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会计 » 企业组织形式的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企业组织形式的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8-15 03:10:30

①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目标的定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企业结构出现了专业化、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趋势,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99年底,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中分别占60%和40%左右,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如何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显得日益迫切。

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首先要明确其会计目标。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企业组织结构和资金来源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两者的会计目标定位也必然不同。目前比较流行的会计目标的观点有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这两者都是以两权分离为前提,立足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组织形式产生的,从本质上看都以单一服务对象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为主导。由于中小企业的所有者、投资者和经营者通常是三位一体的,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未完全分离,没有形成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同时受到自身规模的局限,一般难以上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这样,中小企业会计就缺乏向投资者或所有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

一、中小企业会计目标的分析

会计目标的定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会计制度制定的价值取向和会计实务的方法程序选择,同时也关系到会计目标理论体系的完善。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比较少,主要是债权人和税务部门,所以中小企业会计无法把以满足所有者或投资人信息需要为主导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作为会计目标。

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目标,目前权威方面认为“中小企业会计应当将着眼点放在这些企业的内部需求上,比如帮助企业经营者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费用结构,并且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扶持计划、进行税收征管等”。对此,笔者不能苟同。首先,按照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虽然可以为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掌握着财务信息生产和供给的权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和条件从自己的决策需要出发收集和整理会计信息,没有必要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来规范其信息需求的内容和格式,而且面对内部管理种类繁多的信息需求也难以作统一的规范。倘若以内部管理的信息需要为导向,那么企业会计披露的范畴就不再局限于专门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而包含了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这样无疑扩大了会计信息的提供成本,甚至与企业内部商业机密的保密要求相冲突,不利于会计制度的顺利推广和实施。其次,中小企业大多数由个人或家庭创办,国家很少直接投资,而且,中小企业不可能长期依赖政府的扶持,其独立发展是必然要求和趋势,为保证会计目标的相对稳定性和前瞻性,也没有必要将政府制定扶持计划作为中小企业会计服务的优先考虑。最后,中小企业也不应该以税收征管作为其会计目标的主导方面。虽然税务征收机构是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之一,正确和及时地缴纳税收是企业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但是仅仅满足这个基本条件并不会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企业会计目标应该定位于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而且是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外部使用者。

二、中小企业会计目标的构建

会计目标是由会计环境决定的,并随会计环境的变化而转变。鉴于中小企业面对的外界环境和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应该树立以满足债权人(主要是指银行)的信息需要为主导的会计目标。

首先,中小企业的债权人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债权人贷款给企业,要求收取利息并到期收回本金,为此债权人有必要评估其贷款的风险大小,会计信息提供的偿债能力等信息无疑有利于其正确决策;而为了有效得到贷款,中小企业必须以真实和优质的会计报表向债权人反映其贷款的安全性,消除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

更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通常具有自有资金有限、自身积累速度慢和市场风险高等特点,这些影响了它的筹资能力。虽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商业信用、政府支持和风险投资等途径融通资金,但相对大企业而言,其筹措资金能力较弱,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在我国,虽然目前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仅占信贷总额的8%左右,但随着金融管理体制的变革,各国有商业银行成立小企业信贷部,银行将逐渐改变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方式,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这些措施都扩大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范围和幅度,有利于把中小企业从融资困境中解脱出来,推动它们进一步发展。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小企业应增强信息披露意识,规范会计核算,以债权人(主要指银行)为会计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向银行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使银行判别企业优劣时有可靠依据,以提高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从而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

