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特點
一、管理會計是以強化企業內經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通過一系列專門策略利用財會提供的資料及其他財務資料進行整理加工並利用,實現對企業經營過程的預測、決策、計劃、制約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管理。
二、財務會計主要是通過傳統記賬、算賬,並定期編制報表的專門策略,為企業提供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及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主要是讓企業的股東和潛在的投資人了解企業經營狀況並作出投資決策,也便政府稅務機關核定稅收。財務會計又是傳統所說的「外部會計」。
三、二者的主要區別是:1.核算目的不同;2.核算重點不同;3.核算依據不同;4.核算對象不同;5.核算程序不同。
Ⅱ 與管理會計相比,企業財務會計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理論性很強,主要體現在:服務對象、依據標准、提供信息的類型、主要內容、所運用的程序和方法、報告的形式和時間范圍、成本計算方法及國際化內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並列的、著重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一個企業會計分支。
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在服務對象方面。財務會計主要是為企業外部有關方面提供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因而屬於「對外報告會計」;而管理會計著重為企業管理部門有效地改善生產經營進行最優化決策及時地提供有用的財務與管理信息,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因而屬於「對內報告會計」。
(2)在工作重點方面。財務會計主要面向過去,提供並解釋歷史信息,因而屬於「報賬型會計」;管理會計則是面向未來的,要能動地利用有關信息來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經濟活動,因而屬於「經營型會計」。
(3)在程序與方法方面。財務會計採用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比較固定的程序與方法,並受有關會計規范的約束;管理會計對企業自身服務,所採用的程序與方法可以靈活多樣,具有較大的可選擇性不必全受統一的會計規范約束。
自20世紀50年代會計逐步形成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出以來,財務會計是按照特定的會計准則或會計制度對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即單純地提供信息和解釋信息,屬於報賬型會計;管理會計則是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分支,提供各種強制性財務報告之外的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目的是滿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是按照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靈活採用多種會計處理程序和方法,其不僅反映過去,而且要能動地利用歷史信息,來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切經濟活動,屬於經營型會計,以致於「財務會計對外、管理會計對內」 似乎成了「金科玉律」,本文就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作一些探討。
從根本上來說,會計系統是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耦合而成的,它是企業管理系統的核心子系統。管理會計是從傳統的單一的會計體系中分離出來的,甚至可以說是脫胎於傳統的財務會計。二者的理論基礎有其同源性,但也各有其不同的運用領域。財務會計核算的目的在於通過提供信息來影響人們的決策及其行為;管理會計則運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術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人的行為進行管理和控制。二者統一服務於現代企業會計管理的總體要求,共同為實現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目標和滿足外部各利益相關者的要求服務。
財務會計區別於管理會計的主要特點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具有不同的特點。那麼,決定它們各自特點的因素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只能是會計對象的性質與會計目的。下面便以此為依據,對財務會計不同於管理會計的主要特點試析如下:
第一,財務會計必須以國家或行業組織制定的會計法規、會計准則、會計制度及有關規定作為其工作的准繩與規范。這一不同於管理會計的特點,是由財務會計核算的特定對象和目的所決定的。既然財務會計是要對資金運動中的經濟關系進行確認、計量與反映,那麼,便只有按一定的社會規范進行,才能保證各利益相關主體的權益不受侵害,才能為各利益相關者所認可。
第二,財務會計實行嚴格的憑證制度。因為財務會計處理的每筆業務都與人們的實際利益息息相關,只有實行嚴格的憑證制度,才有可能保證經濟業務處理的真實性、可靠性,防止各種侵犯企業財產的行為發生,以保證企業財產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財務會計實行定型的會計模式。由於財務會計工作直接涉及到相關者的經濟利益,所以人們自然十分重視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並要對其工作質量,即會計資料的可靠性、真實性、客觀性進行檢驗。為了保障財務會計工作的有章可循和便於對會計工作進行檢查與監督,財務會計需要定型的會計模式。
第四,會計方法相對固定,缺乏靈活性。會計方法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會計核算結果的變化。為了避免由於輕易變動會計方法而影響某些相關者的利益,或以變動會計方法為手段去謀求某些相關者的利益而侵害其他相關者的利益,各國的會計准則均規定,財務會計選用某種會計方法後,一般不得輕易變動。如確有改動的必要而變動會計方法時,一般需要在會計報表中作出說明。
正確認識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本質區別的意義
