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財務制度:主要是針對財務管理,財務工作制定的制度。
為加強財務管理,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建設局財務制度,結合公司具體情況,制定本制度。
財務管理工作必須在加強宏觀控制和微觀搞活的基礎上,嚴格執行財經紀律,以提高經濟效益、壯大企業經濟實力為宗旨,財務管理工作要貫徹「勤儉辦企業」的方針,勤儉節約、精打細算、在企業經營中制止鋪張浪費和一切不必要的開支,降低消耗,增加積累。
公司設財務部,財務部主任協助總經理管理好財務會計工作。
出納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保管和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財會人員都要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如實反映和嚴格監督各項經濟活動。記賬、算賬、報賬必須做到手續完備、內容真實、數字准確、賬目清楚、日清月結、近期報賬。
財務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中,必須堅持原則,照章辦事。對於違反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的事項,必須拒絕付款、拒絕報銷或拒絕執行,並及時向總經理報告。
財會人員力求穩定,不隨便調動。財務人員調動工作或因故離職,必須與接替人員辦理交接手續,沒有辦清交接手續的,不得離職,亦不得中斷會計工作。移交交接包括移交人經管的會計憑證、報表、賬目、款項、公章、實物及未了事項等。移交交接必須由建設局財務科監交。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⑵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包括哪些
國家統一制度包括: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准則》《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企業會計准則——具體准則》(38個)《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企業財務通則》
⑶ 會計核算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一。會計年度採用歷年制,自公歷每年1
月1
日起到12
月31
日止為一個會計年度。
二。採取借貸記賬法記賬,採用權責發生制。
三。記賬用的貨幣單位為本位幣,憑證、賬簿、報表均用法定文字書寫。
四。會計科目:
根據國家行業管理部門及行業協會制訂的
「企業會計制度」
(財政部發布的房地產開
發企業會計制度)
,結合公司實際情況而制訂的會計制度中所訂的會計科目。
五.
財會人員離職時,必須辦清交接手續,並註明交接日期,由主管人員監交,並
由交接雙方簽章,未按規定辦清交接手續的財務人員不得離職。
六.
會計報表:
根據「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及集團董事會規定的會計報表格式和填報時間、
份數執行。
會計報表每月由主管會計編制並上報一次,會計報表報出須經財務部經理、財務總
經理審核蓋章後上報總經理,並報送有關部門。
七.
1.
會計憑證:
使用自製原始憑證和外來原始憑證兩種;
2.
財務工作人員辦理會計事項必須填制或取得原始憑證,並根據審核的原始憑證
編制記賬憑證,會計、出納記賬,都必須在記賬憑證上簽字;
3.
公司統一使用借貸復式記賬;
4.
會計憑證保管期為
15
年,保管期滿需要銷毀時,須開列清單,經領導審查,報
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方可銷毀。
八.
1.
其他:
一切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各種會計記錄,都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
進行登記,做到手續齊備,摘要簡明,內容完整,准確及時。有關會計處理方
法,前後其必須一致,不得任意改變;
2.
公司的各項財產,應該實際成本核算,不論市價是否變動,一般不調整賬面價值;
3.
劃清資本支出與收益支出的界限,不能相互混淆;
4.建立內容稽核制度,對款項的收付,債權債務的發生與清算各項經濟業務,都要有明確的經濟責任,有合法的憑證,並經授權人員審核簽證;
5.
會計核算,根據房地產開發企業具體情況,主要項目為:貨幣資產及往來款項、
存貨、固定資產、開發成本及間接費用、營業收入和利潤以及投入資本的核算。
九.
1.
會計憑證、賬簿設置與使用的會計科目:
原始憑證的制定、填寫、取得,都按有關基本要求執行,記賬憑證包括收款憑
證和付款憑證,也要按基本要求填寫及簽證,據以記賬並歸檔保管好;
2.
對外開出的憑證,要妥善保管好存根,備查;
3.
尚未使用的重要空白憑證(支票簿、現金收據等)要妥善保管,嚴格領用責任;
4.
對於手工記錄的錯賬憑證,可採用劃線法或另制憑證更正,對於電腦記錄的錯賬,要另行填制記賬憑證更正。
5.
賬簿設置:
現金及銀行日記賬(訂本式及電腦賬)
外幣及銀行日記賬(訂本式及電腦賬)
各類明細分類賬(包括多欄明細賬)
總分類賬
6.
對於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會計師查賬報告等必須按有關規定妥善保存或銷毀.
