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會計公司 » 上市公司會計法律案例

上市公司會計法律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8-16 16:23:43

⑴ 近幾年有哪些典型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的案例,請把具體案例描述並分析一下

建議去網路文庫詳細看一下具體案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例分析:
http://wenku..com/view/58be9cc389eb172ded63b79c.html
案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揭秘
http://www.e521.com/cksw/alfx/358857.shtml

下面是3個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案例
1、萬福生科
典型例子,當數萬福生科(5.940,0.18,3.13%)(300268.SZ)。2012年10月25日晚間,萬福生科公告稱,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業收入1.88億元、虛增營業成本1.46億元、虛增利潤4023.16萬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產事項。
但其造假顯然不僅存在於2012年上半年。2013年3月2日,萬福生科又公告稱,公司自查發現,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此前,公司披露其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收1.88億元。這意味著,這家於2011年9月27日掛牌上市的公司,目前披露的累計虛增收入,已高達9.28億元。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的特點,更因為其賬務被農業公司的行業特點遮蓋。「農業公司交易方式有的很原始,即使真的業績造假,單看調整後的業績報表也不容易識破。」一位接近深交所人士告訴記者。
有保薦人士認為,萬福生科存在難以被發現的虛假采購模式:公司將已實際入庫的糧食運出,以農戶的名義再次賣給糧食經紀人,後者再賣給公司,即一批糧食多次入庫,每次都有實際的入庫記錄。
比較久的兩個案例:
2、紫光古漢
而更讓市場震撼的,無疑是與萬福生科同屬於湖南地區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漢(000590.SZ)。3月12日,公司披露其財務造假等多項違法事實及證監會的處罰決定——2005年至2008年間,紫光古漢連續四年累計虛增利潤5163.83萬元,占其對外披露利潤累計額達87.04%。公司遭證監會警告並處50萬元罰款,前董事長郭元林等7名時任高管被證監會警告並處累計39萬元罰款。
紫光古漢的財務造假手法更多是通過關聯企業實現。其關聯公司湖南紫光葯業、衡陽中葯公司在紫光古漢虛增營業收入的不歸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3、綠大地
綠大地於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發行股票並上市,募集資金達3.46億元。
2004年至2009年間,綠大地在不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情況下,登記注冊了一批由綠大地實際控制或者掌握銀行賬戶的關聯公司,並利用相關銀行賬戶操控資金流轉,採用偽造合同、發票、工商登記資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將款項支付給其控制的公司組成人員,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虛增收入。
其中,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7年6月間,綠大地使用虛假的合同、財務資料,虛增馬龍縣舊縣村委會960畝荒山使用權、馬龍縣馬鳴鄉3500畝荒山使用權以及馬鳴基地圍牆、灌溉系統、土壤改良工程等項目的資產共計7011.4萬元。綠大地還採用虛假苗木交易銷售,編造虛假會計資料,或通過綠大地控制的公司將銷售款轉回等手段,虛增營業收入總計2.96億元。綠大地的招股說明書包含了上述虛假內容。

⑵ 近年來上市公司會計披露不真實的案例。

你去找那些上市瞭然後被摘牌,破產的哪些企業。基本都是披露不真實的。

⑶ 誰能提供最近3年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案例(5個左右),要具體一點啊。急需急需!!!!

東方電子曾經是股本擴張與業績增長交相輝映的典範。公司凈利潤從1997年的7061.55萬元增長到2000年的47296.57萬元,增長了6.7倍,凈資產收益率平均高達30%。上市之後,4年中其股價累計飆升了60倍以上。
2000年4月29日,康賽集團第一大股東康賽實業虛假出資,其在公司1998年配股中應繳的6800多萬元配股款,竟是從公司所收的社會公眾股配股款中「借出來的」,但立華出具的驗資報告卻寫著:「公司本次配股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實際募集資金20385萬元已匯入公司銀行賬戶。」
2000年12月19日,中國證監會對活力28作出處罰,緣自該公司多次發生違反證券法規的行為。活力28在申報上市及上市後3年間,共虛增利潤22792萬元,編造2320萬元的銀行假進賬單,稱其大股東、國家股代表荊州市國資局配股資金到位,並在公告中謊稱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驗證,公司配股所募集資金已募足,而事實上,這筆款項直到事發後才補足。立華派出的注冊會計師曾一直對年報出具無保留意見。
2001年3月5日,上交所對幸福實業給予公開譴責。當新任大股東名流投資有限公司進入幸福實業後,清理出令人吃驚的注水亂賬——虛增的應收款、虛評的資產等等,還發現幾乎全部凈資產2.5億元在3年前就被抵押出去,資產大幅縮水,變成一個空殼。而當年為幸福實業出具審計報告的也是立華。

