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務會計 » 財務報表中與所得稅相關的會計科目

財務報表中與所得稅相關的會計科目

發布時間: 2021-08-16 22:32:54

『壹』 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時的對方科目是什麼這兩個科目在財務報表中的何處列示

對應科目一般是所得稅費用,也有可能是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也有可能是商譽。
在資產負債表有單獨的科目列示。

『貳』 我是新手,剛接手一個公司的財務帳,馬上要報這個月國稅企業所得稅和企業季度財務報表,請教!!

第一,如果你前期所有的報表在稅務都是0申報的,那麼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0申報時問題不是很大,如果沒有業務,增值稅正常就是0申報;企業所得稅每個季度是申報預繳額,在次年的5月底前還要對上一年度的全年業務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所以季度預繳為0其實也是可以的,只是這個季度預繳率在稅務方面可能影響企業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升級,所以如果企業沒有像成為一般納稅人的願望,前期預繳為0,後期有了再申報累計數也可以。唯一有一點不太容易的就是財務報表也進行了0申報。但是如果這是在你接手之前的問題,那麼從法律意義上說,這不是你的工作范圍和責任,不必太過擔心。只要從下次申報財務報表時,不要在0申報就可以了。至於你要累計一起報的行為是不可以的,季度財務報表的申報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資產負債表是時點報表,是當時的時刻,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如果你累計了6張報表的數字,那麼企業的資產不就被人為擴大了6倍,所以只要正常申報就可以了。而對於利潤表,本身申報的時候就是要同時申報當期數據和本年累計數據的,所以並不需要你人為累計。
第二,申報國稅所得稅時,如果企業虧損,則不需要交稅,如果盈利,則按照25%稅率交稅,申報就要同時劃稅,否則形成欠稅會產生不良影響。而且你的業務只是這樣描述,並沒有具體數據,是無法完整考量你本期的申報情況的。而且申報所得稅和季度財報都是需要在你的賬面已經結賬,業務清晰的情況下才能編制報表。
第三,財務是用數據說話的,你的聽說是做不得準的,財務的申報表和賬面應該是一致的,否則後期如果你遇到稅務稽查,那麼賬面與申報不一致會產生較大的涉水風險,而且,實事求是才是正道,已經發生的成本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處理沒的。
最後,報表是根據科目余額表填寫的,如果你有餘額表,那麼申報表照著填就可以了,大部分都是一一對應,個別特殊項目需要組合或者重分類法填寫,可以查查基礎會計的教材,填寫的方法都有。

『叄』 會計季報所得稅報表的「營業成本」都包括哪些科目

「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會計季報所得稅報表的營業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營業成本又分為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不包括營業外支出和期間費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2018年版)》等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6號)附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2018年版)第三條有關項目填報說明規定如下:

1、第2行「營業成本」:填報納稅人截至本稅款所屬期末,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核算的本年累計營業成本。

2、會計核算採用小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或企業會計准則核算,其營業成本都不包含企業期間費用(即銷售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報表營業成本不包含期間費用。

(3)財務報表中與所得稅相關的會計科目擴展閱讀:

「營業成本」賬戶在利潤表裡設置包括

1、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2、其他業務支出

「其他業務支出」賬戶用於核算企業除主營業務成本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所發生的支出,包括銷售材料、提供勞務等而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及附加等。「

其他業務支出」賬戶下,應按其他業務的種類,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肆』 利潤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費用,分別是怎麼樣計算的

銷項,進項增值稅的余額(差額)才是應繳稅金,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根據應交稅金來計算的,

其中包括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維護等明細科目,屬於地方稅種,因地域不同各有差別,

一般在10%左右。詳細稅目和稅率須咨詢稅務部門。

所得稅是依據利潤來的,稅率為25%

(4)財務報表中與所得稅相關的會計科目擴展閱讀: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當前國際上常用的利潤表格式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

單步式是將當期收入總額相加,然後將所有費用總額相加,一次計算出當期收益的方式,其特點是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原始數據,便於理解;多步式是將各種利潤分多步計算求得凈利潤的方式,便於使用人對企業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進行比較和分析。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由於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的情況,所以,又被稱為動態報表。有時,利潤表也稱為損益表、收益表。

組成

結構

利潤表一般有表首、正表兩部分。其中表首說明報表名稱編制單位、編制日期、報表編號、貨幣名稱、計量單位等;正表是利潤表的主體,反映形成經營成果的各個項目和計算過程,所以,曾經將這張表稱為損益計算書。

格式

利潤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兩種:單步式利潤表和多步式利潤表。單步式利潤表是將當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後將所有的費用列在一起兩者相減得出當期凈損益。

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如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分步計算當期凈損益。

多步式

在我國,利潤表採用多步式,每個項目通常又分為「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兩欄分別用列。

