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對財務管理專業的影響
1. 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在側重點上又有何不同
基礎會計是入門學好它以後學其他的就不難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三門課程內容重復是當前會計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此,許多學者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本文也在分析重復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三門課程內容的整合辦法。
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
作為高校會計專業三門並列的核心課程,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存在嚴重的內容重復成為一個普遍問題,這無論給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帶來了很多困難和不便,浪費了稀缺的教學資源。對此,許多學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本人在從事會計教學的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一點看法,在此與大家探討。
財務管理與會計學屬於同一學科層次,它們的地位是並列的,都是企業管理中兩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會計學的兩大分支,屬於第二層次;成本會計當前公認是其既具有財務會計的性質,又具有管理會計的性質,應屬於第三層次。因此,本文將首先解決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內容重復問題,將會計的內容進行整合,然後再探討與財務管理的內容重復問題。
一、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
1、天生的血緣關系,兩門學科內容重復的歷史必然。
十九世紀中葉後期至二十世紀20~30年代,在工業革命的的推動作用下,產生了以成本核算為核心的成本會計。20世紀三四十年代,泰羅制逐步形成與推廣,標准成本、預算制度逐步建立,據以進行日常的成本控制和定期的成本分析,成本會計的職能從成本核算擴大到成本預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而這也被公認為管理會計的萌芽。可見,早期的管理會計是從成本管理開始的,因為在當時,面對競爭,企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控製成本。二戰以後,成本會計積極開展成本預測與決策,變動成本法、目標成本法、責任成本制度相繼出現,成本會計將成本管理的理論與方法集中形成獨立的體系,形成了對企業成本的全面管理。而這時,成本習性分析、本量利分析和變動成本法等也成為管理會計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側重於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的管理會計的雛形也基本形成。20世紀50年代,現代管理科學理論的發展及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成功應用,為現代管理會計奠定了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以預測決策會計為主,以規劃控制會計和責任會計為輔的現代管理會計體系正式形成。管理會計的應用范圍也日益擴大,從成本管理擴展到了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包括采購、生產、銷售等。
因此,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密不可分。管理會計自產生之日起就與成本會計存在天然的「血緣」關系,管理會計對企業的全面管理就是從成本管理開始的,隨後又擴展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而成本會計一直面向的是對企業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成本管理是它們研究內容的交叉點。當前的教材中也體現了這一點,管理會計主要包括成本性態分析、本量利分析、變動成本法、預測分析、短長期經營決策、全面預算、標准成本制度、責任會計等;成本會計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成本會計中成本分析、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控制與管理會計中成本性態分析、本量利分析、變動成本法、預測分析中的成本預測、全面預算中的成本費用預算、標准成本會計、責任會計等內容重復。
2、教學需要,兩門課程內容應明確劃分。
做為一門學科的研究,可以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延伸,與其他學科內容的重復可以說是一種進步。但作為教學,尤其是本科教學則應將其內容與其他學科明確劃分。筆者認為,可將成本會計定位為財務會計的一部分,其核心是成本核算,即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而原成本會計中成本管理部分全部在管理會計介紹。這是因為:首先,管理會計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作為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的一整套信息處理系統,理應包括對成本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業績考核評價,否則,其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甚至某些信息是無法提供的。比如,沒有成本預算就無法進行相應的現金預算、利潤預算,沒有成本決策也無法進行價格決策等。其次,現代成本管理決不是某一部門的工作,而是企業各個部門及全體員工的責任,成本會計人員不可能單獨承擔現行成本會計賦予的成本預決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職責,將成本管理並入管理會計便於學生從整個企業的角度理解成本管理。
