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中的計量日有哪些
① 會計中的計量日是什麼意思
世界計量日是一項在全球范圍內採用國際單位制和保證測量結果一致的政府間協議。100多年來,國際米制公約組織對保證國際計量標準的統一、促進國際貿易和加速科技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1999年,第二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把每年的5月20日確定為「世界計量日」。
計量日是支撐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現代計量包括科學計量、法制計量和工程計量。科學計量是研製和建立計量基標准裝置,提供量值傳遞和溯源的依據;法制計量是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計量器具和商品計量行為依法進行監管,
確保相關量值准確;工程計量是為全社會的其他測量活動進行量值溯源提供計量校準和檢測服務。
(1)會計中的計量日有哪些擴展閱讀:
計量日的作用:
(一)制定安全生產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指標及控制體系;
(二)加強行業管理,修訂行業安全標准和規程;
(三)增加安全投入,扶持重點煤礦治理瓦斯等重大隱患;
(四)推動安全科技進步,落實資金;
(五)研究出台經濟政策,建立、完善經濟調控手段;
(六)加強教育培訓,規范煤礦招工和勞動管理;
(七)加快立法工作;
(八)建立安全生產激勵約束機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計量日
② 會計的計量屬性有哪些
會計的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
會計計量就是對會計要素按貨幣量度進行量化的過程,即確定其金額的過程。其特點即會計計量是一種價值計量。所謂計量屬性,是指被計量客體的特性或外在表現形式。如對一張桌子,可以分別從長度、寬度、高度、體積、重量等方面進行測量,也就有不同的計量屬性。
會計計量屬性,是指會計要素可用財務形式定量化的方面,即能用貨幣單位計量的方面。會計要素同樣可以從多個方面予以貨幣計量,從而有不同的計量屬性。
(2)會計中的計量日有哪些擴展閱讀:
會計計量屬性的應用原則:
新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在選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時,新會計准則充分借鑒並考慮了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中公允價值應用的三個級次,即:
第一資產或負債等存在活躍市場的,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應當用於確定其公允價值;
第二不存在活躍市場的,參考熟悉情況並自願交易的各方靠近進行的市場交易價格或參照實質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資產或負債等的市場價格確定其公允價值;
第三不存在活躍市場,且不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應當採用估值技術等確定公允價值。
我國引入公允價值是適度、謹慎和有條件的。原因是考慮到我國尚屬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 ,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價值,有可能出現公允價值計量不可靠,甚至借機人為操縱利潤的現象。
因此在投資性房地產和生物資產等具體准則中規定,只有存在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才能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③ 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哪些
會計計量屬性是指會計要素的數量特徵或外在表現形式,反映了會計要素金額的確定基礎,會計計量屬性主要有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具體介紹:
1、歷史成本
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代價的公允價值計算。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
2、重置成本
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的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負債按照償付該項負債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
3、可變現值
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算。
4、現值
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算。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算。
5、公允價值
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算。
(3)會計中的計量日有哪些擴展閱讀
會計的計量各屬性的關系:
在各種會計要素計量屬性中,歷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資產或者負債過去的價值,而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以及公允價值通常反映的是資產或者負債的現時成本或者現時價值,是與歷史成本相對應的計量屬性。
當然這種關系也並不是絕對的。比如,資產或者負債的歷史成本有時就是根據交易時有關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確定的,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如果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換入資產入賬成本的確定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除非有確鑿證據表明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交易中,合並成本也是以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等的公允價值確定的
