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會計公司 » 分公司會計報表稅務

分公司會計報表稅務

發布時間: 2021-08-15 19:55:10

㈠ 非獨立核算的分公司賬務及報稅怎麼處理

非獨立核算分公司不屬於獨立核算的納稅人,財務並入總公司統一核算管理,要建立有關輔助帳、明細帳,具體根據總公司要求確定。

國稅這塊,經總公司主管稅務機關同意後,分公司實行增值稅預征,然後由總公司統一抵扣; 營業稅按公司所屬地分別繳納。如果分公司與總公司經營的業務相同,分公司實行報帳制度,同時要在所屬地辦理相關證照。

(1)分公司會計報表稅務擴展閱讀

非獨立核算是指單位從上級單位領取一定數額的物資、款項從事業務活動,不獨立計算盈虧,把日常發生的經濟業務資料,報給上級集中進行會計核算的一種方式。

非獨立核算是指沒有完整的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體系,只記錄部分經濟業務的單位所進行的會計核算。

非獨立核算是指單位從上級單位領取一定數額的物資、款項從事業務活動,不獨立計算盈虧,把日常發生的經濟業務資料,報給上級集中進行會計核算。

實行非獨立核算的單位稱為非獨立核算單位,又稱報賬單位,它本身沒有資本,其財產物資由上級單位撥付,也沒有獨立的銀行賬戶,其一切收入均存入上級單位賬戶,一切支出也由上級單位審核支付。

非獨立核算單位通常不設置會計機構,僅配備會計人員進行原始憑證的填制、審核、整理和匯總,以及實物明細賬的登記工作,不單獨編制預算和計算盈虧。

㈡ 分公司稅務匯總繳納的問題

增值稅方面
1、分公司的進項發票不可以給總公司抵扣;
2、申報時候要分開數據填報。
3、你公司屬於以下情況的可以匯總繳納:你公司在市內各區設立分店銷售貨物,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三)款「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的規定,你公司將貨物向分店移送用於銷售,不視同銷售貨物,可待分店銷售後,由你公司匯總向公司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交納增值稅。由你公司統一核算分店的經濟業務。
所得稅方面
1、根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不能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分公司,為非獨立核算分公司: 1)在銀行開設結算賬戶; 2)獨立建立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
3)獨立計算盈虧等。格傑財稅
2、非獨立核算分公司所有的收益和成本,都計入總公司(或核算地)帳目。這種情況下,核算地統一計算盈虧,按規定預繳所得稅,年終匯算清繳,也不需要審批。非獨立核算分公司不涉及到所得稅問題。

