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该合理的保证会计记录
①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会计主管,你将如何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措施)
事实上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保证是一个表达用语,不能代表或代替事实。
② 判断: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允许在会计记录上采用中文或其他通用文字,以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也就是说 中文是基础,任何单位会计记录必须使用中文。民族文字、外文只是有条件同时使用,而不是单独即可以使用的。
PS:这句话是错误的。
③ 公司进行账务处理的重要性
(一)账务处理程序定义
是指在会计循环中,账簿组织及记账程序和记帐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
·账簿组织
是指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和格式、各种凭证之间、各种账簿之间以及各种凭证与各种账簿之间账簿与会计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决定账务处理程序的核心内容。
·记账程序和方法
是指从审核、整理原始凭证开始,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为止的一系列工作顺序和方法,是提供会计信息的整个步骤和方法。
(二)账务处理程序的作用
1.有利于科学地组织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具有重要保证会计数据的整个处理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及时、完整;
2.可以迅速编制报表,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3.可以保证迅速形成财务信息,提高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准确的财务资料;
4.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核算环节和手续,避免重复,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④ 企业会计在核算时,应当遵守哪些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有用性原则
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四)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一致性原则并不否定企业在必要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变更。
(五)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
另外需指明的一点是,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致性原则解决的是同一企业纵向可比问题,而可比性原则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可比的问题。
(六)及时行原则
及时行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
(七)清晰性原则
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能清楚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清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准确清晰,账户对应关系明确,文字摘要清楚,数字金额准确,手续齐备,程序合理。
(八)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作为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的时间基础。
(九)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这一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当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十)实际成本原则
实际成本原则亦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如有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按照此原则,企业的资产应以取得时所花费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和计价的基础。历史成本不仅是一切资产据以入账的基础,而且是其以后分摊转为费用的基础。
(十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得经济收益只与本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收益性支出。
(十二)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
(十三)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
(4)企业应该合理的保证会计记录扩展阅读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收入或费用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间负担来确定。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是一种记账基础,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会计模式可以正确的将收入与费用相配合,正确的计算损益。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比较复杂,但反映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比较合理、真实,所以适用于企业。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是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处理基础,凡是本期实际收到的款项,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本期实际付出的款项,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负担的费用,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
⑤ 谁来保证公司会计记录是正确的
财务主管和公司负责人
⑥ 如何保证企业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
(一)第一方监督
主要依靠企业的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而自律和约束能不能起到作用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商业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及一个社会的传统和文化氛围等因素,即诺斯( 1991)所强调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也取决于“良心”对个人来说究竟有多么重要这些非常不确定的因素,如果管理层和会计人员意识到在故意提供虚假的(低质量的)会计信息后出现悔恨、痛苦,甚至罪恶感时,第一方监督实际上就能起到作用。一些学者对第一方监督的作用持怀疑态度,刘峰( 2003)认为没有制度作为保证,仅依靠诚信、职业道德的教育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诚信和职业道德是由制度培养出来的。这样的见解无疑是深刻的,而且也切中了我国现在广泛存在的低质量会计信息泛滥的实质和第一方监督的实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好坏是由制度决定的,好的制度能把“坏人”变成“好人”,而坏的制度则会把大多数的“好人”也变成“坏人”。但不管怎样,第一方监督在很多情况下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Albrecht( 1995)提出的会计舞弊的三角理论中,强调了舞弊的合理化借口,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这里舞弊者(在本文中,可以理解为违约提供低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责任人)对合理化借口的寻求,间接说明了第一方监督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作用。另外,当把企业作为一个和其他契约方独立的实体考虑时,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等相关制度也是一种普遍的第一方监督方式。
(二)第二方监督
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或者说依靠能使契约自动实施的机制来实现。从理论上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应该是这类监督的主力,在会计信息的各类使用者中,股东无疑是最主要的,他们理当成为保证契约执行的主要监督者。相对于债权人和政府,股东在法律上享有企业的剩余收益权,同时,当企业破产时,股东的利益清偿又被放在政府税收和债权人的债务之后(在大多数破产案中,股东在最后往往是一无所有).应该说,股东有最大的监督动力,但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上,中小股东最常见的行为方式却是“搭便车”(“搭便车”是中小股东权衡收益和成本后的理性选择,我们不能强求他们去监督企业),即使不存在“搭便车”行为,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中小股东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很难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做出判断,而大股东又会常常和企业的管理层串谋,以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手段来剥夺中小股东利益使自己获得更大收益(在我国,这种现象在资本市场非常普遍);而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往往也缺乏直接监督的动力,缺乏动力的主要原因是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极为严重,而会计处理本身又带有很强的技术色彩,使得监督的费用变得异常高昂。在这种情况下,依靠直接的市场力量,提供真实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契约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被企业的管理层有效执行,一种典型的市场失灵便出现了,为了克服市场失灵,第三方的监督变得非常必要,但第三方的监督自身的成本也很高,往往还会出现各种问题,而且,是一种纯粹的在损失已经发生后的事后监督(详见下文),这样,第二方监督的变形方式便出现了,审计和财经媒体的监督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
⑦ 如何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运行及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
如何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运行及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在现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远程财务处理、在线财务管理、提供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财务查询等功能,最终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一致,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财务信息,是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网络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数据的可修改性等也给财务数据的安全管理带来一些隐患和挑战,以下是如何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运行及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的一些建议。
用户管理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用户管理制度,明确权限和流程集团公司要建立一套用户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各类用户的权限。
(二)合理设置用户类别,分级授权。将各企业的会计人员划分为高级用户、一般用户、查询用户等,对各类用户分别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
(三)规定用户密码管理办法,要加强建立用户密码管理办法,设定密码的长度限制,并要求用户定期或不定期更改密码。
(四)加强用户动态管理,对于新增或者离职的用户应该及时做好用户权限或者移除管理。
(五)利用上机日志等安全系统,实时监督用户登录情况。公司应当将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纳入对高级用户的考核范围内
(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观念,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会计人员能够形成较强的保密意识,自觉保守企业的财务秘密。
如果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运行及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用户管理不当可能带来一些风险,主要指下面的几个方面:
(一)信息外泄的风险
(二)修改系统设置,造成数据错误
(三)未经审批修改凭证,可能造成信息失真的风险
⑧ 企业会计记账应遵循的十三项基本原则
企业会计记账应遵循的十三项基本原则,是老会计准(2006年前的准则)的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把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筛选出13条(06年改为11条),定名为"一般原则",要求企业会计工作遵照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旧):
第十条、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十一条、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第十二条、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三条、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第十四条、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第十五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第十六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十七条、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第十八条、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第十九条、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第二十条、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第二十一条、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⑨ 商业企业中如何保证会计分录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正确的
1、收入的管理是企业的命脉,
2、按收银员的收银方式做收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管理方式。
3、保证收银员输入正确就要加强相对的复核管理。如对收银员的收入小票复核,并且还要核对开出小票的部门的情况,
4、其次对收银员的现金、支票等进行综合核对。
5、OK
⑩ 谁来保证公司的会计记录是正确的答案好奇葩所以来问问大家
应该是说公司董事要对会计记录负有责任,公司内部的高层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