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會計公司
項城的企業選擇代理記賬公司,主要從下面幾點來考慮。
第一、代理記賬公司的品牌
查看公司是否具有相關證件,例如營業執照、記賬許可證,但因為會計師事務所和財務公司有自己的代理記賬資格,所以也許沒有「記賬資格證」。
一個更安全、更正常的公司肯定會做賬,比購買或租用自己的辦公空間,正規公司肯定會有自己買下或租下的辦公地點和相關電腦做賬軟體以及設備;
第二、代理記賬公司的服務
對比代理公司服務是否適合自身企業,服務有沒有其餘增值服務、有什麼樣保障,一般正規有經驗和實力的公司,是可以承諾只要「企業所用來記賬的發票沒有問題。沒有問題,你可以把它記錄在合同里。
相比之下,質量態度與人員和服務人員的互動,自身企業是不是可以對記賬流程進度,進行查看和監督;
第三、代理記賬記的價格
一般小規模納稅人在200~300元/月、一般納稅人在400~500元/月,具體費用要看公司的規模和行業,但是不論在哪家公司辦理服務,都要詢問清楚所需費用的地方,有沒有隱形收費的地方;
結合以上幾點,就可以判斷出代理記帳公司的資質與實力,選擇一個適合自身企業的代理公司辦理服務;
2. 咱項城有會計培訓班嗎
你好
看看棋魂
3. 河南蓮花味精今年半年報虧損1.1億,不知道是否屬實如果真是這樣,那企業是否有員工下崗還值得去嗎
當你弄懂了蓮花味精(600186)的聯營企業及關聯交易,也就明白了蓮花味精的利益最終流到了哪裡。在對蓮花味精的實地采訪過程中,不少知情人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達了上述建議。
作為一家1998年就上市的味精生產企業,蓮花味精在上市公司中也算老江湖了,先後經歷了淮河污染及整治、大股東資金佔用等問題,近幾年稍顯平靜後又陷入關聯交易與薄利的怪圈。
隨著8月26日的董事會換屆,宣告了蓮花味精總經理高君治理時期的終結。
項城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八九月份的鄭州或悶熱或陰雨,從鄭州出發,經過約4個小時的長途汽車,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來到這個顯得有些凌亂的縣級市。
蓮花味精,當地最知名的企業,不論你想到哪裡,計程車都能准確地把你送到,並熱心地給你講解一番大致情況。
作為地方的財政支柱,蓮花味精繳稅最高時曾達項城全市稅收的70%以上。
不過,蓮花味精的相關人員以剛剛換屆為由拒絕了采訪。
一夜之間,三年利潤由正變負
2010年8月26日,蓮花味精召開股東大會,新一任董事會上任。當天,蓮花味精對會計差錯進行更正追溯調整:2007年至2009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7715.10萬元、-34398.09萬元、-1022.53萬元。
轉眼之間,一個銷售額幾十億元的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9年原本可憐的微利,變成了虧損。
2007年至2009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是221512.64萬元、205106.84萬元、247862.69萬元的蓮花味精,其凈利潤分別僅為1234.67萬元、1247.75萬元、1730.53萬元;凈資產收益率僅為1.73%、0.77%、1.06%。2010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是129287.64萬元,凈利潤18025.71萬元。
尤其是2009年,扣除政府補貼994.12萬元政府補助、銷售凈利率只有0.297%的蓮花味精,其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的名義之一是「涉嫌虛增會計利潤」。
況且還是在未經價格上揚的情況下。2009年年初以來,國內味精價格一直保持在7000元/噸—8000元/噸的價位,但到9月份以後,味精價格一路飆升至11月的12000元/噸。
而同期同行業企業不僅突飛猛進,而且利潤明顯高於蓮花味精。2009年,蓮花味精核心產品味精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為13.07%,盈利能力不及在香港上市的阜豐集團的一半,同期阜豐集團味精主營業務利潤率高達29.6%。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蓮花味精增產不增收?是沉重的歷史包袱?是原材料的成本壓力?利潤為何這么畸形?又流向了何處?
「胡搞!」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接觸到的河南省部分官員這樣評價蓮花味精。
「利益輸送。」部分知情人士從旁點撥,了解其聯營與關聯交易或許有所收獲,看看是誰在與蓮花味精合作,又做了些什麼。
當年的伏筆:聯營?管理層收購?