作者:韩永斌

公司制企业的特点对公司的财务管理有哪些重要的影响

1、三种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三通常有三类: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
(1)独资企业。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人出资,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独资企业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开办、利润独享等优点。
(2)合伙企业。由两个以上的业主共同出资、共同拥有、共同经营的企业叫合伙企业。合伙企业具有开办容易、信用较佳的优点,但也存在责任无限、权利分散、决策缓慢等缺点。
(3)公司。公司是法人,是有权用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与他人订立合同、向法院起诉或被法院起诉的法律实体。公司的最大优点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以其投资额为限。公司的另一个优点是比较容易筹集资金,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迅速地筹集到大量资金,这使公司比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有更大发展的可能性。
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企业理财有重要影响。如果是独资企业,理财比较简单,主要利用的是业主自己的资金和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因为信用有限,其利用借款筹资的能力亦相当有限,银行和其他人都不太愿意借钱给独资企业。独资企业的业主主要抽回资金,也比较简单,无任何法律限制。合伙企业的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比独资企业有所增加,收益分配也更加复杂,因此,合伙企业的财务管理比独资企业复杂得多。公司引起的财务问题最多,企业不仅要争取获得最大利润,而且要争取使企业价值增加;公司的资金来源有多种多样,筹资方式也很多,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选择;赢余分配也不像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那样简单,要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许多因素。
2、按其他标准划分的企业类型及其财务管理的影响
企业还可按其他标准进行分类,这些分类主要有:(1)根据企业所属的部门可分为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农业企业等。(2)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可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3)根据所有权关系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4)根据经营方式可分为承包经营企业和租赁经营企业等。
(二)市场环境
在商品经济下,每个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市场环境,这都会影响和制约企业的理财行为。构成市场环境的要素主要有两项:一是参加市场交易的生产者及消费者的数量;二是参加市场交易的商品的差异程度。一般而言,参加交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越多,竞争越大;反之,竞争越小。而参加交易的商品的差异程度越小,竞争程度越大;商品的差异程度越大,竞争程度就越小。
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通常有下列四种:
1、完全垄断市场。又称“纯粹垄断市场”或“独占市场”,是指整个行业只有一个销售者或竞争者,它可以决定商品的供应数量和价格。这类市场实际上不存在竞争。
2、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竞争不受任何因素的阻碍和干扰,完全由买卖双方自由竞争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都很多,但都不能控制市场价格,只能接受现行的市场价格。
3、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存在一定程度控制力的竞争市场。在这类市场上有许多商品生产者,但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质量、牌号等)。这样,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有所选择,使得有些厂家(如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这是指由少数几家生产者控制的市场,这几家企业通常控制该种产品销售量的70%—80%。剩下的较少部分由其他许多企业经营。
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对财务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处于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企业,销售一般都不成问题,价格波动也不会很大,企业的利润稳中有升,不会产生太大的波动,因而风险较小,可利用较多的债务来筹集资金;而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销售价格完全由市场来决定,被市场所左右,价格容易出现上下波动,企业利润也会出现上下波动,因而不宜过多地采用负债方式去筹集资金;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企业,关键是要使自己的产品超越其他企业的产品,创出特色,创出品牌,这就需要在研究与开发上投入大量资金,研制出新的优质产品,并做好广告,搞好售后服务,给予优惠的信用条件等。为此,财务人员要筹集足够的资金,用于研究与开发和产品推销。

③ 经济环境对具体会计目标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西方会计界(以美国为代表)主要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探讨会计目标,并逐渐将其视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这在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70年代后美国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主要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而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那么,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目标到底如何构建呢?本文将运用产权理论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以求我国会计理论界在会计目标研究过程中,开拓思路,构建出真正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环境的会计目标理论。
一、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局限性
在受托责任学派看来,由于社会资源(主要是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首先,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应强调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其次,在会计计量上,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此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再次,在会计报表方面,由于经营业绩是委托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收益表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目前经济环境中,尽管受托责任普遍存在,在会计上反映,或比较侧重这一责任的履行情况的反映也无可非议,但是,若将“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至少有以下一些不妥之处:(1)受托责任学派强调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的整体完整性,认为只有完善的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才能确保会计实务的正确性,但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内容复杂,保证两者的完善性这一提法比较抽象,一旦实务中出现问题,则难以确定问题的根源,造成众说纷纭、难以统一的局面。(2)在会计处理上,由于受托责任学派强调客观性胜于相关性,因此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虽然历史成本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会计作为一门服务性的学科,应随时注意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忽视市场的变化,只能使会计这门学科墨守陈规,弱化其服务功能。(3)在会计信息方面,受托责任学派很少会顾及到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按照这一思想,会计人员往往难以体会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容易逐渐丧失完善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也难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局限性
1964年—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了《基本会计理论报告》,初步提出了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和经济决策联系起来的会计目标思想。在报告中,会计的第一项具体目标被描述成:为了“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财务报表的目标则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的信息;(3)财务报告应能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企业把资源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责任及业主权益)、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概括来说,在决策有用学派看来,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认人员在会计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仅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强调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
尽管在资本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决策有用理论可以使会计信息和信息使用者紧密相联,并能促进会计理论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及密切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但考察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在企业资本筹集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并非完全以资本市场为导向,而众多的潜在投资者也仅仅是通过会计信息来初步了解一下上市公司而已,远远谈不上决策。因此,我国如果按照决策有用的思路来构建会计目标必然会在以下两方面给会计人员带来迷茫: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到底如何确定?谁有恰当的权利要求企业提供信息?
三、从产权理论的角度来看,会计目标应被明确为“节约交易费用”
既然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中,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均有其局限性,那么当前我们该如何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会计目标呢?笔者认为,运用产权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去研究我国的会计目标不失为一条新的途径。
从法学角度来讲,产权可以被定义为“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占有权”。它是指民事权利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其内涵可分为资本权、占有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当然,这种法学上的解释也明显带有经济学的意义,英国学者Y.巴泽尔在其《产权的经济分析》中就曾指出:“法律的权利会强化经济权利,但前者并不必然是后者存在的充分条件。”根据上述对产权的解释,我们可以推出,一切对企业具有任何形式排他性的某种权利的个人或组织都是企业的投资主体。投资者对企业拥有所有权,债权人对企业拥有排他性的只能由自己行使的债权,政府对企业拥有税收征管权(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强制性的单向债权)等,因而我们可以明确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都是企业的产权主体,另外资本市场上广大的资金供应者也可看作企业潜在

