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事務所會存在哪些問題
『壹』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存哪些問題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成因
從事務所組織形式的角度分析
我國現行的《注冊會計師法》規定,不準個人設立會計師事務所,只批准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和合夥會計師事務所。現在我國大約有80%的事務所採用有限責任制。《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的股東對事務所的債務只承擔有限責任,即僅以其對事務所的出資額為限對事務所的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事務所對外賠償不涉及股東的個人財產。這樣,作為股東的注冊會計師不必為出資額以外的私人財產擔心,從而使得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意識很低,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也僅僅處於一個較低的層次,如果僅讓它面對社會承擔有限責任,那麼他的職業道德和執業質量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機制約束和保障。
2. 從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角度分析
雖然隨著注冊會計師行業法律訴訟的增加,注冊會計師對審計風險增加了一定的認識。但總體來說,我國的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執業過程中還普遍存在僥幸心理,風險意識還比較淡薄。在審計過程中,存在接受委託時的只求招攬客戶,不問客戶情況,到現場執業時的只求效率,不求質量,最後報告階段的任意出具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一切從經濟利益出發,而不計審計風險的現象。
3. 從外部行業監管的角度分析
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起步較晚,目前還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一是行業監管出現多重管理的現象。財政部、審計署、證監會、注冊會計師協會和稅務部門等都會對企業年度財務報表的審計報告質量實施監督,這就使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陷入了一個被循環監督的困境,這樣既容易出現監督空白,又人為加大了監督成本。二是行業監管不力,權威性不夠,缺乏有效的監督檢查方式。
4. 從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角度分析
如果被審計單位缺乏內部控制制度,或雖存在內控制度但其設計不夠合理,或雖設計合理但卻沒有有效執行,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審計風險的大小。另外,如果被審計單位的體制不斷變革,人員流動頻繁,就會使被審計單位的環境處於一種經常變動的狀態,從而使其內部控制制度變得薄弱,而內部控制制度能力的削弱就增大了錯誤或舞弊出現的可能性,從而間接給審計工作帶來一定的風險。
『貳』 有關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些問題
1。南京有哪些會計師事務所?(越多的越好,如果有排名更好,我打算一家一家的嘗試)
答:事務所相當多,你可以到各招聘網站上注冊後,設置搜索器,將南京地區與事務所設置為搜索器條件,這樣,相關事務所招人時,你就可以很快搜索查詢到。
本土的事務所,好一點的有:江蘇蘇亞金誠會計師事務所、南京天衡會計師事務所、南京立信永華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各個天字輩的事務所,什麼天業、天泰、天宏、天元等。你也可以打114查詢。
另外,南京有不少外地分所,什麼利安達、亞太、京都天華、中准等等。德勤在南京有辦事處。
2。我沒有考會計從業資格證、CPA什麼的,打算今年開始考CPA,事務所會不會不要沒有CPA證書的畢業生?
答:現在很多畢業生畢業時,都沒有拿到CPA證的。不過,一般考過三四門進事務所比較容易。至少要在考狀態吧。如果沒有一兩門通過的,如果專業成績尚可,或者有人介紹,也可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不需要會計從業資格證。但進企業做會計,必須要有這個證書。
3。我聽說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會很累,但到底有多累呢?我不是怕累,就是想了解一下,心裡有個底。
答:事務所工作是強度比較大。當然,累不累和你的專業水準有很大關系。如果連別人的賬都看不懂,細細琢磨,當然累。如果是熟手,碰到的客戶又比較好,那就不是很累。另外,和項目經理安排你乾的工作內容也有很大關系。如果項目經理安排你乾的都是你不會的,你都要現學,那確實很累的。如果現學也不會,那就沒辦法了。所以會計師事務所人員流動性很大,很多人都受不了工作壓力,走了。
4。雖然學了四年的審計,但真讓我幹活,我真的一點都不會,在所里會有人教嗎?
