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
⑴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日益活跃,会计人员在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其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简单介绍了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具体的措施。关键词:新形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相应的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影响到证券市场的运行。因此会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的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的素质,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 一、新形势下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可概括为三十二个字,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新时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遭受到了很多挑战,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人员将面对更多的利益诱惑。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的商品经济,在市场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挑战。虽然国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但是面对各种利益元素的诱惑,还是要给会计人员敲响警钟,提高整体的素质,防止徇私舞弊的发生。 其次,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之势更加迅猛,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更加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化的进程加快,经济开始逐步融入世界市场,会计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工作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会计技能,还要关注企业的发展,了解相关的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关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资本市场的过分活跃,要求会计人员要履行职责,维持资本市场的稳定。近几年资本市场的活跃,很多企业面临许多筹资机会的选择,加上我国IPO的推出,很多中小企业都想借此机会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竞争力。想要上市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很多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创造条件,积极上市。会计人员要严格律己,坚持原则,帮助维护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新形势下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分析 朱镕基同志曾在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4个字“不做假账”,这是对会计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全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会计相关的专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新形势下各大高校、企业和政府都意识到了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开始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岗位竞争激烈,会计人员就业压力大,职业道德受到威胁。近些年,社会就业人口过剩,就业压力过大。许多会计人员迫于压力,亦或是受迫于管理层的领导,将会计人员的原则和责任抛掷脑后,屈服于企业管理层的意愿,导致服务对象得到的会计信息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 第二,会计工作环境不够完善。我国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全面,惩罚的力度过轻,由于单位实行的法人负责制,也为会计人员徇私舞弊提供了出路。另外,我国资本市场的管理存在漏洞,企业申请上市的批复方式仍然是核准制,漏洞时有发生,还有的企业通过会计人员粉饰会计数据,并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上市资格,这种典型的寻租行为是体制不健全的集中表现。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具体措施 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确保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针对我们目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净化会计行为的环境,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水平,会计环境不仅需要企业、政府、会计人员的共同维护,同时政府的财政、税务等部门也要通过外部的监管来为会计行为保驾护航,为会计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良好的会计行为环境是会计人员良好的完成工作的基础。 第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惩处的力度。加快对会计制度体制的完善,及会计准则的健全步伐,一方面压缩企业可以的粉饰空间,加强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另一方面,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惩罚力度,增加违法的成本,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对会计人员的较现在更重一些的刑事处罚,来制止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 第三,强化对企业管理层
⑵ 请问:如何写“浅谈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这篇论文,具体可参考哪些资料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因其对环境的应变能力较强,展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中小企业经营机制比较灵活,投资少、见效快,且具有产品品种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等特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对于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这个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并未足够重视,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很多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都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一些银行对中小贷款不够热心;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二)投资盲目,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加大
有些中小企业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主要表现在: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片面追求热门产业;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准确的预测。
(三)财务控制环节薄弱,缺乏科学性
有些中小企业财务控制环节薄弱,对加强财务管理方面不够重视,没有真正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资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摧收措施,应收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存货控制环节薄弱,造成资金呆滞,有些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资产流失严重;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不严格。
(四)管理模式疆化,管理观念落后
有些中小企业领导层对财务管理理论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部分中小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外,有些中小企业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重新设计财务管理模式
要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重新设计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制定并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政府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实际金融支持工作中,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直接融资方式,尽快建立健全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
(二)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第一,财务部门应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财务分析。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参与新投资项目、资产重组项目的风险、成本与收益等论证考核评价工作,从财务管理角度提出改善投资管理,采取合并、转让、终止、撤销、清理出售等建议,供企业领导决策参考。
第二,企业应注意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可尝试搞多元化经营。
第三,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制度。例如,凡投资性支出和非经常性大额货币资金支出须由业主(或董事长)或其授权指定的专人签字审批;其余日常货币资金支出由分管财务副总或其授权指定的专人签字审批。账、款、物应设专人分管,财务人员参与制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把好资金支付审查关。
第四,强化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企业对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实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要从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专项审计等领域发展。
(三)提高资金使用率,使其产生最佳效果
第一,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首先要把资金的来源和动用有效结合起来。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最后,合理进行资金分配,使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有效配合走。第二,加强资金管理要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因为资金的使用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要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
(四)加强财产控制,健全财产管理制度
第一,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第二,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工作交由一个人来做。第三,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第四,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
(五)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第一,要强化民营企业法人法律意识,加强企业负责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财务人员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财务人员依法提供完整的财务信息。
第二,要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广大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抓好财务人员的后继教育工作,并在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的同时,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极积性。
第三,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要按照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规范设置账簿和进行核算。建立健全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科学合理,职责明确。
第四,加快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建设,提高会计信息管理水平,避免因手工操作失误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如融资范围进一步扩大,风险投资比例将大幅度增加等。所以,及时有效地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仍然任重而道远。