從本質上揭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無論是對會計理論研究,還是對會計實踐,都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有利於正確認識會計的目的。通過前面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本質區別的分析,筆者認為會計的目的並不是單一的,而是雙重的。會計的雙重目的,簡要地說就是「利益」目的和「效益」目的。勿庸置疑,會計對象的二重性必然規定著會計目的二重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所進行的一系列會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也雄辯地說明了這一點。如果說在我國設立管理型會計與開展管理型會計活動,充分地體現了講求經濟效益這一會計目的的話,那麼,全面實施會計准則與新會計制度,以便使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適應變化了的經濟條件和經濟利益關系,則充分體現了維護一定經濟利益關系這另一會計目的。
第二,有利於科學地探索會計發展的規律。會計對象的二重性,決定了會計目的的二重性。基於不同的會計目的,則會選擇不同的會計制度與會計方法。這樣,當我們去探索會計發展的規律時,則應沿著經濟利益與經濟效益這雙重的軌跡,去探討不同經濟時期和不同經濟條件下的會計對象的變化及其對會計目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方法的影響,從而科學地揭示出會計產生、發展的必然規律。許多人認為,會計的產生和發展都源於人們對經濟效益的追求。事實上,這只是會計產生與發展的動因之一。另一動因就是出於人們對經濟利益實施管理的客觀要求。這二者共同決定著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有利於自覺地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我國十幾年來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本質上是對人們的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在這場變革中,財務會計肩負著維護改革的成果,維護改革中形成的新型經濟利益關系的重要責任。但事實上,對於這一點,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我們的認識都是不足的。目前,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著大量的未能很好地加以克服與解決的問題,如利用企業資財營私舞弊,潛虧嚴重,資本不能保全,編造假帳偷稅漏稅,違法亂紀侵害國有資產,資財管理混亂等等,這些顯然不是經濟效益的問題,而是經濟利益的問題。會計工作者應該正確認識會計的目的,承認會計目的兩重性,在積極運用會計手段去努力實現提高經濟效益這一既定目標的同時,自覺肩負起維護人們合理的經濟利益、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和保護經濟組織的財產安全與完整這一重要的職責。
Ⅲ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包括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其實都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分工的細分,而逐漸產生在一個崗位,原先的財務會計主要的職責包括核算與監督,尤其是在核算這一方面。
哇塞,隨著社會管理的精細化,還有扁平化管理的需求管理會計逐漸應運而生,而在現實中管理會計更多的職責是通過財務會計的財務分析數據,及時來抓取一些重要的數據,結合成企業的行業和企業的發展特點來形成主要的財務指標,通過相關的業務與財務的融合分析得出企業的一些經營過程中的優劣和不足之處,並且站在財務的角度,及時的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或建議,以供決策者能及時的把握企業的發展和掌握企業的經營動態,這兩個工作其實也是相輔相成的,既有區別又互相聯系,需要同時做好之後,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價值。
Ⅳ 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的特點有哪些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理論性很強,主要體現在:服務對象、依據標准、提供信息的類型、主要內容、所運用的程序和方法、報告的形式和時間范圍、成本計算方法及國際化內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並列的、著重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一個企業會計分支。
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在服務對象方面。財務會計主要是為企業外部有關方面提供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因而屬於「對外報告會計」;而管理會計著重為企業管理部門有效地改善生產經營進行最優化決策及時地提供有用的財務與管理信息,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因而屬於「對內報告會計」。
(2)在工作重點方面。財務會計主要面向過去,提供並解釋歷史信息,因而屬於「報賬型會計」;管理會計則是面向未來的,要能動地利用有關信息來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經濟活動,因而屬於「經營型會計」。
(3)在程序與方法方面。財務會計採用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比較固定的程序與方法,並受有關會計規范的約束;管理會計對企業自身服務,所採用的程序與方法可以靈活多樣,具有較大的可選擇性不必全受統一的會計規范約束。
自20世紀50年代會計逐步形成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出以來,財務會計是按照特定的會計准則或會計制度對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即單純地提供信息和解釋信息,屬於報賬型會計;管理會計則是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分支,提供各種強制性財務報告之外的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目的是滿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是按照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靈活採用多種會計處理程序和方法,其不僅反映過去,而且要能動地利用歷史信息,來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切經濟活動,屬於經營型會計,以致於「財務會計對外、管理會計對內」 似乎成了「金科玉律」,本文就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作一些探討。