「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中期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同期累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全年累計實際發生數。

如果上年度利潤表與本年度利潤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不相一致,則按編報當年的口徑對上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進行調整,填入本表「上年數」欄。在編報中期和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將「本月數」欄改成「上年數」欄。

本表「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報告期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多步式利潤表主要分四步計算企業的利潤(或虧損)。

第一步,以主營業務收入為基礎,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主營業務利潤;第二步,以主營業務利潤為基礎,加上其他業務利潤,減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計算出營業利潤;

第三步,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利潤總額;第四步,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減去所得稅,計算凈利潤(或凈虧損)。

『伍』 小企業會計准則財務報表裡沒有遞延所得稅資產這個科目,那遞延所得稅資產填哪裡

沒有遞延資產科目,你可以並入待攤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或者自己建立其他長期資產科目

『陸』 交納上年所得稅如何寫會計分錄

交納上年所得稅會計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繳稅金-應繳所得稅

借:應繳稅金-應繳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有些國家以公司為課稅的稱作企業課稅,這經常被稱為公司稅,或公司收入稅,或營利事業綜合所得稅。

(6)財務報表中與所得稅相關的會計科目擴展閱讀: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調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或增加以前年度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費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柒』 如何理解:合並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1、因為伴隨子公司生產經營的不斷發展,股權備查簿中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存在差異的資產或負債項目,因持續計算而形成的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進而導致暫時性差異也會不斷發生改變。

在計算確定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本期應予轉回的數額後,就可以編制此類調整分錄,通常所涉及的調整項目包括 「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所得稅費用」。

2、因為這筆分錄是針對2012年的,現在是編制2013年度合並報表,可以這么理解2012年的費用類已經全部結轉、本年利潤也結轉未分配利潤,所以要對2012年報表的調整隻能通過「年初未分配利潤」進行調整。

因為2012年還沒賣出(在財務報表上一直存在,就必須要抵消),所以在對存貨的原價進行了抵消就會產生了遞延所得稅資產。還有一個抵消分錄與正式會計分錄是不一樣的,抵消分錄不在正式報表中體現,僅僅是為了編制合並報表。

(7)財務報表中與所得稅相關的會計科目擴展閱讀

合並報表中存貨的遞延所得稅會計處理

會計方面,《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1號》第九條規定,企業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因抵消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導致合並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在所屬納稅主體的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的,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調整合並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稅務方面,現行《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除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企業之間不得合並繳納企業所得稅。

現行稅法要求母子公司之間內部交易形成的內部銷售利潤需要征稅,不得合並納稅。而從集團公司角度看,存貨內部交易是把存貨從一個地方搬運到另一個地方,若未對外銷售,集團公司整體不會出現增值,在期末編制合並報表時,需要抵消內部未實現銷售損益。

按照有關規定,合並報表中沒有售出的存貨形成的內部銷售利潤屬於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需要對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抵銷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捌』 「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與「所得稅匯算清繳日」什麼關系銷售退回分別怎麼做會計分錄

1、關系:嚴格來說沒啥關系,但一般實務中,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後進行匯算清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由公司董事會決定,匯算清繳由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每年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

2、銷售退回分錄:

(1)、借: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貸:應收賬款(賒銷)或銀行存款(現款退款)。

(2)、結轉商品,借:庫存商品,貸:主營業務成本

(8)財務報表中與所得稅相關的會計科目擴展閱讀:

一、對於在某一時段內履行的履約義務,企業應當 在該段時間內 按照 履約進度確認收入,但是 履約進度不能合理確定的除外。

1、企業應當考慮商品的性質 採用產出法或投入法確定恰當的履約進度 。其中產出法是根據已轉移給客戶的商品對於客戶的價值確定履約進度投入法是根據企業為履行履約義務的投入確定履約度。

2、對於類似情況下的類似履約義務,企業應當採用相同的方法確定履約進度 。當履約進度不能合理確定時,企業已經發生的 成本 預計能夠得到補償的 應當 按照已經發生的本金額確認收入,直到履約進度能夠合理確定為止 。

二、對於在某一時點履行的履約義務,企業應當在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控制權時點確認收入。在判斷客戶是否已取得商品控制權 時,企業應當考慮下列跡象

1、企業就該商品享有現時收款權利,即客戶就該商品負有現時付款義務現時付款義務。

2、企業已將企業已將該該商品的商品的法定法定所有權轉移給客戶所有權轉移給客戶,,即即客戶已客戶已擁有該商品的法定所有權擁有該商品的法定所有權。

3、企業企業已將該商品實物轉移給已將該商品實物轉移給客戶,客戶,即即客戶已客戶已實物佔有實物佔有該商品該商品。

4、企業已將該該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客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客戶戶,,即即客戶客戶已已取得該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取得該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