⑷ 近幾年上市公司發生的違背會計職業道德的事件

一、 藍田股份
1、造假污點
據中國證監會1999年10月公布的查處結果,藍田股份在股票發行申報材料中,偽造有關批復和土地證,虛增公司無形資產1100萬元;偽造三個銀行賬戶1995年12月的銀行對賬單,虛增銀行存款2770萬元;將公司公開發行前的總股本的8370萬股改為6696萬股,對公司國家股、法人股和內部職工股的數額作相應縮減,隱瞞內部職工股在1995年11月6日至1996年5月2日在沈陽產權交易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事宜。據此,中國證監會當時對藍田股份主要責任人處以警告並罰款10萬元。
隨後,從1999年到今年的3年間,藍田股份三度申請配股,均未獲得證券監管部門的核准。去年9月21日,證券監管部門再次到藍田股份進行調查。
2、市場質疑
市場質疑之一:看不到野藕汁賣,何來上億元的利潤。 藍田股份年報顯示,公司的藍田野藕汁、野蓮汁飲料銷售收入達5億元之巨。在一般人的眼裡,全國應該到處都賣藍田野藕汁、野蓮汁,而且很熱銷,但是全國很多地方的投資者表示,並沒有看到這種熱銷場面,甚至在當地市場根本沒有見到過野藕汁,看到的只是中央電視台連篇累牘的廣告。
市場質疑之二:資料顯示,藍田股份有約20萬畝大湖圍養湖面及部分精養魚池,僅水產品每年都賣幾個億,而且全都是現金交易。然而,魚網圍著的20萬畝水面到底裝了多少魚?沒有人能說清楚,也就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存貨了。再與同樣地處湖北的武昌魚以及相距不遠的湖南洞庭水殖相比,其高出幾倍的毛利率非常令人難以置信,而且藍田股份從來也沒有給投資者一個合理、詳細的解釋,只是以藍田是高科技生態農業、利潤就是高來解釋。
市場質疑之三:對於藍田股份的「業績神話」,近年來一直有很多投資者和研究人員在分析。比如,有人分析認為,2000年藍田股份的流動資產占資產百分比是同業平均值的約1/3;而存貨占流動資產百分比高於同業平均值約3倍;固定資產占資產百分比高於同業平均值1倍多;在產品占存貨百分比高於同業平均值1倍。藍田股份的在產品占存貨百分比和固定資產占資產百分比異常高於同業平均水平,藍田股份的在產品和固定資產的數據是虛假的。也有人分析認為,藍田股份去年主營業務收入18.4億元,而應收賬款僅857萬元,顯然不合常理。
藍田股份這只「績優高成長股」,給投資者的確留下太多太多的疑團。
藍田股份可能的造假手法是多計存貨價值、多計固定資產、虛增銷售收入、虛減銷售成本。主要疑點有:
1、應收賬款之迷解釋離奇。藍田股份去年主營業務收入18.4億元,而應收賬款僅857萬元。公司方面稱,由於公司基地地處洪湖市瞿家灣鎮,占公司產品70%的水產品在養殖基地現場成交,上門提貨的客戶中個體比重大,當地銀行沒有開通全國聯行業務,客戶辦理銀行電匯或銀行匯票結算貨款業務,必須繞道70公里去洪湖市區辦理,故採用"錢貨兩清"方式結算成為慣例,造成應收賬款數額極小。藍田股份的這一解釋引出新的疑問,該公司似乎在上市公司中又創一項奇跡,即近18億多主營業務收入主要靠現金交易完成。稍懂財會知識的人士,勢必對藍田股份"錢貨兩清"方式結算下的銷售收入確認產生懷疑。另外,藍田股份去年野藕汁、野蓮汁等飲料銷售收入達5.29億元,難道飲料銷售是因市場供不應求而未出現應收賬款嗎?
