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折旧
① 最新的会计制度怎么样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按收入的预期实现方式计提折旧
这是税务部门的规定,原因有几点,最主要的一点是为了限制企业做大成本,来达到逃避纳税的目的,所以各类固定资产规定了个最低折旧期限,比如电子产品类固定资产最低折旧期限是3年。
企业纳税的大头一是增值税,增值税是17%,可以抵扣,增值税的意义是上一个流通环节已经缴纳的增值税,在下一个环节可以抵扣,只要缴纳“增值”的那一部分,简单的说,无论一件商品流通了多少环节,只要最后总价不变,这件商品产生的总增值税是不变的;二是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利润的25%。
现在假设某企业购买了100台电脑作为办公用品,每台5850元,其中不含增值税价是5000元,每台含850元增值税,这批电脑一共58.5万元,其中不含增值税价格是50万元,8.5万元是增值税。
在财务报表上,企业购买这批电脑产生了50万元的成本,利润也就降低了50万元,企业所得税可以少交50万的25%,也就是12.5万元;然后这8.5万元增值税在企业缴纳增值税时可以抵扣,也就是购买了这100台电脑后,企业一共可以少缴纳12.5万+8.5万=21万元的税收。
然后如果不规定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那么就会发生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企业这批电脑崭新的一买来,就转手卖给个人,5000元一台,对于个人来说是有利的,便宜了850块,而且个人用户也不需要发票,并且电子类产品现在保修也一般不需要发票了,凭保修卡就可以保修,手机更是如此,在首次插卡时会自动发送一条免费短信到厂家,包含了你的手机号码和手机串号,保修档案就建立了,以后凭手机号和手机就可以直接保修,也就是所谓的电子保修。企业按这个套路,全新的100台电脑,每台亏850卖给个人,一共亏了8.5万,但由于前面说的,买这100台电脑可以少缴纳21万元的税,实际上企业还是赚了12.5万元。
然后第二年就把这批电脑在财务报表上体现为报废,重新购买100台,再卖给个人用户,这样企业客串卖电脑,少交税,个人买到了便宜的电脑,都获利,受损失的是国家,少收了许多税收。
所以国家针对不同类别固定资产规定了一个最低折旧年限,电子产品类年限最短,但也要3年。也就是说想把这些电脑、手机在报表上体现为报废至少也要3年,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企业虚做成本少交税。
固定资产折旧规定的规定对行政事业部门也是有意义的,这些部门不涉及纳税,这规定是为了防止行政事业部门的干部侵占国家资产。理论上行政事业部门的办公用品是不允许购买手机的,常见涉及折旧的办公用品主要是电脑、空调等,这些固定资产理论上不容易丢失,不仅要满足规定年限才允许报废,而且要由专门部门处理报废的资产,型号和当初购入时必须一致,全过程还要拍照存档备查。
③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能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④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核算要点
1、先提残值=原值*5%2、月折旧=(原值—残值)/折旧年数/123、累计折旧=每月折旧加起来
⑤ 新的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⑥ 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折旧方法有几种
平均年限法(一):
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12
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净残值)
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
工作量法:工作量发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平均摊销。系统将根据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月份和已计提折旧月份两项的内容,自动判断剩余使用期间,如剩余使用期间为12-24个月时(取决于折旧年限是否为整年,如为整年是24个月,如不为整年,会在12与24个月之间),计提折旧的金额会按照规定方法重新计算。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的年限总和或者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⑦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
正确答案:A,B,D
解析: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仍然应当计提折旧。
⑧ 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减值与累计折旧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与目标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目标
二、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使用条件和范围
(一)运用固定资产减值会计,需要会计师具备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进行合理的职业判断,需要企业具备完善的治理结构
(三)建立企业完善的治理结构,需要依托成熟的资本市场
三、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区别
1、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的性质目的不同
2、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两者的核算范围不同
3、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两者的核算时间不同
4、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两者的计提方法不同
5、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两者的计提基数不同
6、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两者的纳税影响不同
7、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两者的帐务处理不同
四
、固定资产减值对折旧造成的影响
五、新会计制度涉及的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判断、确认与计量
⑨ 关于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在税法上跟会计制度上有什么不同
1:当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与企业实际实行的折旧年限不同时,其中的差额肯定是需要调整的,会计是会计,税法是税法,不要等同,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会计的核算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和成果、现金流量等进行反映;而税法主要核算企业应该怎么纳税,应该纳多少税的问题。关注的问题主题不同,处理方法自然也不同。
2:税法规定电子产品折旧年限最低是3年,而不是固定三年。如果税务师事务所现在是按五年,5%的残值率计算限额是570元,那么确实是多计提了折旧,折旧是算成本里面的,我想这也不用多说,成本扣多了,自然你的利润就少了,应纳税所得额也就少了,应纳所得税也就少了,这样税务机关就不乐意了,所以税务机关就会要求就应调增所得税。
⑩ 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率
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第六十四条 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二)畜在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残值率没有具体规定,一般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