蓮花味精的聯營盛行於高君任總經理的中後期,而其伏筆則或源於經營思路的轉變。
由於業績萎縮,尤其是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等因素,2004年,蓮花味精首次換帥。
從2001年開始,蓮花味精的業績開始下滑,2002年年報每股盈利從上一年度的每股0.2元下降到0.02元。2003年更是報出了每股虧損0.16元的業績。雪上加霜的是,曾被政府控制的國有企業、蓮花味精在2003年下半年又爆出大股東蓮花集團侵佔其資金8.58億元的消息,最高曾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達到10.57億元。
2004年5月29日,將蓮花味精從一個小廠做大的第一任掌門李懷清謝幕,大股東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的副總經理鄭獻鋒空降擔任董事長,但執掌實權的是總經理高君。一個從2003年前後便與蓮花味精合作的經銷商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當時的高君確實辦了一些事。
2004年以來,面臨「無米之炊」的蓮花味精嘗試從內部引入員工資本。在股份公司的10條事業線中,有6條事業線的生產經營流動資金由本線的幹部職工自願入股籌集;同時引進了民營企業管理機制。
2005年1月6日,蓮花味精召開董事會,對分公司內部運營機制進行了重大變革,將生產經營直接指揮權下放到「前線」,推行事業線長負責制。而各線的生產經營流動資金,全部由本線的幹部職工自願入股籌集。
在經營思路的轉變以及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的扶持下,蓮花味精漸有起色。
比如公司環保事業線,2005年1月引進幹部職工內部資本320萬元作為流動資金,經營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不但確保了公司環保設施的穩定運轉,保證了公司工業廢水的穩定達標排放,而且一舉扭轉了蓮花環保產業建立10年來的虧損局面。2005年1月—11月份蓮花環保產品實現銷售收入6250萬元,用工業廢水生產新型有機無機復合肥8.53萬噸,2005年全年職工入股分紅率達到入股資金的50%。
2005年底當地媒體一篇《蓮花映日別樣紅——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大事記》的文章對此也有描述。
與此同時,蓮花集團旗下有30多個企業,包括化肥廠、皮革廠、方便麵廠、紙箱廠等,以前有好多都是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從2004年開始逐步改制給個人。
在第一任董事會改選之前就有管理層持股的設想:李懷清本人及其他高管人員持股15%,對蓮花集團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持股5%。此方案最終未能實施。
新政埋下了聯營的基礎,也重燃了在李懷清時期已有的管理層與技術人員持股的夢想。知情人說,曾與蓮花味精有過合作,但後因糾紛而欲對簿公堂的趙先生說。作為當地人,趙先生在北京與鄭州等地均有業務
關聯交易網:管理層身影似隱若現
市場一直傳言,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是為蓮花集團部分管理層成立的一家公司。不過,這一說法始終未獲當事方的正面回應。
「你們查一下資料就清楚了,看看他們生產了什麼,利潤怎樣分配的?」自稱與很多內部人士關系都還不錯的上述經銷商不肯多說。不過,他也表示,由於蓮花方面不誠信,2009年前後雙方已經不再合作了。
查閱資料獲知,目前作為蓮花味精第二大股東的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與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就像一張張大網,悄然控制著蓮花味精。與蓮花味精相關的聯營或有關聯交易的企業,均與前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緊密相連。
2006年6月1日,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受讓蓮花集團所持上市公司8.85%的股份(目前持股7.37%)。
有關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資料十分有限。
公告顯示:成立於2006年1月,注冊資金1.25億元,經營范圍為「生物工程的科研與開發」、「股權投資」、「環保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法人代表是袁啟發。其實控制人仍是高君,有知情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該公司是為受讓上市公司股權而設立的?有人這樣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諱莫如深的股東情況。據公告:袁啟發佔4%的股份,出資額約是500萬元,而吳朋傑、楊學東、付林、牛鋒、張錦璽、李金海、潘守前、楊為斌、孫傑各佔3.2%,這9人總共占股份的28.8%,每人的出資額約為400萬元。