從根本上來說,會計系統是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耦合而成的,它是企業管理系統的核心子系統。管理會計是從傳統的單一的會計體系中分離出來的,甚至可以說是脫胎於傳統的財務會計。二者的理論基礎有其同源性,但也各有其不同的運用領域。財務會計核算的目的在於通過提供信息來影響人們的決策及其行為;管理會計則運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術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人的行為進行管理和控制。二者統一服務於現代企業會計管理的總體要求,共同為實現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目標和滿足外部各利益相關者的要求服務。
財務會計區別於管理會計的主要特點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具有不同的特點。那麼,決定它們各自特點的因素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只能是會計對象的性質與會計目的。下面便以此為依據,對財務會計不同於管理會計的主要特點試析如下:
第一,財務會計必須以國家或行業組織制定的會計法規、會計准則、會計制度及有關規定作為其工作的准繩與規范。這一不同於管理會計的特點,是由財務會計核算的特定對象和目的所決定的。既然財務會計是要對資金運動中的經濟關系進行確認、計量與反映,那麼,便只有按一定的社會規范進行,才能保證各利益相關主體的權益不受侵害,才能為各利益相關者所認可。
第二,財務會計實行嚴格的憑證制度。因為財務會計處理的每筆業務都與人們的實際利益息息相關,只有實行嚴格的憑證制度,才有可能保證經濟業務處理的真實性、可靠性,防止各種侵犯企業財產的行為發生,以保證企業財產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財務會計實行定型的會計模式。由於財務會計工作直接涉及到相關者的經濟利益,所以人們自然十分重視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並要對其工作質量,即會計資料的可靠性、真實性、客觀性進行檢驗。為了保障財務會計工作的有章可循和便於對會計工作進行檢查與監督,財務會計需要定型的會計模式。
第四,會計方法相對固定,缺乏靈活性。會計方法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會計核算結果的變化。為了避免由於輕易變動會計方法而影響某些相關者的利益,或以變動會計方法為手段去謀求某些相關者的利益而侵害其他相關者的利益,各國的會計准則均規定,財務會計選用某種會計方法後,一般不得輕易變動。如確有改動的必要而變動會計方法時,一般需要在會計報表中作出說明。
正確認識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本質區別的意義
從本質上揭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無論是對會計理論研究,還是對會計實踐,都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有利於正確認識會計的目的。通過前面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本質區別的分析,筆者認為會計的目的並不是單一的,而是雙重的。會計的雙重目的,簡要地說就是「利益」目的和「效益」目的。勿庸置疑,會計對象的二重性必然規定著會計目的二重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所進行的一系列會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也雄辯地說明了這一點。如果說在我國設立管理型會計與開展管理型會計活動,充分地體現了講求經濟效益這一會計目的的話,那麼,全面實施會計准則與新會計制度,以便使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適應變化了的經濟條件和經濟利益關系,則充分體現了維護一定經濟利益關系這另一會計目的。
第二,有利於科學地探索會計發展的規律。會計對象的二重性,決定了會計目的的二重性。基於不同的會計目的,則會選擇不同的會計制度與會計方法。這樣,當我們去探索會計發展的規律時,則應沿著經濟利益與經濟效益這雙重的軌跡,去探討不同經濟時期和不同經濟條件下的會計對象的變化及其對會計目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方法的影響,從而科學地揭示出會計產生、發展的必然規律。許多人認為,會計的產生和發展都源於人們對經濟效益的追求。事實上,這只是會計產生與發展的動因之一。另一動因就是出於人們對經濟利益實施管理的客觀要求。這二者共同決定著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有利於自覺地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我國十幾年來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本質上是對人們的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在這場變革中,財務會計肩負著維護改革的成果,維護改革中形成的新型經濟利益關系的重要責任。但事實上,對於這一點,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我們的認識都是不足的。目前,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著大量的未能很好地加以克服與解決的問題,如利用企業資財營私舞弊,潛虧嚴重,資本不能保全,編造假帳偷稅漏稅,違法亂紀侵害國有資產,資財管理混亂等等,這些顯然不是經濟效益的問題,而是經濟利益的問題。會計工作者應該正確認識會計的目的,承認會計目的兩重性,在積極運用會計手段去努力實現提高經濟效益這一既定目標的同時,自覺肩負起維護人們合理的經濟利益、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和保護經濟組織的財產安全與完整這一重要的職責。
Ⅳ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1)會計主體不同
管理會計主要以企業內部各層次的責任單位為主體,更為突出以人為中心的行為管理,同時兼顧企業主體;而財務會計往往只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
(2)具體工作目標不同
管理會計作為企業會計的內部管理系統,其工作側重點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財務會計工作的側重點在於為企業外界利害關系集團提供會計信息服務。
(3)基本職能不同
管理會計主要履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職能,屬於「經營型會計」;財務會計履行反映、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屬於「報帳型會計」。
(4)工作依據不同
管理會計不受財務會計「公認會計原則」的限制和約束。
(5)方法及程序不同
管理會計適用的方法靈活多樣,工作程序性較差;而財務會計核算時往往只需運用簡單的算術方法,遵循固定的會計循環程序。
