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財務商益是什麼
⑴ 商譽屬於什麼會計科目
會計實務中,一般只對企業外購商譽即合並商譽加以確認入賬,自行創造的商譽不予入賬。合並商譽=企業合並成本-合並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若合並成本大於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則應當將其差額確認為商譽;而若前者小於後者,則將其差額計入合並當期營業外收入,並在報表附註中說明)。
會計處理:
1.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該合並方式下,購買方一般應於購買日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應以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量,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體現為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商譽;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合並當期損益,因購買日不需要編制合並利潤表,該差額體現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上,應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將合並中取得的符合確認條件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按其公允價值確認為本企業的資產和負債;作為合並對價的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處置損益計入合並當期的利潤表;確定的企業合並成本與所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視情況分別確認為商譽或是計入企業合並當期的損益。
⑵ 商譽會計是什麼
商譽會計主要研究和解決商譽的確認、計量、賬務處理、披露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商譽本質問題。
其理論:
商譽的確認
在商譽會計理論問題中,討論最為激烈持續時間最為長久的是商譽確認的問題。由於確認是計量、記錄、告的前提與基礎,有關商譽會計處理的很多問題是由確認問題引起的。因此,商譽的確認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是自創商譽的確認。在自創商譽的確認問題上,目前會計實務界還沒有應用,就是理論界也很少有支持者。雖然大多數人承認自創商譽的存在,但各國會計准則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所發布的IAS22和我國的《具體會計准則》,均明確規定只有出現合並商譽時才作為一項資產入賬,這就限定了商譽確認的時間只能是在一個企業購買或合並另一企業時。英國的標准會計慣例公告《商譽會計》指出:合並商譽與自創商譽的特性沒有差別,然而由於特定時間上發生的市場交易這個事實,盡管對企業的計價是主觀的,合並商譽的價值可以被確定,而自創商譽是不可能的。這不僅反映了英國會計界對商譽的看法,而且也反映了會計界對商譽會計處理的一般態度:對合並商譽進行確認和計量;而自創商譽由於各種原因,不進行確認和計量。
其次是合並商譽的確認。合並商譽產生於企業合並,國外一些成功的企業合並表明,合並商譽占收購價格比重越來越大,因此應正確地確認合並商譽,否則將有悖於被並購方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
合並商譽的確認,依據不同的合並方式將產生不同的確認問題。一方面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商譽的確認問題。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在一方或多方控制的情況下,一個企業獲得另一個或多個企業的股權或凈資產的行為。其主要特徵是參與合並的各方,在合並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並且不是暫時性的。對於這種情況我國新會計准則規定:合並方在企業合並中取得的資產和負債,應當按照合並日被合並方的賬面價值計量;合並方取得的凈資產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並價款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可見在這種合並方式下是不確認合並商譽的。另一方面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商譽的確認問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指不存在一方或多方控制的情況卞,一個企業購買另一個或多個企業入股權或凈資產的行為。其主要特徵是參與合並的各方,在合並前後均不屬於同一方或多方最終控制。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採用的是購買法,即實施合並的企業以現金或其它非現金資產作為合並支付代價,購買被合並企業的凈資產而實現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方法。在購買法下,實施合並的企業在合並日,將購買的被合並企業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記入實施合並企業的資產和負債,合並成本超過被合並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作為合並商譽。
