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提高產品價值的途徑有哪些
『壹』 管理會計如何創新
一、管理會計觀念的更新
新世紀的到來,客觀上要求管理會計人員必須樹立以下新觀念:
(一)市場觀念。在工業時代,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是一個相對穩態結構,產品生產表現為大批量、標准化,市場需求變化周期較長、個性化特徵較少,競爭主要體現在市場佔有率高低方面。與此相適應,傳統管理會計把目光聚集在企業內部的管理與動作上,注重通過控制產品生產成本來完成管理會計的目標,並以產品成本作為定價的基本依據。而進入信息時代後,由於信息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大大加快,經濟環境變化和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企業產品和生產設備很快就會過時,所佔有的市場份額或邊際利潤頃刻間被競爭對手「搶走」,產品壽命周期大大縮短;隨著社會富裕程度的逐漸提高,市場需求將呈現小批量、多品類、易變化的特點。因此,企業必須更新觀念,密切注視市場導向,加強研究市場動態,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動及時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以獲取市場競爭優勢。
(二)企業整體觀念。為適應當代瞬息萬變的客觀經濟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企業必須以具有整體優勢作為基礎和條件。企業管理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解成不同的子系統,各個子系統從總體上來說目標是一致的,但有時也會發生矛盾,這就要求必須把企業管理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只有整體的目標才是系統的最高目標,只有整體最佳才是最優的管理對策。管理會計必須根據上述要求,樹立整體觀念,從整體上去分析和評價企業的管理活動。整體觀念的樹立,有利於增強企業內部的協調運作,增強內部組織間的目標一致,減少內部職能失調。為此,管理會計的控制不能僅僅停留於對結果的分析,而要通過對過程的控制將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和企業整體目標相聯系,為尋求企業整體的競爭優勢服務。
(三)動態管理觀念。在工業時代里,企業組織結構是一種縱向的多層次等級管理結構,企業的市場調查、工程、製造、銷售、會計和財務等功能是分離的(即有嚴格的專業分工),加之信息傳遞和反饋手段落後,導致其應變能力差,管理成本高昂。而在21世紀的信息技術時代,由於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信息處理能力的日益提高,使得企業上下級之間、多功能部門之間及其與外界環境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十分便捷,企業可以隨時根據環境的變化作出統一、迅速的整體行動和應變策略。管理會計作為決策支持、規劃與控制系統,必須服從21世紀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樹立動態管理觀念,根據企業內、外部條件的變化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不斷地進行分析、比較和選擇,在動態中尋找最佳的平衡點。
(四)企業價值觀念。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是知識管理。與傳統企業管理一般只重視規章制度不同,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知識管理是強調以企業文化建設為重點的「軟」管理。而價值觀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它通過企業精神、經營方針、企業信條、企業座右銘等形式間接地表現出來。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精神,用一種共同的價值觀來熏陶全體員工。企業文化的確立和創造,必然對管理會計控制系統設計帶來影響,促使管理會計的系統設計更多地考慮到人的因素,以適應戰略管理所需要的文化氛圍,有效地實現其過程式控制制。
二、管理會計內容的調整與拓展
筆者認為在新的經濟環境和企業管理環境下,管理會計的內容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調整與拓展:
(一)成本管理方面。新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要求我們轉移成本管理重心、拓展成本控制視角。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產品的價值將更多地取決於產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識,這些信息有技術上的、也有市場方面的。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以及對市場的掌握在企業增值中占較大的部分,生產製造則占增值中相對較少的部分。產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企業為確保長期競爭優勢,不得不在信息、知識發展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產品的生產製造成本相對其開發和市場調研支出顯得微乎其微。在這種情況下,成本管理的重心應當逐漸從生產製造成本轉移到產品研製開發成本方面,由成本控制轉移到成本計劃。如何運用好各種資源,使高知識轉化為高智力,高智力轉化為獨特的策略、構思,進而形成各種新設計、新發展,是新時代企業最為關注的問題。