㈢ 分公司的賬務報表怎麼做

關於這個問題,我得說一下,報表是為了了解企業而服務的,做為企業的一個外部關系人,我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了解企業呢。至少從三個方面,大家注意,我說的是至少,而不是只是。從哪三個方面呢?一個是企業財務狀況,二是企業的經營成果,三是企業的現金流量。說白一點,就是,一是要搞清楚我目前有多少錢和欠人家多少錢,二是要搞清楚我這一段時間是賺了是賠了,如是賺了,賺多少,如果是賠了,賠多少,三是要搞清楚這一段時間從我手頭上經手了多少實實在在的票子,收了多少票子,支出去了多少票子。我們就要搞清楚這三個方面的問題,為了讓我們搞清楚這三個方面的問題,企業給我們准備了三張報表,一張是資產負債表,這是為了讓我們搞清楚第一個問題,另一張是利潤表或損益表,這是為了讓我們搞清楚第二個問題,第三張是現金流量表,這是為了讓我們搞清楚第三個問題。因此,我們最常見的就這三張報表。
基本搞明白企業給我們准備了哪幾張報表之後,我們來看一看,這三張表是個什麼關系。為什麼要搞明白這個問題呢,我打個比較簡單的比方,比如,你想讓一個人告訴你一些事情,你首先要搞明白,他是不是對你撒謊,如果搞明白呢,第一,你要看他說的話,是不是前後矛盾,能不能自圓其說,這主要從形式上來考查,第二,你得對他說的話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具體事實,再去問一問其他人對這個事情的看法,然後和他說的話做一個對比,看看有什麼問題,等等,總之,要從內容上來考查。也就是說,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查,即從形式上和內容上去考查,才要對這件事情有真正的了解。在這里,我們只是先從形式上來考查,至於如何從內容上來考查會計報表,我們在以後的時間里,和大家來講。那如何從形式上來考查呢,也就是說,會計是企業經濟活動的語言,會計報表是會計人員來做的,如何來考查這些「狡詐」的會計人員是不是說了假話呢,首先要搞清楚,這幾張報表之間有什麼關系,這些關系是不是正確的反映在這些會計報表上了。這些關系在會計上叫「勾稽關系」,當然,一般情況下,企業放到我們面前的會計報表,這些關系都是正確的,那是企業在私下裡核對了很多次才拿出來的,所以,一般沒有什麼問題,作為一個公司的會計人員,如果這個「勾稽關系」沒搞正確,那真正有點太對不起觀眾了。談了這些報表的「勾稽關系」,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表內的「勾稽關系」,另一種是表間「勾稽關系」,第一種很簡單,就是表內各項目之間的加加減減,看一看加減得對不對,匯總是否有誤等;第二種較復雜一點,就是,一張報有的某一項或幾項,與另一張報表的某一項或幾項,有一個確定的關系,可以通過一定的公式來驗證。
先讓我們來看一看錶內的「勾稽關系」吧。
先看一看資產負債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出報表的那一時刻,這個公司資產負債情況如何,是窮還是富,窮的話,窮到什麼地步,富得話,富得是不是流油。所以,這張報表,關鍵一點是看是什麼時候出的,時點對這張報表的影響很大,因為,昨天窮,不一定今天就窮,今天富,不一定明天也一定也會福,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沒有一個人會在一輩子總是一個狀況,對吧。在這張報表時,最重要的一個「勾稽關系」就是資產等於負債加上權益。如何理解呢,就是,我現在擁有的一切,不外乎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本來就是自己的,另一個就是借來的,自己有的,再加上借來的,當然就是我現在擁有的一切。在會計上,目前我擁有的一切,就叫資產,而借來的錢,就是負債,自己的,就叫權益。這就是資產負債表最重要的內部「勾稽關系」。
再看一看利潤表或損益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損益情況如何,就是說,在一段時間里,是賺了還是賠了,如是賺了,賺多少,如果是賠了,賠多少。所以,這張報表關鍵一點,就是看這段時間有多長,一般是一個月,一個季度或一年的時間。在這張表裡,最重要的一個「勾稽關系」就是收入減去成本費用,等於利潤,這個關系就太簡單,就不用多解釋了。
我們再看一看現金流量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收進了多少現金,付出去了多少現金,還餘下多少現金在銀行里。這張報表的關鍵也是要看這段時間有多長了,這一點同利益表或損益表一樣。在這張表裡,最重要的一個「勾稽關系」就是流入的現金減去流出的現金,等於餘下的現金,這個關系也十分簡單,就不用多解釋了。
講到這里,大家可能覺得,會計報表真是太簡單了,這些關系真是小學生都東西。是的,這是從大的層面上來說,是很簡單的,因為必盡是表內的關系,大多數是一些加加減減,然後匯總,只要明白各個項目內的加減關系,同時計算沒有什麼問題,一般不會出什麼錯。但也不要小看這些表內「勾稽關系」,特別是資產負債表裡的那個「勾稽關系」,就是資產等於負債加權益,這個是會計的一個核心原理之一,很多會計平衡的概念,都是從這個等式引申出來的,正可謂,最簡單的邏輯,涵含著最復雜的道理。所以說,不要小看看擬簡單而平淡的東西,其實,細細琢磨起來,會得出很多更深層次的道理來。
好了,在了解了表內關系之後,我們再來看一看這些表的表間「勾稽關系」吧。
我們先來看一看資產負債表同損益表(或利潤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資產負債表同損益表的表間關系主要是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期未數減去期初數,應該等於損益表的未分配利潤項,因為,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時點報表,而損益表是一個時期報表,兩個不同時點之間就是一段時期,這兩個時點的上未分配利潤的差額,應該等於這段時期內未分配利潤的增量。那可能有人要問了,為什麼單單拿未分配利潤來比較呢,不拿其他的來比較呢?首先簡單解釋一下,什麼叫未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就是企業支付成本費用,取得收入,然後交了稅金,付完利息後,將餘下的利潤分給股東之後,最後餘下的錢,企業的所有活動產生的經濟效果,到最後,都要體現到未分配利潤下來,做個最後的了結,而其他的項目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表內的關繫上,而不是通過表間關系現體現的。
再來看一看資產負債表同現金流量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資產負債表同現金流量表之間的關系,主要是資產負債表的現金,銀行存款及其他貨幣資金等項目的期末數減去期初數,應該等於現金流量表最後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流量。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時點報表,現金流量表是一個時期報表,表間關系的原理同上。想進一步解釋一下的就是,什麼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個概念對於現金流量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現金大家都明白,就是實實在在的票子和放在銀行里的銀行存款,是廣義上的現金,而現金等價物是個什麼概念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把這些東西當成現金來看待的,那企業里,哪些東西可以被當作現金來看呢?主要包括短期投資,以及可以馬上變現的長期投資等,那為什麼這些東西可以當作現金來看呢?主要是因為他們可以隨時的變成現金,可以馬上在交易市場上賣了,換回現金,這個同現金沒有太大的差異,除了可以從交易市場上換回現金外,幾乎還可以直接做為支付手段,支付給客戶,因此,在現實運作中,可以將這些東西,看成與現金一樣的,在會計上,就叫現金等價物。
至於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之間的關系,要通過很多的運算才可以說明,比較復雜,我們可以在以後的時間里,和大傢具體的討論。要注意的是,這兩張報表,有他們的相同之處,也有他們的不同之處。所謂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是時期報表,就是反映一段時期內的一些活動情況,一個是反映一段時期內的利潤情況,一個是反映一段時期內的現金流量情況;所謂不同之處就是,編制的基礎不同,在會計上,對經濟活動,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一種叫收付實現制,就是真正收到錢,才叫收入,在會計上才確定收入,真正支付錢時,才叫支出,在會計上才確定為成本費用,而無論這筆錢是不是應該由收付的當時期間負擔,這個可能好理解一點,再來一個不好理解的,就是另一種處理方法,叫權責發生制,什麼意思呢,與收付實現制正好對著來,就是在會計上確定收入和成本費用時,不是看是不是真正收到或支出的錢,而是看這些收入和支出是不是「應該」由當期負擔,不由當期負擔的,就不確定,而是等到應該負擔的期間再確認。還真是有點讓人不好理解,難怪有人說學會計和律師的這幫人,都是「狡猾狡猾的」,呵呵。

