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會計培訓 » 會計成本分析從哪些方面

會計成本分析從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 2021-05-17 11:17:44

1. 在財務管理中,從哪些方面進行降低成本

1. 財務管理中,降低成本主要從精益預算、會計核算和有價值的財務分析三個方面採取措施。
2. 財務要協同生產部門、設計部門,實施精益化預算,建立標准,並有效進行成本規劃。「精益化」的財務預算要求預算管理工作做細,盡量對每一崗位、每一業務環節的具體成本費用支出均建立一套相應目標成本考核標准,要結合各部門的特點將各項成本分門別類細化到最末端。
3. 會計核算時在會計科目中設置詳細具體的核算科目,並准確核算。總體思路是產品總成本=生產純成本+管理不善成本。生產純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間接費用分攤(生產純成本是按標准成本計算的);管理不善成本=質量損失成本+效率成本+風險損失成本+資金佔用成本+非增值作業成本+其他浪費。
4. 有價值的財務分析是財務部門應根據會計核算系統中的成本核算數據,製作各種成本分析報表,為生產部門提供成本抑減及成本改善的分析建議報告,為決策層提供財務數據好進行合理制定管控成本制度。

2. 成本會計的工作內容包括哪些

您好,會計學堂曉海老師為您解答

不同類型的企業成本會計工作差別很大;在同一類型的企業里,若分工不同,工作流程也會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成本會計工作包括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
1.整理各項費用並進行歸集和分配;
2.做記賬憑證並登賬;
3.月末對費用進行核算;
4.統計各項費用的指標考核結果並上報經理。
成本分析:
1.根據成本構成和歷史發生情況以及計劃指標進行比較;
2.成本分析報告。

除非是新設立的企業,沒有自己的成本會計業務流程。一般,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成本報表,以確保管理者需要的數據和會計信息的一貫性。

如果是採用財務軟體的話,一般可以根據基礎數據自動生成報表,只要注意基礎數據錄入正確就可以了。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3. 成本會計要做哪些工作

成本會計的基礎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健全原始記錄;
原始記錄是指按照規定的格式,對企業的生產、技術經濟活動的具體事實所做的最初書面記載。它是進行各項核算的前提條件,是編制費用預算,嚴格控製成本費用支出的重要依據。成本會計有關的原始記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反映生產經營過程中物化勞動消耗的原始記錄。
(2)反映活勞動消耗的原始記錄。
(3)反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支出的原始記錄。
(4)其他原始記錄。
原始記錄是一切核算的基礎,成本核算更是如此。因此,原始記錄必須真實正確,內容完整,手續齊全,要素完備,以便為成本計算、控制、預測和決策提供客觀的依據。
2、健全存貨的計量、驗收、領退和盤點制度;
為了保證入庫材料物資數量與質量,必須搞好計量與驗收工作,准確的計量和嚴格的質量檢測是保證原始記錄可靠性的前提;為了保證領、退的材料物資准確無誤,還必須及時辦好領料和退料憑證手續,使成本中的材料費用相對准確。由於材料物資等存貨品種、規格多,進出頻繁,盡管嚴格管理,但由於種種原因,賬面不符還經常存在,所以對材料物資還得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盤點,進行賬面調整,以保證庫存材料物資的真實性,確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費用更加准確。
3、實施有效的定額管理;
定額是指在一定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對人力、財力、物力的消耗及佔用所規定的數量標准。科學先進的定額,是對產品成本進行預測、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據。與成本核算有關的消耗定額,主要包括:工時定額、產量定額、材料、燃料、動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額,有關費用的定額如製造費用的預算等。消耗定額的制定是作為企業產品生產發生耗費應該掌握的標准。但由於消耗定額服務於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可表現為不同的消耗水平。當企業編製成本計劃時,是根據計劃期內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額;當定額作為分配實際成本標准時,是以能體現現行消耗水平的定額為依據來衡量的;當企業為實現預期利潤而控製成本時,是根據企業實現預期利潤必須達到的消耗水平作為衡量的尺度。定額制定後,為了保持它的科學性和先進性,還必須根據生產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進行不斷的修訂,使它為成本管理與核算提供客觀的依據。
4、建立適合企業內部的結算價格;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往往會相互提供半成品、材料、勞務等等,為了分清企業內部各單位的經濟責任,明確各單位工作業績以及總體評價與考核的需要,應制定企業內部結算價格。
制定結算價格的主要依據有:
(1)內部轉移的材料物資等,應以當時的市場價格作為內部結算價格;
(2)材料物資、勞務等也可以以市場價格為基礎,雙方協商定價,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議價」,作為內部的結算價格;
(3)企業生產的零部件、半成品等在內部轉移時,可以用標准成本或計劃成本作為內部結算價格;
(4)在原有成本的基礎上,加上合理的利潤(即一定利潤率計算)作為內部的價格。
除上述計價方法外,企業也可以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以及結算上具體情況來確定其合理的結算價格進行結算。
5、頒布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企業為了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和管理而制定的有關制度、章程和規則。規章制度是人們行動的准繩,是實施有效的成本管理的保證。
企業內與成本會計有關的規章制度主要包括:計量驗收制度、定額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考勤制度、質量檢查制度、設備管理和維修制度、材料收發零用制度、物資盤存制度、費用開支規定以及其他各種成本管理制度等。各種規章制度的具體內容應隨著生產發展、經營情況的變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客觀條件和變化,不斷改進,逐步完善。
在實際工作中,成本會計一般做以下工作:
1 負責目標成本的預測、搞好成本費用的控制、核算及分析工作;
2 負責成本費用指標的分解;
3 負責庫存材料核算及本科室憑證稽核工作;
4 負責職工工資分配與核算業務;
5 負責會計報表、管理會計報表及報表附註的編制、審核、列印,並按時報出;
6 負責物管庫物資、庫存商品的管理、檢查、盤點工作;
7 負責管理報表的編制、審核、列印及上報工作。

