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会计 » 会计判断中关于企业特殊事项

会计判断中关于企业特殊事项

发布时间: 2021-08-14 08:25:43

A. 税务会计区别于财务会计的特殊性原则是什么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2010-03-02 15:40:26| 分类: 会计知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制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个会计学分支。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税务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有着质的继承性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种种不同,因此,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曾提出二者分离的观点。在西方国家,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1.核算目的不同 财务会计通过对纳税人所有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后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将其报送投资者、债权人、企业主管部门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为债权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也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真实的信息资料;而税务会计则是通过对企业涉税活动的反映和核算,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使纳税人的经营行为既符合税法,又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负担。 2.核算依据不同 财务会计的核算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按照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程序和方法组织会计核算和提供信息。但会计人员基于自身的理解或情况的特殊性,对某些相同的经济业务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法,以致出现不同的会计结果,这是会计方法灵活性和会计准则、制度具有弹性的正常表现;而税务会计的核算依据是税收法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额并向税务部门申报,其会计处理具有强制性、客观性和统一性,一般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也不允许在计算口径和方法上有悖于税法规则。 3.核算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以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事项,其核算范围包括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退出等过程,既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又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对纳税人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不论是否涉及纳税事宜,都要通过财务会计进行核算与监督,以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及企业债权人、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的需要;而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因纳税而引起的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补退等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其核算范围包括经营收入、成本(费用)与资产计价、收益分配、财产与特定行为目的、纳税申报与税款解缴、税收减免和税收筹划等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对纳税人与税收无关的业务不予核算。 4.处理会计事项的基础不同 会计处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收付实现制,另一种是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应该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强调收入是否实际发生,以及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会计上确认的收入不等于企业增加的现金流入量,会计上确认的费用也不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出量,企业各期的会计利润也不代表当期可支配的净现金资源;税务会计由于体现了税收强制征收的特性,不强调在主体上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据来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税务会计在规定各项目的征收细则时,则表现为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并用。 5.收支确认范围和标准不同 就财务会计而言,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企业发生的一切收支事项均要按其业务性质列入有关的会计账户中;而税务会计则必须按税法的要求,将税法规定的收支事项列入有关的会计账户中,以作为纳税所得的形成要素,超出税法规定的收支事项,即使是企业已实际发生的收支事项,也不得列为纳税所得的构成要素。企业自产自用产品,在财务会计中不计入收入,计入相关支出;而税务会计则视同对外销售处理。财务会计规定可以据实列支的项目,税务会计则不允许据实列支,税务会计对财务会计的列支标准给予了严格细致的限定,工资性支出,财务会计允许一切工资、奖金计入成本费用,但税务会计中规定了计税工资标准,企业实发数超出计算标准的要作为纳税所得计算。 6.会计要素不同 财务会计有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会计反映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六要素进行的;税务会计的要素有四项,即应税收入、扣除费用、纳税所得和应纳税额,这里的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不一定相同,在确认的范围、时间、计量标准和方法上都可能发生差异。 7.原则不同 财务会计实行稳健原则,一般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预计可能的收入。而税务会计一般不对未来损失和费用进行预计,只有在客观上有证据表明已发生的情况下方可确认。 8.受税法约束程度不同 财务会计按公认的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制度规范纳税人的财务会计行为,处理纳税人的经济业务,当对某些业务的处理出现税法的规定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一致时,可以不必考虑税法的规定,直接依据真实、公允的原则核算;而税务会计要依据国家税法和会计准则规范纳税人的会计行为,必须严格按照税法处理经济业务,当会计准则与国家税法对某些业务处理的规定不一致时,必须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 虽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有以上种种不同,但由于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大分支,因此,二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的联系可以表述为:税务会计植根于财务会计,是会计与税法共同发展的产物;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的前提、基础和依据,税务会计则是对财务会计记录的合理加工和必要补充;财务会计统揽税务会计,税务会计寓于财务会计之中。 总之,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既有一定的区别,也是相互联系的。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缩小或试图消除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但两者的差异不能立即消失,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不必要求某一方削足适履去适合对方,而应该各自遵循自身的规律,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在方法上不断完善,使二者科学、健康地发展。

B. 急求:请教一道关于会计或有事项的判断题。“一桩经济案件,若企业有98%的可能性获得补偿100万元,则企...

原因就是:事情无果,则无能偿还!还没确定的事,是不能提前下结论,即使获胜的几率在大!

