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務會計 » 會計和財務管理的目標有何不同

會計和財務管理的目標有何不同

發布時間: 2021-08-15 23:15:34

財務管理的四大目標和優缺點是什麼

財務管理的目標主要有利潤最大化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標以及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

一、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優缺點

優點:

就是把獲利作為追求的目標,符合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經濟效益,同時具有可操作性。

缺點:

沒有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問題,往往使財務決策有短期化行為。

二、企業價值最大化優缺點

優點:

企業採用最優的財務結構,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以及風險與報酬的關系,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

缺點:

1.把不同理財主體的自由現金流混合折現不具有可比性。企業價值計量方面存在問題。

2.企業價值最大化實際上是幾個具體財務管理目標的綜合體,包括股東財富最大化、債權人財富最大化和其他各種利益財富最大化,這些具體目標的衡量有不同的評價指標。

3.股權資本和債權資本一樣,如果不能獲得最低的投資報酬,股東們會選擇轉移投資。

三、每股利益最大化優缺點是

優點:

企業是由多個利益相關者組成的復合體,財務管理是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財務管理目標應從更廣泛、更長遠的角度來找到一個更為合適的理財目標,這就是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

缺點:

1.企業在特定的經營時期,幾乎不可能使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只能做到其協調化。

2.所設計的復合指標中產品品種、銷售收入、產品市場佔有率是企業的經營指標,已超出了財務管理自身的范疇。

四、股東財富最大化

優點:

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創造最多的財富,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缺點:

1.股價的高低,只能來源於資本市場。因此該觀點只適於上市公司

2.即便是上市公司,由於股價的變動不是公司業績的唯一反映,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股價的高低有時不能安完全反映股東財務的高低

學會計到恆企,恆企網校是國內上市公司的會計培訓機構,高新企業!多年來通過連鎖經營方式專注會計職業教育,400家連鎖校區遍布全國,助力百萬學子成就會計夢想。

Ⅱ 不同財務管理目標的優缺點

主要的是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

感覺在國內的財務管理教科書比較偏向企業價值最大化

但在我現在所學的羅斯寫的<公司理財>上只提起了股東財富最大化

現在又有個比較火的概念--EVA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理財目標在我國和西方都曾是流傳甚廣的一種觀點,在實務界尤有重大影響。其表示方法之一是利潤總額,隨著理財觀念的不段更新,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理財的需要。其中一很大弊端是沒有反映出所得利潤額同投入資本額的關系,不能科學得說明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高低。每股盈餘最大化和股東權益報酬率觀點正是考慮到這一缺點而逐步發展的,二者既有區別又緊密聯系,既各有所長,又有一些共同的不足。

一、 每股盈餘最大化(Maximization of Earning Per Share)簡寫為EPS

該觀點認為:把企業的利潤和股東的資本聯系起來考查,用每股盈餘來概括企業的財務目標,避免「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缺點。其中,EPS=凈利潤/普通股總數。這一觀點可以看作是利潤最大化觀點在上市公司的直接反映,它除了利潤最大化觀點的優點外,考慮到了投入與資本額的關系,反映了股東的一般要求,但是並沒有避開以下不足之處。
①貨幣時間價值;現有甲、已兩個方案投資額相同,且都能帶來200萬利潤,甲方案可在一年內獲利,已方案卻分四年,每年50萬元。這樣一個看來很簡單的選擇,EPS觀點卻沒反映這一點,沒有考慮貨幣時間價值。
②風險;風險與報酬的權衡是財務學的基本觀念。在甲、已兩個方案投資額、預期利潤、貨幣時間價值都相同的條件下,如果甲獲利穩定,已卻很有可能達不到預期利潤,甚至出現虧損,EPS觀點也沒有考慮。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是運用數量方法中的決策理論(Decision Theory)對預期可能出現的盈虧數字分別賦予機率,然後以利率的期望值而不是原先的預期利潤進行比較。但是下面兩個問題仍沒解決。
③股利政策;利潤只是帳面數字,股東實際獲得的利益和利潤不同。公司的股利政策會影響到股東的實際利益。若公司政策是不發股利,股東的帳面財富固然因為公司有利潤而與日俱增,但N年的「紙上富貴」對股東沒有實際意義。
④會計方法;在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規范下,經營階層可能會在考慮所得稅的影響之後,選擇有利的折舊及存貨評價方法,來達到EPS目標,但是對股東卻少有實質性內容。
另外,盈利增加並不一定意味著EPS一定增加;舉例來講,某公司有普通股1萬股,凈利潤2萬元,EPS=2 ,如果我有該公司股票1000股,則可以有2000元的收益。如果公司再發行1萬股,預計凈利潤增加1萬元,即總股本2萬,總利潤3萬元,EPS=1.5,1000股只能帶來1500元的收益。
EPS並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業績;比如,某公司去年總資產1000萬元,其中負債400萬,股本200萬(每股面值1元)資本公積150萬元,盈餘公積180萬,未分配利潤70萬元,凈利潤48萬元,則去年每股收益48/200=0.24元,凈資產收益率(Rate of Return) 為8%(48/600)。假設去年的未分配股利48萬元全部作為未分配利潤,則去年權益總額648萬元,其股本不變。今年獲凈利潤50萬元,則每股收益為50/200=0.25元,凈資產收益率(ROR)降為7.716%(50/648)。原因是企業利用了更多的非股本權益資金(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創造了較低的凈利潤。正因為如此,引發出來了股東權益報酬率的概念。

