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审计优点
A. 审计转为会计,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如果要谈到审计工作有哪些优势的话,我觉得应该把审计和会计去对比,去总结优势吧?
会计就是记账,就是教材上说的:以货币为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工作,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计量、反映和监督,书上都有,去翻书吧。
审计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不谈)。
外部审计,就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站在一个中介人的角度,客观、公正、独立地去披露一家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我觉得外部审计主要还是为了规范证券市场而存在,公司上市要进入资本市场,就需要遵循资本市场的规则,财务上就要按照会计准则去记账,而会计师事务所就是负责拟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披露,为证券公司、投行保荐机构甚至是外部投资人提供数据。而国内外部审计主要还只停留在财务报表的审计,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等。
B. 会计电算化的优点
电脑的功能是计算,会计电算化也是如此。
优点:由于模块不同功能会有区别,但基本功能是:
1、取消了记账工作(也就是只要录入凭证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工作)
2、可以根据设定好的公式自动生成报表
3、基本上不会产生计算错误
缺点:要非常注意初始化设计和公式设计
有个网络问题是试算平衡表数据与报表数据不符就是由于报表公式设计问题
希望就能明白.
C. 会计电算化对现代企业好处
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为整个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D. 会计电算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哪些影响
通俗的说,会计电算化是解放手工账务处理,使用电脑,利用税务或财务系统代替人工进行记账、生成报表。对财务管理的巨大影响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误差;提高了信息提供及时性和准确性比如更加及时的反映营运效率性和效益性;为实时反映信息提供了基础;为企业通过系统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提供了平台;尤其在B2B时代,更加快了与其他企业对接的效率,有利于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
E.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内容和范围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审计的内容却有了一定的变化。在电算化信息系统中,所有的会计事项都是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处理的,这样因手工会计的失误而造成的错账几率就会下降很多。但如果出现计算机系统运用程序出错或被人用非法手段篡改,而计算机只会按既定的程序以错误的方式处理相关会计事项,使不法分子有机可趁,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预测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审计人员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来认识和检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让其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进行。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
在传统的会计处理的情况下,审计主要用顺查、逆查或者抽查的方式来完成。审查工作也不过是通过人工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不但费时费力,也容易造成遗漏或者出错的现象。在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下,审计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虽然传统的审查方法依然重要,但不可否认计算机辅助审计也同样重要。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既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又要对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就进行审查,利用计算机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更迅速、有效的完成各项审查工作。
(三)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审计条件下,审计线索很清晰,财务处理的每个过程都有专门的人员来完成,每一步都有负责人的签字和记录,想要追踪和查询也比较方便。而在电算化系统中,由于磁性材料作为计算机的存储介质,这些磁介质上的会计存储资料也不是肉眼能识别的,它的处理过程都是在文件内部进行的,无法追踪。虽然在有关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中规定所有凭证、账簿等仍需打印输出,但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些打印材料是否与会计软件正确的处理结果一致,仍需进一步证实。为此,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要留下充分的审计线索,让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四)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新特点,使会计处理工作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对审计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审计内容和范围、审计技术、审计线索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的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已经无法适用。因此必须有一套新的审计标准与准则来与其想对应。然而从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计算机审计工作起步时间短,而经济立法往往要在经济事项充分发展之后进行,所以目前的标准和准则还远远无法满足会计电算化需要。因此新的准则和标准制定十分重要,而这些也将构成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条件下新的审计依据。
(五)会计电算化对审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会计电算算信息系统的环境和审计对象都比人工会计系统要复杂,审计人员仅仅依靠原来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对审计人员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能够进行有效的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等。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审计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应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而使审计信息更加的真实有效。
F. 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企业会计),这三个专业哪个好
我是学会计电算化的今年刚就业,其实如果是专科还是学会计电算化吧,要是本科学会计还行,因为会计电算化比较实用,会计都是理论知识,你自己考虑看看吧
G.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算化系统功能日臻完善、系统更加复杂,审计人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会计电算化创新了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改变了会计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传统的审计手段滞后于电算化的会计要求,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因此,开展电算化审计势在必行。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1.对审计概念的影响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将完全取代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由于两者所用工具的差异,导致传统审计也将迅速发展为审计的计算机化,即电算化审计。由手工审计到电算化审计,审计的概念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电算化审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包括会计电算化在内的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审计,以及对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审计;二是作为审计工作的辅助手段,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审计工作,以及建立审计信息系统,实现审计工作的办公自动化。所以,从概念看,电算化审计比手工审计的目标和任务更为广阔。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以及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审计内容,就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内容控制的审计等。
