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政策的選擇立場有哪些
Ⅰ 選擇會計政策有哪幾種立場
會計政策選擇也可以分為宏觀會計政策選擇和微觀會計政策選擇。
宏觀會計政策選擇,是指政府或具有權威性的機構組織從「各種可行方法中」選用一種或幾種方法,制定成宏觀會計政策,從而為企業提交選擇的空間。可見,宏觀會計政策的選擇過程實際上就是會計准則的制定過程。而微觀會計政策選擇,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經營管理的目標,從既定的宏觀會計政策中選擇最適合本企業使用的具體原則和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的過程,並形成企業的會計政策。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是指企業根據本身的特點為達到一定的目標,在會計處理時依據既定規范(此規范一般由各國的會計准則、會計制度等組成),對可供選用的具體會計原則、方法和程序進行定性、定量的比較分析後,擬定決策並加以執行,企業一經選定某種方法,就不能隨意變更。
Ⅱ 如何選擇企業會計政策
我覺得你可以從各主要會計政策的選擇上進行討論。比如,投資性房地產可以用成本模式計量,符合條件的也可以變更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就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來說,公允價值計量當然會使資產和利潤上升。這一點給企業有一定的盈餘管理的空間。當然,也可以結合實際,目前我們國家的上市公司大多都對投資性房地產採用的成本模式計量。可以探討一下原因,分析一下問題。當然也可以在討論一下別的方面會計政策選擇上的問題。都可以說一說。
Ⅲ 可以選擇的會計政策有哪些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所採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當企業發生會計政策變更時,需要會計期間採用的方法和遵循的政策前後一致,所以選擇採用兩種會計處理方法調整賬務:追溯調整法和未來適用法。會計估計變更是職業判斷,是指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未來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的重估和調整.當企業發生會計估計變更時,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Ⅳ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介紹
會計政策選擇是指特定主體根據自身的目標在可供選擇的范圍內進行選擇並擬訂會計政策的過程。由於會計政策有宏觀政策與微觀政策之分,因此,會計政策選擇也可以分為宏觀會計政策選擇和微觀會計政策選擇。宏觀會計政策選擇,是指政府或具有權威性的機構組織從「各種可行方法中」選用一種或幾種方法,制定成宏觀會計政策,從而為企業提交選擇的空間。可見,宏觀會計政策的選擇過程實際上就是會計准則的制定過程。而微觀會計政策選擇,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經營管理的目標,從既定的宏觀會計政策中選擇最適合本企業使用的具體原則和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的過程,並形成企業的會計政策。本文立足於會計政策的微觀層面,研究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權歸屬。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是指企業根據本身的特點為達到一定的目標,在會計處理時依據既定規范(此規范一般由各國的會計准則、會計制度等組成),對可供選用的具體會計原則、方法和程序進行定性、定量的比較分析後,擬定決策並加以執行,企業一經選定某種方法,就不能隨意變更。
Ⅳ 會計政策的選擇原則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原則:
由上可知,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不是一個單純的會計問題,它是與企業相關的各利益集團處理經濟關系,協調經濟矛盾,分配經濟利益的一項重要措施。企業恰當選擇會計政策,對於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不能只考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必須兼顧方方面面。所以,企業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應同時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合法性和相對獨立性相結合
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應當是在准則、制度規定的可供選擇的會計原則、具體處理方法內的取捨,這樣才能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實可靠性。否則是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對於擬選用的會計政策與國家的稅收法規不一致時,會計政策應當保持自身的相對獨立性和穩定性,遵循會計核算本身固有的規律,而不必拘泥於國家稅收法規、政策的規定及變化或調整。
2.一貫性原則
企業選用的會計政策前後各期應當保持一致和連貫,不得隨意變更。當然,在理解和執行一貫性原則時,不能機械地理解不能變更會計政策。如果已經選用的會計政策使其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再具有相關性和可靠性,企業就不宜以該會計政策處理相關的經濟業務事項,而應從經濟環境和經營情況出發,重新選擇最能恰當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政策,企業應正確處理好保持穩定和適時調整的關系。當然,企業對於會計政策的重新選擇,應當按照會計准則、制度要求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並在財務報表附註中加以說明,以使會計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業管理當局選擇會計政策的出發點和具體影響,以正確理解會計信息的內涵。