從各方獲得的資料顯示,部分股東與蓮花味精關系密切:袁啟發,1992年始便一直在蓮花味精工作,現任蓮花味精副總經理;潘守前,2001年曾擔任蓮花味精副總經理,2006年1月,蓮花味精小麥澱粉事業線成立,潘守前就任小麥澱粉事業線總司理至今,隨後還擔任了蓮花味精監事會監事;李金海,蓮花味精下屬副產品公司的總經理;楊為斌,項城市熱電公司的總經理,而項城市熱力公司是蓮花集團的一個下屬企業。
據說,在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受讓蓮花味精股權之際,決策者為此頗費一番心思:接盤者除了實力雄厚外,還要將企業可持續發展、地方經濟利益、職工安置以及社會穩定等因素考慮進來。
隨之,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便開始張網。
河南蓮花天安食業有限公司,蓮花味精目前最重要的聯營企業之一,注冊資金2.57億元,主要生產、銷售蓮花牌味精、雞精、調味品等。法定代表人為任玉周。
其前身是河南蓮花味之素有限公司,原為蓮花味精與日本味之素株式會社合資設立的公司,蓮花味精持有49%的股權。2006年日資撤出後,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收購了51%的股權,並更名。
河南天安糖業有限公司,蓮花味精另一重要的聯營企業,注冊資本17280.6萬元,主營葡萄糖、葡萄糖漿、麥芽糖漿、澱粉糖及衍生物相關副產品生產、銷售;谷氨酸鈉、調味品銷售等。法定代表人為任玉周。
2006年6月,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項城市天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受讓英國海外糖業公司所持河南蓮花英糖葯業有限公司57%的股權。2008年,蓮花集團以資抵債,將其對剩餘的43%股權作價8018萬元轉讓給蓮花味精,因此聯營。
項城市天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6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高君。
上述以及尚未提及的與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相關的一切重要信息,如收購資金來源、股東情況等都讓人難以捕捉。
與突然冒出且能量巨大的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有所不同的是,蓮花味精的另一些相關企業大體來自於前大股東的改制,但重要的信息依然朦朧。
項城科茂谷朊粉有限公司自稱隸屬於蓮花味精,成立於2004年1月,注冊資本199萬美元,以銷售谷朊粉為主,兼營蓮花味精,蓮花麵粉,小麥胚芽等。法定代表人曹志強。
據悉,曹志強曾擔任過項城市蓮花科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該公司為蓮花味精大股東蓮花集團的下屬企業,於2005年集團改制、以資抵債時並入上市公司,負責谷朊粉出口銷售。
實際上,項城科茂谷朊粉有限公司為蓮花味精小麥澱粉事業線下轄的銷售公司。
河南蓮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5月,注冊資本500萬元,主營有機肥料、飼料、飼料原料、麩皮、玉米皮、糖渣銷售。法定代表人王飛,王飛的公開身份為蓮花味精肥料事業部總經理。
河南蓮花環保科技肥業有限公司由河南蓮花集團的下屬企業河南蓮花生態環保產業有限公司改制更名而來,成立於1999年,是蓮花集團投資6000萬元創建的高含量有機無機復合肥生產基地,可年產蓮花寶牌復混肥料20萬噸。2006年以資抵債並入上市公司。
周口蓮花金水裝潢有限公司——蓮花集團持有70%股權之控股子公司。注冊資本3500萬元,主要經營彩色印刷業務,並向上市公司提供包裝袋。蓮花集團改制時該公司變為河南黃淮包裝有限公司,注冊資本6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李書堂。有關資料顯示,李書堂是河南蓮花集團副總經理。
於是,蓮花味精與這些公司頻頻發生了大額的財務往來。
2006年、2007年,蓮花味精向河南蓮花天安食業有限公司無償提供資金2.53億元、5.94億元,年末提供資金余額為3358.85萬元、2447.13萬元;2008年,河南天安糖業有限公司開始加入蓮花味精向關聯方提供資金的陣營,蓮花味精當年向兩家聯營企業提供資金4.76億元,年末向關聯方提供資金的余額猛增至1.05億元;2009年,蓮花味精為這兩家企業提供資金6.60億元,提供資金余額更是激增至3.74億元。
2008年、2009年,河南黃淮包裝有限公司連續兩年出現在蓮花味精期末其他應收款中欠款金額前五名名單中,蓮花味精對黃淮包裝的其他應收款金額分別為2936.36萬元和2967.09萬元。
2009年,蓮花味精對項城科茂谷朊粉有限公司、河南蓮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應收款分別為1190.77萬元、1326.01萬元,而項城科貿自2007年就和蓮花味精有了經營上的往來,在蓮花味精前五名應收款單位名單上榜上有名。
蓮花味精與這些與管理層或有關聯的企業進行關聯交易。
第二張網:現金流之謎
一個注冊資金僅僅100萬元的企業,4個月左右時間從銀行直接提現數億元。這是第二張網——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的行為。
一位司法界的人士稱,2006年前後,蓮花味精僅在建設銀行的貸款就近70億元,為了逃避債務,蓮花味精在項城市沒有開戶銀行,而是注冊了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宿遷蓮花味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公司,利用這些公司進行「交易」。
