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稅收籌劃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占財政收入95%左右。將國家比作「機器」,稅收是保證「機器」正常運行的燃料。納稅人指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單位。
現代財務學理論認為,企業的目標是股東財富的最大化。實現這一目標實際上必然選擇公司稅收負擔最小化。而稅法可以保障國家利益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稅收與稅法密不可分,稅法是稅收的法律表現形式,稅收則是稅法所確定的具體內容。
企業涉稅風險及其成因
涉稅風險是指納稅人面對納稅而採取各種應對行為時,所可能涉及到的風險,包括多交稅風險和少交稅風險。政策信息風險、業務流程風險、靈活處置風險、制度安排風險等四種風險會導致企業多繳稅。少繳稅風險包括故意逃避納稅風險、空白漏洞風險、彈性尋租風險、政策信息風險、納稅籌劃風險。為嚴肅稅法和增加財政收入,對涉稅違法行為加大打擊和處罰的力度;稽查力度和手段不斷增強。
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已形成以守法為前提的納稅觀念,境內的IBM、惠普、諾基亞、殼牌等都設有專門的稅務經理,並且與中國的稅務咨詢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以防止企業在稅務上受到懲罰。
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是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活動或投資行為等涉稅事項做出事先安排,以達到少繳稅和遞延繳納稅收目標的一系列謀劃活動。稅收籌劃應該是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目標下,對稅收政策的合法運用,它將貫穿於企業投資決策、融資決策、運營決策、分配決策甚至清算等環節。
稅收籌劃的特點具有合法性、籌劃性、風險性、方式多樣性、綜合性以及專業性的特點。稅收籌劃與偷稅有著本質的區別,偷稅是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
首先,稅收籌劃是企業中長期決策的組成部分;其次,這種戰略籌劃必須是在法律框架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是一種合法的行為;第三,非稅成本可能更重要,即必須考慮所有的商業成本,而不僅僅是稅收因素,稅收籌劃必須納入企業經營戰略的總體進行綜合衡量;簡要地說,稅收籌劃是在法律框架基礎之上通過對稅收事項的合理安排達到有效降低稅收負擔的一種經濟行為。
四施工企業的稅收籌劃
(1)納稅種類
按照現行有關規定,施工企業的應納稅種一般包括:增值稅,從事貨物銷售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施工企業;營業稅,所有施工企業;企業所得稅,所有施工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佔有使用城鎮土地的施工企業;城市維護建設稅,所有施工企業;印花稅,所有施工企業;土地增值稅,轉讓房地產的施工企業;車船使用稅,擁有車船的施工企業;車輛購置稅,購置應稅車輛的施工企業。
(2)確立稅收籌劃總體部署
確立稅收籌劃的原則,包括系統性原則、事先籌劃原則、守法性原則、實效性原則、保護性原則、賬證完整原則、綜合平衡原則,實現收益與風險、節稅與增稅、節稅目標和整體理財目標。
而且,施工企業必須對稅法的精神內涵有一個准確的理解。 就施工企業而言,稅收籌劃方案必須建立在施工企業發展戰略基礎之上,為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對中短期稅收籌劃而言,施工企業重構業務模式或者轉變收入實現方式是一個有效的途徑。任何違背稅收精神或者內涵的稅收企圖都有可能形成稅收風險。任何具體的東西都不可能包羅萬象,很可能是越具體的法律規定越有缺陷。例如一些稅法列出了應稅所得的各個項目,但是這些項目不可能把所有形式都概括進去,而且各個項目有時難以區分得特別清楚,所以納稅人就可利用不同項目,不同的稅率的規定,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納稅項目,降低實際納稅稅負。
(3)必須建立內部涉稅風險控制制度
財務部自身進行的風險控制,要求財務部門做到賬目無誤,稅款計算和申報無誤,納稅及時足額;財務部與其他部門配合,控制涉稅風險,涉稅風險審查機構可設在財務部或審計部,但必須得到其他部門配合與支持,如銷售部門在採用不同的促銷方式時,應與涉稅風險審查部門溝通。企業在制訂經營計劃或投資、融資計劃時,應聽取涉稅風險審查部門意見。(4)施工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企業所得稅的輕重、多寡,直接影響稅後凈利潤的形成,關繫到企業的切身利益。因此,企業所得稅是稅務籌劃的重點。
借款及利息支出的避稅籌劃。企業因生產、經營資金不足或自有資金不能滿足某項投資,以及因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等實際需要而發生的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可以列支。但避稅者應當特別注意和包裝使它符合以下三個條件,才能保證被列支,從而達到避稅的目的。取得借款付息的證明文件;使借款利息不高於按一般商業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取得稅務機關的審核同意。