3.適用性原則
企業選擇會計政策時,理所當然地應與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理財環境相結合,即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考慮行業特點、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內部管理、企業經營業績、現金流量、償債能力等多種因素。會計政策的適用性是確保會計政策得到很好發揮的重要保證。會計政策的適用性還意味著隨著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以及理財環境的變化,會計政策本身要重新作出選擇,以確保在新環境下的新的適用性。對於這一點的理解,與一貫性原則有著相同的辨證關系。
4.成本與效益相結合的原則
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權衡提供會計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會計信息質量得到保證的基礎上,企業應選擇便於理解和實施 的會計政策,並盡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時,企業就優先選擇能使提供的會計信息更相關和可靠的會計政策。
5.遵守職業道德原則
遵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上崗執業的必備條件。一些上市公司由於利益驅動,通過濫用會計政策進行會計操縱的現象十分嚴重。由於在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中,會計政策處於至關重要的地位。因此,會計政策領域的道德建設問題十分突出,亟待開展。
Ⅵ 會計政策選擇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或著是會計政策選擇的具體表現
目前常見的會計政策有: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無形資產的確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計量、收入的確認、借款費用的處理、合並政策。
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需要遵守的原則有:合法性和相對獨立性相結合;一貫性原則;適用性原則;成本與效益相結合的原則;遵守職業道德原則。
來源:東奧會計在線
Ⅶ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
(一)對企業管理層的影響
在現代企業中,為了降低代理成本,企業的管理當局與股東之間都簽有一定的獎酬計劃,主要包括管理報酬計劃、分紅計劃和業績計劃。這些計劃都是根據會計信息制定的,管理人員的報酬是隨著報告盈利的增加而增加,提高報告收益的現值可提高管理人員報酬的現值。如果收益低於需要支付紅利的最低水平,則管理層存在減少當年收益的動機,即盡可能提前確認「收益損失」,以增加本來的期望利潤和分紅;如果管理者的分紅計劃中包括了認股權,那麼管理當局則選擇能平滑收益的會計方法,以保持其股票價格的穩定增長。企業管理當局對會計政策選擇的立場是維護個人收益最大化的企業立場。
(二)對企業股東的影響
道德風險是指由於市場中的一方不能觀察另一方行動的情況,而造成的一方對另一方有關行為的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是信息不對稱的另一種類型,是指掌握信息優勢的一方利用信息優勢來獲取超額利潤的現象。「逆向選擇」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企業管理當局有動機隱瞞不利信息,因為不利信息會損害他們的名譽,繼而降低他們在經理人市場的價值。
(三)對企業債權人的影響
為了降低風險,債權人通常要求在債務契約中規定一些限制性的條款。限制性條款一般都是依據會計信息訂立的,對條款的監督,也通過會計信息進行,這樣就使會計程序方法與違約的可能性大小直接相關,從而為管理當局的會計政策選擇提供了可能。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負債權益率越高,企業管理當局便越有可能選擇可將報告收益從未來期間轉移至當前的會計政策;如果企業在某種情況下將發生違約行為,管理當局總是會通過變更會計程序或者改變會計方法以避免這種違約行為。企業越是與特定的、基於會計信息的限制性條款聯系緊密,管理當局越是可能採用可增加當期收益的會計政策以逃避違約的懲罰。會計政策的選擇增加了債權人的契約成本。
(四)對政府的影響
政府通過制定各種管制性的規章,將社會資源的控制權轉移到自己手中。由於會計信息是政府制定政策或法規的重要依據之一,這些法規或政策體現的是政府的意圖,在特定的環境中代表的是特定集團的利益,目的是在全社會達到資源配置最優。企業管理當局為避免引起政治機構的注意,利用會計政策選擇來保護企業的利益。管理當局的這些選擇行為會影響政府的宏觀決策,從而增加了政治成本。
(五)對企業市場價值的影響
首先,當會計政策改變了觀察的數據,它可能影響股票價格;其次,管理者的報酬可能依賴於股票價格,而股票價格則依賴於管理者的行為。對管理者自身業績的評價也可能部分地依賴於這些股票的價格。由於股票市場對管理當局利益的直接影響,管理當局可能會用會計政策選擇這種特殊的方式操縱收益。會計政策選擇具有經濟後果,雖然可能不影響企業現金流量,但卻能夠影響企業的價值及其股票價格。
Ⅷ 我國在哪些方面可以進行會計政策選擇舉五個例子
如果不考慮稅法的影響,企業可以在以下方面自己選擇:
1、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
2、存貨核算方法
3、計提壞賬准備比例
4、任意盈餘公積提取比例
5、製造費用分配辦法和成本在產成品和半成品間分配方法
Ⅸ 可以選擇的會計政策有哪些(要全面)