④ 论现代企业会计目标,急用(5000)字,完整版,谢谢!

我只找到这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从契约理论看企业会计目标
摘要:关于企业的会计目标,目前主要有决策有用论和受托责任论,但是,这两种理论都存在缺陷。企业的会计目标应是为各契约主体提供信息。这一目标随着环境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表现。

关键词:企业;会计目标;契约;信息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它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在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一、会计目标的历史发展

(一)在单式簿记时代,生产的目的看企业会计主要是自给自足,满足自己需要。这一时期的会计目标是核算收支,以便在收支相抵中实现收大于支这一结果。

(二)12-15世纪,随着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的出现,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发展阶段进展到簿记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会计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为经营者提供所有财产和交易情况的信息。这一时期,会计是为经营者的经营活动服务的,显示出会计的管理职能。

(三)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进行的产业革命后,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并成为企业基本的经营组织形式。在这一组织形式下,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会计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变成为所有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东变得越来越分散,委托与受托关系也进一步复杂化。此时,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应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它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

(四)目前,关于企业的会计目标主要有两种观点:决策有用论和受托责任论。

1.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

2.决策有用理论的主要观点:根据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会计的目标是:为了“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财务报表的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的信息;(3)财务报告应能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企业把资源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责任及业主权益)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3.二者之间的主要冲突表现在:(1)在会计目标上,决策有用理论认为,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数量化信息;受托责任理论认为,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2)在会计人员的地位上,决策有用理论仅仅视会计人员为提供信息的工具;受托责任理论则认为会计人员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反映和报告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会计人员的行为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3)在会计信息的数量上,决策有用理论认为,只要符合效用大于成本的原则,并于决策有用,信息总是多多益善;受托责任理论认为,会计信息主要考虑委托者和受托者双方,因而在信息的提供上应有所取舍。(4)在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决策有用理论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倡导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受托责任理论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反对物价变动会计模式。(5)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上,决策有用理论更强调相关性,因而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近似计量的结果;受托责任理论注重可靠性,认为会计信息应尽可能精确可靠。

4.两者之间的联系。尽管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矛盾,但是,两种理论之间又有联系:二者均强调了会计要向管理者之外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只不过受托责任观只强调了要向现实投资者提供信息,而决策有用论强调了其它信息使用者,如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这两种理论均不能完整地说明企业的会计目标。要想正确认识会计目标,必须结合契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企业会计目标的本质。
二、用契约理论看企业的会计目标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契约关系的连接,实质上是协作群生产,代表一组合同关系。它通过合同关系实现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同时又通过契约同企业外部发生联系。契约主体主要包括:现实投资者即股东、潜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经理、政府等。

各契约主体通过签定契约,给企业提供资源,同时从企业获取收益。但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它们之间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在这种利益冲突中,总有一利益主体处于优势。一般来说,哪一种资源最为稀缺,那种资源的提供者在力量对比中就会占据上风。体现在企业目标上,就是会计目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变化,并在某一时期有所侧重。