這樣,成本會計的教材內容可以這樣設置:
(1)成本會計基礎理論,包括成本會計對象、性質及核算原理等;
(2)各種費用的核算及成本計算模式與方法;
(3)成本信息報告;
(4)電算化在成本計算中的應用。
這幾部分內容已經足夠做為本科生一學期每周兩課時或三課時的學習。
3、兩門課程不宜合並。
1952年世界會計師大會上正式提出了「管理會計」一詞,這標志著管理會計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正式形成並得到公認,促使了現代會計被劃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隨後,管理會計在西方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世界上許多會計組織也都成立了研究管理會計的專門委員會。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想及時、正確地做出決策和有效地進行管理控制就需要具有實時性、前瞻性的管理會計信息,單是財務會計已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因此,完整的現代會計體系理應包括兩個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系統:一個是為外部管理服務的財務會計,另一個則是為內部管理服務的管理會計。那麼,解決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內容重復,只能是成本會計給管理會計讓路,而不應將兩大分支之一的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合並,形成所謂的「成本與管理會計」,這就犯了原則性的錯誤,破壞了整個會計的學科體系。
二、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
1、研究對象相似,兩門課程內容重復的不可避免性。
財務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活動,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實行分工、分權管理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專業管理,包括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物資管理、營銷管理、人事管理等。在這些專業管理中,有的側重於價值管理,有的側重於勞動要素管理,有的側重於信息管理。財務管理區別於其他管理的特點,就在於它是一種價值管理,是對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運動所進行的管理,因此可以說財務管理的研究對象就是企業的資金運動。根據企業資金運動的內容,財務管理應包括資金的籌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的管理,它們構成財務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管理會計作為現代會計的兩大分支之一,它的研究對象理應和會計的研究對象一致,即企業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示的經濟活動,也就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管理會計主要利用財務會計所生成的反映企業資金運動的財務信息,進一步分析加工,提供經濟決策所需要的信息,而這種加工過程實際上就是對企業資金運動的管理過程。由此可見,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在研究對象上有著驚人的相似,這種相似造成兩門課程內容大量的交叉重復。從目前教材來看,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重復的內容有:本量利分析、經營杠桿、銷售預測、利潤預測、資金需要量的預測、經濟訂貨批量、資金時間價值、長期投資決策、全面預算、成本控制、責任會計,涉及兩門課程相當大比重的內容。
2、側重點不同,兩門課程重復內容的協調。
雖然研究對象相似,但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也有明顯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側重點的不同。管理會計為內部管理者提供如何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會計信息,著眼於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它對經濟信息進行直接管理,對資金運動則進行間接管理;財務管理為企業提供如何保持良好財務狀況的手段和措施,側重於資本經營,著眼於資金運動本身的管理,是對資金運動的直接管理行為,具體表現為貨幣的取得、運用、分配及規劃等。
因此,財務管理課程應以資金運動為主線,以時間價值、風險價值和資金成本為主要考慮因素,以財務決策為核心,以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回收和分配為主要內容,構建其教材體系。管理會計課程應以生產經營活動的規劃和控制為主線,以本量利分析為基本手段,以經營決策為核心,以經營活動的預測、決策、規劃和控制為主要內容,構建其教材體系。以此為原則,我們就可以將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重復內容有一個比較好的協調。具體如下:資金時間價值、資金需要量的預測、長期投資決策側重於對資金運動的直接管理,應劃歸財務管理;本量利分析、經營杠桿、銷售預測、利潤預測、經濟訂貨批量、全面預算、成本控制、責任會計側重於對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的管理,應劃歸管理會計。