C.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重要性是如何判断的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其中。“需要调整或说明”中的“需要”与否,就是重要性原时施应用、达到了重要性标准的,即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若不披露就会误导决策的,就认为其需要调整或说明,应将其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处理。
2.报告分部的确认。一般来说,是否确认为报告分部,其重要性标准定在10%(如一个分部的收入需达到企业分部收入总额的10%以上,等等),但也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比如:某一报告分部,在某一会计年度因特殊事项而没有达到10%的标准,在该年度仍应将其作为报告分部披露信息。反之,若在正常情况下不符合报告分部的定义,而在某一会计年度却因特殊事项达到了10%的标准,则在该年度仍不应将其确认为报告分部。
3.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其目的是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因此它并不要求企业像年度财务报告那样提供完整的信息。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可以适当简化,但应遵循重要性原则。
4.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按照重要性原则分情况进行处理:零星的关联方交易,如果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较小或几乎没有影响的,可以不予披露;如属于有影响的重大交易,应当区分关联方及交易类型披露话属于非重大交易。类型相同的可以合并披露,但应以不影响报告使用者正确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为前提。判断关联方交易是否需要披露,不应仅以交易金额的大小,还应结合此项交易的性质来进行判断。
5.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主要披露那些未在表内确认但又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报表附注首先体现的是充分披露原则,强调信息完整。但并非所有本在表内确认的信息均应在附注中披露,而是挑选那些重要的予以揭示。会计报表附注本身就是重要性原则与充分披露原则相结合的典范。

参考资料:http://ke..com/link?url=9QBOT__

D. 会计职业判断的注意事项

1.建立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这是正确运用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发展,会计人员必须由过去“照本(指会计制度)执业”向职业判断方向迈进。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在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建立一种职业判断的意识,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2.坚持诚信原则和遵守职业道德
诚信原则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地对本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作出合法合理的判断。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责任,更与重大利益相关;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游戏规则。企业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会计人员的诚信是企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诚信的会计人员才能客观、真实地进行会计核算,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
3.坚持独立原则的同时必须合理权衡各方面的关系
独立原则要求会计人员不要盲目依从企业管理层的意见而放弃应有的判断原则,应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下合理借鉴其他企业对同类会计事项的处理,不要把思想限制在过去的判断方法和结果中,应以求真务实态度对待会计职业判断。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人员的干预,导致会计行为缺乏独立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而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利益驱动所致的,会计人员处于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重任。所以,会计人员不能真正归属于多元化利益主体的任何一方,否则,受其利益驱动或操纵,无疑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但是过分地强调独立原则会使会计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无法沟通,甚至凌驾于其他人,而且会计人员职责范围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会计人员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因此在会计人员独立工作时要加强与其他专业人员的沟通,并从中获得各种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报告、料和建议,客观、真实地进行会计核算,协同完成企业的目标。
4.坚持合法原则
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或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法判断,在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应选择符合一般会计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乎常理的判断。也就是说,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判断和选择,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原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精神实质,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会计原则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方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判断时不仅要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所下的定义和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等,还要运用确认和计量的各项会计原则,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5.坚持谨慎原则
它要求会计人员对每一次判断都有充足的依据为基础,以免造成判断偏误。在出现多个备选方案时,应按照谨慎原则,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使用识别衡量和序列衡量方法选择最优方案。识别衡量是指确定判断对象(某一备选方案)与判断标准相符合的程度。序列衡量是指把判断对象按一定标准排列起来后,衡量其各自的优劣,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6.坚持一致性原则
它要求职业判断的依据或方法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不同时间出现的、相同的经济业务,无论同一个会计人员或不同的会计人员都应该运用相同的判断方法。对于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也应遵循一致性原则,避免会计人员无法判断,或因滥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过度,或因没有合理运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不足。
7.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专业知识是指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及行业财务制度、国际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及数据库网络技术等知识,是职业判断能力的潜在表现,也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相关知识是指与会计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财政、税收、金融以及外语等知识,这是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条件。会计人员不仅要面对企业经营中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作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因此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高度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它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善于收集有用的资料和总结经验,扩大知识面,提高判断能力。

E. 5.会计确认就是对企业的交易或事项是否发生而进行的判断

表述非常正确!

F. 判断一项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则在另一企业也具有

判断一项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主要取决于会计准则的规定,而不是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同一个事项如果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则在另一企业也具有重要性。(错 )

G. 会计判断题

错!不是什么“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这是重要性;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谨慎性,指的是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H. 会计里的或有事项里对对企业形成的结果有哪几种情形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或有事项具有以下特征:

(一)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即或有事项的现存状况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客观存在。

【提示】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经营亏损等事项,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或有事项。

(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即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或者或有事项的结果预计将会发生,但发生的具体时间或金额具有不确定性。

(三)由未来事项决定。即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

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环境污染整治、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等。

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一、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

诉讼是当事人不能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因而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程序解决纠纷的活动。诉讼尚未裁决之前,对于被告来说,可能形成一项或有负债或者预计负债;对于原告来说,则可能形成一项或有资产。