2、魚塘里的業績神話。藍田股份上市後的業績增長令人驚嘆,該公司1995年凈利潤2743.72萬元,1996年上市當年翻番實現5927萬元,1997年至1999年三年分別為14261.87萬元、36472.34萬元和54302.77萬元。藍田股份的業績幾乎年年實現翻番增長,直到2000年後才出現萎縮,降至43162.86萬元。藍田股份的業績主要來自"神奇"的魚塘效益,原總經理瞿兆玉曾在去年3月稱,幾年來產品始終處於不愁銷的狀態。瞿兆玉繼而介紹,洪湖有100萬畝水面可以開發,藍田股份現在只開發了30萬畝,而高產值的特種養殖魚塘面積只有1萬畝,這種精養魚塘每畝產值可達3萬元,是粗放經營的10倍。據有關報道稱,藍田股份在精養魚塘推行高密度魚鴨配套養殖技術,每畝平均產成魚由35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加上養鴨收入,每畝平均收入由1400元提高到近萬元,養殖成本降低20%。而同樣是在湖北養魚,去年上市的武昌魚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公司6.5萬畝魚塘的武昌魚,養殖收入每年五六千萬元,單畝產值不足1000元。藍田股份創造了武昌魚30倍的魚塘養殖業績,其奇跡有多少可信度?如今已越來越遭懷疑。
3、飲料毛利不可思議,按照藍田股份披露的和藍田總公司的結算價格為46.8元/箱(24罐)(其中野蓮汁為46.8元每箱,野藕汁為44.2元每箱)。按照市場上常見的藍田野蓮汁、野藕汁包裝估算,假設每3罐野蓮汁、野藕汁為一公斤(每罐藍田飲料為350ML)大概每公斤飲料藍田股份獲得5.85元的銷售額。按上述的計算,每公斤飲料實現利潤2.42元。如果按照33%的所得稅,藍田股份每公斤飲料實現的2.42元凈利潤(稅後)至少需要2.42/0.67=3.61元的所得,也就是說藍田股份靠每公斤5.85元的銷售額至少實現了3.61元的利潤,利潤率為61.71%,在競爭激烈的飲料行業能夠實現這種利潤嗎?
藍田股份幾個可疑的會計科目(單位:萬元)
1999.12.312000.12.312001.6.30
應收賬款 1,242 857 3,434
存貨 26,614 27,934 44,715
其中:在產品 21,230 22,974 36,483
固定資產 131,438 214,254 215,335
在建工程 43,510 22,514 31,954
應交稅金-營業稅 15 4 10
應交稅金-增殖稅 22 28 48
資料來源:藍田股份2000年報(已審)2001年中報(未審)
應收賬款的疑問前已述及,存貨的疑問在於其主要構成是在產品,由於在魚塘里,我們根本不清楚其實際的品種、數量和重量;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的疑問與存貨的疑問是一樣的,藍田股份主要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都在水裡面,誰也搞不清楚水裡面有多少寶貝。筆者實在不明白,秦鳳英(簽字會計師)什麼有辦法核實水裡有多少魚、又有多少的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
藍田股份2000年主營收入是18億元,2001年上半年是8億元,也就是說每個月收入是1.5億元,藍田股份增殖稅率是13%-17%,營業稅率是5%,可是它一個月只要提4萬元的營業稅和28萬元的增殖稅,這樣的納稅額比一家年收入5000萬元的企業還少,而藍田是18億元,這稅是不是交得太少了,還是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收入?