五、結論稅收籌劃作為稅收策略的主要表現形式,首要的考慮應該是稅收籌劃方案的合法性,否則將會給納稅人帶來巨大的損失;同時,稅收策略也是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稅收籌劃的展開,不僅要考慮企業的發展戰略使之成為企業不斷壯大的推動器,還要充分考慮到國家的財政金融和產業政策的未來走向,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最合適的稅收策略。
② 會計要怎麼合理避稅呢
合理避稅的主要方法:
1、利用稅收的差異性避稅。
利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稅負差異避稅,如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等;利用行業稅負差異避稅,如生產性企業,商貿企業,外貿出口企業;利用不同納稅主體稅負差異避稅,如內外資企業、民政福利企業等;
利用不同投資方向進行避稅,如高新技術企業;利用組織形式的改變,如分設、合並、新辦;改變自身現有條件,享受低稅收政策,如改變企業性質,改變產品構成,改變從業人員身份構成等。利用特殊稅收政策,如三來一補、出口退稅。
2、利用稅法本身存在的漏洞。
利用稅法中的選擇性條文如增值稅購進扣稅的環節不同,房產稅的計稅方法(從租從價)不同;利用稅法條文的不一致、不嚴密,如對起征點、免徵額等;還有利用一些優惠政策沒有規定明確期限的,如投資能源、交通以及老少邊窮地區再投資退稅等,無時間限制。
3、轉讓定價避稅。
關聯企業高進低出,或者低進高出,轉移利潤,涉及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或增值稅等;改變利息、總機構管理費的支付,影響利潤;改變出資情況,抽逃資本金等,逃避稅收。
4、資產租賃避稅。
如關聯企業中,效益好的向效益差的高價租賃設備,調節應納稅所得,求得效益好的企業集團稅收負擔最小化;關聯企業之間資產相互租賃,以低稅負逃避高稅負,如以繳納營業稅逃避繳納所得稅。
5、避稅地避稅。
納稅人利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特區、開發區、保稅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在這些低稅負地區虛設常設機構營業、虛設中轉銷售公司或者設置信託投資公司,轉移利潤從而減少納稅。
6、讓利銷售避稅。
讓利銷售減少銷項稅額,大幅降低銷售價格,以換取價格優勢,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但國家稅收(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受到影響,對企業有益而對稅收不利。
7、運用電子商務避稅
電子商務是指交易雙方利用國際互聯網、區域網等進行商品和勞務交易。電子商務活動具有交易無國籍無地域性、交易人員隱蔽性、交易場所虛擬化、交易信息載體數字化、交易商品來源模糊性等特徵。電子商務給避稅提供了更安全隱蔽的環境。
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的隱蔽性,避免成為常設機構和居民法人,逃避所得稅;利用電子商務快速的流動性,虛擬避稅地營業,逃避所得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利用電子商務對稅基的侵蝕性,隱蔽進出口貨物交易和勞務數量,逃避關稅。
因而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既推動世界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同時也給我國在內的各國稅收制度提出了國際反避稅的新課題。
(2)財務會計稅收籌劃擴展閱讀
合理避稅的技巧:
1、管理費用
企業可提高壞賬准備的提取比率,壞賬准備金是要進管理費用的,這樣就減少了當年的利潤,就可以少交所得稅。
企業可以盡量縮短折舊年限,這樣折舊金額增加,利潤減少,所得稅少交。另外,採用的折舊方法不同,計提的折舊額相差很大,最終也會影響到所得稅額。
2、用而不費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應考慮到如何對經營中所耗水、電、燃料費等進行分攤,家人生活費用、交通費用及各類雜支是否列入產品成本。
當今的企業界,這一項被頻繁運用。他們將自己買房子、車子的支出,甚至子女入托上學的費用都列支在公司經營項目。這樣處理並不為國家政策所允許,雖然此方法在時下的企業界並不鮮見,但我們在此並不提倡。
3、職工福利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考慮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職工教育基金等統籌基金,進行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等。
這些費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時也能夠幫助私營業主調動員工積極性,減少稅負,降低經營風險和福利負擔。企業能以較低的成本支出贏得良好的綜合效益。
4、銷售結算
選擇不同的銷售結算方式,推遲收入確認的時間。企業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延遲收入確認的時間。延遲納稅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節稅的效果。
常用的避稅方法有很多,但一般不外乎: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轉移定價法、成本計演算法、融資法和租賃法。
5、優惠政策
新稅法的頒布實施將減免稅的權力收歸國務院,避免了減免稅過多過亂的現象。同時,稅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各種稅收優惠政策,
③ 企業會計中稅收籌劃及運用
淺析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
?