(6)信息特徵不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時間特徵不同:管理會計信息跨越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態;而財務會計信息則大多為過去時態。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信息載體不同:管理會計大多以沒有統一格式、不固定報告日期和不對外公開的內部報告為其信息載體;財務會計在對外公開提供信息時,其載體是具有固定格式和固定報告日期的財務報表。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信息屬性不同:管理會計在向企業內部管理部門提供定量信息時,除了價值單位外,還經常使用非價值單位,此外還可以根據部分單位的需要,提供定性的、特定的、有選擇的、不強求計算精確的,以及不具有法律效用的信息;財務會計主要向企業外部利益關系集團提供以貨幣為計量單位的信息,並使這些信息滿足全面性、系統性、連續性、綜合性、真實性、准確性、合法性等原則和要求。
Ⅵ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異同與融合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
1.兩者的最終目標一致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共同服務於企業管理的目的,其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財務會計具有反映和控制的職能,會計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是內部控制的方法;管理會計直接為企業的管理服務。
2.兩者的資料來源基本相同
管理會計所需的許多資料來源於財務會計系統,它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深加工與再利用,因而受到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約束;而財務會計的發展與改革,要充分考慮管理會計的要求,以擴大信息交換處理能力和兼容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
3.兩者的主要指標相互滲透
財務會計提供的歷史性資金、成本、利潤等有關指標,是管理會計進行長、短期決策分析的重要依據;而管理會計所確定的計劃,又是財務會計進行日常核算的目標。他們的主要指標體系和內容是一致的,尤其是企業內部的會計指標體系更應該同步實施才能實現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4.兩者在方法上相互補充
管理會計的方法主要是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和考核;財務會計的方法主要是核算、分析和檢查。管理會計利用財務會計核算、分析方面的優勢去收集資料、處理資料;財務會計則利用管理會計的先進方法簡化會計核算,強化會計分析和檢查,提供會計信息。
5.兩者提供的信息具有共同的特徵
相關性和可靠性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信息的共同特徵。信息是決策的基礎,無論是企業內部管理者,還是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對所需的信息都要求具備相關性和可靠性。
二、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
1、 工作的側重點不同
財務會計的側重點在於根據日常的業務記錄,登記賬簿,定期編制有關的財務報表,向企業外界具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團體、個人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外界服務,財務會計又可稱為「外部會計」。
而管理會計的側重點在於針對企業經營管理遇到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提供預測決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管理會計又可稱為「內部會計」。
2、 工作主體的層次不同
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往往只有一個層次,即主要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從而能夠適應財務會計所特別強調的完整反映監督整個經濟過程的要求,並且不能遺漏會計主體的任何會計要素。
而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可分為多層次,它既可以是整個企業的主體,又可以將企業內部的局部區域或個別部門甚至某一管理環節作為工作的主體。
3、 作用時效不同
財務會計的作用時效主要在於反映過去,無論從強調客觀性原則,還是堅持歷史成本原則,都可以證明其反映的只能是過去實際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因此,財務會計實質上屬於算「呆賬」的「報賬型會計」。
而管理會計的作用時效不僅限於分析過去,而且還在於,能能動地利用財務會計的資料進行預測和規劃未來,同時控制現在,從而橫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態。管理會計面向未來的作用時效擺在第一位,而分析過去是為了控制現在和更好地指導未來。因此,管理會計實質上屬於算「活賬」的「經營型會計」。
4、 遵循的原則、標准不同
財務會計工作必須嚴格遵守《企業會計准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以保證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報表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和空間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會計不受《企業會計准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的完全限制和嚴格約束,在工作中可靈活應用預測學、控制論、信息理論、決策原理等現代管理理論作為指導。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互融合是社會趨勢
因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共性,這也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互融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縱觀現在的經濟發展趨勢來說,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互融合,對於一個企業的發展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1.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理論基礎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又有各自不同的分工。財務會計主要體現在資金的流動方面,管理會計則是對信息的把控比較准確,但如果能夠將這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就能夠把流動的資金和信息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就擁有了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擴展空間。在企業經濟活動的決策過程當中,能夠從整體上去把握雙方的各自流動方向,保證資金和信息共享的最大化。
