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期末留抵税额会计分录
Ⅰ 留底税额会计分录
不用做账,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数是留底税额,下月接着抵扣。
Ⅱ 期末的留抵的进项税额如何账务处理哎
期末的留抵的进项税额也就是指本期的销项税额小,进项税额大,两者抵消后进项税仍然大于销项税,这就是期末留抵的进项税额,该项目不用任何账务处理,就在进项税的借方保留就可以了,例如:
1、本期进项税额是25万元。
2、销项税额是15万元(就是本期应该交纳的增值税)。
3、进项税25万元减去销项税15万元等于10万元,那么10万元就在借方保留就可以。
(2)生产企业期末留抵税额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期末核算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税额时,本期的进项税额大于本期的销项税额,差额便是期末留抵税额,这部分差额是可以放到下期继续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有期末留抵税额,则本期不缴纳增值税。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Ⅲ 上月有留抵税额的会计分录
上期留底不影响会计分录,只是月末结转应交税费时会有两种结果。首先要计算是否需要交税,先要查看明细账上的销项税、进项税和留底数。用本月销项税-本月进项税-上期留底进项税=本期应交增值税。计算结果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得数为负数时就不用交税,继续做为下一个月的留底税额。
第二,如果得数为正数时,就要交税,月末需做转出应交增值税分录:即,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到下个月做交税分录即可。
Ⅳ 期末留抵税额如何作会计分录
期末留抵税额如何做会计分录?
1、进项税:
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
2、销项税: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是什么?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在企业计算时,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后的数字,才是应缴纳的增值税。因此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额的多少。一般在财务报表计算过程中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进项税额是已经支付的钱,在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记在借方。
销售货物或有应税项的税金时应交的税金即销项税金。所谓进项税和销项税是指增值税的进项和销项税。销项税额是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向购货方收取的货物增值税税额。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要收两部分钱,一部分是不含税价款,一部分是销项税额。
期末留抵税额作用是什么?
如有期末留抵税额,则本期不缴纳增值税。
①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②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Ⅳ 留抵税额怎么做分录
留抵税额不用做账务处理。
留抵税是指作为一般纳税人,当月购进货物多,进项税也就多,库存商品也就多,如果当期进项大于销项,就会出现留抵税金,同时也会有相应多的库存商品。
即留抵税是由于当期进项大于销项所产生的税收。如果只有留抵税金而没有实际库存,则涉嫌货物已发出但未计提销售,有逃税现象。
(5)生产企业期末留抵税额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拖欠纳税检查应补缴的增值税税款,如果纳税人有进项留抵税额,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112号)的规定,用增值税留抵税额抵减查补税款欠税。
用增值税留抵税额抵减查补税款欠税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纳税人发生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时,按以下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1、增值税欠税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按期末留抵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2、若增值税欠税税额小于期末留抵税额,按增值税欠税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Ⅵ 上期留抵税额本期抵扣,分录怎么做
本期销项税抵扣上期留底税额时不需要单独做分录,在填申报表时自动计算抵扣。
我的做法是,应交增值税科目中记录销项税和进项税,如果是借方余额就是留底进项税,如果是贷方余额就是应交未交增值税,月末就需要做一笔结转未交增值税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你只要将本月未交增值税做结转了,并记录到未交增值税科目货方就可以了。
也就是,如果应交增值税科目为借方余额,就是留底税额时就不需要做结转分录。除非你本月的销项税大于本月进项税加上期留底数,就会出现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余额,就说明你本月有应交而未交的增值税,那么就将未交增值税金额做一笔结转分录。
Ⅶ 留抵的进税如何作会计分录
待抵扣进项税额子目不是这样运用的!
财会[2016]22号《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四)“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税务机关认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尚未交叉稽核比对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
这项业务不用做会计分录,在“应交税费---增值税”的余额中的“借方”体现即可。
Ⅷ 上期留抵税额怎么做账
上期留底税额会计分录
1、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结转应缴纳增值税(即进、销差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4、实际交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故:本期应交增值税=18000-17000-2100= - 1100
(8)生产企业期末留抵税额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一般公式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 - 当期进项税
进项税留抵
本月进项有留抵,账务不必作多交增值税处理,仅是账务的处理的话.则不用处理进项税。
留抵税金是累计的,可以用以后月份的销项税额进行抵扣,没有时间的限制。
已认证的进项税没发生销项税,是可以留抵到下个月用销项税减去前一个月的进项税合计。
Ⅸ 期末的留抵的进项税额如何账务处理
期末的留抵的进项税额也就是指本期的销项税额小,进项税额大,两者抵消后进项税仍然大于销项税,这就是期末留抵的进项税额,该项目不用任何账务处理,就在进项税的借方保留就可以了,例如:
1,本期进项税额是25万元、
2,销项税额是15万元(就是本期应该交纳的增值税)
3,进项税25万元减去销项税15万元等于10万元,那么10万元就在借方保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