【摘要】眾所周知,通過納稅籌劃,可令企業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減輕納稅負擔,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企業效益。
但我國稅收種類繁多,稅收立法層次不高,稅收政策變化頻繁,使企業的納稅籌劃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本文主要結合《企業所得稅法》和《企業會計准則》對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作一探討。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實施條例
所謂稅收籌劃,又稱納稅籌劃,是指在國家稅收法規、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進行的前期籌劃,盡可能地減輕稅收負擔,以獲取稅收利益。
因此,稅收籌劃就是在充分利用稅法中提供的一切優惠的基礎上,在諸多選擇的納稅方案中擇其最優,以期達到整體稅後利潤最大化。
企業所得稅是我國的主體稅種,對企業來說,它具有很大的稅收籌劃空間,筆者擬就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作一探討。
一、何為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
企業所得稅是以企業銷售收入額扣除成本、費用和繳納流轉稅金後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它與企業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
因此,如何在合法的前提下,充分享受現有稅收優惠照顧,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增加企業收益,成為每一個企業經營者慎重考慮的問題。
這就是通常所指的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
二、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要點
(一)從成本費用方面進行稅收籌劃
1.利用成本費用的充分列支減輕企業所得稅負擔。
從成本核算的角度看,利用成本費用的充分列支是減輕企業稅負的最根本的手段。
在稅率既定的情況下,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的多寡取決於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多少。
在收入既定時,盡量增加准予扣除的項目,即在遵守財務會計准則和稅收制度規定的前提下,將企業發生的准予扣除的項目予以充分列支,必然會使應納稅所得額大大減少,最終減少企業的所得稅計稅依據,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2.選擇費用分攤方法。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主要費用包括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
這些費用的多少將會直接影響成本的大小。
同樣,不同的費用分攤方式也會擴大或縮小企業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的利潤水平,因此企業可選擇有利的方法來計算成本。
但是,採用的費用攤銷方法必須符合稅法和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否則,稅務機關將會對企業的利潤予以調整,按調整後的利潤計算並徵收應納稅額。
3.選擇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
折舊作為成本費用的一個重要項目,具有抵減所得稅的作用。
我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下文簡稱《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可以稅前扣除。
」第六十條規定了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
隨著我國稅收制度的日益完善,企業利用折舊方法進行稅收籌劃的空間越來越小。
但《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採用加速折舊的方法。
」《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規定: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採用加速折舊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這意味著,企業出於自身實際情況的需要,在稅法許可的范圍內,兼顧成本效益原則,仍可選用縮短折舊年限或採用加速折舊的方法,以減輕本企業的所得稅支出,達到節稅的目的。
(二)從企業銷售收入的角度進行稅收籌劃
企業如果能夠推遲應納稅所得的實現,則可以使本期應納稅所得減少,從而推遲或減少所得稅的繳納。
對一般企業來說,最主要的收入是銷售商品的收入,因此推遲銷售商品收入的實現是稅收籌劃的重點。
分期收款銷售商品以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為收入確認時間,而訂貨銷售和分期預收貨款銷售則在交付貨物時確認收入實現,委託代銷商品銷售在受託方寄回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
企業可以選用以上的銷售方式來推遲銷售收入的實現,從而延遲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
我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規定了各種稅收優惠政策,企業要充分利用這些政策達到節稅的目的。
1.利用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條規定: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規定: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不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企業應將研究開發支出與其他支出分別核算,以便充分利用此項政策。
2.選擇就業人員從而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條規定:安置殘疾人員及國家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實施條例》第九十九條規定: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人員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人員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中對安置殘疾人員又作出了具體規定:月平均實際安置的殘疾人占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比例低於25%(不含25%)但高於1.5%(含1.5%),並且實際安置的殘疾人人數多於5人(含5人)的單位,可以享受支付給殘疾人的實際工資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據實扣除,並可按支付給殘疾人實際工資的100%加計扣除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因此,企業應合理安排殘疾人員,特別是安置殘疾人員已達到一定比例但未達到1.5%的企業,有時通過增加少量殘疾人員就可享受該項優惠政策,達到節稅的目的。