(一)股份公司出现前,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所有者亲自管理企业。这样,不存在同所有者势均力敌的契约主体,企业的目标也就仅仅是为所有者服务。

(二)股份公司出现后,企业迫切需要资金来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从而降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这时对于企业来说,资本是最稀缺、最重要的,因此股东相对于其它资源提供者来说处于优势,企业的会计目标从而表现为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即受托责任观,强调的是现实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

(三)随着公司的发展,企业经营所需资金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债权人,资产负债率逐渐变大,债权人也承担了企业很大一部分风险。尽管根据法律规定,企业破产时债权人可优先于股东获得赔偿权,但事实上,企业一旦破产,债权人很难完全获得赔偿,因此,债权人要求在企业的经营中体现自己的利益,债权人可介入公司的管理。同时,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潜在投资者,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手中的资金数额是巨大的,企业需要这些资金,因此此时的会计目标变为提供对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决策有用论除了强调现实投资者的利益,也强调了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它使用者的利益,因此他要优于受托责任论,但是,这一理论仍然存在缺陷:除了强调现实和潜在投资、债权人的利益,对于“其它使用者”太笼统,没有强调职工、政府的利益,而这,正是企业会计目标的发展方面。

三、企业目标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凸现,同时,企业作为一个伦理中心,强调其社会责任问题。因此,企业的会计目标也必将体现出职工、政府这两部分社会契约主体的利益。

(一)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之前,除了管理层,企业的职工基本是同质的,一旦缺乏,很容易在劳务市场上找到替代品。因此,企业职工只是管理者管理的对象,在各契约主体中属于最弱的一方,在企业的目标中也未予体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逐步显现。此时,企业的规模不是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关键条件,资金只是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而人力资源才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换言之,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稀缺的,因此,人力资本的提供者———企业职工在各契约主体中的重要性上升,这必然要求在企业的目标中予以体现。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责任。政府作为管理者,不仅要求企业交纳税金,同时,它还为政府提供环境资产。企业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也必然要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因为企业如果对社会产生外部负效应的时候,不仅要受到政府的惩罚,还可能失去现实的和潜在的消费者。这就使得企业必然要重视社会责任问题,并在提供的信息中予以反映。因此,我认为企业的会计目标是为契约各方提供信息。哪一契约主体提供的资源最稀缺、最重要,企业的会计目标就倾向于哪一个会计主体。随着历史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的会计目标也会随之变化。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在会计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也会发生变化。不管在任何历史时期,企业都应为契约各方提供信息,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但是提供的信息的内容则会有很大区别。现在企业只需提供三张会计报表,并将有关情况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反映,这基本可以满足各方的需要。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报表实现即时化,信息需要者需要随时了解企业各方面的信息。企业为了满足各契约主体的需要,可能需要采取事项法,让信息使用者随时得到企业的信息。

参考文献:

①于玉林《现代会计网络词典》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②李维安《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与国际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③容少华《关于财务关系的管理策略》,《财务通讯》;

④赵德武《论会计目标理论的重新构造———一种融合理论及其应用》,《财务与会计》。

⑤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受理财环境制约的,研究理财环境各因素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为了分析财务管理的发展规律,寻求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影响我国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有宏观方面也有微观方面的,各种因素纵横交错、互为条件、相互制约。
(一)宏观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宏观社会环境包括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状况等
。宏观社会因素的正面刺激作用是因为地方政府对私营经济鼓励态度更为明显,地方政府各种优化环境,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出台,经济结构中的市场化成分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融资“不以企业性质论长短,一视同仁”,为私营企业调节资金余缺,进行资本投资提供便利。税法和公司法等法规不以所有制性质实行差别待遇,为私营企业市场公平竞争、规范管理活动起到推动作用。负面作用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对私营经济意识形态方面排斥力仍大,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执法、监督部门在掌握政策中对私营企业“宁左勿右”,“宁紧勿松”,公共经济资源分配中的差别待遇仍然存在,金融业的信用贷款仍不向私营企业开放,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总量有限。这些负面影响导致私营企业不敢冒然扩大投资,对外投资也信心不足,宏观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职能作用,及活动空间有直接影响。
(二)微观环境因素的影响
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结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业主及财务人员素质状况、企业文化均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
1、组织形式的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其资本来源结构不同,企业所适用的法律方面有所不同和差别,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的空间范围也不同。私营企业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组织形式的居多,但大多私营企业是亲戚、家族、朋友合办的企业,这类企业在建设初期情义代替规章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不同,其资本结构也不同,资本结构和组织特点影响企业财务监督模式和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2、业主素质:私营企业业主往往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管理者,他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业主在韬略上把握控制、监督理财的素质。
3、企业文化。业主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又影响财务管理人员选拔使用,财务管理职责权限及财务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披露程度。企业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引和稳定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因素。
4、科技发展状况。高科技私营企业里,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的发展壮大要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所以科技发展状况影响企业管理机制和利润分配机制,也影响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发挥。
在客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中,微观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刺激作用更大。以下侧重从微观环境因素着手,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了财务管理的特征。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什么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对会计信息由何影响