审计人员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应参与系统的审计、调试、检验和验收,除了对系统的合法、合规、安全可靠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外,特别要从审计角度审查系统的可审性、审计线索的设置等。会计软件的程序审计是指对组成会计软件的各子系统程序的审计、系统程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质量和处理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这一内容的审计工作繁简,又被视为审计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来源。
3.对审计技术的影响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如果仍然采用常规的手工系统技术,就不可能达到审计目的。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与内部控制等方面,迫使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各种审计技术的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去应对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
4.对审计人员要求的改变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的改变,不懂计算机的审计人员会因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参与审计;不懂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和风险的审计人员就无法识别和审计内部控制系统;不懂使用计算机的审计人员也就无法对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系统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审计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和加快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以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因此,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电算化会计方面的知识。同时,适当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西方审计理论和方法,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5.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影响在电算化系统下,数据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不少软件都有取消审计、反计账、反结账的功能,可以对会计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特别是当有关人员故意篡改程序时,在电算化系统下就更不易被察觉,而程序一旦被篡改,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内存资料可以毫不留痕迹地被消除篡改,若没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其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现代审计是以评价内部控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即审计人员把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价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贮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使手1一会计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牵制力下降。
6.审计的空间范围扩大现阶段独立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以鉴证被审计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一贯性。纸质会计数据时代,从原始凭证到最后的报表都由白纸黑字记录,审记线索清晰可辨,审计人员若对某一会计数据有疑问,通过从报表数据至原始凭证的逆向查找,相对容易判断问题所在。会计数据电子化后,肉眼无法见到会计数据原始的储存状态,审计线索的取得要依赖于电算化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这样审计的范围就要扩展至对整个电算系统的审计。
二、对策1.更新审计标准准则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开发的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
2.采用适应电算化会计的方法和手段实行会计电算化后,手工审计方法已不能达到审计的目的,审计人员承担的审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审计技术和方法应随之改变。对会计电算化的审计所包括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要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和打印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还必须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安全保密程度检查。根据系统程序的设计流程图,重点检查程序设计是否符合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考核它的合法性、合规性;利用被审单位的实际数据,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处理检验,并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
3.开展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由于计算机处理和手工处理有很多不同点,从而产生了许多独特的计算机审计技和工具。计算机审计注重对业务事项和处理过程进行证据收集,如要收集符合性测试的证据,一般是通过模拟数据进测试形成所要收集的证据。因此,要大力开展对计算机审计术术和方法的研究,如审计管理计算机技术、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测试技术、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的审计技术、应用软件审计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评价技术等,特别是内部控制的测评技术.以尽快实现利用计算机审计。
4功口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不仅需要会计、财务、审计、工程技术知识和技能,熟悉审计法规及其他审计规范准则外,还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知识,系统分析设计和电算化系统评审技术,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技术。审计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和加快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以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
积极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员的具体做法是:加强广大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训,逐步扩展和更新现有的计算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以达到能够对数据库等电算化会计处理系统进行操作来获取审计证据的目的;合理搭配审计小组人员,充分考虑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紧密配合,合理分工,相互沟通,不留盲点,提高效率;在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中重视计算机正规知识的教育,除开设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之外,还要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课程,使高校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