4. 成本會計主要做什麼

成本會計是基於商品經濟條件下,為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成本和費用的會計活動,現代成本會計是為克服通貨膨脹所引起物價變動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弊端。

在物價變動情況下,以資產現行成本為計量屬性對相關會計對象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針對相關經濟主體在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成本耗費進行預測、決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價值管理活動。

在繼承傳統成本會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會計理論,傳統成本會計在物價變動環境下的延伸和拓展,將成本核算與生產經營有效結合,具有不同於傳統成本的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可隨經濟環境的改變而及時反映資產價值變化,具有高度的決策相關性。

(4)會計成本分析從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在財務會計中,將成本分為未耗成本與已耗成本兩大類。未耗成本是指可在未來的會計期間產生收益的支出,此類成本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為資產項目,例如設備、存貨及應收賬款等。已耗成本則是指本會計期間內已經消耗,且在未來會計期間不會創造收益的支出。

這類成本又可分為費用和損失,前者在損益表上列為當期收益的減項,例如已銷產品的生產成本及各項期間費用等,後者則因無相應利益的產生,而在損益表上列為營業外支出等項目,例如火災、水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5. 什麼是會計分析會計分析的方法一般包括哪些

會計分析是指根據會計核算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對企業的經營過程及其經營成果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會計分析的結果是進行會計預測和會計考核的主要依據。 會計分析的方法 會計分析方法是指以會計報表和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和起點,採用專門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和評價,從而了解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發現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會計分析方法是對單位一定時期的經濟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剖析與評價,及時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總結經驗教訓,以便在以後的經營活動中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所採用的專門方法。其目的主要在於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評價業績、改進提高。 會計分析方法包括 ①定性分析:是指分析人員運用自己的主觀判斷,對企業的資金成本、利潤等方面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它一般適用於缺乏歷史會計資料或其它資料...會計分析方法包括: ①定性分析:是指分析人員運用自己的主觀判斷,對企業的資金成本、利潤等方面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它一般適用於缺乏歷史會計資料或其它資料的分析。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調查分析法和經驗分析法。 ②定量分析:是指運用統計技術,考察事物的規定性,從而把握事物性質的一種分析方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時間序列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等。 ③靜態分析:它是對已發生的經濟活動成果,進行綜合性的對比分析的一種分析方法,常用的靜態分析法有:相對數分析法、平均數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因素替換分析法、綜合計算分析法、價值系數分析法等。 ④動態分析:它是對企業正在進行的經濟活動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常用的動態分析有:指數分析法、發展速度分析法、ABC分析法、平均遞增率分析法,季節變動分析法、網路分析法、移動平均數分析法和費用效益分析法等。 ⑤預測分析:它是對企業經濟活動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常用的預測方法有:最小(大)損益值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矩陣分析法、決策樹分析法和馬爾可夫分析法等。 ⑥經驗分析法:是指分析人員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對企業預測的資料進行分析,並作出評價判斷的一種方法,它的方法有專家意見法、歷史類比法和直覺測定法。

6. 會計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會計分析是根據會計報表、會計帳簿,結合計劃、統計和其他資料,對有關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過程及其結果或預算的執行情況以及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等進行的分析研究。它是會計核算的繼續,也是經濟活動分析的一種,主要包括財務分析和成本分析。會計分析主要是將各種會計報表資料同有關的計劃、預算資料和歷史資料以及同行業先進單位等資料運用專門的方法進行對比,以企業的資金運動,產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費用的升降和盈虧等情況,或事業、機關單位的計劃,預算執行情況等為主題,查明實際偏離計劃、預算和歷史,同行業先進比較的差距,發現工作中的成績和經驗,揭示存在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措施,進一步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做好會計分析工作,有利於加強經濟核算,挖掘內部潛力,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7. 成本會計主要的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