以奥帝康公司为例,它以前的组织结构是:员工在各自的部门中从事狭窄的专,门工作,要接受部门经理的直接领导。现在他们对组织结构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以团队为基础的结构,废除了职能部门和部门管理人员。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6个关键因素: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企业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和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这一概念注意与后面将要学习的组织机构相区别,组织结构是指企业整体而言,而组织机构一般主要指企业高层管理结构。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 (1)企业制度(个人、合伙、公司制)是决定组织制度的首要因素。其中,公司制企业部门设置较多,因此其管理层次较复杂。 (2)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技术、文化和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等。 最重要的是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的涵义及其分类:不确定性主要通过两个因素反映,一个是环境的复杂性,另一个是环境的稳定性。这两个因素在同一矩阵中进行不同组合,即形成企业环境的四种不确定性类型:(3)企业经营战略:组织内容是组织要素的总和,它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组织环境以及组织目的。组织内容必须通过—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脱离一定形式的组织内容,或者脱离一定结构的孤立的组织要素,都是不存在的,不可想象的。有些管理书常常把组织形式如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当作组织的构成要素,其实这些只是组织要素的表现形式,即组织形式。 组织的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类型:组织是可分为不同类型的,如政治组织、军事组织、经济组织等。组织类型与结构有关,因为不同结构的组织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但组织形式的分组又不限于结构这一个标准,而是还可以确定其它标准来划分,标准不同,分类也就不一样。二、组织关系:组织关系是指组织人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组织的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权限划分。组织关系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和组织权力。组织类型和组织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组织类型是组织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组织关系,决定组织的性质;而组织关系是组织类型的外在表现。三、组织意识:主要包括法律、制度、风俗和习惯等。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特别是对会计核算有何影响,需要在持续的控制之后,对此做出评价。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在评价内部控制时,往往注重对业务处理控制的了解、测试和评价,忽视了对信息系统控制是否有效执行、是否健全的审查,从而导致由于信息系统控制的漏洞而有意无意地改变了信息系统中有关数据,这样就无法保障后续会计处理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不仅要建立信息系统控制,还必须对所建立的各项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特别是要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做出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会计信息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的控制测试包括控制设计测试和控制执行测试两个方面。控制设计测试是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设计是否合理、适当,也就是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健全性进行测试。控制执行测试是确定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控制是否存在并发挥作用,也就是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由于信息系统控制既包括人工控制,又包括计算机程序控制,因此单纯依靠传统的控制测试方法是无法完成该项工作的,还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才能对信息系统控制进行全面测试。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不同的控制形式,选择相应的控制测试技术。 在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进行测试之后,要对各项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做出评价。针对识别出的控制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提出完善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建议,及时改进。对于信息系统控制制度方面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