⑷ 企業財務會計制度都包括哪些
財務會計制度有哪幾種?為了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真實、完整地提供會計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和法規,制定本制度。
1.《企業會計制度》。
2.《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3.《小企業會計制度》。
4.《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
5.《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
6.《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7.《內部會計控制規范》。
8.其他會計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⑸ 企業會計制度基本內容一般包括什麼
一般包括: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財務處理程序制度,內部牽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記錄管理制度,定額管理制度,計量驗收制度,財產清查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會計分析制度。
⑹ 財務會計制度有哪些內容
。《新會計准則》一般是大企業現在應用,《小企業會計制度》還是被大多數的企業應用的,因為現在一般的企業都還夠不上大,所以只需要應小制度就好。《企業會計制度》就是變化後的《新准則》就是上面二種
⑺ 會計制度總則一般應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制度總則一般有七個重點宣示組織的理念:
1.明確組織的定位
2.根據定位申明財務和會計的需求
3.根據需求闡述各種定義,包括利潤形成的方程式
4.按利潤方程式展開財務和會計制度的目的
5.以戰略目標來支持會計制度
6.列明引用的國際和國家會計法規
7.最高領導人宣示對會計制度的承諾及支持
⑻ 現行的三個會計制度包括什麼
現行的三個會計制度包括: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准則
一、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財政部於2000年12月29日發布了統一的、適用於不同行業和不同經濟成分的《企業會計制度》。它適用於除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和金融保險企業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所有企業。現行的企業會計准則(2006)體系由三個層次組成:
1、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由財政部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33號 2006年2月15日),屬於財政部部門規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企業會計准則——具體准則。由財政部發布(財會[2006] 3號2006年2月15日),屬於財政部規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執行具體准則的企業不再執行原准則、《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具體准則共計38項。
3、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由財政部發布(財會[2006] 18號 2006年10月30日),屬於財政部規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執行應用指南的企業不再執行原准則、《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各項專業核算辦法和問題解答)。
二、企業會計制度 它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成立的各類金融企業,包括銀行(含信用社)、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租賃公司、財務公司等。該制度於2002年1月1日起在上市的金融企業范圍內實施;同時,也鼓勵其他股份制金融企業實施《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第一、適用范圍不同
第二、規范目標不同
第三、結構體系不同
第四、規范形式不同。
三、小企業會計准則
《小企業會計制度》。於2004年4月27日發布的,它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
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是指不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符合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業標准》中界定的小企業,不包括以個人獨資及合夥形式設立的小企業。
(8)會計制度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
基本准則為主導,對企業財務會計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則性的規定,為制定具體准則和會計制度提供依據。
基本准則
已經財政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長 樓繼偉
2014年7月23日
財政部關於修改《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的決定
為了適應我國企業和資本市場發展的實際需要,實現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持續趨同,經財政部部務會議決定,將《企業會計准則》第四十二條第五項修改為:「(五)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計量。」
本決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企業會計准則》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准則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本准則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下同〕.
第三條企業會計准則包括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具體准則的制定應當遵循本准則。
第四條企業應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下同)。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第五條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六條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前提。
第七條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於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第八條企業會計應當以貨幣計量。
第九條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十條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特徵確定會計要素。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十一條企業應當採用借貸記賬法記賬。
第二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十二條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第十三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第十四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十五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註中說明。
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條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第十七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第十八條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第十九條企業對於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後。
第三章資產
第二十條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前款所指的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
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第二十一條符合本准則第二十條規定的資產定義的資源,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
(一)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十二條符合資產定義和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資產定義、但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第四章負債
第二十三條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於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第二十四條符合本准則第二十三條規定的負債定義的義務、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負債:
(一〕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二)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十五條符合負債定義和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負債定義、但不符合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第五章所有者權益
第二十六條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
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第二十七條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第二十八條所有者權益金額取決於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第二十九條所有者權益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第六章收入
第三十條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第三十一條收入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從而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且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第三十二條符合收入定義和收入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第七章費用
第三十三條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第三十四條費用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且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第三十五條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十六條符合費用定義和費用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第八章利潤
第三十七條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第三十八條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第三十九條利潤金額取決於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第四十條利潤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第九章會計計量
第四十一條企業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又稱財務報表,下同)時,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
第四十二條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
(一)歷史成本。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入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入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三)可變現凈值.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量。
(四)現值,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五)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計量。
第四十三條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算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第十章財務會計報告
第四十四條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
小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第四十五條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六條利潤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七條現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八條附註是指對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項目所作的進一步說明,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⑼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法》第50條第3款規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者的制度。」由此可見,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統一制定的;
2、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應當依據《會計法》制定;
3、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核算制度
會計核算制度主要是有關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會計科目的設置與要求、財務和會計報告的格式與要求等規范。
2、會計監督制度
會計監督制度是指有關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在本單位的會計活動進行監督的制度,主要包括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本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實物與款項、財務收支及其他會計事項的監督。
3、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管理制度
《會計法》中關於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一章除了規定基本的制度外,還規定了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這種統一的會計制度主要就是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4、會計工作管理制度
會計工作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對會計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