答:你到事務所,一般會給你一套空白工作底稿的。底稿前面有應執行的審計程序。你自己仔細看程序,按程序做就可以了。如果明明程序上寫得很清楚,你老問別人,就會讓人覺得反感。而且,項目經理都很忙,很多事情焦頭爛額,哪顧得上來教你?最好自己學。
『叄』 對於會計事務所存在的問題的解決辦法
1、辦公室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缺乏明確的辦公室工作職責。由於工作人員少,尤其是後勤人員少,辦公室工作人員大多不懂業務,同時往往身兼數項工作,即要對外銜接各有關主管部門,還要管理內務及後勤,甚至還兼打字員、復印員、檔案報管員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辦公室工作效率及水平的發揮,不能起到理想的作用。
2、缺乏科學的內部考核和激勵機制,人才流動性大,高素質人才少。由於發展時間短、員工人數少的原因,沒有完善、科學的員工競爭與激勵機制,內部考核不到位,財務核算不細化,致使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吃大鍋飯,干多干少一個樣,旺季淡季一個樣;另一種是真正高素質的人才不安於現狀,想到更大規模的事務所尋求發展。這樣必然導致人員結構不合理,缺乏高素質的業務骨幹,一旦承接大項目,在人員配備方面就感覺有壓力,往往是發起人和全所各部門一齊上,才能拿下大項目。
3、質量管理不規范,三級復核未嚴格執行,執業風險大。由於人員結構的不完善,部門設置的不健全,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三級復核不能全面執行的情況,主要有:①項目負責人並不都是注冊會計師,部門經理在復核環節,即要負責項目負責人一級的審核,又要負責部門經理一級的審核,而事實上部門經理又不可能是每項業務的實際項目負責人,導致操作者與責任承擔者不一致;②未按業務種類分設總審核,驗資、審計、評估、基建項目由一人負責審核,由於審核人員受專業限制,往往對評估、基建項目的審核停留在對報告格式或個別文字的修改,未深入實質。③一些重大客戶的業務存在一定風險,但事務所顧於情面或利益而違背職業准則出具報告。
4、業務培訓不到位,業務水平難提高。由於規模不大、人員不多,大多未設置專職組織培訓的人員或部門,不能系統地、有計劃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往往是新業務來了,臨時突擊學習一下就開始執業。又由於業務連續不斷地進行,使業務培訓不能定期進行,即使培訓,也因部分人員在外執業而無法全部到齊。
『肆』 會計師事務所在管理與運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會計師事務所運作模式:由經理分配審計項目到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接單後帶領審計助理前往取證,取證完畢後回事務所製作底稿和寫報告,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審計報告。
會計師事務所是指依法設立並承辦注冊會計師業務的社會中介。事務所必須加入注冊會計師協會,接受後者的指導、監督和管理。事務所的組織形式主要有兩種:合夥事務所和由注冊會計師或單位發起設立的事務所。合夥事務所是由符合規定條件的注冊會計師,為共同執業簽訂書面合夥協議,共同出資設立。注冊會計師或單位發起設立的事務所是由具備條件的注冊會計師或單位發起、經過有關部門批准而成立的事務所。發起注冊會計師或單位以其出資額對事務所的債務承擔民事責任,事務所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民事責任。
『伍』 會計師事務所的問題
業務淡季的時候事務所選人是很慎重,有時間慢慢考核,然後留下來可以真正為事務所帶來效益的員工。任何一個事務所的發展都是需要時間的,看所長的交際能力如何,如果他的人家關系很厲害,可以攬到很多的業務的話那他的發展也就在三四年之內吧。否則的話早晚都會因為沒有業務而關門大吉的。
事務所選人更多的是看個人的條件,如果你現在是注冊會計師的話他必然會留你,因為這樣無論暫時是否有業務都可以增強事務所人力的競爭力,但是如果你只是作為助理進去的話事務所會更看重你的能力的,如果你真的會做這方面的工作他們留你的可能為50%,剩下的50%就是看他們的業務量來決定了。我是在事務所工作的,我們是個大所,人員也是在不斷的變動,但最終的原則就是我前面所說的那樣了。
『陸』 關於會計事務所的問題
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經營范圍為「承辦各類審計、驗資、會計咨詢和會計服務及其他法定業務。」
審計、驗資業務主要包括:
1、審查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
2、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3、辦理企業合並、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
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主要包括:
1.設計會計制度;
2.擔任會計顧問;
3.代理納稅申報;
4.代理記帳;
5.辦理投資評估、資產評估和項目可行性研究中的有關業務;
6.提供會計咨詢、稅務咨詢和管理咨詢;
7.代理申請工商注冊登記,協助擬訂合同、章程和其他業務文件;
8.培訓會計、審計和財務管理人員;
9.其他的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
『柒』 會計師事務所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在大數據時代中,每個行業都在積極進行著相應的技術和方法變革,以適應全新的市場環境,會計師事務所亦不例外。伴隨著信息技術更新,會計師事務所正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只有不斷調整才能在大數據時代中贏得競爭。