會計計量屬性的應用原則:
新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在選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時,新會計准則充分借鑒並考慮了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中公允價值應用的三個級次,
我國引入公允價值是適度、謹慎和有條件的。原因是考慮到我國尚屬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 ,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價值,有可能出現公允價值計量不可靠,甚至借機人為操縱利潤的現象。
因此,在投資性房地產和生物資產等具體准則中規定,只有存在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才能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④ 會計的計量標准有哪些
會計計實務來看,任何可用作會計計量的各種標准,實際上都具有自身的計量單位。並且往往存在多重性的計量單位。因此,會計計量根據不同計量目的和具體計量對象的要求,確定了一定的會計計量標准之後,還存在著選擇不同計量單位的問題。這是由於不同會計計量標准本身特點的不同,及其外在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所決定的。根據相同的會計計量標准.運用不同的計量單位所計量的會計信息會有各不相同的意義,或起到互為補充的作用。而使用會計計量單位不當,則會導致不恰當的會計計量信息,從而使經營決策失誤。所以,會計計量單位的研究,以及在實務運用中的正確選擇,是會計理論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會計計量單位的選擇,要根據不同會計計量目的和具體計量對象的特點和要求來確定。從理論上講,在會計計量的不同階段、不同范圍,或為了滿足會計計量的不同目的,確有選擇多種計量單位的必要,以確保會計計量能符合多種會計計量目的的要求,提供不同信息使用者特殊需要的會計信息,以使會計信息更具決策有用性。然而,在正常的經濟條件下,不同會計計量標准下的計量單位的選擇不應經常發生太大的變化。因為經常變化會計計量單位,不但會使會計信息變得不可捉摸,無法比較,也會使人感到會計計量的不嚴肅,而對會計計量信息喪失信心。所以只有在確有充分理由來證明原有的會計計量單位已不再適用時,才有必要改變原先選定的會計計量單位。如這種改變會引起對外報告的會計信息發生變化的,則有必要加以充分說明。日常會計計量中在選用非貨幣計量單位時.應盡可能保持原先選定的計量單位.使各期所用的實物量墮位或勞動量單位保持一致,便於比較分析和考核。如要運用某些標准量單位以進行調整換算的.則一經選定也應盡可能地保持穩定,而不宜經常變動。當然,這主要是針對對外報告的會計計量信息而言的。至於對內提供的為特殊決策所用的會計信息而選擇特殊的非貨幣單位計量時,選擇上的變化有時是必需的.只是要附加必要的說明解釋。採用貨幣計量單位計量時.在國家未作任何變動的情況下,一般均應以法定流通貨幣的名義單位進行計量,並保持長期穩定。如出現非本位幣反映的經濟業務.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或市場公認的換算率,將非本位幣貨幣換算成本位幣貨幣進行計量。貨幣購買力微弱的變化.並不會對會計信息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這種變化在一段時期內可能被相互抵銷,昕以不必馬上改變貨幣計量單位。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例如當物價持續單向變動時.且其變動率較大,這時,由於貨幣的名義計量單位已不能反映其實際的購買力,甚至會嚴重影響不同時期會計信息l的可靠性的情況下,才能考慮選擇一般購買力貨幣計』量單位。當然,這種選擇對於對外報告的會計信息計量來說,還可能會明顯受到國家法律和社會公認性的制約,可能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能用於特殊的經濟業務。但作為企業補充會計信息的披露,提供更加符合客觀實際的會計信息,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對用於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為目的的會計計量信息來講,對特定的經濟業務,在客觀經濟環境確有重大變化時,則應該及時選擇更具有相關意義的會計計量單位,對原來使用的名義貨幣計量單位按一定的物價水準,調整為一般購買力水平的貨幣計量單位進行計量,以確保能提供有助於經營管理決策相關的會計信息。要注意的是,會計計量單位的選擇並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會計計量特性,如會計計量標准、計量屬性和計量的時間和空間觀念等密切相關。這些因素的有機組合,便能構成一個完備的會計計量模式。
⑤ 會計的計量屬性有哪些它們各是什麼
計量屬性?歷史成本、現值、重置成本、現行市價、可變現凈值、公允價值
⑥ 會計計量的方式都有哪些
用貨幣或其他量度單位計量各項經濟業務及其結果的過程。其特徵是以數量(主要是以貨幣單位表示的價值量)關系來確定物品或事項之間的內在聯系,或將數額分配於具體事項。其關鍵,是計量屬性的選擇和計量單位的確定。作為財務會計的一個重要環節,會計計量的主要內容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成本、損益等,並以資產(負債往往可稱為負資產,而所有者權益為資產扣除負債後的剩餘資產或凈資產)計價與盈虧決定為核心。其中,資產計價就要用貨幣數額來確定和表現各個資產項目的獲取、使用和結存;而損益決定則是指通過量化和比較來確定經濟資源在使用過程中所發生的轉移、消耗或折耗同所產生結果之間的數量差。
會計計量。應堅持三個基本質量標准:(1)同質性,即會計計量所提示的數量關系(再現體)應與被提示的物品或事項的內在數量關系(客體)保持一;(2)證實性,即在給定條件相同時,不同的會計人員對同一客體的計量應得出相同的結果,也就是計量結果可以互為證實;(3)一致性、即計量方法的使用要保持前後期的一致性,以免使用者會計信息產生誤解。
會計計量與會計的旨在提供有關經濟主體數量信息的基本功能密切相關,是現代會計的發展動力之一。自19世紀末以來,西方財務會計在諸如成本計算、存貨計價、折舊處理、損益計處、遞延攤銷、稅金處理、盈利分配、投資計算、價格變動調整等方面的實務和理論問題,在很大程序上也是會計計量不同內容和所面臨不同問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