該人士曾對蓮花味精實施司法調查,並掌握了大量蓮花味精不能公開的內部資料,隨即在「蓮花集團的干預下」遭受牢獄之災,現已官復原職。
2006年2月,蓮花味精出資1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主營麵粉、谷朊粉、調味品、肥料、飼料及化工產品的銷售,高君任董事長。
據2006年至2007年的司法調查,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當時員工不足20人,蓮花味精自願將其在項城市蓮花大道北的房產10間,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無償讓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使用10年。
就是這家小小的商貿公司,在蓮花味精的生產銷售體系中卻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悉,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擁有4個賬戶,分別對應包括南線、北線、國際事業線、邊區事業線(即河南蓮花天安食業有限公司、針對原來市場空白區)在內的4家獨立核算的生產線,而這些生產線,是蓮花味精的主力產能所在。據蓮花味精的銷售商反映,購買蓮花味精的產品,往往要把貨款打往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的賬戶之上。
2007年,蓮花味精向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提供資金15.9億元;2008年,蓮花味精再次向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提供資金11.8億元;2009年,蓮花味精沒有披露向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提供資金情況,但通過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5億元,佔全部營業收入的58.31%。2010年上半年,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0億元,占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的比例是64.50%。
蹊蹺的是,2007年,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至240萬元,蓮花味精對這掌握其銷售大權企業的持股比例猛降至41.67%,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換為趙偉強。趙偉強的公開身份為蓮花味精市場營銷總部部長。對於新股東的情況,蓮花味精方面至今沒有明確,在工商部門也難以查知。
這僅僅是為了逃債?曾與蓮花有過合作,但後因糾紛而欲對薄公堂的商界人士稱,一個根本問題是,它從此跳脫了監管!「蓮花食貿雖承擔了蓮花的所有銷售但是它卻沒有公布財務狀況的責任」。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所掌握的資料顯示,擁有大量現金流的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頻頻以工資獎金等形式從銀行大額提現。
而蓮花味精年報顯示,計提巨額工資獎金的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2006年經營虧損325.61萬元,2007年,因蓮花食貿虧損,蓮花味精將當初對其投入的100萬元注冊悉數計提了減值准備。
在宿遷蓮花味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問題上,蓮花味精乾脆採取欺騙手法,聲稱無關聯關系。而今年8月份公告對此糾正說,宿遷蓮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應「納入公司財務報表合並范圍」。
宿遷蓮花味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6月,注冊資本為1001萬元,其中蓮花味精出資1000萬元,王海東出資1萬元。主營味精、調味品銷售及進出口貿易。法定代表人高君。據悉,王海東也是蓮花味精的員工。
自2008年開始,宿遷蓮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開始出現在蓮花味精前五名應收賬款單位名單上。
2008年,蓮花味精對宿遷蓮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應收款為1040.05萬元;2009年,蓮花味精對宿遷蓮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應收款仍為1040.50萬元。
一邊是關聯方的現金流不斷,一邊是巨額的債務拖欠。截至2009年12月31日,作為應訴(被申請)方的蓮花味精,涉入的正在審理或已判決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共有42項,涉案金額6.15億元。
蘭考農民:蓮花承諾今何在?