仲裁是经济法的各方当事人依照事先约定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并由其对争议依法作出具有约束力裁决的一种活动。作为当事人一方,仲裁的结果在仲裁决定公布以前是不确定的,会构成一项潜在义务或现时义务,或者潜在资产。

二、债务担保

债务担保在企业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作为提供担保的一方,在被担保方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常常承担连带责任。

三、产品质量保证

产品质量保证通常指销售商或制造商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后,对客户提供服务的一种承诺。在约定期内(或终身保修),若产品或劳务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或与之相关的其他属于正常范围的问题,企业负有更换产品、免费或只收成本价进行修理等责任。为此,企业应当在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于销售成立时确认预计负债。

I. 会计中不确定性事项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您真会提问,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你看看下文吧,应该对你有所帮助,要是解决不了,就hi我!
会计不确定性概述
不确定性是客观世界的根本属性,会计不确定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内外各种随机因素所导致的会计计量结果的非唯一或会计事项发生与否的不可确知性。会计的不确定性使我们无法对会计信息的结果做出肯定的选择,最终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依据所获得的信息做出决策时受到限制。会计不确定性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会计信息的特征之一。会计不确定性可分为外生性的不确定性和内生性的不确定性两种,外生性的不确定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的不确定性,内生性的不确定性是指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如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不确定性。针对会计不确定性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和选择,这是会计政策的选择也称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事项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
1.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包括内在的不确定性与外在的不确定性。会计对象内在的不确定性,是会计对象本身的不确定性。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特定的客体,是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具体内容的抽象概括。会计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即价值运动,简称“会计对象”;二是会计作为一个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即资金运动信息,简称“会计处理对象”。价值是抽象的,需要货币来进行反映,价值运动又是复杂的,会给人们对它的认识带来一定的模糊性,不间断的价值运动本身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会计对象是存在于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的企业的交易、事项与情况。企业的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经济业务本身难以精确测量,会计不能反映所有的经济业务,也不是所有的经济业务都由会计反映,只有那些符合会计核算条件的经济业务,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对象。二是,经济业务复杂多变所引起的不确定性。三是,由于经济业务在时间上延伸到未来,从目前(资产负债表日) 来看经济业务的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未来事项就不属于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一种不确定性事项。
会计对象外在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经济业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会引起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发生改变,加剧不确定性会计事项的复杂性,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各种复杂的金融业务和创新金融工具的大量涌现,使得金融市场更加变幻莫测,变动频繁,大量名目繁多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与报酬转移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金融工具的合约在签订之后,往往存在着流动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这些都增加了会计反映的难度,降低了可靠性。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在会计处理上要以会计假设作为前提,会计假设是会计系统对不确定性的反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它是财务会计系统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尽管会计假设是搭建会计理论大厦的积木,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少会计的不确定性,但它本身也存在着不确定性,也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做出合乎情理的假设和估计:
一是,会计主体假设的不确定性。会计主体假设设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但会计主体的划分存在着不确定性,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会计主体观念。如合并报表中的母公司观念、主体观念,分部报告中的行业分部、地区分部的划分,各种所有权理论等。对会计主体的不同理解,在不同的标准指导下,必然会导致不同的会计信息。
二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不确定性。持续经营假设将可能有限的会计主体的生命无限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随时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不相符,单就其引发或支持的历史成本计价、权责发生制、资本保全等观念,也会造成会计数据处理的不确定性。
三是,会计分期假设的不确定性。会计分期假设将持续的经济业务人为地划分为若十个相等的期间,以分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此而产生的应计、递延、摊销和分配程序必然会给财务会计系统带来一系列的不确定性。
四是,货币计量假设的不确定性。货币计量带来的币值不变假设、功能货币的确定,当物价、汇率大幅度变动时均会造成财务会计所输出的信息的不确定性。经济理论发展至今日,无论是经济学还是会计学一直存在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货币理论体系。正是由于没有完善的货币理论,货币引起经济过程的非透明性和不确定性。在会计理论中,此弱点体现得更加突出。因为,传统的资金运动论学说,先天的隐含着货币中性的假设,货币仅作为一种符号或计值单位,完全排除货币本身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会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的就是金融衍生工具计价问题。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虽然货币理论是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但会计若要解决不确定性难题,其前提是有一个有效的货币理论。
2.会计要素的不确定性。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营利组织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要用有限个静态的会计要素反映周而复始的动态资金运动,以偏概全而产生反映的不确定性(不能真实、完整地再现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实质)。第二,会计要素定义所反映的不确定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是不确定的;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预期有多少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也是不确定的。因此,该定义会给资产、负债的确认带来不确定性。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原则本身的矛盾会使会计操作无所适从。如相关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严格说来,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是不符合可靠性原则的,但是只要符合相关性原则就可以披露和确认,这本身就产生了矛盾。又如及时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在及时性与可靠性这两个原则之间存在一种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关系。“测不准”原理指的是无法同时、准确地测量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若想精确测量二者中任一个都要必须以牺牲另外一个为代价。体现在及时性与客观性二者之间就有这样一种矛盾:若要非常及时就不可能很客观,反之亦然,而“测不准”是不确定性的一种最深层次的体现。相关性和重要性也是一样的道理。权责发生制、谨慎性、重要性这些都要求我们进行人为的估计和判断,就必然会带来会计处理上的不确定性。
4.具体会计准则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具体会计准则是会计实务工作的具体规范和操作指南。具体准则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对同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允许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引起的不确定性。例如,存货计价有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选择不同的方法,会导致同一经济业务呈现不同的结果,从而表现出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5.会计人员自身条件的不确定性。表现出来就是会计职业判断的不确定性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知识具有时间和主体的相对性。知识的时间相对性是指知识永远是某一具体时间段人们经验的积累。知识主体的相对性,是指无人愿意也不可能获取当期的全部知识。这一方面是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又因为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知的成本,极少有交易者能全部负担得起并且,受个人对知识领悟能力的限制,许多人必需的知识不能从现有的知识中全部接受,决定了不同的人对同一知识的认识、把握程度或深度相去甚远知识的时间性和主体的相对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 “真实”地反映外界事物,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可能。第二,会计人员的行为引起的不确定性。会计人员在核算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是受认知水平、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的影响,不同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的职业判断,对同一经济业务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最典型的是,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广泛使用着“极少可能”、“可能”、“很可能”、“基本确定”、“确定”等字眼。由于对事件发生的概率和程度的主观判断因人而异,因此,什么情况是“很可能”,什么程度算是 “基本确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这种判断影响会计政策的选用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实施,其中还有可能带有管理当局的压力、会计人员的舞弊、合理差错等原因。
6.会计过程的时滞性。从经济活动发生经历会计系统到使用者这一过程中,需要一段时间。会计作为中介而存在,会计从确认、计量到报告的生成至最后传到使用者手中,其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占用一段时间,时滞性的存在使不确定性无法全面揭示甚至完全被忽略。在“时滞”期间内,一些事项未被记录、反映,或“时滞”期间内发生了导致性质改变的不确定性事件,这会使会计报告所揭示的信息失去存在价值。
7.会计领域中计量属性不确定性。会计是以提供定量信息为主,计量理论在会计理论中属于核心地位,计量最关键就是计量的单位。众所周知,货币单位假设又称计量单位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使会计产生以下的不确定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内容,仅限于那些能够以货币来计量的企业经营活动,它并不反映不能够以货币计量的企业经营活动。会计信息主要是货币性和定量性的,而非会计信息是非货币性和非定量性的。例如,企业职工的技术水平,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以及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信息,均不反映在会计信息之中,然而这些非货币性非会计信息对报表使用者也是相当重要的。作为计量单位的货币本身价值的不稳定性,货币计量假设并不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因此,当发生严重、连续的通货膨胀时,在这个假设观念支配下所应用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脱离现实。当然,随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或现时成本会计的产生,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已得到了较好地解决。