第二,企业应注意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可尝试搞多元化经营。
第三,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制度。例如,凡投资性支出和非经常性大额货币资金支出须由业主(或董事长)或其授权指定的专人签字审批;其余日常货币资金支出由分管财务副总或其授权指定的专人签字审批。账、款、物应设专人分管,财务人员参与制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把好资金支付审查关。
第四,强化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企业对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实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要从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专项审计等领域发展。
(三)提高资金使用率,使其产生最佳效果
第一,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首先要把资金的来源和动用有效结合起来。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最后,合理进行资金分配,使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有效配合走。第二,加强资金管理要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因为资金的使用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要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
(四)加强财产控制,健全财产管理制度
第一,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第二,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工作交由一个人来做。第三,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第四,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
(五)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第一,要强化民营企业法人法律意识,加强企业负责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财务人员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财务人员依法提供完整的财务信息。
第二,要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广大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抓好财务人员的后继教育工作,并在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的同时,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极积性。
第三,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要按照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规范设置账簿和进行核算。建立健全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科学合理,职责明确。
第四,加快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建设,提高会计信息管理水平,避免因手工操作失误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如融资范围进一步扩大,风险投资比例将大幅度增加等。所以,及时有效地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仍然任重而道远。
⑶ 我想请问下有人有 浅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的毕业论文吗自己整理过的,可以参考一下吗
目前,在一些单位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
各方面的原因,致使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
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
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缺少专业知识;有的受社会上
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工作不负责任;有的充当老
好人,不能坚持原则;有的有章不循,故意制造虚
假会计信息;还有个别人员与不法之徒相互勾结,
进行贪污受贿等犯罪活动。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发
生,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建
设。所以,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当务之
急,重点应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敬业爱岗,勤奋努力
会计岗位所处的管理环节,是单位管理的核
心。作为会计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岗位工作的重
要性,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具备坚持
原则、刚直不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全面了解
掌握会计“两则”和本行业财会制度,全面履行各
项财经法规,钻研业务知识,熟练地处理会计事
务,做好财务管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二、要正确记录,如实反映
如实反映会计信息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
求。会计人员经手的是钱,管理的是账。廉洁自
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所在。原始的会计亦称
为“簿计”,而现代企业的会计工作要求从原始资
料的取得、凭证的整理、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
到经济活动的分析,一切到要做到如实反映。正
确记载,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
制度计账、算账。会计记录要以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数字准确
及时,账账、账款、账实、账表都要相符。不制作假
凭证,不编造假数字,充分反映实际情况。没有真
实正确的记录,如实反映也就无从谈起,会计管理
职能也就失去真正的意义。因此,会计人员必须
具备诚实的品质,不能弄虚作假,应该把经济活动
的全过程真实、准确、及时的反映出来,以适应经
济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在工作中要认真仔细,
一丝不苟,树立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要精打细算,勤俭理财
会计工作是一个理财的过程,会计人员应具
备节俭的意识、主人翁精神和崇高的责任感。同
时还要善于理财,学会生财、聚财、用财之道,通过
加强财务管理,实现用尽量少的耗费取得更多的
收入,为国家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会计人员要
牢固树立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思想,杜绝浪费
与"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做到充分挖掘单位内
部的潜力,合理运用资金。单位各项经济和财务
收支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保证经济
活动的合理、节约与高效。同时要敢于同挥霍国
家资财、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做斗争。
四、要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作为一个会计人员,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
度,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尽快提高业务能力,是对
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个人对专业技术能否钻研
以及钻研的程度,反映的是其职业道德水平。掌
握必要的职业技能,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手段。
因此,作为一位会计工作者,只有熟练掌握党和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财经制度
和纪律,才能在处理问题时做到头脑清醒、坚持原
则。另外,会计人员还要熟练掌握会计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技术技能,要做到会核算、会预算、会
控制,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功。只有认真钻
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才能出色的履行职业责
任,更好地为社会、为单位服务。另外,在市场激
烈竞争的经济形势下,还要做到严守本单位的经
营成果、财务状况和各种有价值的会计报表等信
息不能泄漏,否则就难以成为合格的会计人员。
五、要加强监督,当好参谋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
就要求每个会计人员自觉地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放在第一位,把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决不能为了个人或小
团体的利益,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更不能
私欲膨胀,不择手段捞取私利,坑害国家。特别是
担负重要职务或掌管经济命脉的会计主管人员,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要保持
清醒的头脑,必须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廉洁奉
公,遵纪守法,还要监督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行为符
合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要以财经纪
律和有关法规为准绳,检查自己的职业行为是否
规范合法,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制度,严格把
关,防止和杜绝违犯财经纪律行为的发生。同时
还要及时向负责人提供准确的会计数据,提供详
细的财务分析报告,当好领导的参谋,协助领导进
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
⑷ 会计论文
提供一些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
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
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
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
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
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
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
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
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
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
28.盈余管理研究
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31.论绿色会计
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
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
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
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
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
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
44.试论会计监管
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
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
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
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
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
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
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
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
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
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
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3.论杠杆收购
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
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
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
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
23.债转股问题研究
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
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
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
