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會計檔案包含哪些
A. 會計檔案一般分為哪些
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
會計憑證類
1.原始憑證 15年
2.記賬憑證 15年
3.匯總憑證 15年
會計賬簿類
4.總賬 15年(包括日記賬)
5.明細賬 15年
6.日記賬 15年
(其中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為25年)
7. 固定資產卡片 ( 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
8.輔助賬簿 15年
財務報告類
(包括各級主管部門匯總財務會計報告)
9. 月、季度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所屬單位 月、季度財務會計報告) 3年
會計檔案
(包括文字分析)
10. 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決算) 永久(包括文字分析)
其他類
11.會計移交清冊 15年
12.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永久
13.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永久
14.銀行余額調節表 5年
15.銀行對賬單 5年
B. 會計檔案有哪些這些檔案應如何保管
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永久,即是指會計檔案須永久保存;定期,是指會計檔案保存應達到法定的時間,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了我國企業和其他組織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該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具體可以分為:
1.永久: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以及年度財務報告;
2.25年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5年的:固定資產卡片賬於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
4.3年的:月度、季度財務報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會計憑證,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輔助賬簿(不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會計移交清冊。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C. 會計檔案的內容包括哪些
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它是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和證據。
會計檔案的內容一般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其他會 計核算資料等四個部分。
(1)會計憑證。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的書面證明。它包括自製原始憑證、外來原始憑證、原始憑證匯總表、記賬憑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三種)、記賬憑證匯總表、銀行存款(借款)對賬單、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等內容。
(2)會計賬簿。會計賬簿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聯結的賬頁組成,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連續、系統地記錄各項經濟業務的簿籍。它包括按會計科目設置的總分類賬、各類明細分類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以及輔助登記備查簿等。
(3)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反映企業會計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文件,主要有主要財務指標快報,月、季度會計報表,年度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情況說明書等。
(4)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屬於經濟業務范疇,與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緊密相關的,由會計部門負責辦理的有關數據資料。如:經濟合同、財務數據統計資料、財務清查匯總資料、核定資金定額的數據資料、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等。實行會計電算化單位存貯在磁性介質上的會計數據、程序文件及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均應視同會計檔案一並管理。
D. 會計檔案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會計檔案的歸檔
1.歸檔范圍
(1)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
(2)會計賬簿類,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固定資產卡片及其他輔助性賬簿;
(3)財務會計報告類,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和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4)其他會計資料,包括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納稅申報表、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及其他具有保存價值的會計資料。
2.電子會計檔案
(1)電子會計檔案的基本質量要求
①形成的電子會計資料來源真實有效,由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形成和傳輸;
②使用的會計核算系統能夠准確、完整、有效接收和讀取電子會計資料,能夠輸出符合國家標准歸檔格式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設定了經辦、審核、審批等必要的審簽程序;
③使用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能夠有效接收、管理、利用電子會計檔案,符合電子檔案的長期保管要求,並建立了電子會計檔案與相關聯的其他紙質會計檔案的檢索關系;
④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電子會計檔案被篡改;
⑤建立電子會計檔案備份制度,能夠有效防範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人為破壞的影響;
⑥形成的電子會計資料不屬於具有永久保存價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價值的會計檔案。
(2)僅以電子形式保存,形成電子會計檔案
①單位內部形成的、屬於歸檔范圍的電子會計資料,符合電子會計檔案基本質量要求的,可僅以電子形式保存,形成電子會計檔案。
②單位從外部接收的電子會計資料,符合電子會計檔案基本質量要求、附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規定的電子簽名的,可僅以電子形式歸檔保存,形成電子會計檔案。
E. 什麼是會計檔案具體包括哪些
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它是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和證據。
會計檔案的內容一般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其他會 計核算資料等四個部分。
(1)會計憑證。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的書面證明。它包括自製原始憑證、外來原始憑證、原始憑證匯總表、記賬憑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三種)、記賬憑證匯總表、銀行存款(借款)對賬單、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等內容。
(2)會計賬簿。會計賬簿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聯結的賬頁組成,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連續、系統地記錄各項經濟業務的簿籍。它包括按會計科目設置的總分類賬、各類明細分類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以及輔助登記備查簿等。
(3)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反映企業會計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文件,主要有主要財務指標快報,月、季度會計報表,年度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情況說明書等。
