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应收帐退货款怎么记账
㈠ 关于退货会计分录
1.如果是销售退回,做: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同时,冲回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2.如果是进货退出,做:
借:银行存款/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贷:库存商品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是指预先确定每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名称,以及计入账户的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 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㈡ 退货时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退货的会计分录:
(1)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如果发出商品时已经发生了纳税义务,需要在退回时考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已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同时: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购买方享受了现金折扣,发生销售退回时应将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退回购买方,会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的金额)
㈢ 会计科目应收账款怎么记账
不要着急红冲,先看一下为记错帐之前的应收账款余额是什么情况,目前这个借方负数是不是因为红冲引起的,然后再调账
㈣ 关于退回部分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贷:库存现金
㈤ 退应收账款贷方余额,怎么做会计分录
要退回这笔款项,直接做相反的分录把多余的冲销掉就好了。
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发货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退回货款时: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 。
(5)会计科目应收帐退货款怎么记账扩展阅读:
账户结构:借方表示未收回的款项,贷方表示预收到的款项。
一、登记在借方的有:
1、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购买商品、材料等账款。
2、未收的代垫的包装费、运杂费。
3、已冲减坏账准备而又收回的坏账损失。
4、已贴现的承兑汇票,因承兑企业无力支付的票款。
5、其他应收款款项。
登记在贷方的有:
1、收取的购买商品、材料等账款。
2、收回代垫的包装费、运费。
3、退回的预收账款。
㈥ 请问全部退货怎么做会计分录当时写的是: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菜鸟一个麻烦详细些,先谢谢各位
借:应收账款 (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 (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红字)
也可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蓝字)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蓝字)
贷:应收账款 (蓝字)
㈦ 客户退货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4月销售时,确认的收入为9840/10%=98400元
借:银行存款 88560
财务费用 98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8400
5月退货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32890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32890
借:库存商品 2025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250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6328
贷:财务费用 6328
关于退货在记账凭证上可以按收入的顺序填写,但金额应用红字填写,或者直接借方记主营业务收入
关于李四的货款
借:其他应收款---李四 6400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6400
还有公司返还给张三的现金记录应该分开做记录,否则视为坐支。
(7)会计科目应收帐退货款怎么记账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保户储金、应收代为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和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或转销各种款项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赔付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㈧ 退货款的会计分录
退货的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销售退货和采购退货,具体的会计分录书写如下:
1、销售退货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同时,冲回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2、进货退货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贷:库存商品
(8)会计科目应收帐退货款怎么记账扩展阅读:
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期(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农产品”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产品种类较多的,也可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可以单独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产品日常核算的,发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对外销售产成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产品还应结转产品成本差异,将发出产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二)购入商品采用进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购入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委托加工商品的账面余额,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对外销售商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进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三)企业(房地产开发)开发的产品,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时,按实际成本,借记“开发产品”科目,贷记“开发成本”科目。期末,企业结转对外转让、销售和结算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
企业将开发的营业性配套设施用于本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用房,应视同自用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并按营业性配套设施的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
㈨ 关于商品退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在同一年度的,就在本月冲销原销售分录(摘要:退货,红字发票的记账联作附件)
借:应收账款--××企业 -93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 -13600
主营业务收入-80000
退货产品入库(入库单作附件)
借:库存商品60000
贷:产品销售成本 60000
其它附加税金,在月底按已冲销的销售额计提,相关费用按正常计账。
(9)会计科目应收帐退货款怎么记账扩展阅读:
通常发生退货或换货的原因主要有:
1、协议退货
与仓库订有特别协议的季节性商品、试销商品、代销商品等,协议期满后,剩余商品仓库给予退回。
2、有质量问题的退货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接收单位提出退货,仓库也将给予退换。
3、搬运途中损坏退货
商品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产品包装破损或污染,仓库将给予退回。
4、商品过期退回
食品及有保质期的商品在送达接收单位时或销售过程中超过商品的有效保质期,仓库予以退回。
5、商品送错退回
送达客户的商品不是订单所要求的商品,如商品条码、品项、规格、重量、数量等与订单不符,都必须退回。
仓库接受退货要有规范的程序与标准,如什么样的货品可以退,由哪个部门来决定,信息如何传递等等。
仓库的业务部门接到客户传来的退货信息后,要尽快将退货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运输部门安排取回货品的时间和路线,仓库人员作好接收准备,质量管理部门人员确认退货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退货由送货车带回,直接入库。批量较大的退货,要经过审批程序。
应收账款
A、发生: 借:应收账款-X公司(扣除商业折扣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B、发生现金折扣: 借:银行存款(入帐总价-现金折扣)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X公司(总价)
C、发生销售折让: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收账款
D、计提坏账准备(备抵法) 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贷:坏账准备
注:如计提前有借方余额,应提数=借方余额+本期应提数;
如计提前有贷方余额,应提数=本期应提数-贷方余额(负数为帐面多冲减管理费用)。
E、发生并核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F、确认的坏账又收回 : 借:应收账款 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会计》与《税法》坏账准备计提基数的区别:
A、会计:“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科目余额,不论是否购销活动形成
B、税法:“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科目余额,仅限于购销活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