3.特殊設備的稅額抵免。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購置用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
《實施條例》第一百條規定,這些專用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上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目前國家不斷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企業用於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也越來越大,因此,要充分利用該政策進行稅收籌劃。
另外,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方法還有很多,如企業承包一定要建立健全完整的會計核算,避免因賬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賬,由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額;對於業務招待費用,要嚴格控制,對用於會議的開支要嚴格程序,避免擠占招待費用;對外捐贈支出要完善手續,以享受稅前扣除等等。
●
【主要參考文獻】
[1]人民代表大會十屆五次會議.企業所得稅法.2007-3-16.
[2]國務院.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07-11-28.
[3]財政部第33號令.企業會計准則.2006-2-15.
④ 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學方向),財務管理(稅務籌劃方向),財務管理(證券投資與管理方向)
財務管理(會計學方向),以後考注冊會計師,去會計師事務所
財務管理(稅務籌劃方向),以後考注冊稅務師,去稅務師事務所
財務管理(證券投資與管理方向),去證券公司,考證做保薦人
⑤ 會計專業的《財務報告分析》《稅收籌劃》這2門課重要嗎
稅收籌劃對職稱和注會不重要,財務報告分析和財務管理沾點邊
⑥ 如何對各會計項目與要素進行稅收籌劃
雖然國家千方百計營造公平競爭的納稅環境。但由於中國各地區的經濟條件不同,發展不平衡,各地政府往往把稅收作為調節經濟運行和經濟結構的手段,因此稅法中各種特殊條款、優惠措施及相關差別規定大量存在,從而在客觀上造成相同性質征稅對象的納稅人的稅負存在高低差異。因而納稅人也就可以採取各種合法手段避重就輕,經過運作選擇有利於自己的稅收規定納稅,從而使自己得以節約稅收成本。
由於納稅籌劃是在遵守或不違背稅法規定的前提下預先進行的策劃,因而要使納稅籌劃成功,納稅籌劃人、納稅人就必須對稅法有一個透徹的研究;同時,納稅籌劃的成功實行還有賴於籌劃實施人有清晰的思路和對技術的熟練掌握。本節將就國內納稅籌劃的基本思路作一簡要介紹,下面具體分析國內的納稅籌劃的新思路。
利用本國稅法規定的差異實施納稅籌劃
利用本國稅法規定的差異實施納稅籌劃方法主要有:利用不同經濟性質企業的稅負差異實施納稅籌劃、利用行業和地區稅負差異實施納稅籌劃、利用特定企業的稅收優惠實施納稅籌劃、利用納稅環節不同規定進行納稅籌劃等,下面分開進行詳述
(一)利用不同經濟性質企業稅負的差異實施納稅籌劃
比如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負差異,對計算機軟體和硬體生產企業實行「先征後退」增值稅的規定等,這些使企業性質實行的稅收優惠政策也為納稅籌劃提供了機會。其典型的例子是,許多內資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國外辦企業,然後將國外企業資金以外資的名義轉手投入自己在國內的企業,通過這種曲線的形式來獲得「合資」企業的資格,從而享受外商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二)利用行業稅負差異實施納稅籌劃
從事不同經營行業的納稅人的稅負存在一定差異,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繳納營業稅的不同勞務行業稅率不同;(2)從事貨物銷售與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企業繳納增值稅,而提供其他勞務的企業則繳納營業稅,稅負存在差異;(3)不同行業企業所得稅稅負不同,企業所得稅稅基的確定沒有完全脫離企業財務制度造成企業間稅基確定標准不一致,從而導致稅負不同;(4)行業性稅收優惠政策帶來的稅負差異。如對新辦第三產業定期減免所得稅的規定等。由於存在行業部門間稅收待遇上的差別,利潤轉移、轉讓定價已成為一種常規性的避稅手段。而且納稅人還可以利用從事行業的交叉、重疊來選擇對其有利的行業申報繳稅。
(三)利用地區稅負差異實施納稅籌劃
中國對設在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保稅區等區域內的納稅人規定較多的稅收優惠。如特區企業與內地企業所得稅稅率有15%和33%之別,眾多的地方優惠區內企業也較優惠區外企業的稅負輕。但是並非只有完全是在「優惠區」內經營的企業才享有優惠稅率,對於在特定地區內注冊的企業,只要投資方向和經營項目符合一定要求也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這樣,一些企業通過在特區虛設機構,利用「避稅地」方式來進行避稅。
(四)利用特定企業的稅收優惠實施納稅籌劃
特定企業的稅收優惠主要有:校辦企業免徵所得稅;福利企業中僱用「四殘」人員達35%以上免徵企業所得稅,在10%~35%之間減半征稅;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率僅為15%。有些納稅人通過掛靠學校、科研機構和向民政部門申報福利企業等手段來減輕納稅負擔。
(五)利用納稅環節的不同規定來進行納稅籌劃
由於消費稅僅在生產環節徵收,商業企業銷售應稅消費品不用納稅。所以一些消費稅的納稅人就利用消費稅實行單環節征稅的法律規定,通過設立關聯銷售機構,利用轉讓定價盡可能多地減少生產企業的銷售收入,從而達到少繳消費稅的目的。
此外,不同規模企業稅負的差異、不同組織結構企業稅負的差異、不同消費品生產經營企業稅負的差異、個人的不同應稅所得項目稅負的差異等等,都為納稅人採取各種手段進行納稅籌劃,選擇有利於自己的稅收法律規定納稅提供了條件。
利用稅法缺陷實施納稅籌劃
利用稅法條文過於具體實施納稅籌劃。因為任何具體的東西都不可能包羅萬象,很可能是越具體的法律規定越隱含著缺陷。比如,個人所得稅採用列舉法列舉了應稅所得的各個項目,但是這些項目不可能把所有形式都概括進去,而且各個項目有時難以區分得特別清楚,所以納稅人就可利用不同項目,不同的稅率的規定,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納稅項目,降低實際納稅稅負。
(一)利用稅法中存在的選擇性條文實施籌劃
稅法對同一征稅對象同時作了幾項單列而又不同的規定,納稅人選擇任一項規定都不違法。企業利用其選擇性,通過分析測算選擇低稅率的方式,就可達到避稅的目的。例如,現行稅法中規定,房產稅的納稅方法有兩種:一是按房屋的折余價值以1.2%的稅率計征房產稅,另一種是按房屋的租金收入依12%計征房產稅,但因沒有明確規定相應的限定條件,再加上審批和管理制度中的漏洞,遂使納稅人通過選擇性方案實現納稅籌劃成為可能。
(二)利用稅法條文不嚴密進行納稅籌劃
許多優惠條款對給予優惠的課稅對象在時間、數量、用途及性質方面限定的定性不嚴,也產生了利用這些限定條件進行避稅的方法。例如,現行稅法規定對部分新辦企業實行減稅或免稅,但對「新辦企業」這一概念沒有明確規定其性質,致使許多企業通過開關的循環方法,達到長期享受減免稅的待遇。
(三)利用稅法條文不確定實施納稅籌劃