2. 財務管理專業優勢有哪些
1、利潤可以直接反映企業創造的剩餘產品的大小;2、在自由競爭的資本市場中,資本的使用權最終屬於獲利最多的企業;
3、只有每個企業都最大限度地創造利潤,整個社會的財富才可能實現最大化,從而帶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4、有利於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於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
財務管理跟會計是兩個專業,簡單的說,會計是管錢的,財務管理是管會計的,財務管理專業其實跟會計專業差不多,一般就是比會計專業多學了高級財務管理、財務分析等有限的幾門課程,除了數學等基礎課外,財務管理專業學的有財務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還有國際貿易類的一些課程,財務管理專業主要講的內容應該側重財務分析,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對企業今後的經營戰略提出建議,同時參與企業的管理工作。
學好會計才能做好財務管理,學會計到恆企,恆企教育產品涵蓋會計課程研發、會計教育培訓、財務咨詢、線上教育培訓、與大學聯合辦學辦班、就業指導服務等各個方面,為准會計和會計從業人員提供一站式會計職業發展方案。
3. 會計 對企業成本會計 有影響作用
成本會計的作用就是成本會計的職能。由於現代成本會計與管理緊密結合,因此,它實際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現代成本會計的主要職能有: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一、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預測技術,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推斷和估計某一成本對象(一個項目、一件產品或一種勞務)未來的成本目標和水平。
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未來成本水平及其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估計。通過成本預測,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有助於減少決策的盲目性,使經營管理者易於選擇最優方案,作出正確決策。
二、成本決策
成本決策是指用決策理論,根據成本預測及有關成本資料,運用定性與定量的方法,抉擇最佳成本方案的過程。成本決策可分為宏觀成本決策和微觀成本決策 。它貫穿於整個生產經營過程,涉及面廣,因此,在每個環節都應選擇最優的成本決策方案,才能達到總體的最優。
三、成本計劃
成本計劃是企業生產經營總預算的一部分,它以貨幣形式規定企業在計劃期內產品生產耗費和各種產品的成本水平以及相應的成本降低水平和為此採取的主要措施的書面方案。
成本計劃屬於成本的事前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成本的計劃與控制,分析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指出有待加強控制和改進的領域,達到評價有關部門的業績,增產節約,從而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
企業的整體預算從銷售預算開始,最終流向預計收益表和預計現金流量表,而成本計劃是主要的中間環節。所以做好成本計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有重要的意義
四、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採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
五、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
進行成本核算,首先審核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看其已否發生,是否應當發生,已發生的是否應當計入產品成本,實現對生產經營管理費用和產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對已發生的費用按照用途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六、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Cost Assess)是指定期考查審核成本目標實現情況和成本計劃指標的完成結果,全面評價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績。成本考核的作用是,評價各責任中心特別是成本中心業績,促使各責任中心對所控制的成本承擔責任,並藉以控制和降低各種產品的生產成本。
4. 財務管理與會計專業的聯系
從大學階段的學習來看,這兩個專業絕大部分的課程是一樣的。他們要學財務管理、金融學,我們會計也要學;我們會計要學中級財務會計,他們也要。
要說不同,他們更偏向於各種指標的分析、偏宏觀一些;會計更偏帳務處理,實務一些。個人更建議學會計學專業。
因為財務管理專業學過的東西,會計專業一樣學過;而國際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對於財務管理專業而言是選修課或者沒有開設這門課程。
從就業來看,兩個專業就業方向差不多,不是進會計師事務所就是進企業。當然,財務管理專業也有進證券交易所的;會計學專業進「四大」更容易些(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另外,糾正個誤區。認為學財務管理比較容易當財務領導。這個完全錯誤了,會計學的更容易升職一些。因為當每個人剛畢業的時候,從來沒有哪一個公司會招聘財務領導。每個畢業生都從最基礎的做起,會計專業的相對而言更有優勢,而慢慢的做,各種財務指標分析又不算難的,好歹也學過財務管理的,很快就學會了。看書還不如在實際中學得快。