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
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
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
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
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
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
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
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
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5.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三、审计方面
1.关于CPA信任危机问题的思考
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
4.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6.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7.审计质量控制
8.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9.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1.论审计风险防范
12.论我国的绩效审计
13.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
14.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
15.经济效益审计问题
16.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17.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
18.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
19.试论审计抽样
20.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1.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22.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四、电算化会计类
1.论电子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
2.电算化系统审计
3.关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施的经验总结
4.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5.试论会计软件的发展思路
6.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接口研究
8.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9.中外会计电算化软件比较研究
10.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组织控制问题
11.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问题新特点研究
12.商用电算化软件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
13.会计软件开发中的标准化问题研究
14.我国会计软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问题研究
15.会计电算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16.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中的问题与调查
17.通用帐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的设计
18.会计软件开发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户的探讨
19.关于建立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的构想
20.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研究
21.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岗位设计问题研究
22.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体系的构想
23.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探讨
24.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
25.会计电算化在我省开展的现状研究
26.关于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2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结合应用
28.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
29.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际使用的几点看法
30.会计电算化和手工系统并行运用的经验
31.Foxpro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⑸ 1请简要阐述我国现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我国现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全国人大制定的会计法律《会计法》。
《会计法》主要规定了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会计管理权限、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并对会计法律责任作出了详细规定。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导我国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二、国务院制定的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有: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于2000年6月21日发布的,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它主要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的构成、编制和对外提供的要求、法律责任等。它是对《会计法》中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的细化。
《总会计师条例》,于1990年12月31日发布的,它主要规定了单位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任免、奖惩等。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它是由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准则和会计报表准则组成,是对会计核算要求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具有覆盖面广、概括性强等特点。
三、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发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它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发布的会计方面的法律规范,包括各种会计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如2001年2月20日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 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及财政部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1.《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了统一的、适用于不同行业和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会计制度》。它适用于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和金融保险企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企业。
2.《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27日发布的,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金融企业,包括银行(含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该制度于2002年1月1日起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同时,也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实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3.《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它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
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于2004年8月18日发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适用于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
5.《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于2001年2月20日发布并开始施行,是财政部为了规范财政部门会计监督工作,保障财政部门有效实施会计监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会计法》、《行政处罚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有关法 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的。它适用于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财政部门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6.《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于1996年6月17日发布并开始实施的。它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会计凭证规则、会计账簿规则、财务报告规则、会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建立和健全单
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等。
7.《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它是财政部为了促进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所制定的一套会计监督管理制度, 运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其制定目的主要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差错防弊,从而保证其他会计法规的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8.其他会计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国家统一的其他会计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包括《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005年3月1日发布并开始实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1998年8月21日发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1994年6月30日发布,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2005年1月22日发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等。
四、地方人大制定的 地方性会计法规 ·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与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会计法规。根据规定,实行计划单列管理的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允许范围内制定、实施的有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也属于地方性会计法规。
制度是制度!道德是道德!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戒懒、戒惰、戒拖;热爱会计工作,敬重社会职业;安心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切实对单位、对社会公众、对国家负责。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际工作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摆正位置,文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⑹ 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国内外研究现状
好熟悉的题目啊!我们写过,不过没存稿。我们都是上网找的资料,还有学校的数据库
⑺ 近两年经济管理类的沦题有哪些