J. 企业对交易事项进行会计确认

楼上说的很对,会计讲的准则是实事求是,会计的职能之一是对企业发展及决策的指导作用,所以在会计中弄虚作假首先对企业本身的发展种下了隐患。
其次,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会对投资者及监管机构造成假象,可能会造成投资失误或者监管不力。有损企业的信誉,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最后,一般正规企业的会计报表都要经过会计事务所的审核,降低了虚报的可能性。企业的每笔费用都是应该有相应的合同或者合法的票据的,会计事务所也是会逐一审核或者抽查的。

热点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养老保险 发布:2021-08-17 15:48:04 浏览:965
会计活页账本怎么装订 发布:2021-08-17 15:48:01 浏览:558
会计继续教育90分是多少学时 发布:2021-08-17 15:47:58 浏览:632
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会计分录 发布:2021-08-17 15:47:53 浏览:149
初级会计报名发票丢了怎么办 发布:2021-08-17 15:47:13 浏览:80
会计乐财务软件 发布:2021-08-17 15:47:10 浏览:277
内蒙古初级会计考试从哪里报名 发布:2021-08-17 15:46:03 浏览:370
会计专业技能竞赛运营怎么做 发布:2021-08-17 15:44:53 浏览:683
如何应对基础会计学考试 发布:2021-08-17 15:43:49 浏览:782
物流公司会计外账处理 发布:2021-08-17 15:43:47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