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目標市場與產品方向既定的情況下的日常管理,即戰術性管理。另一類是與企業長遠性和全局性發展相關的戰略管理。新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消費者需求多樣化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客觀上要求企業在有效地進行戰略管理的前提下,進一步索本求源、減少浪費、降低資源消耗。新的企業觀認為:企業是為最終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作業影響成本,動因影響作業。成本動因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與微觀層面相連,主要是與企業的生產有關的成本動因,另一類是戰略意義上的成本動因,如規模、技術、勞動力投入等因素。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在管理會計中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必須作革命性的變革———以「產品」為中心的成本計算將被以「作業」為中心的作業成本計算所代替。通過對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為盡可能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改進「可增加價值的作業」及時提供有用信息,從而促使相關的損失、浪費減少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從戰略意義上考慮,管理會計可以包含以下成本管理內容:(1)通過適度的投資規模來降低成本。(2)通過市場調研確定為顧客提供服務產品多樣性的廣度來降低成本。(3)通過合理的研究開發政策,按照所得大於所? 訓腦?蚪檔推笠底芴宄殺盡?4)通過合理勞動力投入來降低企業成本。
(二)決策分析與評價方面。
管理的重心在決策。從決策分析方面來看,傳統管理會計在進行決策分析時注重把模型運用和結果計算放在首位,而忽視模型運用的前提分析和結果計算的取數過程,以致影響到會計信息的准確性。應該說,與結果計算相比,取數分析過程更為重要。在經濟行為分析中,作為計算依據的取數是否正確,決定了計算結果的正確性;作為模型運用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決定了模型的可運用性。加之21世紀高新技術運用引起的企業內外經濟結構的不穩態性,要求管理會計進行決策分析時必須做到:(1)進行模型的理論前提與現實前提是否吻合的比較分析,從而確定選用的模型或對計算結果的可能修正;(2)在遵從取數的一般過程和其分析要求的前提下,確定取數的方法以及取數的分析方法;(3)對取得的數據進行確定性、可靠性評價,進而確定所取數據中存在的風險因素;(4)對模型中運用的數據,凡存在不確定性的因素,應提出控制措施。確實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須對取數進行風險值測定,並調整取數的大小。
從決策評價標准方面來看,目前管理會計所採用的決策評價標准主要是利潤最大化(成本費用最小化)和現金凈流量最大。這些利潤、成本和現金標準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從企業管理目標來看,上述決策標准已經過時,至少說很不全面。實踐證明,單一的決策價值標准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教訓,何況企業管理已從管理的單項研究發展到管理系統全面考察、從滿足於內部分析進展到注重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變化的綜合研究。21世紀管理的中心課題是不確定條件下企業價值的評估,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企業價值又是企業現實與未來收益、有形與無形資產、自身經濟走勢與外部資本市場的綜合表現。所以,現實的管理會計決策離不開利潤、成本、現金等標准,但還要綜合考慮各種難以或無法計量的因素。比如,在知識經濟中,企業投資方案的評價應側重以是否會給企業帶來人力資源的積累及各項技術的提高為標准,而不是僅僅注重短期可以節約多少資金等等。
(三)人本管理問題。堅持以人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人力資本將成為企業管理中首先考慮的問題。與此相聯系,管理會計在進行預測、決策、規劃與控制的過程中,必須將提供的會計信息與對人的管理結合起來。具體做到:(1)進行人的行為研究,採用有效的激勵方式和業績考核方案,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行為積極性,使人在開始行動之前就有積極的行為意識,在行為過程中能做到有意識的自覺控制。(2)對人力資源價值及成本的確定。為了實施具體的人力管理,有必要將人力資源價值與成本量化,因為量化後的人力資源數據有助於各項管理措施的操作。(3)進行人力資源的投資分析。人力資源同物力資源一樣,能夠在未來為企業獲得一定的收益,(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但是,若不進行科學的可行性分析,也會出現投資失誤,給企業造成損失。此外,對人力資源投資的分析與評價,還有助於企業在總資本預算中考慮到人的因素,使企業資金的分配更為有效,克服以往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重視人力投資的急功好利行為。
『貳』 關於管理會計