稅法的有關規定不是特別具體,納稅人可以從自身利益出發據以制定納稅方案,同時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從而實現合法節稅。比如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對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的劃分雖規定了量的標准,但同時又規定了質的標准,即根據納稅人的會計核算是否健全,是否能提供准確的納稅資料確定納稅人的類別。有了這樣可選擇而又不是特別清晰的劃分標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之間的法律界線不確定,這就使得兩者間相互轉化,趨向低稅負成為可能
我國企業開展納稅籌劃的必然性及現實意義
1.市場經濟條件下,稅務籌劃是納稅人的必然選擇。
市場經濟的特徵之一就是競爭,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運籌,其中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即國家要依法征稅,企業要依法納稅,是企業經營籌劃的重點。其原因在於:
①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自主權的日益擴大,企業在逐漸成為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過程中,自我意識和主體利益觀念日益強烈。由於稅收具有無償性的特點,稅款支付是資金的凈流出,企業的稅後利潤與稅額互為增減,因而,無論納稅多麼正當合理,怎樣「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對企業來講畢竟是既得收益的一種喪失。如何在不違反稅法而又充分利用稅收的各種優惠政策條件下,預先調整企業的經營行為,以達到合法地節約稅負支出,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影響舉足輕重,成為現代財務管理面臨的緊迫課題。
②隨著改革開放的加深,大量外資湧入(截止到去年,在我國注冊登記的三資企業已達35萬家)的同時,我國企業也大步走出國門。據統計,至1997年底境外投資企業已有5357家,分布在世界上140個國家和地區,中方投資額60.64億美元。涉外企業的增加不僅引發一系列國際稅收管轄權的沖突與協調,需要國家宏觀調控,而且由於外資企業大都有著強烈的稅務籌劃意識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國企業為維護自身權益、增強競爭力而進行稅收籌劃的需求。入世在即,這種需要日益迫切。
③稅收強制性特點使納稅活動受到法律約束,企業必須依法納稅。隨著稅收征管制度的不斷完善,國家對偷漏稅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增強。如果採用偷、騙、欠等違法手段來減少應納稅款,納稅人不但要承擔稅法制裁的風險,而且還將影響企業的聲譽,對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產生負面影響。企業不得不轉而用合法又合理的手段來追求其財務目的,即只有在不觸犯稅法又不違背稅法立法意圖前提下實現的稅負最小化才是有效的。稅務籌劃,成為納稅人的必然選擇。
2.現行稅制為企業稅務籌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稅務籌劃作為企業經濟利益保護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但籌劃的實施必須有一定的經濟環境和配套措施作為前提。從理論上講,只有一部完善而又全面的稅法細則並認真的加以實施,才有可能避免或消除納稅人的節稅行為。然而,事實上,現代經濟條件下,由於稅法除了組織穩定的財政收入職能外,還擁有宏觀調控等效應,各國政府為了鼓勵納稅者按自己的意圖行事,無不把實施稅收差別政策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就業機會、刺激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加以利用,制定了不同類型的稅收政策,使得無論多麼健全嚴密的稅制,稅負在不同納稅人、不同納稅期、不同行業和不同地區之間總是存在差別。對某一應稅活動往往有多個納稅方案,這就給納稅人尋找降低稅收成本、進行稅務籌劃提供了極大的可能和眾多的機會。
在我國現階段所實行的復稅制中,稅收政策差別普遍存在:既有體現政策引導的激勵性稅收政策(出口退稅;外企、高企的稅收優惠等)、限制性稅收政策(如特殊消費品的高消費稅,某些貨物的高關稅等);又有體現特定減免的照顧性稅收政策(如自然災害減免等),以及涉外活動中的維權性稅收政策(如稅收抵免及關稅的互惠等)等。而且由於立法技術上的原因,企業在繳納稅種的選擇上並是唯一的。即便同一個稅種,其稅制要素的規定也不是單一。此外,現行的財務制度中的有些核算方法具有選擇彈性,不同的處理方法將形成不同的納稅方案。由稅收政策的這些差別所帶來的選擇性,為我國企業理財活動中開展稅務籌劃提供了較為廣闊的空間。
3.開展稅務籌劃是市場經濟下企業的一項合法權益。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行為自主化,利益獨立化,權利意識得到空前強化。企業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可以說是一種本能,具有明顯的排他性和為已的特徵,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利益是十分正常的。從稅收法律關系的角度來看,權利主體雙方應是對等的,不能只對一方保護,而對另一方不予保護。對企業來說,在稅款繳納過程中,依法納稅是其應盡的義務,而通過合法途徑進行稅收籌劃以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維護自身的資產、收益,亦是其應當享有的最重要、最正當的權利。這一權利最能體現企業產權,屬於企業所擁有的四大權利(生存權、發展權、自主權及自保權)中的自保權范疇。鼓勵企業依法納稅、遵守稅法的最明智的辦法是讓企業充分享受其應有的權利,包括稅務籌劃。對企業正當的稅務籌劃活動進行打壓,只能是助長企業偷逃稅款或避稅甚至於抗稅現象的滋生。
4.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對財務管理意義重大。
企業開展稅務籌劃是以符合稅收政策導向為前提的,不僅有利於正確發揮稅收杠桿的調節作用,有著充分的理論根據,而且對於在市場經濟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我國企業而言,在財務管理活動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尤其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其一,有利於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資金、成本和利潤是企業經營管理和會計管理的三要素。稅收籌劃作為企業理財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圍繞資金運動展開的,目的是為使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首先,企業在進行各項財務決策之前,進行細致合理的稅收籌劃有利於規范其行為,制定出正確的決策,使整個企業的經營、投資行為合理、合法,財務活動健康有序運行,經營活動實現良性循環。其次,籌劃活動有利於促使企業精打細算、節約支出、減少浪費,從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經濟效益。第三,稅收籌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稅收的法規、政策在一定時期內有其一定的適用性、相對的規范性和嚴密性。企業要達到合法「節稅」的目的,必須依靠加強自身的經營管理、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只有如此,才能使籌劃的方案得到最好實現。因此,開展稅務籌劃也有利於規范企業會計核算行為,加強財務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和財務管理,促進企業加強經營管理。