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1、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2、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3、广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4、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5、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6、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功能定位7、泛珠三角有关问题研究8、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9、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促进10、珠三角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1、企业集群与城镇化研究12、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研究13、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14、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15、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及预测16、广东城镇居民消费趋势预测与对策17、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研究18、科技进步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分析19、经济增长点问题研究20、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21、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22、政府宏观调控问题研究23、对公用事业规制的研究24、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研究25、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6、论经济增长方式27、论中国的经济增长28、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29、新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30、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史研究31、新自由主义意识与经济全球化3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33、制度与经济增长34、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35、虚拟经济研究36、我国的收入分配演变研究37、广东、香港、台湾三地经济发展状况对比38、广州支柱产业选择分析39、广东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40、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分析41、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42、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机制研究4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44、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契约关系分析45、相对优势原则与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46、腐败的经济学分析47、国民精神素质与经济增长48、李斯特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的借鉴49、转轨时期的经济思想研究50、相关行业的经济学分析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1、司法独立问题的思考2、法律和道德的相容与冲突3、论法治的观念基础及其构建4、评议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5、论依法治国6、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7、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8、宪法权威与依法治国9、论罪刑法定原则10、完善反腐立法的构想11、试论正当防卫12、黑社会性质犯罪若干问题研究13、抢劫罪中的疑难问题探析14、正当防卫若干问题探析15、析医疗事故罪之构成16、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17、民事执行难的对策研究18、对中国刑事诉讼中设置沉默权问题探讨19、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辨析20、论非法证据及其效力21、知识产权领域平行进口法律问题研究22、商业秘密法律保护问题23、医疗事故处理中的赔偿原则24、人体伤害致致精神障碍赔偿的探究25、关于树立司法鉴定结合公信力的法律思考26、论同居权27、论我国民法他物权制度的完善28、隐私权制度初探29、论民事活动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30、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31、诚实信用的一般法理原则与技术操作32、我国民法是否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33、论隐私权34、试论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35、储蓄实名制的法律思考36、证券内幕交易犯罪浅析37、论保险诈骗及其防范38、完善我国破产法的难点与对策39、关于商法学理论体系若干思考40、略论合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41、论经济犯罪的原因42、试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43、论域名抢注与商标保护44、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对策45、我国中小企业立法中若干问题之探讨46、我国担保法的若干理论和实务研究47、完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48、我国信息法制建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49、入世与我国反倾销立法之完善50、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51、《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若干问题比较52、国际贸易中的提单法律问题53、试论我国外资立法的完善54、提单有关法律问题研究55、论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56、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57、区域贸易协定的法律问题探析58、CEPA的法律问题探析59、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60、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中的法律研究61、中国抵制污染转嫁的法律思考62、新时期完善环境立法之研究63、广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若干建议64、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65、如何构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框架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1、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2、企业财务控制制度建设问题探讨3、对我国上市公司所采用的并购策略之分析4、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治理关系探讨5、审计风险问题探讨6、审计独立性研究7、内部控制制度研究8、会计目标与审计目标9、审计重要性问题分析10、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案例分析11、论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12、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13、主流会计软件功能分析14、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1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探讨16、小企业会计制度问题探讨17、商誉问题探讨18、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19、关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20、会计诚信建设问题21、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22、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研究23、企业发行可转债融资的策略分析24、企业财务战略若干问题探讨25、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研究26、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研究27、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体制设计28、跨国公司风险管理29、民营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30、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下管理层激励机制研究3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32、企业并购后绩效评价研究33、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34、期权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35、税务会计问题研究36、税务筹划问题探讨37、税收策划问题探讨38、养老金会计的探讨39、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研究40、浅谈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及控制途径41、股票期权制度在上市公司中的运用42、国际银行业并购研究43、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安排研究44、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45、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46、发达国家及我国银企关系模式比较分析47、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48、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49、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50、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策研究51、企业并购原因探讨52、论品牌价值及其评估53、独立审计准则研究54、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55、某一会计项目(如销售收入、货币资金)舞弊审计研究56、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57、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研究58、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研究59、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体制设计60、关于我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的探讨6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中的财务问题研究62、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63、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相关问题研究64、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65、负债程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66、股票期权制度在上市公司中的运用67、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68、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研究69、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问题研究70、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71、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72、浅议企业资金管理73、经营者激励体制74、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程度的评价
⑻ 会计毕业论文
提供一些会计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
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
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
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
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
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
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
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
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
28.盈余管理研究
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31.论绿色会计
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
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