商譽的計量
目前對於自創商譽的確認還沒有明確規定,其計量問題也無從規定。這里所以商譽的計量其實就是合並商譽的計量問題。我國新會計准則中,《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將企業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兩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對被合並方的資產、負債按照原賬面價值確認,不按公允價值進行調整,因而不形成商譽,合並作價與合並中取得的凈資產份額的差額調整權益項目。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的是購買法,在購買日購買方的合並成本大於確認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凈額的差額,確認為商譽。購買方的合並成本小於確認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凈額的差額,為負商譽,在對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進行復核後,計人當期損益。這時商譽的計量公式可採用:商譽價值=合並成本-=合並成本-被並購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
商譽的後續處理
商譽在賬面上確認後,就要考慮後續處理問題了,這又是目前會計理論界爭執不下的問題。學術界對商譽的後續處理方法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直接沖銷法。指企業合並商譽取得並確認入賬後,立即沖銷其全部價值,同時減少所有者權益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該法承認商譽是企業收購與兼並中客觀存在的,但不贊同在合並表中單獨反映商譽,而將商譽與收買企業或合並表中的資本公積在並購日直接沖銷。理由是合並商譽是企業一項特定資本交易發生的價值差額。其實質是收購價格高於被收購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凈額,是企業購並中發生的一項非凡費用。就正商譽而言,資本交易所形成的差額實質上代表收購企業的資本損失,這種資本損失是由於收購企業付出的價格高於被收購企業凈資產的公允價值而造成的,因此,應該在企業購並完成後,在資產入賬時即刻沖銷。
二是分期攤銷法。指將合並商譽單獨作為一項資產入賬,並在預計收益期內分期攤銷,與未來獲得的超額經濟利益相配比。該法認為:合並商譽所代表的是收購企業為獲得被收購企業未來超額的盈利能力而在收購時發生的支出,該資產與其他資產一樣也具有時效性,其價值會隨市場競爭條件或消費者偏好的改變而不斷減少。但其在年限確定上具有一定的非客觀性,同時也難以體現合並商譽的價值增加的可能。
三是永久保留法。指將合並商譽作為一項永久性資產而沉澱於企業,並以該商譽的歷史成本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其資產價值在企業的存續期內不作增減。理由是合並商譽是被並購企業創造的,企業間兼並重組後它更能為企業獲得超額經濟利益,它不會隨時間推遲而消耗掉。四是減值測試法。根據我國新准則的規定。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這種做法可以較真實的反映企業合並商譽的期末價,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也符合我國會計改革的實際情況。
商譽的披露
《國際會計准則》規定對於合並商譽,財務表應披露:採用的攤銷期限;假如商譽在超過20年的期限內攤銷,商譽的有用年限從初始確認起不超過20年的假定被推翻的理由。在列舉這些理由時,企業應說明在確定商譽的有用年限時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假如商譽不採用直線法攤銷,說明所採用的其他方法,以及採用該種方法比直線法更恰當的理由;在收益表中包含商譽攤銷金額的項目名稱;商譽的賬面金額在期初和期末之間的調整,應反映期初總額和累計攤銷額、當期增加確認的商譽、商譽的形成來源及賬面價值的增減變動情況等。
⑶ 什麼是經濟商譽什麼是會計商譽二者區別在哪兒
1、經濟商譽是指如果能夠預期公司在有形資產凈值基礎上,賺取的收益率顯著超過市場收益率水平,那麼從邏輯上說,這些公司的價值就比其有形資產凈值高得多,這種超額回報的資本化價值就是經濟商譽。
2、會計商譽是指如果一家企業被收購,那麼根據會計准則,收購總價先被轉入收購的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通常情況下,這些資產(在扣減負債之後)的公允價值總和小於企業的收購總價。在這種情況下,差額就轉入一項名為「收購成本超出所收購資產的權益值部分」的資產賬戶,這就是會計商譽。
3、二者的區別:
(1)真正創造超額盈利能力的是公司的經濟商譽,而會計商譽只是為企業付出過高的收購價格;
(2)經濟商譽是基於經濟現實基礎上的,會計商譽是基於會計准則上的;
(3)目前的會計准則,商譽不再攤銷,至少應當在每年年末進行減值測試。由於商譽難以獨立產生現金流量,因此商譽應當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進行減值測試。會計商譽只會減值,但是經濟商譽可能會減值,也可能會增值。優秀企業擁有真正的經濟商譽,其名義價值會與通貨膨脹率同步增長,長期價值甚至會大幅增值。
⑷ 商業財務會計商譽(Goodwill) 什麼是商譽
答:一、就一般意義而言,一個企業由於種種原因,在同行業中處於較優勢的地位,在消費者或客戶中擁有較好的聲譽,從而使得該企業可望獲得高於同業一般盈利水平的能力,這就是商譽。