其二,有助於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是以營利為目標的組織,追求稅後利潤成為企業財務管理所追求的目標。企業增加利潤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提高效益;二是減輕稅負。前者在投資一定的情況下,雖有所作為,但潛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企業稅務籌劃正是在減輕稅負、追求稅後利潤的動機下產生的,通過企業成功的稅務籌劃,可以在投資一定的情況下,為企業帶來不少「節稅」效果,更好地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在稅收籌劃下的企業有效結構重組,能促進企業迅速走上規模經營之路,規模經營往往是實現利潤最大化,也就是企業財務管理最終目標的有效途徑。此外,節稅籌劃,有助於企業在資金調度上受益,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資金來源,使企業資金調度更加靈活。
⑦ 如何利用會計核算進行納稅籌劃的好處
如何利用會計核算進行納稅籌劃的好處? 1、會計計量方法選擇,如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折舊的納稅籌劃可從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兩方面人手。兩個因素的變化會通過影響每期分攤額而影響各期成本費用和利潤水平以及納稅額。對於折舊年限:在所得稅稅率穩定的情況下或有下降趨勢時,縮短折舊年限可使後期折舊費用前移,前期利潤後移,會推遲納稅時間,獲得貨幣時間價值,相當於享受了一筆無息貸款。 ??對於折舊方法:應根據經濟形勢,適當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折舊法。如果所得稅稅率不變或有下降趨勢的,選擇加速折舊法可把前期利潤遞延至後期延緩納稅;如果所得稅稅率有上升趨勢應採用直線法,加速折舊法延緩納稅的利潤與稅率高低成正比,若未來稅率升高則以後年度稅負會加大。 ??除此之外,新准則還允許當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有差異時進行調整,固定資產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時可調整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這為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提供了一定空間。 2、公允價值的利用空間。公允價值的具體衡量標準的界定目前還不是很完善,但這一計量模式的改變必將影響到企業資產、負債的確認與計量,尤其是對投資性房地產。 ??《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一一投資性房地產》中為企業的投資性房地產提供了成本模式與公允價值模式兩種可選擇的計量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比照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准則計提折舊或攤銷,並在期末進行減值測試,計提相應的減值准備,在有確鑿證據表明其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企業可以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減值或土地使用權攤銷價值直接反映在公允價值變動中,而不再單獨計提。兩種模式的選擇將對企業利潤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稅負。 3、部分會計政策選擇空間可籌劃性加大。①債務重組的處理。 ??新准則改變了「一刀切」的規定,將原先因債權人讓步而導致債務人豁免或者少償還的負債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改為將債務重組收益計人「營業外收入」對於實物抵債業務,引進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這樣一來,一些無力償還債務的公司,—旦獲得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增加當期收益。 ??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納稅籌劃。②新業務的增加。新會計准則中增添的新業務,諸如企業年金、職工薪酬、生物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內容,在現行納稅中,並未明確其相關的稅務處理。對於這些空白領域,必然存在著諸多納稅籌劃的新空間。新增業務的利用空間。 ??新會計准則還增加了許多新內容,諸如企業年金、職工薪酬、生物資產等內容,在現行納稅中,並未明確其相關的稅務處理。總之,新准則的出台和實施對企業財務人員提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面企業財務人員要熟悉稅法要求,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籌劃,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學習研究新的會計准則,尋找准則與稅法之間的切合點,從而為企業作出最優的會計決策。 ?? 二、財務管理中的納稅籌劃 1、折舊作為固定資產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的價值轉移,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因此它有著「納稅擋板」的作用,因為每個納稅期的折舊額的大小,會影響企業當期的應納稅額,從而影響企業的所得稅稅負。 ??稅法賦予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的選擇權。對於折舊年限。除因特殊原因需要縮短折舊年限的,一般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稅法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納稅人希望通過縮短折舊年限的方式,來加快固定資產成本的回收,使企業成本費用前移、前期的利潤後移,從而獲得延期納稅之好處。 ??但是企業利用折舊方法選擇進行納稅籌劃必須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然而《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一固定資產(2006)》規定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這樣,如果存在通貨膨脹。則企業按歷史成本所收回的資金的實際購買力無疑已大大貶值。無法按現行的市價進行固定資產簡單再生產的重置。 ?? 2、籌資過程中的納稅籌劃:籌資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盡管企業可以從自身積累、長期負債和發行股票等渠道籌資,但其主要的資本來源除權益資本外就是負債(包括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其中長期負債和權益資本的構成關系稱之為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不僅影響企業的財務風險和成本的大小,而且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企業的稅負和稅後的收益水平。