大數據代表著一個嶄新的時代,它提供了海量且種類多樣的數據,能夠幫助會計師事務所更好地處理業務及拓展業務范圍,但同時對其傳統業務、新興業務也有很大影響。
會計匯認為會計師事務所的傳統業務多以審計業務為主,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機遇,是可以更便捷高效地完成審計工作,避免了因審計抽樣方法造成的工作質量問題。
但相應的挑戰是注冊會計師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和適應。例如,注冊會計師要改變其傳統的思維模式,不能按照以前審計的思路去利用數據,而應依靠相關關系判斷審計證據;再如,注冊會計師要改變其傳統的審計方式,由隨機抽樣轉為總體抽樣,由事後審計轉為連續審計。
大數據時代的帶來,不僅影響著會計師事務所的傳統業務,還為新興業務提供了發展良機。會計師事務新興業務中,最為典型的是咨詢業務,包括企業管理咨詢業務和企業財務咨詢業務。
對企業管理咨詢業務而言,大數據的出現可從源頭上保障會計師事務所的咨詢質量,並提供可靠的建議;對企業財務咨詢業務來說,大數據帶來的機遇是保證了咨詢服務的質量,能做出更科學的結論,避免客戶遭受損失。
總的來說,伴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會計師事務所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需要積極做出相應對策。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會計師事務所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對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提高獲取數據、篩選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因為大數據提供的數據是海量卻價值密度低的,需要做好篩選、分析,以保證事務所的業務質量。
其次,建立重點客戶的共同需求模型,提供個性化服務。一方面可依據行業劃分重點客戶,另一方面可對重點行而言客戶共同的需求形成一個行業需求模型。
第三,加強大型事務所和小型事務所的合作。會計師事務所之間加強合作,旨在降低機會成本,提高整個行業的服務質量。
最後,提供「一條龍」服務,挖掘潛在客戶。對此,會計師事務所要整合所有業務,並基於所內擁有完整的業務線進行交叉銷售,滿足企業真正對「一條龍」服務的需求。
『捌』 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會出現哪些問題
會計師事務所管理不完全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問題。它的主體是人――包括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者和參與者兩個方面,是一種對立和統一的協調實踐。現在,中注協和財政部都在提倡搞做大做強,其實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外延上的機構壯大、業務拓展,另一方面就是內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協調性,後者是保證前者順利實施的基礎。
涉及管理的理論和說法現在可謂是汗牛充棟了,中國的語言很豐富,什麼以人為本了,什麼人是第一位的生產力了,什麼會計師事務所是人合組織了等等。可是,這些說法我們聽多了,就會麻木了,因為誰也不願意繼續的往深處和細處去想下去的,比如,到底什麼才叫以人為本,這個人是何人,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有國外的一些管理理論說,人,是生產經營活動最根本的要素,管理的本質就是對人的管理,這話倒是非常通俗的,直截了當,深入正題。不然的話,明明就是那麼簡單的問題,卻用文字搞得遮遮掩掩的,也就恰如文字游戲的幹活,沒有那個必要。
會計師事務所的人是管理之最難,人的地位、身份往往註定了人們看待問題時從自己的角度而不是從會計師事務所這個整體的角度和利益出發,真正的管理的有效性,恐怕未必就是完整的所謂制度,而是一些問題的讓步的學問。我只能是提出這樣的問題,至於深入的處理和解決,那非吾等小機構的人能力所及,但我們相信,視野中人會有很多高手加入討論、提出辦法,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參考的。
1、待遇,高也不是,低也不行。 「打工」(這里指非股東吧)的說,高總比低好,股東說,開始時把待遇水平提的很高的話,就會撐大了胃口,且不說會計師事務所風險大,更為主要的是業務不穩,固定的高待遇往往使得股東很難去承受業務不足的風險。結果,以為一切本來就那樣,以為自己的責任就沒有,哪怕是單位業務畏縮或幾乎沒有。
2、尊重,尊重是雙向的,可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各種現象表明,當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發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尊重的缺失。慣常情況下,每個人都說,要相互尊重,可是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和諧了,結果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反過來,溝通吧,心裏面往往又是對立著來思考問題,其實會計師事務所這個機構本身才是大家尋求統一的載體。
3、溝通,溝通是會計師事務所的靈魂所在,無論是日常的內部交流,還是項目組的執業活動,往往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有團隊意識的,這也正是會計師事務所與律師等執業活動不同的特徵。然而,我們發現,雖然我們很多文章連篇累牘的說「團隊精神」、「團隊行動」之類的名詞,可是,真正理解「團隊精神」的實質和表現的卻並不多的。那麼,團隊,到底什麼呢。比如溝通,有問題不說吧,改不了,說了吧,小性子上來了,這有時為什麼呢?
