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咨询 » 会计学里的借和贷怎么理解

会计学里的借和贷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 2021-08-16 06:13:53

『壹』 会计学中借与贷的问题,怎么搞懂他它只是符号吗

初学者千万别从字面上去理解这里的“借”就是“我借别人的”,“贷”就是“别人借我的”,或者相反。借贷记账法的“借”和“贷”仅仅代表记账符号,本身不具有任何的内在含义。
由于我们所要记录的是竞技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动,而这种变动又无非是“增加”和“减少”。所以还必须给“借”“贷”一定的含义。在借贷记账法下,“借”和“贷”的含义不固定,既不是“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也不是相反。他们的具体含义取决于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般的,以“借”表示资产和成本、费用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利润的减少;“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利润的增加,资产和成本、费用的减少。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方登记资产类科目的增加数,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的减少数,费用、成本的增加,收入类减少。
贷方登记资产类科目的减少数,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的增加数,费用、成本的减少,收入的增加。

『贰』 会计中借与贷如何理解

简单的片面的理解:
1、“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
如:(1)、你收到钱500元,那么会计处理就是
借:现金(银行存款) 500
(2)、 而你付500款出去给人家:
贷:现金(银行存款) 500

2、楼主看下以下资料吧:

贷借记账法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至于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和利润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和利润增加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叁』 会计学中的“借”与“贷”如何理解 请通俗地举几个例证。

拿钱买米 借:米 贷:钱

『肆』 会计学中的借贷怎么理解

您好,领学网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您的提问。
借、贷"只是会计记账符号,表示记账的方向,并没有具体的意义。对于每一个会计科目而言都有借贷两个方向,一般来说,资产类科目、费用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类科目、权益类科目、收入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登记帐簿是也是一样,左借右贷。
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
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
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
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

以下是详细解释: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记账方法。主要特点如下:
(1)记账符号
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其中“借”表示账户的左边;“贷”表示账户的右边。借和贷与不同的账户相结合,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第一:代表账户的两个固定的部位。如前所述,一切账户均需设两个部位记录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其中,左方一律称作借方,右方一律称作贷方;
第二: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和减,只有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和减,如对资产类账户来说,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对负债类账户正好相反,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第三:表示余额的方向。通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有余额,其中,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2)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具体表现在: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同时导致至少两个账户发生变化。或者说,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至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进行联系地记录;
第二:在记入有关账户时,有的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同时有的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不能全部记入借方或全部记入贷方,即有借必有贷;
第三: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即借贷必相等。
(3)账户结构
将所有账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账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账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4)试算平衡
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在会计上称之为试算平衡。
在借贷记账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伍』 会计学里的借与贷我搞糊涂了,怎么理解

在资产科目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比如:现金的借方表示增加了现金。贷方表示现金的减少!
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和损益类账户里,贷方表示的是增加,而借方表示的是减少!比如:应付账款:贷方表示负债的增加,而借方表示已经归还(减少)的负债!

『陆』 会计学中间的借和贷到底怎么理解

个人理解,“借贷记账法”暗合了 我们古老 道家思想的“阴阳”哲学(书本上 没有这样 阐释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 阳 之间 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
事物没有 表,也就没有 里;没有 上,也就 谈不上 下; 存在 黑影 就说明一定 有 光明。
再说会计学,要全面完整 表达一笔 经济业务, 仅表述 一面总是不够的。
比如说: 你向朋友 借了 一笔钱, 你的 资产 增加了。 但 仅仅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当你 资产 增加 的那一刻, 你的 负债 也伴随着 增加了。
所以,教材上 总是有 这样的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这就说明 借、贷 之间 是一种“相互依存” 的辩证关系 ,与 阴、阳 关系一样。
可能这也 印证了 我们先民的智慧,也印证了我们古老道家阴阳思想 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柒』 会计学里面的“借贷”怎么理解最通俗点的解释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采用“借”和“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其实,“借”和“贷”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一种记账符号,如果愿意,你大可以把它们理解成A和B。

借贷后面的科目,叫做会计科目。传统的会计记账采用的是单式记账法,只反映现金的收付及人欠、欠人的事项,只记载了经济业务的一方,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导致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的不完整。于是,我们采用复式记账法,对于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作相互联系的登记。
于是,运用这种原理,有了借贷记账法,采用两种记账符号来表示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情况。

说了一堆,其实会计是要多看看就能自通的,慢慢来,不要着急。

补充:老实说每笔业务基本都有固定模式,《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指南里有说明。楼主现在学的应该是会计学原理,等你学到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时候,就会讲的。不需要全部记。

『捌』 我想知道,会计中的借和贷是什么回事怎么样理解

会计中的借和贷是作为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符号。

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动。

(8)会计学里的借和贷怎么理解扩展阅读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玖』 会计中借与贷的理解

“借”与“贷”是会计记账符号。用来记录货币资金、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

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1、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各项资产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记录增加额的借方,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 = 借方期初余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贷方本期发生额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完全一致,这两类账户借方记录相关会计要素项目的减少额,贷方记录其增加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所有者拥有企业净资产的实际数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贷方期末余额 = 贷方期初余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3、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大体一致。

4、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1)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的账户结构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大体一致.。

(2)费用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的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大体一致。


学会计到恒企教育,恒企会计匠心打造教学特色,高频错题:搜集高频错题、及时查漏补缺;冲刺串讲:专攻综合性题目、变体题型串讲;密押宝:高频考点分析、熟练高频考题。

热点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养老保险 发布:2021-08-17 15:48:04 浏览:965
会计活页账本怎么装订 发布:2021-08-17 15:48:01 浏览:558
会计继续教育90分是多少学时 发布:2021-08-17 15:47:58 浏览:632
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会计分录 发布:2021-08-17 15:47:53 浏览:149
初级会计报名发票丢了怎么办 发布:2021-08-17 15:47:13 浏览:80
会计乐财务软件 发布:2021-08-17 15:47:10 浏览:277
内蒙古初级会计考试从哪里报名 发布:2021-08-17 15:46:03 浏览:370
会计专业技能竞赛运营怎么做 发布:2021-08-17 15:44:53 浏览:683
如何应对基础会计学考试 发布:2021-08-17 15:43:49 浏览:782
物流公司会计外账处理 发布:2021-08-17 15:43:47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