現代管理會計已從傳統單一的會計系統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綜合多種學科的邊緣學科。它作為現代會計的一個分支,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會計包括決策分析、預算編制、成本分析以及責任會計的推行等。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中小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一、中小企業的重要經濟地位據中國企業聯合會統計,截至2004年上半年,中國在工商部門注冊的中等規模以下企業已超過320萬家,個體工商戶也已達到2300萬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中企聯常務副理事長孫延祜指出,中國以民營、私營和個體工商戶為主的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已佔到中國國內生產總值55.6%的份額。 二、中小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的現狀目前,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其效果還不能令人樂觀。主要問題在於: 1、理論研究不夠管理會計是一門新興科學,我國會計界對它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嚴密的基本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仍停留在簡單方法的介紹方面,忽視理論系統研究,缺乏對實用性、功能性和可操作性的追求; 2、實際應用效果不太明顯由於理論體系尚未形成,實際運用起來也是有選擇性的。比如有些企業只知道簡單粗略運用量本利分析或是進行責任中心核算活動等; 3、管理水平及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中小企業領導人普遍沒有經過科學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管理觀念陳舊,人員選用上任人唯親,相信血緣關系,強調忠誠老實,不注重才能;其次,管理方式上過度集權,不夠民主。家族式管理現象普遍存在,強調家族利益,從業人員覺得為一個家庭服務,個人晉升發展的機會很少,積極性與創造性未能充分發揮。而且管理隨意性強,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對於管理會計更是模稜兩可;第三,由於中小企業規模小,報酬低,發展潛力不大,致使高水平、高素質的會計人員不肯下嫁,所以,目前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一般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學生,沒有實踐經驗,又無資格,或者是一些原鄉鎮企業的會計,業務素質較低,知識比較陳舊。而中小企業所要求的會計人員其實最好能面面俱到,有一定的綜合素質,這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4、會計信息主要應對外部需求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使用者較有限,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不高。主要為稅務部門的納稅管理外部需求、工商部門的年檢時要求提供的會計報表為第二位的外部需求、銀行貸款管理的需求為第三位的外部需求,其重點單純為資產負債情況及損益情況等方面。其次,投資者的決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成為最主要的內部需求,由於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投資者往往同時就是管理者,所以內部需求也不高。 三、推行管理會計制度,完善企業管理企業管理怎樣才能走出困境,使現代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廣泛應用,並發揮其作用,應認真加以思考。 1、改變會計職能 現代管理會計是會計職能的變化引起的。其主要職能已由信息支持向管理決策轉移,財務部門被賦予決策權,而且對工作結果負有不可推託的責任。相應地,財會人員由管理系統中的專業信息支持人員轉變為決策者與合作夥伴,新的職責與角色要求財會人員更多地了解企業各個方面,如製造過程、核心技術、研究開發、市場營銷、競爭對手以及供應鏈等,以制定正確的戰略計劃,為內部顧客提供有關他們應該作什麼及將會怎樣的服務,而不能只反映是什麼或過去怎樣。他們的工作精力將更少地用於信息報告,更多地用於計劃與分析,並且將更加廣泛地參與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在管理決策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2、以「目標成本」為起點和核心,深入挖潛增效 管理會計區別於傳統會計,在於管理會計既注重對成本的「數量管理」,也注重對成本發生的前因、後果追蹤分析,能夠從源頭上尋找到產生差異的數額及原因,從而達到持續降低成本的目標。因此,在對企業成本進行目標管理時,首先要把成本管理的每一項目深入明晰地落實到每一個具體作業環節上;其次,對每一生產環節的標准成本制訂,應有科學性和可行性。 3、全方位進行成本控制(1)充分運用量本利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現代管理會計所用的方法,從動態上來掌握企業生產經營中形成的現金流動,及時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 (2)認真推行責任會計制度,將企業成本控制與責任部門有效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目的。責任會計制度的最大優點,就是將企業日常工作分權管理,使高層管理人員集中精力抓長遠,各層管理人員在許可權內,放開手腳搞管理,並通過績效考核,發揮激勵作用。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其一,科學地制訂責任目標成本,分解成本指標。產品成本目標的確定,可以根據同行業先進水平確定,也可採取市場法來計算,即「售價—目標利潤—稅金費用」,並將產品質量、生產費用及數量、結構指標按照一般獨立生產經營企業的常用方法逐級分解。 其二,建立責任中心。責任中心(利潤中心、費用中心、結算中心、投資中心)建立後,還應對內部轉移計價方法、折舊提取方法、費用攤銷期限、存貨計價方法、資金成本計算、責任中心績效會計報表等作出規定。 其三,建立責任會計賬薄,確定責任主體。為了及時准確反映各責任單位或個別工作效率,在會計賬薄及記賬憑證上增設責任單位一欄。根據管理會計的要求,企業可以對「原輔材料」按實際采購量的目標成本記賬。而對「生產成本」、「產品成本」則按計劃(或標准)數量的目標成本進行記賬。對於製造費用和企業管理費用,由於它們也存在差異,相應還應增設「費用數量差異」和「費用效率差異」明細科目。 其四,定期報告,兌現獎罰。管理會計報告可以設計產品成本會計、責任單位成果計算報表、責任單位收支報表、責任中心績效考評報告等專用表格,上面應記載目標數、實際數和差異數,這些報表既要與對外報表保持有機聯系和對應關系,也要滿足反映各責任單位經營管理的要求財務部門集中核算或平行匯總這些報表,以形成完整的管理會計報表體系。會計人員應根據這些報表所反映的差異數,計算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及程度,做出獎罰評價意見報送單位高層主管人。