4、考核,模糊與細致關系的處理,算待遇的時候,按業務提成算的很細致不行,按老闆確定數據平均平衡一點更不行。給予基本工資少不行,基本工資多了提成少了又會有意見,為什麼呢。大約與組織目標和人員之間缺少信任有關吧。尤其是,在責任和風險承擔方面存在著誰也不願意去讓步的局面,很多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爭吵的往往就是為這么一類事情的。
5、股東,人少了不行,人多了也不行。股東太少了的話,很多人要股權呢,多了呢,裡面就會鬧起來了,一個人說了不行,多個人商量更不行,很多會計師事務所也是希望穩住骨乾的,但是在具體處理之中,是如喬家大院那般的一股獨大?還是眾人都是股東?眾人均不是股東?選擇之中很費思量的。見過有的會計師事務所就一個股東,老大,獨斷,抗拒,不行。見過眾人都是股東的情況,結果任何事情都討論不下來的。
6、骨幹,知根知底的不行,招聘的也難說。選擇骨幹人員吧,通常習慣於選擇知根知底的,這有好處,那就是相對的感情維系。可是,未必就好,因為時間一長了,就開始牛逼了;反過來,招聘吧,有時要靠運氣,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招個能說會道,幹活幹不了的,嗨嗨,老闆就等著去哭吧。有人說,能說會道是一技之長,可以去拉業務嘛,現在很多會計師事務所接業務、做業務按照比例提成(包括合夥人),股權成分弱化了,感覺象個體戶湊合在一起。
7、業務,做業務的和拉業務的,誰重要?人們會說,都重要。可是問題卻是,到了一定時候,個個都會覺得自己那個更重要了,有開始爭吵了,這中間是否都缺少個粘合的體制問題?合夥人是否可以按照做業務、接業務提成,只能按照股權分紅?
8、分配,創業的時候,股東和員工往往還相對還和諧一些,顧全大局,等到有點資本了,個個都開始爭了,這些都是事實,爭到最後,機構也完蛋了。還有個問題,就是如果有了點積累了,到底是留多點,還是分光?有時候,有了點積累了,大家都盯著,心想,為什麼不分掉,留著干嗎呢,可是,會計師事務所如果後面業務多了,人手少了,留著是為了用人開始,准備著後面新人來了之後如果沒有了業務所支付的工資待遇--財散人聚哦。有時我想,單位如果有幾百萬積累的話,招個高手,哪怕一筆業務沒有,俺也可以撐上個幾年的,心裏面就定了。
9、制度,有未必比無好到哪裡去。虛的空的制度沒用,通常需要跟具體事情結合。有朋友也說,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要靠各種規章制度的,申報機構的時候,要什麼全面的管理制度,還要很多多的文件。話是不錯,要求也不能說過分,可是實踐中,運行的結果是一個都不會有用的,那隻是走形式,讓人家來看的。真正的制度大約是協調磨合好多年後得出的幾個原則性的規矩才是最有效的。舉個例子,我們項目多在外省,結果,派人出差的時候,這個躲那個藏的,平時給的工資也不少,結果很多項目還需要俺老人家親自出門,長期駐扎,其中的一個項目躲的人多了,我覺得不是個事情了,於是,我們在分配上立了大的規矩,給三條路,一條,不出差的獎金沒有,你願意就留在家,二條,你出差補助有基數,好的,按系數,差的保基數,三條,在家嫌工資少的,做事砸了的,可以另謀出路。
會計師事務所擴大規模和做大做強,其實,這些基本的東西解決不了,今天擴大,明天分家。現在啊,人的管理中還有個現象就是「大屁沖不得,小屁聞不得」。說話聲音不能大,說話語氣不能急,個個都象是心裡燃起了一把火一般,一點就著火,很悲哀。
『玖』 請問會計事務所審計質量方面存在哪些問題,會影響審計成本謝謝了
(1)行業競爭激烈
自1980年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恢復重建以來,注冊會計師行業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壯大。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網站公布的數據,截止2013年6月30日全國有會計師事務所8151家,其中有80%是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注冊會計師10萬人。日益激烈的市場竟爭導致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在執業能力和優勢明顯處於下風的情況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生存,難免會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攬取業務上,甚至為招攬業務竟相壓價,這就導致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節約審計成本,減少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嚴重的削弱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的能力,增加了審計風險。
(2)業務季節性強
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業務大多集中在每年的1-6月份,在審計旺季,部分事務所為了搶占市場,賺取更多的利潤,不嚴格按照規定的審計程序進行審計,由此而產生的審計質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2.從會計師事務所內部分析
(1)審計人員的獨立性不夠,有待提升。
人才無疑是會計師事務所的第一生產力。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審計工作的質量。審計人員的素質包括:專業知識、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根據會計事務所目前的現狀,很多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節約審計成本,在人員招聘中不能給員工提供較高的薪資待遇,招不到具有較高專業知識和較強執業能力的審計人員,另一方面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薄弱,有些審計人員收受被審單位賄賂,與被審計單位相互勾結,為被審計單位的虛假財務信息提供證明。上述兩點最終導致審計質量下降,審計的獨立性差。