個人覺得中國的財務管理比較尷尬,進企業、會計師事務所不如會計學專業,進金融機構不如金融學。有點類似工商管理,聽起來很牛,但學過的人才知道。不過財務管理的找工作比工商管理好多了。工商管理的就業率啊(這年頭,中國還有企業來校園招聘管理者?),其實這個專業開出來就是誤人子弟的。
5. 財務管理專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作用和前景
財務管理專業作用是:
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前景:
如今社會的競爭力日趨激烈,財務管理專業的大學生也面臨著多重選擇。從職業分布來看,企業是財務管理專業的主戰場,越來越多的企業會走向以財務管控為核心的企業管理,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也將受到企業的重視。以下為財務管理專業職業發展前景的幾個方向,供參考:
1、會計專業人才
這是財務管理專業最保守也最妥當的一條。練好專業知識的基本功,學好中高級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等。
2、管理會計人才
這是財務管理專業未來的就業趨勢。管理會計是發展趨勢,目前正在逐步取代財務會計,將來企業裡面都將是管理會計人才,可見學好CMA非常重要。
6. 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的區別和聯系
「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四門課程的關聯性分析
這四門學科可以認為是財務管理和會計的總和。也就是說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都是會計的范疇;而財務管理由於在本質、對象上均不同於會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組成會計學的兩大分支,兩者分別負責對外、對內發布會計信息,同時兩者也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屬於第二層次。成本會計屬於第三層次,它作為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記錄、計量和報告有關部門成本的多項信息,這些信息既為財務會計提供資料,又為:管理會計提供資料。
7. 財務管理專業好還是會計學專業好
1、兩者的區別 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1)會計:說白了,就是做賬的,把企業的發票和其他票據變成會計憑證,然後登記入賬,再准備報表。其實質是,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系統的核算,使報表使用者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企業的業務,各項資產的金額,本期已實現的收入。
(2)財務管理:與會計相比,往往是在使用資金之前和在使用中進行管理,當然也包括使用後管理。就是學會如何使用企業的資金,如何籌集企業的資金(當錢不夠時),用完後,反思它是否合理。
2、兩者之間的關系
(1)會計做的賬和報表,是財務管理人員最重要的數據來源,財務管理分析大多是使用報表的數據。
(2)學會計必須懂財務管理,學財務管理必須懂會計。因為,很多時候兩者是互補的。
3、其他問題
(1)會計專業必然開設財務管理課程,財務管理專業也一定會開設會計課程。
(2)這兩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他們找到的工作基本上是可以互換的。即會計專業可以找財務的工作,財務管理專業也可以找會計的工作。
4、選擇方法
如果你喜歡腳踏實地,認真核算每一筆交易,那就學習會計專業。
如果你更願意考慮如何使用一筆錢,如何籌集一筆錢,如何從銀行獲得貸款,如何讓一個企業花更少的錢,那麼學習財務管理。
會計知識都是相通的不管如何選擇都可以到恆企教育學習,恆企精心打造無紙化在線真題考試系統,數千道全新升級經典考題全面破解各個知識點和難點隨時登陸,考察自己的學習情況每一次測試,都讓考場變得更簡單。
8. 淺論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之間的關系
一、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的聯系
1.三門學科的某些前提假設是一致的。首先三者的有關原理,方法均建立在理性人假設或有限理性人假設的基礎之上。無論是財務管理中的投資決策,籌資決策,還是資本運營決策,都默認決策者尋求的是最優解或是滿意解,而不是「憑著感覺走」。管理會計中無論是預測,分析,決策,控制,其都默認管理層會理性的進行方法的選擇,冷靜的分析問題所在,做出明智的決策,實施有效的控制。這其實是理性人假設的或有限理性人假設的具體體現。成本會計亦然。否則根本無需介紹這么多方法,理論,大家憑著感覺來搞定一切事就行了。除此之外,三們學科均建立在貨幣計量假設之上。無論是財務管理還是成本會計抑或管理會計都建立在貨幣計量假設的基礎之上。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中的長期投資決策需要預測分析現金流量,現金流量離不開貨幣計量假設,成本核算過程中需要分攤固定性製造費用,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核算計量建立在貨幣計量假設基礎之上。
2.三門學科均對「成本」問題進行了討論。無論是財務管理還是成本會計抑或管理會計都沒有規避對成本的定義,分類,分析。三者均認為廣義上的成本即為:企業為取得經濟資源而發生的一切耗費或代價。企業所有的經濟利益流出均可作為成本的耗費,不同的是,三者對狹義上的成本的定義存在分歧,下文將介紹這些分歧。