⑦ 目前企业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会计环境影响会计系统的外部因素。它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会计环境会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影响会计程序与方法,乃至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等。(1)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的规模与组织形式等,都对会计有重要影响。例如,就经济结构而言,在以石油生产或矿产品采掘为主的国家,必然会比较重视固定资产折旧、递耗资产摊销以及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核算等。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折旧会计的产生与成本会计的发展,是与产业革命后西方大工业的发展分不开的。从企业规模与组织形式看,小规模企业的所有者常常就是管理者,他们非常熟悉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因而他们需要会计报表的目的往往只是证实而不是增加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或者只是对他们平常所掌握的综合;而股份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明显分离,股东只能更多地依赖公司的会计报表。(2)政治和法律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货币和所处的政治环境,包括战争状态、政治结盟关系及其变化以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传统关系等,都可能对会计的模式、指导原则以至具体制度和程序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对会计的影响,有不少是通过法律、法规加以体现的。从法律因素来看,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对领土原则和会计制度有重要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等会计方面的规定,往往直接列为商法或公司法的组成部分;而在普通法系国家,会计原则和制度一般不是通过立法作出具体规定,即使某些法律涉及对会计的要求,通常也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详细而具体的会计准则一般是由会计职业团体或由有关方面联合组成的专门机构主持制定的。(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中的文化、风尚和观念等因素对会计也有影响。例如,社会成员审慎和保密的倾向,可能导致企业低估资产,过高计提坏账准备等;社会上保守秘密的倾向,可能导致财务报告提示的信息偏少。(4)教育因素:例如,在一个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文盲所占比重较大的社会,会计信息的提供和利用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⑧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从它的演进过程来看,均直接反映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反映着企业利益集团利益关系的均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 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1978年以前的产值最大化阶段和改革初期的利润最大化阶段。实践告诉我们,这两种目标都不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关于财务管理目标,如今学术界主要存在以下5种观点。
(1)股东财富最大化
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其投资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
(2)企业价值最大化
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
(3)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当具有系统性、相关性、操作性和效率性,同时提出了满足以上四个财务管理目标特征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选择——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
(4)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是企业理财目标的理性选择,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可通过上述财务指标体系来体现。然后,通过这一系列的指标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判断企业是否达到了财务管理目标或财务管理的水平如何。
(5)资本配置最优化。
有的学者提出,新经济的出现对企业财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经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理财观念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目标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指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为资本配置最优化。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理财环境,不同国度等因素影响,归纳起来这些目标都受到以下共同因素的影响。
1.财务管理主体
财务管理主体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应限制在一定的组织内,明确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由于自主理财的确立,使得财务管理活动成为企业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这为正确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2.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以及企业类型、市场环境、采购环境、生产环境等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同样也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
3.企业利益集团利益关系
企业利益集团是指与企业产生利益关系的群体。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利益集团已不是单纯的企业所有者,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政府和企业职工等方面,不能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仅仅归结为某一集团的目标,而应该是各利益集团利益的综合体现。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正常收益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责任客观上存在矛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造成利润和股东财富的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责任也有一致性:首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大多是法律所规定的,如消除环境污染、保护消费者权益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完成,必须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前提。其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多做贡献,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也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⑨ 企业会计目标的概念

企业会计目标的概念是指企业会计活动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应达到的根本目的。企业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

1、所有者

所有者主要通过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进行投票表决,还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方式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监督。

2、债权人

债权人除了寻求法律保护,还在合同上规定借款的用途,并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

3、经营者和员工

经营者直接行使经营权,参与企业的重大财务事项决策和管理;员工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提供了智力和体力劳动。

4、政府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公众利益的法律,如《公司法》、《环境保护法》、《合同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和有关产品质量的法规等,为企业提供了服务。

5、大客户与供应商

大客户与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市场资本”,企业不能漠视。

(9)企业组织形式的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目标的相关明细

据了解,企业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主要强调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及用途。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下:

由于已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为那些和企业产权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接受委托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潜在的产权主体,那么会计信息在考虑各方的需求之后,其提供方式相应地就有了正式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和对内的会计报告及非簿记方式。

提供会计信息的这些方式,降低了会计信息使用主体的搜寻信息的成本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热点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养老保险 发布:2021-08-17 15:48:04 浏览:965
会计活页账本怎么装订 发布:2021-08-17 15:48:01 浏览:558
会计继续教育90分是多少学时 发布:2021-08-17 15:47:58 浏览:632
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会计分录 发布:2021-08-17 15:47:53 浏览:149
初级会计报名发票丢了怎么办 发布:2021-08-17 15:47:13 浏览:80
会计乐财务软件 发布:2021-08-17 15:47:10 浏览:277
内蒙古初级会计考试从哪里报名 发布:2021-08-17 15:46:03 浏览:370
会计专业技能竞赛运营怎么做 发布:2021-08-17 15:44:53 浏览:683
如何应对基础会计学考试 发布:2021-08-17 15:43:49 浏览:782
物流公司会计外账处理 发布:2021-08-17 15:43:47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