(2)內部審計控制系統不健全,不利於審計質量提升。
一般來說,審計過程質量的控制主要有三個方面: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後控制。加強內部審計系統建設,需要同時做好三個方面的審計控制,加強質量監管。事前控制,主要是在實施審計之前對總體審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工作進行相關規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階段
,此句出自於《禮記·中庸》,意思是說:不論做什麼事,事先要有廢」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准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1201號—計劃審計工作》中也特別強調計劃審計工作對於注冊會計師順利完成審計工作和控制審計風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從我國目前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狀況來看,很多審計人員忽略這一環節,不重視對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的編制,即使有審計計劃也留於形式,且未在審計過程中對審計計劃進行及時的修訂和調整,審計計劃對審計風險控制的作用無法體現出來。事中控制,是指在整個審計實施過程中對審計質量進行控制。由於審計業務執行對業務質量有直接的重大影響,是業務質量控制的關鍵。我國很多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人員在進行審計時,為了能夠提高審計速度,促進利潤增加,未對搜集的審計證據進行充分的考證,該履行的審計程序沒有履行或履行不到位,導致發表了不恰當的審計意見,這就不利於審計報告的真實性的保持。事後控制,是指在出具審計報告之前,由會計師事務所負責質量控制的人員,對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工作底稿,項目組作出的重大判斷和形成的初步審計意見進行最終的復核。這一環節是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的最後環節,會計師事務所的主任會計師對質量控制承擔最終的責任。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的中小會計師事務所領導不重視審計質量,未根據本所的
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審計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委派負責質量控制的人員不具有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導致准則要求的審計三級復核制度和程序未能有效執行,從而使得審計質量無法保證、審計風險大大增加。
3.從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方面分析
我國目前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模式採用的是政府監督和行業自律相結合。政府監督是指政府各部門包括財政部門、審計機關、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稅務部門、中國人民銀行等的監管。《中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五條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依法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
」明確了財政部門在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中的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主導地位。行業自律:是指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和地方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監管。目前在監管過程中存在問題是:一方面由於各個部門聯系不緊密,導致監管的職責分工不清晰,往往容易出現幾個部門共同監管同一個事項的狀況,甚至各部門之間監管相互重疊,這就容易造成多頭監管,最終導致監管無效。常見的現象是事務所屢屢遭受重復檢查,各檢查主體要求的標准不一致,讓事務所無所適從,不利於審計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規定注冊會計師協會是注冊會計師的行業組織,依法取得社會團體資格。注冊會計師協會在日常監督中一直扮演著「亦民亦官」的角色,表現在對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的檢查不到位,監控滯後,對違規會員的處罰力度不夠,這使得違規造假成本較低,不利於從根本上杜絕違規造假行為,提高全行業的執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