5、客戶已接受該商品。

6、其他表明客戶已取得商品客戶已取得商品控制權控制權的跡象的跡象。。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

網路——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日

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的通知

『玖』 高級財務會計,關於所得稅和外幣折算報表的問題

一、外幣報表折算的問題所在

外幣報表折算的焦點問題集中在匯率的選擇上面。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外幣匯率是穩定的,那麼外幣折算的方法就無異於把千克折算成其他的重量計量單位。但是大多數國家在貨幣市場上是自由定價的,所以匯率的不穩定性以及外幣折算時選擇的匯率種類對折算的結果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將外幣折算成本國貨幣時有三個可供選擇的匯率:第一個是歷史匯率,這是業務發生時的匯率,使用歷史匯率可以在本國貨幣報表上保留外幣項目的原始成本,可以保護財務報表免受折算損益的影響。第二個是現行匯率,指報表編制日當天的匯率,使用現行匯率會產生折算差異。第三個是平均匯率,是現行匯率與歷史匯率的簡單加權平均。

這三種匯率中,外幣報表折算各個項目應該採用哪種最好?是按照編制報表日的現行匯率折算,還是按原入賬的歷史匯率折算,或者按照編制報表期內的平均匯率折算?折算損益應該怎樣進行會計處理?對於以上問題的回答,就是下文要講到的外幣報表折算方法了。

二、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

總體來說,外幣報表的折算方法共有四種:流動與非流動法、貨幣與非貨幣法、現行匯率法和時態法。當今世界各國對外幣報表折算的最佳方法的選擇只是在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之間進行的,所以下文僅對這兩種方法進行比較介紹。

1.現行匯率法的基本特徵

現行匯率法是將外幣報表中所有資產、負債項目按統一的期末資產負債表日的現行匯率折算,只對子公司報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項目採用歷史匯率進行折算。若子公司收益表中的收入和費用交易發生頻繁,也可以採用當期的平均匯率。

這種方法可以保持子公司外幣報表原先表述的財務結果和關系,並且揭示匯率變動對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資凈額(母公司權益)的影響,所以折算過程中發生的折算損益將作為資產負債表中權益的獨立項目遞延處理。在母公司出售子公司或者認為折算損益已經永久性減少以前,累計的折算損益都不能轉入留存收益。

2.時態法的基本特徵

時態法是一種多匯率方法,它在對外幣報表中項目進行折算時,分別採用其計量所屬日期的匯率進行。具體做法是,現金、應收項目、應付項目用現行匯率換算;用歷史成本記載的非貨幣性資產、負債項目用歷史匯率換算,用現行價值記載的非貨幣性資產、負債項目用現行匯率換算;實收資本按投入時的歷史匯率折算,留存收益為折算數字;收入與費用項目按照交易發生日的匯率折算,若企業收入費用交易發生頻繁,也可以採用當期的平均匯率來折算。

時態法認為外幣折算是對外幣計量的既定價值的重新表述,它不應該改變計量項目的屬性,只是一種計量變換程序,即對外幣改用本幣計量,折算的結果好似子公司的報表中的資產和負債在交易時日就已經把發生額折算為本國貨幣等值。

時態法實質上認為匯率變動是一個客觀事實,只有在匯率變動的當期確認其對會計造成的影響,才能更好地滿足報表使用者預測和決策的需要,所以,時態法通常將折算差額直接記入當期合並損益中。

三、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和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的選擇

外幣報表折算的實務隨著跨國公司經營的日益復雜而不斷的發展,而且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與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對折算問題做出的反應,基本上可以代表其他國家的選擇,所以本文僅介紹這兩者的現行外幣報表折算政策。

1.FASB的第52號財務會計准則公告《外幣折算》(SFASNO.52)的規定

SFASNO.52是以功能貨幣的擇定為前提的,它反映被合並的子公司在經營管理上所持的貨幣觀念。一個特定國外主體的功能貨幣是此主體從事經營活動和產生現金流量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國外主體按其經營所處的環境不同,可以分為「母公司的有機組成部分」和「自主經營的國外主體」。前者所指的國外子公司視為母公司在境外經營的延伸,其功能貨幣就是美元,它的外幣財務報表要用時態法重新表述為美元表達的報表。後者是指在生產經營和財務決策上有較大的自主權,並與國外經濟環境融為一體的經濟實體,其功能貨幣一般為非母公司的報告貨幣,此時採用現行匯率法對國外子公司的外幣報表進行折算。

可以看出,52號准則同時接受以母公司觀點和以地方公司觀點作為報告的有效基礎,因此它這樣要求外幣折算應達到的目標:①在合並報表中反映按照每一個被合並的主體從事經營的主要通貨(它的「功能貨幣」)所計量的財務結果和財務關系;②提供通常認為與匯率變動對企業的現金流量和業主權益影響相一致的信息。