由於負債利息具有抵稅作用,因此在息稅前投資收益率不低於負債成本的前提下,負債比率越高,額度越大,其節稅作用越明顯,這就是負債融資的杠桿效應。但負債融資杠桿並非總是體現為正效應,因此,企業在籌資決策中應對可能採用的各種籌資方案進行分析、比較,從中選擇一個既能確保企業獲得最大投資收益又能達到最大限度節減稅目的的方案付諸實施。 ?? 3、投資過程中的納稅籌劃:(1)投資結構的納稅籌劃。目前,我國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投資項目給予了不同的納稅待遇。因此,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應該充分考慮不同投資項目對企業整體收益和綜合稅負水平的影響,優化投資結構,從而降低所得稅應納稅益,減輕企業的納稅負擔。 ??(2)投資方式的納稅籌劃。投資可分為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一般而言,進行直接投資應考慮的納稅因素比間接投資要多,這是因為直接投資者通常對企業的生產營活動進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所涉及的稅種廣而間接投資一般僅涉及所收取股息或利息的所得稅及股票、債券資本增益而產生的資本利得稅等。 ?? 三、進行納稅籌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全面了解與籌資、投資、經營活動相關的納稅政策、法規、規章條例。只有對納稅政策的全面了解才能預測出不同的納稅方案,並進行優化選擇,進而做出對納稅人最有利的納稅決策。 ?? 2、要培養正確的納稅意識,樹立合法的納稅籌劃觀念。以合法的方式合理安排經營活動,以避免不當避稅之嫌。 3、要用長遠的目光選擇納稅方案,有的納稅方案可能會使納稅人在某一時期稅負最低,但卻不利於長遠發展。 ??納稅籌劃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服從於企業財務管理的總體目標,節稅只是增加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一個途徑、一個方法。企業在籌劃時要考慮到很多因素,如合理利用資源、獲得規模效益、提高管理。 4、要注重企業整體利益。 ??如果某種投資方案的資本收益率最高,但並非應納稅額最低,那個這個投資方案也許仍然是最理想的方案,要以最小的代價換得最大的收益。
⑧ 如何加強財務公司的稅收籌劃
稅務籌劃是納稅人的一項基本權利,作為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必然性。在現代企業中,大部分企業都把稅務籌劃列入了財務管理之中,成為了企業提高整體利潤、實現財務目標的重要手段,稅務籌劃成為各大企業提高競爭力的必修課。在這個過程中,有效地提高財務人員的稅務統籌意識就成為重要環節。
一、財務籌劃的概念與特徵
對於財務籌劃的概念,國際國內學者都有自己的不同解釋:國際學者一般認為「稅務籌劃」是納稅主體通過自主經營或安排事務活動,以及充分利用稅法所提供的包括減免在內的一切優惠,實現最低納稅金額,獲得最大稅收利益。在國內現在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定義是把稅務籌劃界定為納稅人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手段、投資方向、理財規劃等事項的事先安排與策劃,盡可能獲得「節稅」的稅收收益。盡管稅務籌劃的概念不統一,但稅務籌劃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保證企業降低相對納稅額,提高相對總價值。都具有合法性(企業稅務籌劃在而且只能在稅收法規許可的范圍下進行)、目的性(稅務籌劃旨在減少企業的納稅支出,獲取相對節稅利益)、超前性(稅務籌劃活動相對於納稅行為而言是超前進行的)及綜合性(稅務籌劃著眼於企業資本總收益的長期穩定增長,而不僅僅是著眼於個別稅種稅負的高低)四個基本特徵。
二、稅務籌劃的積極意義
稅務籌劃作為納稅人的一項基本權利,是受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准許與保護的,也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稅務籌劃的現實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稅務籌劃有利於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的宗旨在於謀取營利,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追求目標。但是,就稅收的特徵而言,它是強制的、無條件的和不具有直接回報的,因此,稅收作為企業的重大項目支出之一就成為企業經濟的負擔,這與企業本身所追求的目標背道而馳。在這種情況下,為減輕稅負、追求稅後最大利潤的稅務籌劃就應運而生,企業通過合法有序的稅務籌劃減輕企業的稅負,更好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從而實現稅後利潤的最大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合理的稅務籌劃有利於企業財務正確決策
企業財務決策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利潤分配決策。這里的每一項決策都和稅收有不可忽略的緊密聯系,稅收成為了各項決策都必須予以考慮的重要方面。例如,在籌資決策方面,稅收法規規定的不同籌資方式的成本列支方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企業的稅負及成本,企業必須對此統籌考慮、合理規劃,從而選擇有利的融資方式。因此,稅收因素對財務決策有著莫大的影響,稅務籌劃成為企業財務正確決策的重要因素,貫穿於財務決策的各個階段。
(三)稅務籌劃有利於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
企業在做出各種重大決策之前,若是都能進行系統的稅務籌劃有助於幫助企業選擇最優的決策方案,保障各項活動健康有序運行、良性循環。同時稅務籌劃有利於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縱深發展,做到控製成本、節約支出,從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因此,企業通過一系列活動加強自身的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及稅收籌劃等專業技能,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增強了整體的競爭實力。
三、加強企業財務人員稅務籌劃意識的方法
稅務籌劃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財務管理目標中發揮重大現實作用。但同時也必須意識到,稅務籌劃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過程,它不僅牽涉到企業財務管理,而且還關聯到國家稅收徵收,與國計民生有著密切的聯系。作為一名企業的財務人員,必須具有財務籌劃意識,因此要加強企業財務人員的稅務籌劃意識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依法納稅意識,進行悉心稅收籌劃
任何稅務籌劃的根本前提是依法納稅,超出稅法規定的行為都是違法的,且都需承擔法律責任。作為企業要樹立正確的納稅意識,作為財務人員要幫助企業規范納稅行為,進行合理合法的稅務籌劃。一方面要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進行籌劃,任何意義或形式的偷稅漏稅行為都必須加以制止和反對。另一方面企業作為納稅主體,要嚴格執行國家的經濟法律法規和准則,提供准確的財務信息,禁止任何形式的虛假內容,否則做出任何的違法經濟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時,財務人員還必須意識到國家的稅收法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時刻都在隨著經濟及環境的不同在發生變化,企業及財務人員必須密切關注法令的變化,及時做出針對特定時間、特定法律環境的稅收籌劃方案,使企業的決策行為時刻與國家的政策法規相一致。只有做到以上幾點,稅務籌劃目標才能夠完美完成,才能得到國家稅務機構的認可,避免無謂的麻煩及不必要的損失。