(4)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屬於經濟業務范疇,與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緊密相關的,由會計部門負責辦理的有關數據資料。如:經濟合同、財務數據統計資料、財務清查匯總資料、核定資金定額的數據資料、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等。實行會計電算化單位存貯在磁性介質上的會計數據、程序文件及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均應視同會計檔案一並管理。
F. 財務報告類會計檔案包括什麼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根據《會計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
1、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指企業以一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由會計賬簿的數據整理得出,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書面文件,是財務會計報告的主體和核心。企業會計報表按其反應的內容不同,分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其中,相關附表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補充報表,主要包括利潤分配表以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附表。
2、會計報表附註,會計報表附註是為便於會計報表使用者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面對會計報表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等所作的解釋。會計報表附註是財務會計報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利於增進會計信息的可理解性,提高會計信息可比性和突出重要的會計信息。
G. 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內容,是由會計檔案管理崗位職責決定的。檔案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有:
(一)執行《會計法》、《檔案法》、《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建立健全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調閱、保存和銷毀等管理制度,對會計檔案進行規范化、系統化、標准化管理。
(二)做好會計檔案的裝訂、編目、立卷和歸檔整理工作;
(三)按年度形成分類法,編制會計檔案案卷目錄表,統一分類排序歸檔,做到存放有序、妥善保管、查找方便。
(四)負責微機系統的各類數據、軟盤、光碟的存檔保管工作。
(五)定期檢查檔案,做好檔案管理的日常清潔工作,保持檔案室空氣流通,做好防潮、防水、防蟲、防盜工作,嚴格執行有關檔案查閱、調閱制度,完善手續,填寫檔案使用記錄。
(六)嚴格執行檔案安全和保密制度,做好檔案安全防範和保密工作,防止檔案毀損、散失和泄密。
(七)負責定期檢查會計檔案的到期情況,按規定辦理會計檔案的移交、銷毀手續。
(八)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九)定期向領導匯報檔案管理情況。
(十)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相關任務。
H. 論述會計檔案的整理包括哪些內容
報到證是辦理檔案從學校轉移到地方憑證。檔案落檔問題,與臨時工、正式工沒有關系。與公司屬性有關系。公司是國有的,檔案是轉到公司的。公司是民辦的,檔案一般轉移到公司所在地的人社局的人才服務中心。你的檔案究竟在哪裡,看你的報到證就清楚了。一、檔案的報到單位是寫在報到證上的。二、報到證被報到單位簽證了沒有?簽證了,檔案就在報到單位里。沒簽證的,檔案一律都還在原畢業學校里。該怎樣處理:按報到證的報到地址單位去報到簽證即是。這是實現你的幹部檔案管理待遇問題。簽證了,你的檔案就實現了從學校轉移到地方的「幹部檔案」確認和存檔過程。沒簽證,檔案就一直是學生檔案,因為,沒人確認,所以還在學校里。檔案與應聘工作有聯系,又不相干。畢業生的幹部檔案,是由國家人社局的人事機關專管的。
I. 會計檔案具體包括什麼
(1)會計憑證。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的書面證明。它包括自製原始憑證、外來原始憑證、原始憑證匯總表、記賬憑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三種)、記賬憑證匯總表、銀行存款(借款)對賬單、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等。
(2)會計賬簿。會計賬簿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聯結的賬頁組成,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連續、系統地記錄各項經濟業務的簿籍。它包括按會計科目設置的總分類賬、各類明細分類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以及輔助登記備查簿等。
(3)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反映企業會計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文件,主要有主要財務指標快報,月、季度會計報表,年度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情況說明書等。
(4)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屬於經濟業務范疇,與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緊密相關的,由會計部門負責辦理的有關數據資料。如:經濟合同、財務數據統計資料、財務清查匯總資料、核定資金定額的數據資料、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等。實行會計電算化單位存貯在磁性介質上的會計數據、程序文件及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均應視同會計檔案一並管理。
J. 會計檔案整理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單位每年年終結賬後,將當年使用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其他有關文件,如重要的經濟合同、財務計劃等,加以整理,裝訂成冊,歸檔保存。這些歸檔保存的的資料,就是會計檔案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一.總則
為加強公司會計檔案的科學管理,特製定本辦法。
二.會計檔案的界定和主管
1.會計檔案是指公司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核算材料。
2.財務部為會計檔案主管部門。
3.財務部建立和健全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調閱和銷毀等管理制度。
4.公司接受上級財政機關和檔案業務機關的業務指導、監督與檢查。
三.會計檔案管理
1.財務部對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按照歸檔的要求,負責整理立卷或裝訂成冊。當年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後,可暫由財務部保管1年。期滿後原則上編造清冊移交公司檔案部門。
2.檔案部門接受保管的會計檔案,原則應當保持原卷冊的封裝;個別需拆封重新整理的,會同財務部和經辦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3.會計檔案應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嚴格執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不得隨意堆放,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
4.公司內查閱會計檔案要按規定辦理手續。上級機關或外單位需要查閱的,要經公司領導批准,且派專人陪同閱看;原件不得借出。
5.下屬單位(分、子公司)撤並,會計檔案應隨同轉移到上級控股公司或指定部門,並辦理好交接手續。
6.各種會計傑案的保管期限,可分人永久、定期二類,詳見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起算。
7.會計檔案保管期滿,需要銷毀的,由公司檔案或財務部提出銷毀意見,並嚴格審查,編造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報經主管批准後銷毀。對尚未了結的債權、債務和法律糾紛涉及的原始資料,應單獨抽出、另行立卷,直至案件結束為止。
8.由財務和檔案部門共同派員監銷。會計檔案銷毀前,監銷人應認真清點核對:銷毀後在銷毀清冊上簽名,並將監銷情況上報有關領導。
四.附則
本辦法由財務部會同檔案部門解釋、執行,經總經理批准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