会计准则合理分工与有序衔接相结合。
四、《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和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