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
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
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
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
44.试论会计监管
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
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
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
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
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
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
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
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
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
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
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3.论杠杆收购
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
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
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
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
23.债转股问题研究
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
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
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
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
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
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
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
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
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
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
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
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5.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三、审计方面
1.关于CPA信任危机问题的思考
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
4.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6.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7.审计质量控制
8.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9.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1.论审计风险防范
12.论我国的绩效审计
13.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
14.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
15.经济效益审计问题
16.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17.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
18.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
19.试论审计抽样
20.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1.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22.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⑼ 中小企业怎样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一)提高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团队意识
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是做好财务工作的保证,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财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财务人员责任重大,它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团队意识是做好财务工作的润滑油,任何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同别人合作,争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应该提高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通过相互信任、包容取得团队效应。
(二)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中小企业种类繁多,规模大小不一,行业特征区分明显,管理模式千差万别,财务工作所需的知识繁多,会计知识,法律知识、税务知识、管理知识,投资融资理财知识等,财务工作实践性强,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具体工作,才能得以实践,才能避免“纸上得来终觉浅”。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可通过自学、参加职称考试、执业资格考试来夯实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轮岗或适度跳槽来积累实践经验。轮岗可使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快速熟知财务工作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获取各岗位工作“秘诀”,适度跳槽有利于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了解各行各业的行业特征,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下财务工作的特点等。
(三)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
过硬的专业能力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则如虎添翼,它能使下级安心、上级放心、同级热心、内外齐心。一个企业的执行能力决定其企业的命运,一个团队的执行能力决定其团队在企业中的地位。在信息化产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提高作为核心“软实力”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能够快速高效地去执行管理层指令的执行能力,已刻不容缓,二者相辅相成,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在以高效执行能力为“轴心”的沟通目的下,可通过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理顺关系,端正心态,营造环境,适时融洽的加强沟通,最终达到“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境界。
(四)加强学习,提高职业胜任能力
财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专业性、实践性要求高,同时也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所需的知识繁多、信息化强、知识更新快、财务法律法规变化快、税收法律法规层出不穷,要做好财务工作,除了需要相应的财务知识、税收知识、投资理财知识,还需要生产经营管理知识、服务意识等。因此,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应转变会记账、算账、报账的传统,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同时努力学习各类业务知识。在提高上述素质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理财管理、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听说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以更好地胜任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
由于中小企业的多、繁、杂,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国家税收政策等相关政策的层出不穷,都对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全局观念出发,努力提高自我,在财务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⑽ 加强会计职责道德解决了哪些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笔者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的过失性失真,正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因为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故意性失真中,除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及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难以发现业务经办人提供虚假原始凭证外,其余也都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道德是有力量的,法律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依靠道德,甚至法律的有效实施还要以道德为基础。迅速强化各行各业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唤起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各方面财务行为,净化社会风气,遏制腐败滋生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和有效措施。那么究竟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笔者就此谈点个人浅见:
一、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财会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与社会事业越发展,财会工作越重要,作为“反映、监督与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财会人员责任重大,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而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即使在新《会计法》全面实施的今天,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跑冒漏滴严重、财会基础工作薄弱化的现象仍较普遍存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误区。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时期,传统美德受到巨大的冲击,这种客观存在的历史必然,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思想混乱,而财会领域又成了重灾区之一。其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二,一是“机遇观”。这几年财会领域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其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不断朝着“自主”的方向变化和调整,因而,相当部分财会人员认为,抓住这一过渡时期的“机遇”大搞一把无碍,等到规范定型后再循规蹈矩不迟。二是“依附观”。随着各地企业民营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财会人员与企业的关系已由过去的半独立型转为依附关系,为“老板”的服务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因而造假账、偷漏税、提供失真会计信息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二)从众心理。诚然,在我国的财会领域确有不少优秀的“内当家”,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默默奉献,但也有相当部分“中间者”在“大气候”的影响下,职业道德基石动摇,随波逐流,最终走向了拜金主义歧途,成为社会的败类。究竟原因,主要是从众心理和个体素质与社会义务相分离的社会认同感在从中作崇。
(三)教育弊端。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式,学校较注重的是学生的智育,德育教育相对来说抓得不够,于是学生的人格缺陷愈来愈明显,一旦走上社会,便形成了一个“专而不红”的群体,进入财会领域后,相当部分不但全无职业道德可言,而且会运用其专业知识和现代操作技能,更加隐蔽地扮演着助纣为虐的不光彩角色。
(四)监督来力。朱总理2015年4月16日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挥毫写下了语重心长的四字校训“不做假账”,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对全国财会工作者提出的警训,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对财会人员的职业监督却失之于宽,在不少地区甚至显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