5.实施计算机审计以防范检查风险电算化会计系统对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改变使许多手工条件的审计线索发生改变,客观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充分利用发挥计算机的功能,深入系统的内部进行测试审核,控制检查风险。在对证、账、表进行审计时,除了结合通常手工对系统进行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外,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信息失真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需要在测试系统程序控制的基础上,每次审计时都利用实际数据或模拟数据测试被审单位的系统程序,将测试的结果数据与正确的或应当出现的结果进行核对,进一步检验被审计单位电算化会计系统程序的可靠,检查各项公式的设置是否正确。
总之,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的利用会计电算化带来的便利,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在电算化方式下,只要审计人员掌握好电算化过程中所需的财务软件、审计软件、辅助审计软件及通用审计数据接口等知识,并且在审计时加强对企业财务软件数据资料的全程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就能提高电算化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
H. 采用会计电算化进行财务处理有何优缺点
1.会计核算程序方面的优势 (1)充实和完善了原始凭证数据库,提高了原始凭证的利用率.在手工核算程序下,受到建账和记账工作量的制约,原始凭证中许多有用的数据没有办法进行重新记录、详细分类和汇总,许多信息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形成了原始凭证数据库,可以按管理需要进行分类汇总和开发利用.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定期备份财务数据,并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 备份法”进行数据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
4、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原纸质会计档案本质上是一致的,仅是存储介质不同。因此,...1.会计核算程序方面的优势 (1)充实和完善了原始凭证数据库,提高了原始凭证的利用率.在手工核算程序下,受到建账和记账工作量的制约,原始凭证中许多有用的数据没有办法进行重新记录、详细分类和汇总,许多信息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形成了原始凭证数据库,可以按管理需要进行分类汇总和开发利用.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定期备份财务数据,并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 备份法”进行数据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
4、电算化会
I.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会计与审计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应客观需要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历史是凝固在现实,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会计与审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未来是现在的发展,从现实和未来来看,会计与审计是一个以提供活动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并且不断地完善着。
会计电算化是与电脑结合的,是用电脑做账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高级讲师 刘祥芳
--------------------------------------------------------------------------------
摘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审计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的实行使得审计的方法、审计的内容、审计的线索等的改变,谈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影响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及会计软件的开发和推广,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正在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到目前为止,我国有70%左右的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但这个飞跃也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依笔者之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一、 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
由于会计实行电算化,使得会计系统内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会计核算的环境、会计凭证的形式、会计工作的组织等。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地降低电算化会计系统特有的风险,因此内部控制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重要。如果一个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发生了重大事故或舞弊行为,往往会使企业的整个业务陷入瘫痪,即使重新恢复建立,也需付出不小的代价,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建立严格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贮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会使手工会计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相互牵制的控制失效,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系统处理与存贮的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考虑电算的特点,针对其固有的风险,建立新的内部控制,这些内部控制除包括管理控制、操作控制、系统开发控制、安全性控制外,内部控制的程序化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何识别、研究、审查和评价这些新的内部控制,尤其是程序化的内部控制,是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的又一个新问题。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内部控制变化了,审计人员必然研究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掌握其审查方法。对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审计人员要能评估其影响,并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 审计方法的改变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的改变,虽然人工的各种审计方法仍很重要,但计算化辅助审计已是必不可少的审计方法。因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如仍以手工进行审计,工作强度大,大量的时间会耗费在对数据的审核、计算和汇总上,工作质量和效率者不高,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所以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不可缺少的方法。所谓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审计主体以计算机为工具,结合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对审计对象进行数据检查、测试、处理等,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的一种技术方法。
在会计电算化下,信息处理的电算化和信息存贮的电磁化,如果没有打印出的纸质帐表文件,磁性介质上的会计资料是肉眼所不能误别的,审计人员只能利用计算机对它进行审。在审查过程中,既要对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又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计算机系统功能的审查,必须运行计算机,让计算机执行各种操作和处理,即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另一方面,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是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可事先在被审计的计算机系统中嵌入审计程序,这些程序可以执行审计跟踪文件,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会计事项及其操作处理的有关信息,以便日后审计人员追查,这些程序还可以执行一些特殊的审计功能,比如,通过审计程序的运行,可利用计算机进行大量繁琐而细致的审核工作,否则靠人工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三、 审计线索的改变