⑸ 會計違法案例案

ХХ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稅務違法案

一、企業基本情況

ХХ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冶金企業,下設營銷部、材料供應公司、爐料供應公司、修建工程公司、運輸部、機械分廠、燒結分廠、煉鋼分廠、煉鐵分廠、軋鋼分廠等四十四個二級核算單位。公司財務實行統一管理,分級核算,材料和產品實行統購統銷。營銷部主要負責產品的銷售,材料供應公司、爐料供應公司及國貿部主要負責大宗材料的采購。

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財務制度健全,會計核算規范,內部分工明細,實行了會計電算化,分廠的財務人員由公司財務部垂直管理,各分廠、公司以計劃成本價核算各環節成本,通過內部銀行相互結算。××會計師事務所按季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會計報表進行獨立的審計,屬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國稅機關在公司設立稅收駐廠管理組,對下屬各分廠、公司要求按月申報進、銷項稅額、應納稅額等涉稅資料,月底由公司財務部匯總申報納稅。

2001年度,該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78040.52萬元,實現增值稅46108.37萬元,已納增值稅45316.01萬元;2002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4686.05萬元,應納增值稅48286.42萬元,已納增值稅44152.06萬元。

2003年9月,當地國稅稽查局對該公司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間的增值稅進行了稽查。

二、查前分析

檢查人員在檢查前分析了該公司的財務會計報表、納稅申報表和有關納稅資料,調閱了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並對公司的會計制度與內部控制制度進行了分析性復核,認為該公司財務基礎工作較好,會計核算規范,財務人員業務素質較高,有關的涉稅問題公司進行了自查,作了稅收調整。檢查人員根據這些情況,結合該公司的生產經營特點,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檢查:

(一)針對該企業是大型冶金企業,分廠較多,生產規模較大,生產工藝要求高,需要眾多的輔助生產部門為基本生產部門配合。因此,應考慮企業輔助生產部門為本企業生產和在建工程項目提供自製產品、設備的稅收處理問題;下屬具有獨立納稅主體資格的分廠之間相互提供自製產品、相互領用材料問題;公司二級分廠及關聯企業之間的銷售價格是否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進行稅收處理問題。

(二)考慮該公司在2001年、2002年技改任務較大,再從會計報表看,兩年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增加額都較大,應檢查其在建工程領用材料(水泥、沙石、木材、備品備件等)、使用自製產品(鋼材、鋼板、水、電、氣等)和設備的稅收問題,看是否按規定轉出進項稅額或做視同銷售處理。

(三)通過對企業2001、2002年度財務報表及報表說明進行對比分析,發現該「應收帳款」數額較大,逐年呈上升趨勢,再進一步進行明細分析,均集中在少數幾個大的單位。檢查人員認為,近幾年鋼材市場較好,「應收帳款」逐年增多的現象很不正常,而且都集中在少數單位,懷疑和這些客戶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有無向這些客戶收取延期付款利息的可能。

(四)由於公司的大宗原材料購進都是由材料供應公司、爐料供應公司、國貿部集中采購,再由下屬各單位按用途和需要進行領用,進項稅額由物資采購公司、供應公司上報公司財務部申報抵扣。材料的領用使用兩種領料單,即工程領料使用《工程領料單》,生產領用使用《生產領料單》,工程領料由公司財務部統一作稅收調整。因此,檢查人員認為各下屬單位領用材料的用途應是檢查的一個重點。

(五)通過對企業的《生產成本計算表》和《單位銷售成本明細表》比對分析,發現2001年6月份、12月份和2002年8月份、11月份單位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與其他月份相比,高低波動幅度較大,檢查人員憑著平時的檢查經驗,分析是否存在自用產品直接在產成品車間領用,未通過產成品倉庫;產成品損失是否直接在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中結轉,未作正常的會計和稅收處理等問題。於是檢查人員將此作為檢查的又一個重點。最後再進行一些常規的稅收檢查。