3.三本學科的目的及部分服務對象是一樣的。從企業層面來講,無論是選擇投資決策還是進行成本核算,抑或實行責任會計,作業成本法,都是為了減少企業的經濟利益流出或者增加企業的經濟利益流入。只不過三者的側重不同,財務管理通過研究如何確定企業的最優籌資量,如何衡量風險與收益,如何進行投資決策等等從而如何使企業資金流的效益最大化;簡言之就是「以錢生錢」。管理會計則是通過對經濟事件的預測,經濟過程的控制,建立一系類措施,從而實現成本的最小化,利潤或公司價值的最大化;成本會計則是通過使用各種成本核算方法以系統合理的分攤企業成本,目的還是為了明晰企業成本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從而為節約成本,控製成本服務。總而言之,三者最終都是為了實現企業的價值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4.三門學科都需要財務會計提供相應信息。如財務管理中的籌資決策需要財務會計提供目前企業的資本結構的有關信息,以決定債務或權益籌資的數量及比例;管理會計中的存貨管理則需要財務會計提供有關存貨數量及種類的信息,以確定最優經濟批量;成本會計如果沒有財務會計提供的有關期間費用,原材料耗損等的相關信息就根本無法進行成本的分類與歸集。
5.三門學科存在大量的交叉重復。具體言之,財務管理,管理會計這兩門學科的研究對象都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資金運動,雖然前者更側重於對資金運動的實體進行管理,後者更側重於企業日常經濟活動中的資金運動進行優化,但在以下方面兩者是重復的:經濟批量,銷售預測,短期經營決策,長期投資決策,財務計劃;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均有滿足企業內部分析決策的需要,雖然前者不受法律法規約束,一切服務管理者為宜,後者要受到會計法規的約束,但是,兩者在以下幾方面是有交叉重復的:在成本核算中,兩者都涉及成本核算的方法。在服務對象上,兩者都有服務於企業內部管理。
二、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的區別
1.三門學科的側重點不同。從研究對象上來看,財務管理側重於企業的資金流,如營運資金管理,應收賬款管理,成本會計側重於企業的實物流轉,研究的是如何將企業的成本費用系統合理的分攤到每一階段實物流轉的過程之中,管理會計則兩者部分彼此,即研究企業的資金流轉又有研究企業的實物流轉。如長期投資決策即要考慮實物流又要考慮現金流。(需要指明的是:企業的任何活動都不可能完全脫離實物,即便是金融資產,也要考慮進行金融資產的人力成本,機器設備等。只能說更側重於實物流或現金流,在以上論述中,說「既要考慮現金流又要考慮實物流即指此意」)。
2.三門學科在狹義的成本概念上存在分歧。因為三門學科所研究的側重點不同,三門學科對狹義上的成本的定義也有區別。財務管理主要是研究公司資本的取得與使用,所以重在考慮公司資本的使用成本,即資本成本。管理會計中將成本定義為:企業再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象化的,以貨幣表現的,為達到一定目的而應當或可能發生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犧牲或代價。因其著重於探討如何利用財務信息以實現經濟過程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評等,因此對成本進行了詳細的分類,諸如:按照經濟用途可分為生產成本和非生產成本;按其與決策是否相關分為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等。成本會計定義成本為: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的轉移的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勞動所創造的的價值的貨幣表現,也就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所耗費的資金的總和。因成本主要討論如何核算工業企業產品成本,因此,成本將全部成本(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全部耗費)分為兩類: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此即管理會計中對成本的第四種分類方法。綜上可以看出,無論是哪一門學科都對「成本」進行了定義和分類,但是因其研究的側重點不同,不同學科對狹義上的成本定義也不盡相同。
3.三者所面向的時間點不同。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是面向未來的,具有前瞻性,而成本會計是對已發生事件的記錄和反應,不具前瞻性。例如,在長期投資決策中,以凈現值法為例,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均要求對未來不同時期的凈現金流量進行預測,然後折現,通過比較從而選擇最優方案,但是成本會計則不需考慮未來的情形,它僅僅是對過去的交易或事項進行記錄和核算。
4.不同於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成本會計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由於是對過去已發生的事項進行核算,成本會計不需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但是,在長期投資決策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都要求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即今天的一元錢與未來的一元錢其所蘊含的的價值是不同的,在做決策時應當將不同時期的現金流量折算到同一時間點在進行比較分析。但是成本會計並不考慮這個問題。縱觀整個成本核算過程,沒有與資金時間價值有關的事項。
9. 如何理解成本會計對於財務會計的影響
1、成本會計主要解決的是投入產出的問題,成本的構成很重要,同時尋找合理的生產規模,在此基礎上的成本是較優的;明確投入的標准及其節約獎勵,超額處罰等。
2、財務會計更多解決的資金運動、財務分析的問題,如何使公司的資金達到平衡,合理運用財務分析根據解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建議。
3、兩者各有千秋,各有側重,但是財務會計的內容更為豐富吧,成本會計是基礎,財務會計是管理的目的。
4、僅供參考,如有不妥,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