在手工会计下,原始凭证开始,到最终提供的会计报表,都必须按财务通则、会计准则、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等进行操作,提供的会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并且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相应的审计方法。
在会计电算化下,使审计线索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将会中断甚至消失。传统的账薄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记录消失了,代之的是存有会计资料的磁盘,这些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的,肉眼不能识别。传统的查帐方法对会计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已不完全适应。为了能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需求,要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例如,对于帐簿记录的改动,要留下修改前的记录,不能只留下修改后的余额。
四、 审计的内容变化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监督、鉴证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审计内容却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实践证明,当一个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再对它进行修改,比在系统设计、开发阶段困难得多,并且花费很大。因此,笔者认为,除要对投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后审计外,还应提倡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应有审计人员参与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例如审查系统的功能能否满足用户核算和管理的要求,系统的数据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法规和财经的要求,系统是否建立了恰当的程序控制,系统是否保留了充分的审计线索等。并且审计人员还参应与系统的调试、验收,尽可能及时地在系统投用前发现系统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五、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审计线索、内部控制、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的改变,决定了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一个审计人员,即使其对会计业务了如指掌,对审计业务十分精通,但如果不懂得计算机,因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进行审计;不懂得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和风险而不能审查其内部控制;不懂得使用计算机而无法对计算机进行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因此,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的理论和实务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问题、新要求,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科学,精通计算机技术,以适应电算化审计这一崭新的历史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婉玲等编著《计算机审计》.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
2、赵青伟等编著《会计电算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
J.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影响。
各国的审计界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新特点,需要针对新的特点制定相应新的工作标准,这些新的工作标准,也构成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条件下新的审计依据。面对日茸发展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加快制定有关针对性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等标准以及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规范会计电算化审计,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的会计岗位职责被打破,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安全已不是企业内部所能完全控制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实时审计发展使审计风险中包含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日益复杂化。由于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在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控制下,固有风险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由于网络会计模式的开放性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会计资料被非法修改和窃取的可能性增加了,会计信息被他人非法拷贝和篡改、会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竞争对手截取和恶意修改等使得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性控制难以保证;同时,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也在危害着会计信息的安全。因此,控制风险更难确定。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会计资料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修改起来不留痕迹,因此舞弊行为较难发现,从而增加了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现代审计是以评价内部控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 即审计人员把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价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 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贮高度集中于计算机, 使手工会计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 牵制力下降。如在手工方式下, 内部控制中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表相符等一系列核对控制措施, 基本上都是由手工处理完成的。但实施电算化后, 凭证即是帐,帐即是凭证, 二者的区别不过是数据排列方式的改变而已, 也就是说不存在帐证不符的问题。会计系统内部的这些控制, 尤其是程序化控制,是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审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 ICPA )认为: 如果客户在其会计系统中使用了电子数据处理, 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审计人员都要充分了解整个系统, 并能识别和评价系统的基本会计控制的特点。因此, 作为审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风险, 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目标、应有的内部控制及审查方法。程序化控制是指在编写应用程序中由计算机执行的控制, 其审查实际上是对系统应用程序控制功能的审查, 一般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审查。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 审计人员要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被审单位提出。
(四)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审计线索非常清楚,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整个财务处理过程由不同职责分工的人员来共同完成,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和经手人签字,这些书面资料为审计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审计人员在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就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审计线索进行顺查或逆查、详查或抽查。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磁介质,这些磁介质上所存储的会计资料不能为肉眼所直接识别,修改不留痕迹。同时,由于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业务数据进入计算机系统之后,全部会计处理均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生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了、消失了。传统的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已不完全适用。为此,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要留下充分的审计线索,使审计人员能顺利完成审计任务。例如,要留下每笔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而不能只留下更新后的当前余额。暂存文件,则应拷贝,以便查寻。