三、檢查方法

(一)、摸清情況,分析疑點

由於該公司規模大、核算形式比較復雜,因此,在檢查准備階段,我們詳細地了解被查企業的基本情況。

一是了解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和產品結構情況。包括企業的生產能力、技術裝備水平、產品的品種結構、用途、銷售對象以及生產所需礦石、燃料、輔料、備品備件、及其單耗和購貨渠道;從礦石投入經焙燒、初煉、精煉,最後軋成型材的整個生產工藝流程。二是了解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管理體制。主要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及二級核算單位名稱,在生產經營中的作用、隸屬關系,在異地是否設有生產經營分支機構,總機構對其管理的形式。三是了解企業存貨的購進、領用、發出、保管制度。包括材料的采購權、材料的領用手續、使用憑證和產品銷售權、產品發出和銷售手續(如何收款、開票、提貨、結算)以及財務稅務處理方法。四是了解企業內部會計核算體制及財務管理制度。包括企業的核算級次、內部各部門(單位)之間的結算方式、成本核算方法、營業收入的確認時間、依據、增值稅稅額繳納方法(是集中由總廠納稅,還是由各分廠單獨納稅)、進、銷項稅額匯集方法、會計報表匯總編製程序、資金調度許可權和內部考核制度等等。

在全面了解企業基本情況的前提下,從中分析可能存在稅收問題的環節,確定檢查的重點和方向。

(二)、全面分析,尋找疑點

針對該公司檢查業務量大的情況,我們在檢查中採取了「三結合」的方法:即分核算單位檢查與匯總核對檢查相結合,重點環節全面檢查與分環節抽查相結合,帳簿檢查與實地檢查相結合。

首先,將該總公司財務會計報表、納稅申報資料分別與總帳、明細帳、有關帳戶以及與下屬二級核算單位相互核對,看上下邏輯關系是否吻合;其次,對各項銷售收入和費用支出、成本項目等帳戶逐月進行配比分析,看是否合理;再次,根據各相關帳戶之間的勾稽關系,進行縱橫、上下比對,看是否正常;最後,在全面檢查的基礎上,組織全體檢查人員回過頭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查找存在問題的疑點和環節。

疑點一:該公司2001年、2002年基建工程較大,再查看其公司與施工單位的工程結算表,原材料所佔地比重較小,這中間是否有自產品、原材料用於在建工程呢?

疑點二:這么大的公司兩年內在帳面上盡沒有一筆存貨損失,是否採取其他「變通」的手段進行處理呢?

疑點三:在檢查存貨及「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明細帳時,發現 2001年6月和12月、2002年8月和11月份結轉完工產品單位成本比以前各月增長40%左右,遠遠高於該公司當期銷售收入增長幅度,此中間必有蹊蹺?

疑點四:在檢查「其他應付款」明細帳時,發現「山東省某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自2001年2月開始每月都有貸方發生額,沒有借方發生額,而且數字越滾越大,明細帳摘要欄註明「借款」,到2002年12月份多達630多萬元,難道此建材銷售有限公司每月都借款給該公司嗎?

疑點五:在檢查「應付帳款」明細帳時,發現「江蘇省某市海底金砂公司」每月貸方余額較大,最高達700多萬元,按理說近年來鐵砂市場緊俏,不可能給欠這么多的貨款?為什麼到年底對方都不要款呢?

(三)、深入檢查,解惑疑點。

帶著一個個的疑點,檢查人員一邊進行常規檢查,一邊對每個疑點認真思索、分析。具體在檢查方法上考慮到該企業的財務核算水平高、業務量大的特點,帳面檢查時,採取對一般環節和部門抽查與重點環節和單位詳查相結合,順查法與逆查法相結合的方法;在檢查單位上,重點查有關物資供應、機修、供水、供電、供汽、市場營銷、成本核算等部門以及財務部、各大煉鐵廠、軋鋼廠、機械廠、汽運公司等有關輔助分廠;在檢查科目上,以企業「原材料」、「產成品」、「在建工程」、「主營業務收入」、「生產成本」「應收帳款」」、「應交稅金」「其他應收款」 等往來帳戶為檢查重點。在檢查當中注重捕捉點滴信息和蛛絲馬跡,抓住瞬息之間有價值的線索,注意觀言察色,透過現象看本質。循環地進行分析、歸納、判斷、推理,不斷創新思維,調整檢查方法,以此形成清晰、高效的檢查思路,提高工作效率。

檢查中除按照常規檢查發現一些問題外,還解惑了以下疑點:

1、在檢查「××第一機械分廠」時,發現2001年10月份一筆「借:內部往來18882140.79元,貸:原材料 10021146.18元,貸:內部利潤7157399.76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703594.85元」的會計分錄,後面附的原始憑證:《工程專用領料單》和設備處開具的驗收《完工設備交接單》,品名為「H型」煉鋼生產設備。引起了檢查人員的警覺,後進一步詢問有關人員,他們不得不交代出是機械廠自製的生產設備,沒有作視同銷售處理,偷逃增值稅182.74萬元的違法事實。

2、在檢查「第一軋鋼廠」和「第三軋鋼廠」2001、2002年「生產成本」明細帳和「銷售成本明細帳」時,發現2001年6月和12月份、2002年8月和11月份單位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與其他月份相比,高低波動幅度較大,經進一步檢查發現其km型元鋼和ko型鋼板2001年6月和2002年8月結轉完工產品生產成本比以前各月增長50%以上,Kw型角鋼Kc型元鋼2001年12月和2002年11月的銷售成本比其他月份分別增長42%和53%。

於是檢查組人員分組分工,一是分別將所屬月份銷售日報表的收入銷售數量、金額與《銷售成本明細表》上的結轉成本數量、單位價格進行核對;二是深入生產車間逐項對所屬月份的每種產品《單位成本計算表》進行成本核查。
經核查,發現該公司,一是分別在2001年6月和2002年8月份採取將自用產品不作產品入庫處理,直接在產成品車間提供給外部施工單位,以加大結轉入庫產品的生產成本價值和單耗,少申報銷售收入486.66萬元;二是分別在2001年12月和2002年11月份將產成品非正常損失,不作帳務處理,直接在成品倉庫加大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以此來「消化」非正常損失312.27萬元的違法行為。僅此兩項共偷逃增值稅119.7萬元。

3、在對××物資供應部2001、2002年「應付帳款」明細帳檢查時發現「江蘇省某市海底金砂公司」每月貸方余額較大,最高達720多萬元,按理說近幾年鐵砂市場緊俏,不可能給欠這么多的貨款,為什麼到年底對方都不要款呢?在對××市場營銷部「其他應付款「明細帳檢查時,發現戶名為「山東省某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自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每月都有貸方發生額,沒有借方發生額,明細帳摘要欄註明「借款」,到2002年12月份多達630多萬元,難道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每月都借款給該該公司嗎?對這兩個不正常往來引起了我們檢查人員的高度警覺!

為查清情況,怕打草驚蛇,檢查人員不動聲色,及時地向稽查局領導匯報。於是,決定將檢查人員兵分兩路進行外調,一路赴山東省某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路赴江蘇省某市海底金砂公司。

結果,赴山東省某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外調的一路人馬,在當地國稅局地配合下,對該筆往來真實性的調查顯示,沒有此項借款業務往來,但是和該××鋼鐵股份公司有經營關系。後來在企業的支持下,我們找到了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物資采購的張經理,他如實地告訴我們,近年來由於他們房地產公司資金投入過大,流動資金緊張,采購建材產品不能及時支付貨款,只得和××鋼鐵股份公司達成協議,每月按照所欠貨款總額的1%支付利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會計處理:借:財務費用,貸:銀行存款。鋼鐵股份公司會計處理: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應付款)。至此,問題原形畢露,原來是××鋼鐵股份公司自2001年至2002年收取的延期付款利息631.25萬元,一直掛「其他應付款」帳戶。

赴江蘇省某市海底金砂公司的檢查人員,在和該公司的財務人員核對「應付帳款」(金砂公司為「應收帳款」)時,發現其自2001年開始余額一直不符,且相差數字越來越大。後經檢查人員逐筆核對,發現江蘇省某市海底金砂公司2001年6月112#憑證、12月124#憑證和2002年7月19#憑證、12月186#憑證結算購進鐵砂返利(會計分錄:借:產品銷售費用,貸:應收帳款-----××鋼鐵股份公司,摘要欄註明「結算購進鐵砂返利」),沖減了××鋼鐵股份公司的「應收帳款」,而××鋼鐵股份公司一直未進行帳務處理,因此形成了兩家「應付(收)帳款」相差723.3萬元,偷逃增值稅122.96萬元的違法事實,至此,全部問題已水落石出。