(二)實際問題具體分析,統籌全面系統規劃
國家稅法的規定都是概而論之,不具有具體性、個案性,並且都具有各自嚴格的適用范圍,若是一味的生搬硬套,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會造成套路固定、模式僵化的問題。因此,不同企業不同稅務籌劃都必須因時制宜,隨著稅法的變化而變化、隨著納稅主體的實際情況變化,不能一成不變的套用他人的格式。
企業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稅務籌劃利益。一是通過降低稅收成本,減少納稅金額,實現絕對收益;二是通過延遲納稅時間,獲得時間收益。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實現節稅。但是,節稅的多少不是我們唯一評定納稅方案的標准,稅務籌劃方案的實施在降低企業稅收總額的同時有可能會增加企業的總體成本、降低平均利潤。因此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不是僅僅把降低稅額作為唯一準則,爭取企業總體利潤的穩步上升。 (三)堅持利潤最大化原則,綜合衡量籌劃方案
企業應綜合衡量各種因素,包括稅收因素與非稅收因素,統籌局部與整體利益的關系,不只看個別稅收負擔的高低,而是應該著眼與整體稅負水平,綜合考慮內外大環境的變化、經濟發展的走勢以及國家政策的變動、稅收法規的變化等等各方面。稅務籌劃應遵循成本利潤的原則,不受稅收角度考慮問題的局限,從整體上增加企業的預期利潤,籌劃方案才是合理可行的,否則得不償失。從長期來看,稅務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是總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符合並服務於企業中長期的發展目標。同時,稅務籌劃不是簡單的稅負疊加,而是還應該認識到貨幣的時間價值,一個只能降低當前稅負卻有可能增加以後稅負的籌劃方案也是不可行的,這就需要稅務籌劃人員把貨幣的時間價值考慮到評估方案之中,把不同籌劃方案、同一籌劃方案的不同時期稅收負擔折算成現實可估量的價值來衡量。
(四)樹立風險意識,加強風險防範
在當前這樣一個經濟環境錯綜復雜的情況之中,我國的稅收制度還有待健全與完善,稅收政策也在頻繁的發生變化,並且在具體的企業工作中也存在很多人為不能左右的事件,這些不穩定因素都會給稅務籌劃工作帶來困難,既定的實施方案可能無法朝著預定的目標順利實現。因此,財務人員在稅務籌劃之中就會存在風險,這是與經濟、政策及自身的活動都有密切的關聯,尤其是那些針對長期目標所籌劃的方案,其存在的風險更大。因此,在企業稅務籌劃中,需要衡量具體方案的可行性,對籌劃方案做出及時更正,盡可能地降低潛在風險,實現最大化收益。
(五)提高稅務籌劃意識,要提高有關人員的素質
公司稅務籌劃方案的質量直接取決於本公司稅務人員的能力,一個公司的員工素質不夠高,那其制定的方案水平也不會好。所以,公司要定期對相關的財務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使其了解現在形勢的變化,提高個人的稅務籌劃水平,從而全面提高稅務籌劃工作質量。另一方面,稅務籌劃工作的實施效果還取決於具體的執行人員,在具體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只有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才能獲得既定效果,反之,就無法執行。因此,相關部門的稅務意識及執行力度也要進行相關的培訓,樹立正確的稅務籌劃意識,把握重要的工作技巧,在日常管理中提高具體方案的執行力度,在過程中降低企業的成本,取得稅後最大利潤。
⑨ 淺談公司財務如何進行納稅籌劃
建議企業可以考慮重新設計員工收入配比,合理增加員工福利待遇。如:
1)調整部分補貼支出形式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隨同員工工資一並發放的貨幣化補貼應當作為工資薪金支出,但對真實發生且憑票報銷的相關補貼等,可並入職工福利費用,計算限額稅前扣除。
2)合理設計福利補貼
企業為職工訂制工作服和制式工作裝備、用具支出,可以作為經營管理費用稅前扣除,即使採取發放補貼形式的,也可作為福利費進行所得稅處理,而無需納入工資范疇。
3)積極建立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
根據有關規定,企業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可以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以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
4)重視勞務費支出情形
在防控風險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勞務用工,將該部分人工成本納入勞務費支出,不計入工資總額,不作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依法按時足額給員工繳納社保!
⑩ 如何在會計核算中實現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已經成為企業理財和經營管理整體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降低成本及相關稅費支出以增加利潤,或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通過稅收籌劃,延緩納稅時間達到資金優化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稅收籌劃是一種合法的行為,是利用稅收優惠的規定、納稅方法的選擇及收支的適當控制等途徑來獲得節稅利益,與偷稅、逃稅有著本質區別。
因而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都應以守法為前提,不亂攤成本費用,不亂調利潤。
當有多種可供選擇的納稅方案時不僅要選擇稅負最低的財務決策,而且要使稅收籌劃行為合法合理。
隨著國內稅收征管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稅收籌劃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會計核算等各個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本文擬通過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兩方面的運用,揭示企業如何利用國家稅法的有關條款進行稅收籌劃,合理合法地實現企業稅負的最小化,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發展後勁和市場競爭力。
稅收籌劃的目標是使納稅人的稅收利益最大化。
所謂「稅收利益最大化」,包括稅負最輕、稅後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內涵,而不僅僅是指的稅負最輕。
稅收籌劃與財務管理密切相關,這是因為稅收籌劃能減少支出,提高資金利用率,從而有利於實現財務管理的稅後利潤最大化目標。
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主要是在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利潤分配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