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等式是
① 会计等式有哪些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即反映各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它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静态会计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其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会计等式
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
综合会计等式
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会计等式是指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所以也称为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式。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2)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② 什么是会计等式有哪些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 :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即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恒等式。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2)企业会计等式是扩展阅读:
会计等式的应用: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个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从资金的占用形式和来源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就有一定数额的资产。
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在数量上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定相等。即:
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述会计等式,说明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称之为资产负债表等式。
有时资产负债表等式也表述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
资产和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资源来源于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而引起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但并不影响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
二、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表示如下:
收入-费用=利润
上述会计等式说明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称之利润表等式。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会计等式
③ 什么叫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二、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1、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即: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三、因为利润增加了所有者权益,所以综合上述两个等式可以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移项得出等式3: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④ 会计等式有哪几个
会计等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即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权益
这一等式表明,会计等式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归企业所有的一系列财产(资产);另一方面是对这些财产的一系列所有权(权益)。而且,由于权益要求表明资产的来源,而全部来源又必与全部资产相等,所以全部资产必须等于全部权益。
而权益通常分为两种:
一是以投资者的身份向企业投入资产而形成的权益,称为所有者权益;
二是以债权人的身份向企业提供资产而形成的权益,称为债权人权益或负债。
这样,上述等式又可表达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就是基本的会计等式。
然而上述等式仍存在不足。
一方面,企业一旦进入正常的经营活动循环,其资产就会不断地变换形态。这时,再试图区分哪部分资产是业主投入形成的,哪部分资产是通过借款等渠道形成的,相当困难。对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从性质上看,债权人和业主对企业的要求权(权益)也是不同的。债权人希望借款人到期能顺利偿还本金,并能支付预定的利息;业主则希望通过有效的经营等活动,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另一方面,企业赚得再多,债权人也只能得到约定的本息,多余的就归所有者了,这样,上述资产负债表等式也可以表述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一方面表明,负债的求偿能力高于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表明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全部资产抵减全部负债后的剩余部分,因此,所有者权益也被称为“剩余权益”。这一术语,形象、贴切地说明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所享有的权益和风险:当企业经营成功、不断实现利润时,剩余权益就越来越大;反之,如果企业经营失败,不断出现亏损,剩余权益就会越来越小;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剩余权益就为零或负数。
对基本会计等式,要理解牢记的是:任何时点,企业的所有资产,无论其处于何种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都必须有相应的来源。或者是借入的,或者是所有者投入的,或者是经营过程中所赚取的(这一部分也归所有者)。换言之,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必定有相应的来源,这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任何情况下,其左右平衡的关系都不会被破坏。
⑤ 会计基本等式
会计基本等式主要有两个: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代表“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
2、利润=收入-费用,这是代表“利润表”的会计等式。
具体内容如下: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5)企业会计等式是扩展阅读
分类
静态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
其公式为: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等式
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
综合等式
综合会计等式: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利润
会计等式是指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所以也称为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