就在中國經濟時報關注蓮花味精之時,北京新時代致公教育研究院院長周鴻陵反映說,蓮花味精還以同樣的手法涉嫌欺詐蘭考農民。
據悉,該學院為國內倡導公民教育、進行社會治理、推動社會全面轉型的非政府研究機構。
周鴻陵介紹,蓮花味精自2006年8月開始實施「蓮花—蘭考」促農計劃,2006年10月27日,河南蘭考蓮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301萬元,其中蓮花味精出資300萬元,自然人劉書海出資1萬元,法人代表為楊衛鋒,主營肥料、飼料銷售和糧食購銷,楊曾任蓮花味精總經理秘書、公司監事。
當時,蓮花味精承諾以低於市場價200元/噸的價格向蘭考提供蓮花牌復合肥,同時以高於市場價0.025元/斤回收農民的糧食。年終給蘭考合作農戶分紅利100元/噸。蘭考方則給予蓮花味精政策扶持。
事實怎樣呢?經過調查:蓮花肥料不但沒有低於市場價格200元,而且比同期市場價格每袋還高出2元至5元。
河南省新農村先進試點、蘭考縣南馬庄村是「蓮花—蘭考」模式的試點之一,就在蓮花和南馬庄項目合作期間,高層領導曾先後視察該村。
「同期,市場賣的同品牌同含量的蓮花肥料是70元,而蓮花通過『蓮花—蘭考』模式賣給農民是76元」,有農民反映說。此外,所有被調查者書面證實蓮花承諾的每噸返回紅利100元也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兌現。高於市場價0.025元/斤回收農民的糧食的承諾,也只是在前期農民糧食剛收成時象徵性收過一點,當糧食價格上漲時,蓮花味精並沒有隨行就市繼續收農民的糧食,反而轉向收取現金。
「每次送肥料的大車都打著『蓮花支援蘭考』的大紅幅,沒有想到被坑了。」有村幹部說。
對此,蓮花公司稱給蘭考農民帶來1.63億元的實惠;而蘭考縣紀委2007年7月19日的會議紀要則指責蓮花「打著支援老百姓的幌子」。
據周鴻陵的調查,蓮花味精借「蓮花蘭考模式」 共向蘭考13個鄉84個行政村銷售肥料數百萬噸,共計應該退還蘭考農民數百萬元,利益涉及全縣幾十萬農民。
作為蘭考農戶維權行動的牽頭人,周鴻陵試圖通過集體訴訟的方式為農民討公道。據稱,此舉也遭到來自蓮花方面的阻力。
人走了,誰埋單?
早在2006年12月29日,蓮花味精總經理高君在公司當年清潔生產總結大會上作了題為《自我檢討 認清方向 全程挖潛再上台階》的工作報告,公開指出公司內部存在的五大失誤點,其中一大失誤是「蓮花人舊的意識形態沒有得到改變。過去,蓮花人的收入靠工資,現在要改變這種認識,今後蓮花人的收入有四部分,工資、獎金、利息、分紅。要樹立我們不再是靠工資收入的工人,而是擁有著股份與資本的職工的意識。」
而今,有網民留言說,2007年—2008年蓮花調整後虧損嚴重,請問內部集資大比例分紅的利潤從何而來?
4月,證監部門對蓮花味精立案調查;6月22日《證券日報》稱,蓮花味精相關事件較為復雜,從之前大股東長期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就已經開始,還有可能涉及部分高管,目前仍然在調查階段。
最近的股東大會,宣告了高君時代的終結。目前,高君調任項城市發改委副主任。
「開始高君還是做了一些事,後期的高君就自以為是,聽不進旁人的建議了。」某經銷商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感嘆到,蓮花味精的衰敗,尤其是國有企業的興衰,與主要領導人密切相關。
有官員則指出,當監管失去之後,蓮花味精的問題還將輪回。
問題是,誰為蓮花味精投資者的損失埋單?蓮花味精隱藏的秘密何時大白於天下?知情人問。
4. 項城會計培訓班哪裡有什麼時候收學生開班,要快的
您好,一點通網校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考會計從業資格證報班,選擇網上教學方式,不僅能聽課而且能全程輔導答疑,現在面授班很多,良莠不齊。運氣好,沒有白花你的銀子,如果不好,就是打水漂了,另外現場上課,必須費車馬勞頓之苦,聽不懂就過去了,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教師上完課就走人,想問問題幾乎不太可能。而網上培訓則不同。398個銅板全程答疑輔導,全程監督學習,輔導包通過,,分三輪復習
第一輪,主抓各科基礎知識
第二輪,瘋狂做題
第三輪,留一周查缺補漏
第一輪主要是掌握知識,腦袋多裝知識點。第二輪,知識點的梳理,最終達到爐火純青,第三輪准備考試了
5. 項城市可以考會計證嗎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已經取消,2018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要求考試人員具備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以上學歷。2018年河南初級會計報名公告獲悉初級會計網上報名時間為2017年11月20日00:00至11月30日23:59,報考人員於審核時間段內登錄原報名網站,查詢是否通過了資格審核。未通過資格審核的,可以修改報名信息;審核意見提示「報考資料不全或電子照片不符合要求的」,報考人員應按要求補充或更換,並於報名時間段內及時提交。