4、在檢查「投資收益」賬戶時,發現2002年12月份「投資收益」 科目中反映當年投資收益81.2萬元,再檢查「長期投資」帳戶,企業並無對外投資,再查看該會計憑證,發現12月1485#憑證「收到上海振興建材貿易有限公司投資收益81.2萬元」。檢查人員覺得很奇怪,難道該鋼鐵股份公司向上海振興建材貿易有限公司投資了嗎?資金又從那來呢?為此,檢查人員陷入了困境,把它作為檢查的又一個重要疑點。

檢查人員帶著各種疑問繼續進行常規檢查,突然發現「應收帳款」明細帳中也有一個名為「上海振興建材貿易有限公司」的戶頭,而且業務發生很頻繁,月末結存余額不大。檢查人員立即和剛才的疑點進行綜合分析,調整檢查思路,做出了種種的推測和判斷。再仔細檢查該鋼鐵公司與上海振興建材貿易有限公司2001年至2002年的每筆銷售業務,發現其銷售給該貿易公司鋼材平均銷售價格每噸在2280元,鋼板每噸在2420元,在與其他同內產品相比較,銷售價格明顯偏低,鋼材每噸偏低825元左右,鋼板每噸偏低872元左右。

面對檢查出來的問題,企業財務人員不得不交代出實情。說我公司為了開拓市場,擴大銷售網點, 2000年8月份與上海一家商貿公司共同投資注冊成立了「上海振興建材貿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200萬元,我方股本500萬元,對方700萬元。當時按照協議規定,我方開始不投入資金,但規定我公司第一年、第二年按照成本價供應產品,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5%的毛利供應產品,(同類產品毛利在32%左右)每年按所得利潤的80%抵繳我方的投資款(股本),待抵繳達到500萬以後,再按照股本分紅。所以在帳面上我公司沒有反映「長期投資」,直到2002年投資款抵齊後,才參與分紅,帳面有「投資收益」。至此,疑點已全部解惑。僅此,兩年共少計銷售收入1409.62萬元,少申報增值稅239.64萬元。

(四)、政策攻心,鞏固證據

在檢查人員掌握大量事實和證據的情況下,分別對該公司財務人員、倉庫保管人員和企業的法人進行詢問。同時積極宣傳稅收政策,實行政策攻心,並將涉案的真實情況逐漸地告訴他們,使他們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促使他們如實交代真實情況,從而達到我們進一步取證的需要,擴大檢查戰果,把案件辦成鐵案。

⑹ 急求2011年度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例!不甚感激~~

1月5日,遼寧新興佳向美國紐約州法院提交訴狀,起訴納斯達克交易所違反了其規章及其法定訴訟程序,導致該公司聲譽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害並使公司市值縮水2.2億美元。

此事件起源於2011年1月13日,納斯達克市場向新興佳發出退市警告,表示該集團未能及時向納斯達克市場提交有關2010年12月完成的財務重組相關情況。這造成遼寧新興佳股價從每股9美元最終跌至不到70美分。當時,新興佳表示,已經及時提供了所有必要的信息。

在起訴書中,新興佳方面表示,公司通過反向收購在美國上市而受到了納斯達克交易所管理人士的不公對待,同時「程序上有缺陷是武斷與任意地調查,並且匆忙作出決定的」, 「公然帶有歧視性」,目標就是摘牌中國公司。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分析此事稱,按照當前公布的事件起因來看,納斯達克對於新興佳的處罰過程不是非常透明,處罰依據較為模糊,且存在處罰過重的嫌疑,如果新興佳能夠充分地向法官說明上述事實,那麼案件訴訟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在訴訟進行的過程中,新興佳可能被貼上不遵守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法律法規的中國公司群體中一員的標簽,這將非常不利於法官做出公正裁決。

中國企業

在美上市遇難題

此事件的起因是中國企業在美上市所採用的反向收購的方式。反向收購又稱買殼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股東通過收購一家殼公司的股份控制該公司,再由該公司反向收購非上市公司的資產和業務,使之成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而原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一般可以獲得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從而達到間接上市的目的。