『叄』 論管理會計如何在企業經營中創造價值
管理會計的目標是運用一系列的專門方式方法,收集匯總、分析和報告各種經濟信息,充分發揮管理會計分析過去、掌控現在和策劃未來的職能,支撐相關決策,強化和完善管理業務控制,促進業務協同,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公司長遠的戰略規劃。
首先,管理會計比一般會計更關注管理和經營
一般會計和管理會計在企業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一般會計的職能是收集會計信息出具報表,注重核算和公司整體盈利,是向後看的經營思維。而管理會計職能上是利用會計信息做管理,是對一般會計的核算結果進行進一步加工處理的工作。在操作上,管理會計比較注重企業內部的決策、計劃及控制執行並對企業進行成本管理。與一般會計相比,管理會計更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細節,目標是企業當前利益的最大化、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提出未來發展戰略,是向前看的運營管理思維。
管理會計注重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從而能夠提升企業績效。例如管理會計能夠通過滾動預算、零基預算等預算方法控製成本,從而更好地考核和激勵管理層;此外,管理會計中的作業成本法可以幫助管理層更准確的核算成本、為決策與定價提供依據,還可消除不能給產品和服務帶來增值的業務。
其次,管理會計可促進財務人員提升個人業務能力,助力企業解決危機困擾
管理會計要求會計人員不但只具備財務會計的專業知識,更要具備先進的理念、廣闊的思維與極強的綜合能力助力企業宏觀把握其財務狀況,參與企業經營管理、運籌規劃,並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為企業帶來經營管理的新理念、幫助企業解決危機因擾、提升核心競爭力。
『肆』 管理會計中 產品定價應當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定價的基本因素
價格作為營銷因素組合中最活躍的因素,它應對整個市場變化做出靈活的反應。當然,這種變化必須受價值規律的制約,但它主要是受市場狀況、消費者行為以及國家的政策、法令等因素的影響。
(一)商品價值與商品成本因素
價值是形成價格的基礎,而成本又是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價格的制定必須考慮這兩個重要因素。
1、商品價值
商品價值量的大小決定著商品價格高低。價值反映社會必要勞動消耗,而社會必要勞動消耗是由生產資料消耗價值(C)、活勞動消耗的補償價值(V)、剩餘產品價值(M)所組成,即:商品價值=C+V+M。因此,企業制定營銷價格時必須首先考慮商品價值的三個組成因素。但是,在一定時期內,價格與價值並不總是相一致的,而是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當商品供過於求時,價格就會下降;當商求過於供時,價格就會上升。因此,不能把價值看成是影響營銷價格的唯一因素。
2、商品成本
成本是商品價格構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商品價格的最低經濟界限。在一般情況下,商品的成本高,其價格也高,反之亦然。商品的成本因素主要包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儲運成本和機會成本。
(1)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支出的全部生產費用,是從已經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和生產者所耗費的勞動的價值轉化而來。當企業具有適當的規模時,產品的成本最低。但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條件下,各有自己理想的批量限度,其生產超過了這個規模和限度,成本反而要增加。
(2)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是商品流通領域中的廣告、推銷費用。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銷售成本在商品成本中所佔比重很小,因而對商品價格的影響也微乎其微。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廣告、推銷等是商品實現其價值的重要手段,用於廣告、推銷的費用在商品成本中所佔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因此,在確定商品的營銷價格時必須考慮銷售成本這一因素。
(3)儲運成本
儲運成本是商品從生產者手中所必須的運輸和儲存費用。商品暢銷時,儲運成本較少,商品滯銷時,儲運成本增加。
(4)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企業從事某一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另一項經營活動所應取得的收益。但是,商品的成本不是個別企業的商品成本,而是所有生產同一產品的生產部門的平均生產成本。在通常情況下,機會成本對個別企業的商品成本影響比較大,對平均生產成本的影響比較小,因而對商品價格的影響也很小。
(二)商品市場因素