1、健全原始記錄; 原始記錄是指按照規定的格式,對企業的生產、技術經濟活動的具體事實所做的最初書面記載。它是進行各項核算的前提條件,是編制費用預算,嚴格控製成本費用支出的重要依據。

2、建立適合企業內部的結算價格;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往往會相互提供半成品、材料、勞務等等,為了分清企業內部各單位的經濟責任,明確各單位工作業績以及總體評價與考核的需要,應制定企業內部結算價格。

3、健全存貨的計量、驗收、領退和盤點制度,為了保證入庫材料物資數量與質量,必須搞好計量與驗收工作,准確的計量和嚴格的質量檢測是保證原始記錄可靠性的前提;為了保證領、退的材料物資准確無誤,還必須及時辦好領料和退料憑證手續,使成本中的材料費用相對准確。

4、實施有效的定額管理,定額是指在一定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對人力、財力、物力的消耗及佔用所規定的數量標准。科學先進的定額,是對產品成本進行預測、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據。

5、頒布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規章制度是企業為了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和管理而制定的有關制度、章程和規則。企業內與成本會計有關的規章制度主要包括:計量驗收制度、定額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考勤制度、質量檢查制度、設備管理和維修制度、材料收發領用制度、物資盤存制度、費用開支規定以及其他各種成本管理制度等。

現代成本會計拓寬了傳統成本會計的內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內容廣泛,以我國會計界目前的共識來看,現代成本會計的基本內容是: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檢查。

成本會計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混合物,是計算及提供成本信息的會計方法。財務會計要依據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有關資料進行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而成本的形成、歸集和結轉程序也要納入以復式記賬法為基礎的財務會計總框架中。

因此,成本數據往往被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用於對企業管理當局業績的評價,並據此作出投資決策。同樣,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成本數據,往往被企業管理當局作為決策的依據或用於對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業績評價。

成本會計的崗位職責主要有負責生產成本的核算,認真進行成本、開支的事前審核;嚴格控製成本,促進增產節約,增收節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等14項職責。

(7)會計成本分析從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成本會計的職能

成本會計的職能,是指成本會計作為一種管理經濟的活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由於現代成本會計與管理緊密結合,因此,它實際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

現代成本會計的主要職能有: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在成本會計的各個職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職能,沒有成本核算就沒有成本會計。成本會計的各個職能是相互聯系,互為條件的,並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在全過程中發揮作用。

8. 什麼是成本會計成本會計包括那些內容

同類型的企業成本會計工作差別很大;在同一類型的企業里,若分工不同,工作流程也會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成本會計工作包括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
1.整理各項費用並進行歸集和分配;
2.做記賬憑證並登賬;
3.月末對費用進行核算;
4.統計各項費用的指標考核結果並上報經理。
成本分析:
1.根據成本構成和歷史發生情況以及計劃指標進行比較;
2.成本分析報告。

除非是新設立的企業,沒有自己的成本會計業務流程。一般,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成本報表,以確保管理者需要的數據和會計信息的一貫性。

如果是採用財務軟體的話,一般可以根據基礎數據自動生成報表,只要注意基礎數據錄入正確就可以了。

9. 什麼是成本會計成本會計涉及的范圍是什麼需要做哪些事情。

成本會計的基本內容是: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檢查。
直接講,就是每件產品都會有BOM清單(標准物料清單)。但生產過程中的實際用量與BOM清單並不相符,或高或低的。成本會計工作重點就是分析這情況的原因,力求進一步降低公司成本,或者修正BOM清單等等。
另外分析的版塊包括以下:訂單標准成本,訂料成本,采購成本,發料成本,實際用量成本。

10. 會計學 成本分析

1.A產品的成本919.67,芙田公司給出的定價為800,那麼生產1000件,就虧損119670元
2.如果生產B產品,那麼生產B產品成本=540*1500=810000
B產品銷售收入為=1160*400=464000
那麼虧損346000
3.如果生產C產品,則成本為1600*520=832000
銷售收入為980*500=490000
那麼虧損342000
4.如果繼續生產A產品,則成本為1200*919.67=1103604
A產品每個月可以銷售6000件,所以A產品再生產1200件肯定可以全部出售,則收入為1200*1200=1440000
則盈利336396元。
回到前面,如果我們答應對方以800元一件訂貨,就會承擔119670的虧損
因為生產線有剩餘能力可以生產A產品1200件,就可以盈利336398.
那麼總體盈利336398-119670=216726元。
最後結論是:答應芙田的訂貨要求,並用剩餘生產線生產A產品1200件。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