李勝茂認為,美國證券市場是以完全披露信息為基礎的,如果新興佳通過反向收購方式上市僅是為了規避上市時的信息披露義務,那麼其就很有可能存在納斯達克指控的違規行為;如果僅是將這種行為當做一種正常的上市途徑,那麼違規的可能性就較小。

新興佳只是大約400家通過反向收購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中的一員。美國證監會2011年6月警告投資者購買通過反向收購上市的公司的股票,稱它們可能有「欺詐及其他弊病」的傾向,並稱「調查發現數十家中國在美上市公司存在會計問題」。

這種曲線上市路線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夠避免首次公開發行時證券交易所的嚴格審核。此事件也表明中國在美上市企業必須要嚴格遵守美國證券交易市場的法律法規。李勝茂分析,這對今後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路徑將會產生一定影響。

⑺ 會計法規案例分析

本案例發生的盜竊損失和出納攜款外逃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 結果。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是: 1.貨幣資金管理存在很多問題:一是超限額保存現金,直接導致了被盜的巨大損失;二是有關票據、預留印鑒由出納一個人保管導致了出納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需要支取現金,為侵吞、挪用公款提供了便利;三是多頭開戶,為單位私設小金庫提供了便利;四是貨幣資金賬實相符的核對間隔太長,由於月末才核對,從月初到月末積累了較多的貨幣資金,給出納人員靈活支配資金的時間。這是導致出納得以持有30萬元未入賬貸款外逃的條件之一。應該加強貨幣資金的管理,相應地包括:按庫存限額的規定保存現金;票據、不同印鑒應該由不同的人員保管,防止私自支取貨幣資金;取消多頭開戶;及時核對貨幣資金,有必要的話可以考慮會計和出納每天下班前核對。 2.成本費用支出不規范:大量資金被用來走關系、個人奢侈消費,應該通過成本費用預算嚴格控制各項開支,提高經濟效益。 3.收入控制失范:由銷售部自主確定商品售價,商業折扣、現金折扣等,不利於公司控制全都收入,容易造成銷售部截留資金的現象。應該實施授權審批制度,確定銷售部可以確定的價格範圍、折扣幅度等,超限額的應該由上級批准。 4.缺乏投資風險控制機制,由財務部自行尋找投資機會並決定投資期限,容易忽視投資風險,同時也給財務部為部門或者個人私利操縱投資款項提供了便利。應該將投資項目的提出、論證,決策、實施等崗位分離,強調分析投資風險,必要時向專家或者專門機構咨詢。

⑻ 近幾年有哪些典型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的案例

下面是3個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案例:

1、萬福生科

典型例子,當數萬福生科(5.940,0.18,3.13%)(300268.SZ)。2012年10月25日晚間,萬福生科公告稱,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業收入1.88億元、虛增營業成本1.46億元、虛增利潤4023.16萬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產事項。

但其造假顯然不僅存在於2012年上半年。2013年3月2日,萬福生科又公告稱,公司自查發現,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

2、紫光古漢

而更讓市場震撼的,無疑是與萬福生科同屬於湖南地區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漢(000590.SZ)。3月12日,公司披露其財務造假等多項違法事實及證監會的處罰決定——2005年至2008年間,紫光古漢連續四年累計虛增利潤5163.83萬元,占其對外披露利潤累計額達87.04%。

公司遭證監會警告並處50萬元罰款,前董事長郭元林等7名時任高管被證監會警告並處累計39萬元罰款。

3、綠大地

綠大地於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發行股票並上市,募集資金達3.46億元。

2004年至2009年間,綠大地在不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情況下,登記注冊了一批由綠大地實際控制或者掌握銀行賬戶的關聯公司,並利用相關銀行賬戶操控資金流轉,採用偽造合同、發票、工商登記資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將款項支付給其控制的公司組成人員,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虛增收入。

⑼ 列舉2002年之後,上市公司會計欺詐案例或者財務欺詐案例

遠的有勝景山河、近的有萬福生科、河南天豐節能等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