6. 立信會計培訓學校項城電話
你好,會計老鄭·一點通網校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考會計從業資格證,選擇網校學習,隨時學習,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一對一,老師隨時輔導答疑,為您保駕護航,不僅僅能聽課,而且能隨時一對一家教式輔導答疑,面授班雖多,良莠不齊。如果運氣好,沒有白花報班費,如果不好,就浪費了,另外,現場上課,必須費車馬勞頓之苦,如果聽不懂就過去了,一步跟不上那麼就步步跟不上,教師授完課就走人,遇到問題想問幾乎不太可能。而網上學習則不同。做口碑,448元有能隨時答疑的家教老師,語音答疑,學習效果高,只到弄懂為止,全程答疑輔導,全程監督學習,輔導包通過,分三輪,扎扎實實復習:
第一輪學習,主抓各門學科的基礎知識
第二輪學習,瘋狂做題
第三輪,留一周查缺補漏
第一輪主要是掌握知識,腦袋多裝知識點;第二輪,知識點的梳理,最終達到爐火純青;第三輪准備考試了。
這兒學習,必須端正態度,也就是說必須接受監督,監督方法:商討學習計劃,落實到哪天做什麼,一旦確定下來,嚴格執行,匯報方法:計劃應該到哪,實際到哪,完不成進度,要嚴厲批評 。章節練習結果要截圖匯報。建議每一章章節練習准確率不到80%,不進行下一章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建議每天匯報學習情況。
7. 公司注冊資金是否可以抽離
轉賬或體現唄,詳細的可隨時咨詢我,我們是工商注冊代理公司。
8. 立信會計培訓學校項城
你好,會計老鄭·一點通網校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考會計證報班,建議選擇網校學習,隨時學習,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一對一,老師隨時輔導答疑,為您保駕護航,不僅能聽課,而且能隨時一對一家教式,語音對話式輔導答疑,面授班雖多,教學效果良莠不齊。如果運氣好,沒有白花報班費用,如果不好,就浪費了,心疼。另外,現場上課,必須費車馬勞頓之苦,如果聽不懂就過去了,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教師上完課就走人,遇到問題想問老師,幾乎不太可能。而網校學習則不同。448元就可以請一位會計家教老師,語音答疑,你一言,我一語,學習效果高,只到弄懂為止,全程答疑輔導,全程監督學習,輔導包通過,分三輪,扎扎實實復習:
第一輪學習,主抓各門學科的基礎知識;
第二輪學習,瘋狂做題,熟能生巧;
第三輪,留一周查缺補漏。
第一輪主要是掌握知識,腦袋多裝知識點;第二輪,知識點的梳理,最終達到爐火純青;第三輪准備考試了。
這兒學習,要求嚴格,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學3個月左右是必須的:端正態度,也就是說必須接受監督,監督方法:商討學習計劃,落實到哪天做什麼,一旦確定下來,嚴格執行,匯報方法:計劃應該到哪,實際到哪,完不成進度,要嚴厲批評 。章節練習結果要截圖匯報。建議每一章章節練習准確率不到80%,不進行下一章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建議每天匯報學習情況。
9. 項城有考會計從業的地方嗎,會計培訓,會計從業資格證
會計從業資格認證已經取消啦。
自新《會計法》施行之日起,取消會計從業資格認定。省級財政部門不再組織會計從業資格認定以及考試、證書核發和換發、調轉登記等工作。
10.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協查取證要怎麼辦
「偷梁換柱」反弄巧成拙——常熟市橋隧橡膠有限責任公司偷稅案
常熟市橋隧橡膠有限責任公司隱匿銷售收入、接受虛開的增值稅發票偷逃國家稅款,被常熟市國家稅務局依法追繳稅款35.51萬元,加收滯納金12.29萬元,罰款21.31萬元。
該公司地處常熟市沙家浜鎮唐市中環路,是一家私營企業,法人代表陸坤保,主要生產銷售橋梁支座、橋梁伸縮裝置、橡塑製品、密封件等,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該公司於2001年-2002年期間,向常熟市總工會職工技協辦公室領取3本「江蘇省常熟市技術貿易發票」,由總工會職工技協辦公室代扣代繳營業稅及所得稅,發票開具內容為「安裝費以及產品銷售」,經核實,其中有236.60萬元為混合銷售行為,未繳納增值稅34.37萬元;另外,該公司於2003年期間,在沒有真實的貨物購進的情況下,取得個體戶提供的汽油、柴油等增值稅專用發票,共抵扣進項稅金1.14萬元。
對上述違法事實,常熟市國家稅務局依法對其作出了追繳稅款35.51萬元,罰款21.31萬元,加收滯納金12.29萬元的稅務處理處罰決定。目前,此案件經移送後,公安機關已立案查處。