(五)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审计技术的改变。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如果仍然采用常规的手工系统的那一套审计技术,就不可能达到审计的目的。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等方面,迫使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各种审计技术的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去对付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
(六)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在手工条件下,审计内容主要是对人的审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纸面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责任容易确定,结果也较直观。在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下,审计人员应该从查核财务会计报表及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到被审计单位所用信息系统是否合法、合规和第一次输出的信息是否真实、正确,以及当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或经过系统维护后,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上。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可靠性的审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数据流程图对经济业务流程的描述是否正确;
2.审查系统设计是否科学、模块的划分是否合理;
3.检查系统对输人数据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检测,系统的输出是否满足目标的要求;
4.审查处理过程及程序对处理过程的描述是否准确无误。
(二)积极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1.加强广大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训,逐步扩展和更新现有的计算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以达到能够对数据库等电算化会计处理系统进行操作来获取审计证据的目的。
2.合理配置审计小组人员,充分考虑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紧密配合,合理分工,相互沟通。
3.在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中重视计算机正规知识的教育,除开设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之外,还要开设计算机辅助没计等相关课程,使高校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
(三)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
审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没有良好的计算机审计软件是很难开展实际的自动化审计工作的。审计软件的功能应具有针对会计程序本身合法性,正确性的审查功能;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文件的一致性、正确性的检查功能;具有验证会计报告的可信程度及会计软件内部控制措施的可靠性功能;具有审查审计报告、审计文书自动编制整理功能等。通过这些功能,进而解决审计电算化滞后的实际问题,做到审计技术与会计电算化同步。
(四)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应用会计软件的资格进行审查目前,国际上审计是以系统为基础的审计,即把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的审查和评价,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降低审计风险,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舞弊的手段,也是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科学的内控制度的有效途径。
(五)采用新的审计方法,掌握审计线索。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防止假账真作,非法篡改程序等舞弊行为产生,还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利用计算机对会计账务处理进行测试和检验。根据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方法,具体有以下方法:
1.计算机联网审计。联网审计方法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进行审计,为审计部门利用计算机通过审计线路来检测财务部门计算机财务处理的全过程,随时检查处理账簿的正确性、合法性。其特点是具有不受时间限制,效率高的特点,并保证了审计的质量。
2.重新处理法。为审查计算机数据处理结果是否正确,使用原来的程序和数据在审计人员的参与和监督下,重新处理一遍,看其是否与原来的结果一致。
三、针对不同会计标准出具审计报告
(一)对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出具的审计报告中,“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和“审计意见”段。应分别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xx(单位名称)管理层的责任”和“XX(单位名称)财务报表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的文字表述。
(二)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中,上述“按照? ”、“已按照? ”应分别改为“按照2003年以前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会计报表”和“已按照2003年以前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
(三)对执行其他会计制度的企业出具的审计报告巾,上述“按照? ”、“已按照? ”应分别改为:“按照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或XX行业会计制度,下同)的规定编制会计报表”和“已按照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 ”。对于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段相关表述则应作相应变更。
四、使用会计电算化后审计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一)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比手工系统复杂得多,使得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更为深入和广泛。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技术。因此,必须建立一支计算机审计专业队伍,具体做法可从以下二方面入手:
1.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会计电算化系统及计算机审计技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点、审计软件的应用和维护,从而能够胜任新的审计工作。
2.应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系统开发人员,让计算机技术人员学习会计和审计知识,使他们也加入到审计队伍中来,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人员。同时要学习会计和审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
(二)给审计人员以工具软件的强有力的支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在计算机审计的手段方面有两种做法:一是由专业人员或软件公司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审计人员的任务是经过培训会操作这些软件;二是由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借助软件工具来完成审计工作。与此同时,审计人员应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因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规模会日益庞大,审计工作的任务、内容变得更为复杂、手工难以实现有效审计,使用计算机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