二、因此,商譽是企業擁有的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形成這種能力的因素很多,如優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經營歷史、良好的客戶資源、先進的管理水平、獨特的企業文化、特殊的生產工藝或技術、較高的企業知名度等。
⑸ 商譽 是一個什麼性質的會計科目
名詞解釋: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並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商譽以前是做為無形資產反映的;因為新准則規定,商譽不具有可辨認性,而無形資產必須是可辨認貨幣性資產;
⑹ 什麼是商譽,在會計上如何理解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並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通俗點說,別人的公司賬上的所有者權益是100萬,你花了120萬才買下來,這多花的20萬就是商譽(正商譽);如果你花了90萬就買下來了,這少花的10萬也是商譽(負商譽)。
在單體財務報表中,商譽不單獨在報表上列示,而是包含在在長期股權投資中。只有在合並報表裡才有單獨列示。
⑺ 在會計中,什麼時候會產生商譽
企業合並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確認為商譽。視企業合並方式的不同,控股合並的情況下,該差額是指在合並財務報表中應予列示的商譽,即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與購買日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吸收合並的情況下,該差額是購買方在其賬簿及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商譽。
商譽代表的是合並中取得的由於不符合確認條件未予確認的資產以及被購買方有關資產產生的協同效應或合並盈利能力。 商譽在確認以後,持有期間不要求攤銷,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的規定對其價值進行測試,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的原則計量,對於可收回金額低予賬面價值的部分,計提減值准備,有關減值准備在提取以後,不能夠轉回。
⑻ 商譽入哪個會計科目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並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對商譽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各國會計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有如下三種處理方法:
將商譽單獨確認為一項資產,並在其預計的有效年限內以攤銷列作費用。此種觀點認為實施合並的企業為了取得以後若干年度的超額利潤,發生了超額耗費,這一超額的代價表明被並企業有商譽存在。商譽同樣符合資產的定義,它和其他資產一樣,在合並主體產生未來收入的過程中發揮著效應,其本身也會損耗,就象開辦費等遞延資產一樣,應定期予以攤銷,與所獲取的超額收益相配比,這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也符合穩健性原則,否則就會在未來虛增利潤。
把商譽看成一項權益抵銷項目,在合並時立即注銷(writtenoff),直接沖減合並企業的當期收益或留存收益。此觀點認為,商譽的價值很不確定,不能單獨存在和變現,而且形成商譽的因素難以為企業所控制,在合並之後,商譽不一定能繼續存在。如原來優越的地理位置,由於城市的發展和開發,現在或將來不一定仍然還處於優勢的位置;由於主要管理人員人事變動,現在或未來的經營水平不一定還有原來那麼高,等等。若將其列作商譽不攤銷或分期攤銷,不符合穩健性原則。因此,合並商譽應在其會計處理上直接同合並企業的股東權益,即留存收益進行沖銷,或直接沖銷合並企業的當期收益(把合並企業多付的一部分款項看成是與合並業務相關的費用)。
將商譽作為一項永久性資產,不予攤銷。此觀點認為,外購商譽是企業並購交易時獲得的能為購買企業帶來超過正常盈利水平以上的超額利潤,因而是一項資產。作為資產,商譽應予以資本化。成功的企業擁有的商譽將得到永久保持,價值不會下降。此外,在被並企業以往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已形成了未入賬的自創商譽。這些費用以前均已計入費用,抵減了過去的收益,現在通過並購後由並購企業將確認的商譽進行攤銷,造成重復計算商譽費用。
.中國會計准則的賬務處理
指的是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中取得的商譽價值。
商譽發生減值的,應在本科目設置「減值准備」明細科目進行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商譽減值准備」科目進行核算。
企業應按企業合並准則確定的商譽價值,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准則確定商譽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減值准備)。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外購商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