㈣ 分公司的財務報表怎麼做

象你這種情況不應該在異地開辦一個分公司,而是設個辦事處,這樣就不用辦理營業執照了,到當地政府登記下就行。

㈤ 總公司與分支機構在稅務方面可以合並報表嗎,怎樣辦理,請高人指點

一、總分支機構在同一縣(市)的納稅人,其納稅申報地點的確定。
1、統一納稅分支機構的條件
企業總部(總機構)在同一城市內設立的分支機構(包括場所、網點),凡在總部統一領導下統一經營、統一核算,不設銀行結算賬戶、不編制財務報表和賬簿,並與總部微機聯網、行統一規范管理的,其企業所得稅可由總部統一繳納,分支機構不就地繳納企業所得稅。凡不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分支機構,不得納入統一納稅范圍,應就地繳納企業所得稅。
2、分支機構統一納稅的審核確認
企業分支機構統一繳納企業所得稅,須總部(總機構)向市國稅局提出申請,經市國稅局審核確認後通知相關主管稅務機關執行。
3、 三、申請時限及報送資料
企業總部(總機構)申請統一繳納企業所得稅,應在申請統一納稅年度的2月底以前,向主管國稅局(市國稅局)提出統一納稅的申請報告,並同時附送以下資料:
1)總部和分支機構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2)企業章程;
3)企業總部(總機構)及分支機構財務核算方式說明;包括銀行結算賬戶的設置情況、分支機構是否編制財務報表,分支機構與總部賬簿的設置及核算方法,分支機構與總部微機聯網情況等;
4)總部與分支機構的資產關系證明、總部上年度會計報表和納稅申報表;
5)分支機構名單及所在地等資料。
6)經確認實行統一納稅的總機構,在以後年度需新設或撤銷分支機構的,應在新設或撤銷分支機構年度的2月底以前向市國稅局提出申請,經市國稅局確認後,方可納入統一納稅的范圍。