發財心切虛開票 法人代表被判刑——常熟市裡睦針織制衣有限公司接受虛開發票偷稅案
日前,常熟市裡睦針織制衣有限公司因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被常熟市國家稅務局依法追繳增值稅10.56萬元,並處1倍罰款10.56萬元,法人代表黃利解被司法機關判處1年6個月徒刑,緩期2年執行,並處罰金12萬元。
該公司地處常熟市新港鎮碧溪,是一家私營企業,主要經營針織品、羊毛衫褲、服裝製造加工等,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經查,常熟市裡睦針織制衣有限公司在2002年5月向常熟市精針羊毛衫有限公司銷售48支羊毛合計5.92萬元,由於當時該公司為小規模納稅人,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法人代表黃利解發財心切,通過會計徐義明(其時兼任常熟市中港毛衫織造有限公司會計)到市中港毛衫織造有限公司(另案處理)開了一份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號碼為01464560,貨物名稱為48支羊毛,金額5.06萬元,稅額0.86萬元,價款合計5.92萬元。上述發出的羊毛紗未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由於受到利益驅使,2003年1月,該公司法人代表黃利解通過常熟市中港毛衫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陳錫良介紹,按開票額的8%支付手續費(無貨物交易),向上海億鋒貿易有限公司購買2份增值稅專用發票,號碼為05095059、05095058,貨物名稱為羊毛針織毛紗,金額合計17.44萬元,稅額合計2.96萬元,價款合計20.40萬元。上述進項稅金2.96萬元於2003年1月申報抵扣。
經過深入調查發現,該公司在2003年7月入帳5份「河南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號碼:00461041、00461042、00461043、00461044、00461045,貨物名稱:服裝革,金額合計42.74萬元,稅額合計7.26萬元,價款合計50萬元,銷貨單位:項城市水寨富華皮件廠。經對黃利解訊問證實,上述發票是該公司向浙江海寧福泰皮業老闆朱顯購買總價值為44.50萬元皮革時取得的,與項城市水寨富華皮件廠無資金及貨物往來,上述稅金7.26萬元已於2003年7月申報抵扣,屬受票方利用他人虛開的專用發票向稅務機關申報抵扣稅款的偷稅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常熟市國稅局依法對該公司追繳增值稅10.56萬元,並處一倍罰款10.56萬元,同時按規定加收滯納金1.88萬元。
偷雞不成反而蝕把米——常熟市董浜蘇雪拉絲廠偷稅案
常熟市董浜蘇雪拉絲廠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隱瞞銷售收入,造成少繳增值稅8.98萬元,被常熟市國家稅務局依法追繳增值稅8.98萬元,加收滯納金0.78萬元,並處1倍罰款8.98萬元。
該廠地處董浜鎮蘇雪村,是一家私營獨資企業,原法人代錶王錦榮,主要從事拉鐵絲製造、加工,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在對「通州『4.29』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協查中,常熟市國稅稽查局發現該廠在2002年9月-2004年4月期間,共接受通州市金屬材料總公司開具的無貨物交易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八份(號碼分別為04236247、10571870、10584710、 10587631、05061233、05061253、09735379、09745850),價稅合計54.40萬元,其中稅金7.90萬元,已申報抵扣。發票由該廠原廠長王錦榮通過張家港人郭占宏、通州人崔少光取得,並以現金形式支付發票金額4%-5%的手續費,造成國家7.90萬元增值稅流失。
經進一步調查,該廠在2003年7月銷售給常熟市誠達建材配件廠鋼材9.962噸,計2.99萬元(含稅),在2003年9月、12月、2004年3月為常熟市誠達建材配件廠加工拉絲,貨款及加工收入共計7.44萬元(含稅),向對方收取時提供了通州市金屬材料總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上貨款及加工收入均未申報納稅,造成少繳增值稅1.08萬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該廠以上違法事實屬偷稅,應追繳其所偷增值稅款8.98元,並處所偷稅款1倍的罰款,同時按規定加收滯納金。