1,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採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企業採用的會計計量基礎(也稱會計計量屬性)也屬於會計政策。
具體會計准則《企業會計政策及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徵求意見稿中規定:企業選用會計政策,主要涉及下列具體內容:
綜合性會計政策:合並政策(包括企業合並和合並會計報表)、外幣業務(包括外幣業務處理及外幣報表的折算)、估價政策、租賃、稅收。利息、長期工程合同、結帳後事項;
資產項目:應收款項、存貨計價、投資、固定資產計價及折舊、無形資產計價及攤銷、遞延資產的處理;
負債項目:應付項目、或有事項和承諾事項、退休金;
損益項目:收入確認、修理和更新支出、財產處理損益、非常損益;
其他:研究與開發、衍生金融工具、費用分配方法、成本計算方法等也是構成企業會計政策的重要方面。
2,稅收政策是政府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而確定的指導制定稅收法令制度和開展稅收工作的基本方針和基本准則。稅收政策是和預算政策一起發展的。稅收政策的核心問題是稅收負擔問題。稅收政策是指國家為了實現一定歷史時期任務,選擇確立的稅收分配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它是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3,對稅收籌劃有影響的會計政策:
資產項目:應收款項、存貨計價、投資、固定資產計價及折舊、無形資產計價及攤銷、遞延資產的處理;
負債項目:應付項目、或有事項和承諾事項、退休金;
損益項目:收入確認、修理和更新支出、財產處理損益、非常損益。
Ⅹ 常見的會計政策主要包括哪些
常見的會計政策包括:
1、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
是指企業確定發出存貨成本所採用的會計處理。例如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是採用先進先出法,還是採用其他方法。
2、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
是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後的會計處理。例如,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是採用成本法,還是採用權益法核算。
3、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
是指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後續計量所採用的會計處理。例如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是採用成本模式,還是採用公允價值模式。
4、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是指企業取得的固定資產初始成本的計量。例如,企業取得的固定資產初始成本是以購買價款,還是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進行計量。
5、無形資產的確認:
是指對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是否確認為無形資產。例如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是確認為無形資產,還是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6、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計量
是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事項中對換入資產的計量。例如,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還是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
7、收入的確認
是指收入確認所採用的會計原則。例如,企業確認收入時要同時滿足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買方、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相關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等條件。
8、借款費用的處理
是指借款費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即是採用資本化,還是採用費用化。
9、合並政策
是指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所採納的原則。例如,母公司與子公司的會計年度不一致的處理原則;合並范圍的確定原則等。
(10)會計政策的選擇立場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下述兩種情形下,企業可以變更會計政策:
一,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這種情況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要求企業採用新的會計政策,則企業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改變原會計政策,按照新的會計政策執行。
二,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由於經濟環境、客觀情況的改變,使企業原採用的會計政策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已不能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應改變原有會計政策,按變更後新的會計政策進行會計處理,以便對外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