商品價格,除了成本和價值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商品市場供求狀況、市場競爭狀況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
1、商品市場供求狀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供求決定市場價格,市場價格又決定市場供求。因此,制定商品營銷價格時必須考慮市場的供求狀況。
(1)供求與價格的雙向影響
商品價格是在一定的市場供求狀況下形成的,在一定時期內,某種商品的供求狀況反映其供給總量與需求總量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供求平衡、供小於求和供大於求三種情況。
供求平衡是指某種商品的供給與需求在一定時期內相等。在供求平衡狀態時某種商品的市場價格稱為均衡價格。
假定供求和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不變,當某種商品的價格高於均衡價格時,該商品的需求量就下降,供給量則上升,形成供過於求。顯然,價格影響並決定了供求。當某種商品的需求減少且供給增多時,價格便會落至均衡價格或其以下,又表明供求影響並決定著價格。
當某種商品供小於求,則該商品的供給總量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商品價格便會上漲,形成賣方市場。隨著價格的上漲,企業的資金會轉向該商品的生產與銷售,導致該商品的市場供給量劇增,從而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形成供大於求的局面,價格自動回落。
(2)需求價格彈性
在通常情況下,某種商品的價格升高,其需求量就會減少,反之亦然。因此,制定商品營銷價格時必須考察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因素。
需求價格彈性,簡稱需求彈性,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某種商品的價格變動的百分比與其需求變動的百分比的比值。由於是兩個相對數的比值,故又稱為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2、商品市場競爭狀況
一般說來,競爭越激烈,對價格的影響也越大。按照競爭的程度,市場競爭可以分為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和不完全競爭三種狀況。
(1)完全競爭對價格的影響
在完全競爭狀態下,企業幾乎沒有定價的主動權。各個賣主都是價格的接受者而不是決定者。在實際生活中,完全競爭在多數情況下只是一種理論現象,因為任何一種產品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加之國家政策的干預以及企業的不同營銷措施,完全競爭的現象幾乎不可能出現,但是,如果出現了完全競爭,企業可以採取隨行就市的營銷價格策略。
(2)完全壟斷對價格的影響
完全壟斷是指一種商品完全由一家或幾家企業所控制的市場狀態。在完全壟斷狀態下,企業沒有競爭對手,可以獨家或幾家協商制定並控制市場價格。在現實生活中,完全壟斷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形成,然而,由於政府的干預(如許多國家的反壟斷立法),消費者的抵制以及商品間的替代關系,一個或幾個企業完全壟斷價格的局面一般不易出現。但是,如果出現了完全壟斷,則非壟斷企業在制定營銷價格時一定要十分謹慎,以防壟斷者的價格報復。
(3)不完全競爭對價格的影響
不完全競爭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普遍存在的典型競爭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多數企業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影響市場價格,而不是完全被動地適應市場價格。同時,企業在制定營銷價格時,應認真分析競爭者的有關情況,採取相應的營銷價格策略。
『伍』 如何利用管理會計提高企業經營業績
管理會計在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方面的關鍵作用。外部環境企業自身是無法控制的,企業管理只有從內部入手。縱觀世界各國企業,對如何提高利潤、降低成本的追求都在大力應用管理會計。管理會計在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基礎上,比單純的成本管理又前進了許多。管理會計包括成本管理(成本會計),當然不一定是成本越低越好,也不止是成本管理的內容,它也關注現代質量管理如TQM及六西格瑪(6 Sigma)和現代製造技術如JIT、精益生產與敏捷製造等提高企業收益的各種管理技術。管理會計也計算質量成本,用於質量管理。管理會計是管理與會計相結合的企業內部會計,它與財務會計、稅務會計等外部會計有所區別,主要為企業管理者們提供戰略、戰術、日常業務運營決策支持服務與績效管理等。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0-12-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陸』 管理會計運用會給企業帶來哪些改善
管理會計師初級辦公室整理自原上海財經大學校長湯雲為先生的講話:
從宏觀上說,可以通過運用管理會計的方法進行分析,使會計工作增加了面向未來、具有前瞻性、創造價值等職能,克服了會計工作單純核算與監督、職能狹窄的問題。
從微觀上說,第一,管理會計可以進行預測和決策。如進行本量利分析,預計和推測未來銷售、利潤等變化趨勢和水平;如進行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通過凈現值、回收期等指標,為項目投資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第二,管理會計可以進行經濟過程式控制制。第三,管理會計可以強化績效考核。通過責任會計制度,對企業內部單位或個人進行業績的評價和考核,明確責任,總結成績和不足,從而採取相應的獎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