㈥ 在外地設立非獨立核算的分公司進行納稅申報時,稅務局需要每個季度提供會計報表,如何提供

這個可能是你們理解上出現問題。而且當初在會計機構的設計方面貴公司出現了嚴重失誤。
非獨立核算單位一般指不獨立地對其經營活動和成果進行核算的單位。他的特點是:一般由上級拔給一定數額的周轉金,從事業務活動,本身不單獨計算盈虧,進行簡易核算。簡單地說,就是不對其利潤指標進行單獨考核。
依稅法規定:只要領取營業執照,不管是否為分支機構,都應進行納稅申報。實則上它還是一個單獨的會計主體。
流轉稅必須是在銷售發生地交納,也就是說,不管叫分廠也好,分公司也罷,流轉稅是在分支機構所在地繳納的,這個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
「分支機構的流轉稅和所得稅都在當地申報當地繳納,這個已經和稅務局談好了」。這個很難理解:
你所說的當地是否為總機構所在地?如果是總機構所在地,那稅務局絕對誤導你公司。
而要繳稅,就必須申報。不管在什麼地方申報,申報材料主要的資料是納稅申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
所得稅則比較復雜:主要體現在年終匯算清繳。

㈦ 分公司如何納稅

分公司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固定業戶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總機構和分支機構不在同一縣(市)的,應當分別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經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財政、稅務機關批准,可以由總機構匯總向總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因此分公司若辦理了稅務登記,則其為獨立的增值稅納稅人,應單獨申報繳納增值稅。

若經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財政、稅務機關批准,未辦理稅務登記,則由總機構匯總繳納增值稅。

(7)分公司會計報表稅務擴展閱讀:

條件

1、國務院確定的120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

2、國務院批准執行試點企業集團政策和匯總納稅政策的企業集團。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鐵路運營、民航運輸、郵政、電信企業和金融保險企業(含證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

4、文化體制改革的試點企業集團。

5、匯總納稅企業重組改制後具集團性質的存續企業。

非獨立核算分支機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由核算地統一納稅。對核算地發生爭議的,分情況處理:

1、總分機構均在一省范圍內的,由省級稅務機關明確納稅申報所在地;

2、總分機構跨省市的,由國家稅務總局明確納稅申報所在地。

匯繳成員企業和單位在按規定向匯繳企業和單位匯總所得額(或虧損額)時,必須按稅法的有關規定向經營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告匯繳納稅情況,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附財務、會計報表等有關資料。納稅申報表亦應同時逐級上報匯繳企業和單位,以便匯繳入庫地稅務機關備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匯總納稅

㈧ 分公司需要做財務報表嗎

分公司的話是要做的 要看你分公司是什麼性質的 財務獨不獨立 或者是辦事處 真正分公司是要做的

㈨ 請教分公司賬務如何做

一、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 其他應付款

分公司做賬和總公司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總公司打過來的款項一般都記和總公司之間的往來賬。但是記住,分公司沒有實收資本,所以權益類只有未分配利潤有發生數。

二、分公司不獨立做賬的情況下,會計一樣要記帳,只是最後要把賬報上去,給總公司統一記帳。

三、獨立情況下,在分公司當地稅務機關納稅;不獨立的話,和總公司合並納稅。

四、分公司是非獨立核算單位,注冊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只核發《營業執照》不核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關於分公司的會計核算方式有兩種:一是報賬制;二是分賬制。

1、報賬制:分公司設一出納,不設會計。出納只做現金和銀行存款的流水賬。每月將發票等原始憑證送總公司進行會計核算。

2、分賬制。分公司設會計和出納,對分公司的業務活動進行會計核算。每月將分公司的會計報表送總公司,由總公司合並報送有關部門。分賬制下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的經濟業務往來,設置「內部往來賬」。

3、總公司設「其他應收款——××分公司」賬戶;分公司設「其他應付款——總公司」賬戶。在報表合並時總公司與分公司的內部往來賬正好對沖為零。這樣即使總公司下有兩個及以上的分公司核算也不會亂。

(9)分公司會計報表稅務擴展閱讀

方法

1、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准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2、業務鏈法

(1)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2)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3、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格式

1、應是先借後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2、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後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3、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4、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並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