2.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有機融合能夠增加企業管理的效率
在實際的經濟運轉過程當中,產品的費用流動,會呈現出產品自身的盈虧平衡點,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當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互分離,對於產品的流動盈虧平衡點很難把握,這樣公司對於產品的生產數量,就沒有很好的把控,使企業的一些成本浪費。如果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就能夠快速的找到產品盈虧的平衡點,然後在財務的預算和資金的流動方面做很好的控制,就能夠有效的降低產品生產的成本,達到產品利益的最大化。就兩者的各自特點來看,財務會計可以反映過去一段時間當中產品的經營數量以及盈利數量,而管理會計則是能夠通過對過去數據的總結分析,對未來有很好的預測和規劃。一旦將這兩大分支系統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就能夠為財務的決策提供非常穩定的信息平台,對於財務的過去和未來都有很好的把控。一個企業如果能夠做到這兩點的話,就能夠快速的出擊贏得市場,掌握先機,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3.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可以降低企業成本
在以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互分離的狀態當中,企業會分別支付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工資,這樣的話,會使企業的成本大大的損失,如果能夠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企業的支出就會少了一份,這樣也就降低了企業的成本,也能夠取得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Ⅶ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和聯系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主要是會計主體不同、具體工作目標不同、基本職能不同等。
主要區別有
1、管理會計主要以企業內部各層次的責任單位為主體,更為突出以人為中心的行為管理,同時兼顧企業主體;而財務會計往往只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
2、管理會計作為企業會計的內部管理系統,其工作側重點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財務會計工作的側重點在於為企業外界利害關系集團提供會計信息服務。
3、管理會計主要履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職能,屬於「經營型會計」;財務會計履行反映、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屬於「報帳型會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主要有核算資料同源、工作目的一致、核算內容交叉等
主要聯系有
1、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會計的兩個分支,同屬於會計信息系統。從會計發展中來看,初期的會計是以單純核算系統出現的,無從區分「管理」和「財務」。從核算資料來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同一的,即核算資料來源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2、財務會計以反映過去為基本特徵,主要服務於企業外部;管理會計以籌劃未來為基本特徵,主要服務於企業內部。
雖然二者的工作側重點不同,但「殊途同歸」,工作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從加強企業管理著眼,進行會計信息的搜集,加工和處理,提供輔助經營決策的資料和依據,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3、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核算內容上有交叉和重疊。例如成本核算就是二者都包含的內容,財務會計據以計算企業的當期損益,管理會計用它制定標准成本,進行成本水平的控制和考評。
(7)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特點擴展閱讀:
管理會計基本理論
1、管理會計的對象
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以使用價值為基礎的價值管理。
從實質上講,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從管理體現經濟效益角度看,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價值運動;
從實踐角度看,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作業管理和價值管理的復合。
2、管理會計的目標
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具體目標為:
(1)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
(2)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3、管理會計的職能
預測、決策、規劃(預算)、控制、評價
4、管理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徵
相關性、准確性、一貫性、客觀性、靈活性、及時性、簡明性、成本效益性
5、管理會計的工作程序
(1)確認,即將企業的經濟活動及其他經濟事項作為適當的管理會計業務予以辨認。
(2)計量,即以貨幣或者其他度量單位對以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經營活動予以數量上的確定。
(3)歸集,即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及其他經濟事項,按嚴格、一貫的方法進行記錄和分類。
(4)分析,對經濟事項發生的內外環境及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評價和確認。
(5)編報與解釋,以適當的形式反映各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信息。
(6)傳遞,將相關信息提供給各級管理者或其他信息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