2.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制定的准則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的第21號公告《匯率變動的影響》把國外經營分為「構成報告企業經營整體組成部分的國外經營」和「國外實體」兩種,兩種實體採用何種方法對國外營業的財務報表進行換算,應根據其與報告企業相關的融資和經營方式而定。這樣,對前者應當採用時態法,對後者則應當採用現行匯率法。

3.兩個准則存在的問題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第21號公告與SFASNO.52的見解十分相似,跟以往的眾多准則相比它們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兼用時態法和現行匯率法。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時態法和現行匯率法孰優孰劣的爭論,但同時也帶來了問題:對國外子公司進行分類依賴於管理當局的職業判斷,而管理者可能因為知識的欠缺進行主觀臆斷,也可能出於粉飾其各項財務指標的目的選擇折算方法。而且如果跨國公司有若干個國外子公司,對這些子公司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外幣報表折算,會使得合並會計報表成為多種方法、觀點的疊加,對財務報表所傳達信息的可靠性造成影響。

四、我國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現實選擇

我國目前尚未正式出台外幣折算的會計准則,但隨著國內涌現出大量的跨國公司,國家頒布有關的會計准則成為必然,所以曾兩次印發外幣折算的徵求意見稿。其中1995年7月印發的具體會計准則《外幣折算》(徵求意見稿)中關於外幣報表的折算,是先根據其與報告企業相關的融資和經營方式,將「境外營業」劃分為「報告企業經營組成部分的境外營業」和「境外實體」兩種類型。前者採用時態法,後者採用現行匯率法。雖然沒有引用「功能貨幣」這一概念,但採用的折算方法與折算差額的處理與前面論述的國際會計准則第21號公告和SFASNO.52基本相同。最近一次的徵求意見稿是財政部於2005年6月印發的具體會計准則《外幣折算》(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外幣報表折算方法使用現行匯率法。

上述兩份意見稿表明我國對於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選擇,前後歷經十幾年,數有變化,變化的目的是使外幣報表折算方法更適於我國的現實狀況。我們認為外幣報表的折算方法的選擇應該是若干影響因素權衡的結果,比如各種折算方法的特點、我國跨國公司現狀、我國的會計環境等因素,結合上述因素與財政部2005年6月印發的具體會計准則《外幣折算》(徵求意見稿)我們有以下幾點思考:

1.財政部2005年6月印發的徵求意見稿比起1995年7月的徵求意見稿明顯的不同點是並沒有將境外營業劃分為「報告企業經營組成部分的境外營業」和「境外實體」兩種類型,而是直接規定企業將境外經營的會計報表並入其會計報表時應當按照現行匯率法進行折算。這能避免兼用時態法和現行匯率法導致的問題,使得管理者不能通過精明的境外營業分類來操縱收益或者其他財務報表項目金額,可以一定程度上緩和兼用兩種折算方法引起的爭議,但是單一使用現行匯率法又會產生如下問題。

2.從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的特點看,現行匯率法是對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都乘上一個常數(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所以現行匯率法能保持原外幣報表中各個項目的比例關系。但是現行匯率法假設所有的外幣資產和負債都承受匯率變動的風險,由於存貨和固定資產的價值基本上不受匯率變動的影響,這種假設很少成立。而且,用現行匯率折算歷史成本產生的數字很難解釋,因為它既非歷史成本也非現行市價。在時態法下,匯率變動影響的是外幣報表中的貨幣性項目,其他非貨幣性項目基本上不受影響,且要求在外幣報表上用歷史成本計量的項目要用歷史匯率折算,比較符合客觀實際情況。

3.目前我國跨國公司的現狀是中小企業在數量上占相當比重,海外子公司規模偏小,與歐美的跨國公司相比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不能相提並論。而且我國的跨國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多數屬於母公司的國外有機組成部分,其業務基本是銷售母公司出口產品,只不過是國內業務向海外的延伸。這種情況下母公司注重的是海外子公司的損益,時態法比現行匯率法更符合要求,因為時態法將折算結果計入各個年度的合並損益,就好像是母公司直接從事這類經營活動的結果一樣。

4.全球經濟一體化意味著我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我國企業要遵照國際慣例開展經營活動,這將成為未來會計環境中佔主導地位的影響因素。我國加入WTO後,更多的跨國公司會選擇海外融資,這些跨國公司將承受來自海外交易所的壓力促使其採用國際會計准則取代國內准則以減少和消除我國會計同國際會計間的差異,提高其國際可比性。所以徵求意見稿規定用現行匯率法雖然能避免兼用兩種折算方法帶來的問題,但不利於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協調。

綜上所述,外幣報表折算方法選擇的爭議還遠沒有結束,隨著我國跨國公司在國外投資項目的不斷擴大,外幣報表折算業務會越來越多,對外幣報表折算的理論研究也將日益深入。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