「偷雞不成反而蝕把米」,該案經移送公安機關後,王錦榮最終被判3年有期徒刑緩期3年執行,並處罰金18萬元。
收入不入帳 偷稅受處罰——標准工業集團常熟福山服裝機械有限公司偷稅案
標准工業集團常熟福山服裝機械有限公司採取銷售產品開具收據不入帳、銷售廢料不申報及取得不符合規定的運輸發票進行抵扣進項稅金的手段,在2002年-2003年期間偷稅共計312.85萬元,被常熟市國稅稽查局依法查處,同時受到了應有的處罰。
該公司地處常熟市海虞鎮福山徐橋村,是一家私營企業,主要經營工業縫紉機機架台板、服裝機械、工業縫紉機零件製造、加工等,法人代表范建東,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常熟市國稅稽查局在2004年度的運費發票抵扣專項檢查中,到戶檢查並調取了該公司2002年-2003年的有關帳冊、憑證、收據、進出庫記錄等有關資料。經檢查,發現該公司在2002年1月-2003年12月期間,取得不符合抵扣的運輸憑證67份,涉及稅金9.40萬元。另查實有48.03萬元廢料銷售沒有申報納稅,涉及稅金6.98萬元。面對一家各種規章制度健全,核算也比較正規的老牌村辦集體企業,上述情況引起了檢查人員的警惕,他們沒有就事論事,只檢查運輸發票的抵扣情況,而是對該公司進行了全面檢查。
經過檢查人員對該公司2003年11本收款收據的金額與企業全年252本憑證及申報數據的核對,在較短的時間里查清了該公司2003年11本收款收據上反映的銷售收入1466.22萬元未入帳申報納稅的事實。另外,經過檢查人員耐心的宣傳教育,該公司最終還承認為牟取私利,在2002年度開始發生開具收據不入帳的情況,並提供了相應的收款收據存根,共計隱匿銷售收入574.19萬元,這樣該企業2002年到2003年實際隱匿銷售收入達2040.41萬元,偷稅296.47萬元。加上其廢料收入不申報、不符合抵扣的運輸憑證進行抵扣的稅務違法行為,總計偷稅312.85萬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常熟市國稅局依法追繳了其所偷增值稅312.85萬元,同時加收滯納金75.76萬元,並處罰款191.47萬元。
帳外經營法不容 投機取巧終受罰——常熟市建華紡染有限責任公司偷稅案
常熟市建華紡業有限責任公司(原名稱為常熟市建華紡染有限責任公司)隱匿銷售收入偷逃國家稅款,近日,被常熟市國家稅務局依法追繳增值稅58.17萬元,加收滯納金14.57萬元,並處0.8倍罰款46.53萬元,同時該案依法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該公司地處常熟市董浜鎮北港村,是一家私營企業,主要經營化纖紡織,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常熟市國稅稽查局在對該公司所屬期為2002年-2003年度納稅情況的檢查中,發現其除建立一套賬本、憑證等納稅資料應付稅務機關外,還另設一本收入、支出流水賬,記錄其全部收入、支出情況。經過對調取的賬冊、憑證等納稅資料與賬外賬及該戶填開的送貨單明細進行核對後,發現其全年銷售收入與申報納稅的銷售收入存在較大差異。經過進一步調查取證,最終確定該公司為偷逃國家稅款,採用開送貨單不開具銷售發票的方法,收取陳士岳、華明義、徐立輝、余志能、吳偉德等客戶的化纖紗貨款記入賬外賬,隱匿銷售收入,共計400.33萬元(含稅),未申報納稅。
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條、第二條、第五條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之規定,該行為已構成偷稅。常熟市國稅局依法作出了追繳增值稅58.17萬元,加收滯納金14.57萬元,處0.8倍罰款46.53萬元的處罰,同時又將該案依法移交了司法機關處理。
本案雖已告一段落,但卻留給人深深的思考。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一些企業經營者在利益驅動下,想方設法,挖空心思偷逃國家稅款,以牟取暴利。賬外賬便是目前稅務稽查中發現的最為普遍、最為典型的偷稅手法。分析賬外賬案件頻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利益驅動,一些企業在市場竟爭激烈的情況下,為了追求利潤不在經營管理上下功夫、想辦法,而動國家稅收的歪點子,置稅法於腦後,在產品銷售過程中設置賬外賬,偷逃國家稅款;二是企業經營者稅法意識淡薄,本案查處過程中,在檢查人員跟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談話時,他竟認為通過購、銷不開發票的手法能降低產品成本,以此增強市場競爭力,而且明知不開票、不申報、設立賬外賬是違法行為,但仍我行我素,由此可見,該企業經營者稅法意識極其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