二、股東權益報酬率(Rate of Rectums on Common Stockholders』 Equity)簡寫為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是一個衡量投資者回報的指標。它也總結企業管理層的表現、盈利能力,資產管理及財務控制。公式:ROE=(凈利潤/股東股本)*100%。和EPS一樣,ROE首先關注凈利潤,所不同的是EPS注重的是普通股股票總數,ROE關注的是股東股本。仍以上例為例,在股本同為200萬的前提下,ROE有明顯的提高。
其實,EPS的缺點同時也是ROE的缺點,畢竟二者都是以凈利潤為前提的。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利潤總額並不代表股東財富,前面已經提到,股利政策會對利潤分配產生影響。企業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則企業合理的作法是保留利潤,用以投資生利,這種作法未必符合股東利益,但是利潤最大化下的合理選擇。
EPS和ROE都反映了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以二者作為經營績效指標也讓人了解和接受,它們都是作為判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一直受到證券市場參與各方的極大關注。但也有人對ROE是否真實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持懷疑態度, 他們以某些上市公司存在利潤操縱行為作論據,推論上市公司有操縱ROE的行為。
二者都只適合於上市公司,使得應用面很有限;片面強調利潤額的增加,有可能引發短期不經濟行為;過多地強調了股東的利益,對其他關系人重視不夠;極有可能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不強。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調整公司利益關系才能得到很好解決。

三、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簡寫為EVA和財務管理目標中的幾個問題
1993年,IBM,GM,西屋電氣,柯達等多家公司總裁被董事會解僱,原因很簡單,這幾家公司的重要股東CalPers基金動用了否決權,而CalPers基金考核經營的指標就是EVA。EVA是一種新型的公司業績衡量指標,它克服了傳統指標的缺陷,比較准確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為股東創造的價值。EVA由思騰思特公司(Stern Stewart)創導,已在全球400多家公司中應用,包括可口可樂,西門子,索尼,美國郵政總署,新加坡航空公司等世界著名企業。

EVA=稅後營業利潤——資本投入額×加權資本成本率
=凈營業利潤——稅——產生經營利潤所用資本的成本

EVA的基本理念是資本獲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補償投資者承擔的風險,把股東
財富分兩部構成,即股本和EVA,科學地描述了股東財富的實現程度。

財務管理中必須慎重考慮的幾個問題
利潤:使長期利潤達到最大,並在此前提下尋求短期利潤的最大化;
彈性:維持財務調度的彈性,以免在意外狀況下出現調轉不靈問題;
流動性:維持企業償債能力,保障可以如期支付各種到期款項;
風險:將風險控制在某個最適當的水準上,避免因尋求擴大利潤而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股利:在股價最大化的架構下,企業絕對有必要發放股利,擬訂適當的股利政策使預期股利的目前現金價值達到最大;
善用財務資源:謹慎掌握現金出入,及早發現問題並設法補救

Ⅲ 會計和財務管理專業有什麼不同

會計和財務管理專業的不同

會計學專業

一、 專業辦學理念

會計學專業是理論性與操作性並重專業性特徵鮮明的專業。本著立足本行業、服務於社會、面向人才市場的辦學理念,遵循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原則進行專業設置與專業規劃。要求學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具備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掌握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經濟學(包括傳媒經濟學)、財務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包括媒體財務管理學)、審計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現代財務會計與財務管理所必須具備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技術;具有針對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等不同領域的會計信息收集、整理、計量、核算、記錄、報告、審計、分析、評價、決策、控制的基本能力;

熟悉國家及其相關職能部門制定的與財務會計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熟悉媒體的政策與法規;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會計法律、會計制度、會計准則、管理方法與管理手段的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造能力,具有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備適應辦公自動化和應用計算機的技能。

二、 特色課程設置

會計學專業在宏觀與微觀經濟學、管理學、媒體管理學等學科基礎課的基礎上,開設了初級會計學、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稅務會計、注冊會計師審計、電算化會計、會計報表分析、行業會計比較等專業課程,同時考慮行業特點開設了傳播學概論、媒介政策與法規、傳媒經濟學、傳媒資本運作、影視製片管理等專業選修課程,以滿足專業學習的需求及行業管理特色。

三、 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會計學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會計學等方面專業知識和專業勝任能力,能在各類媒體組織、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公司、企業、金融保險領域和會計師事務所等部門,從事會計實務、財務管理、財務監督、教學科研、審計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四、 畢業生就業適合崗位

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適合於政府職能部門、行政事業單位、各類媒體、公司(企業)、保險業、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從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財務咨詢與分析、內部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等。

財務管理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財務、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財務、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
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財務與金融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財務、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以及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管理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財務、金融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經濟學、工商管理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或金融機構管理)、投資學、跨國公司財務、項目評估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模擬、教學實習等,一般安排10周~12周。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會計學、金融學

Ⅳ 財務管理的目標有哪些,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財務管理目標又稱理財目標,是指企業進行財務活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它決定著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財務管理目標是一切財務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准。財務管理目標也是企業經營目標在財務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業一切理財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制定財務管理目標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確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工作才有明確的方向。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經濟體制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要求,科學合理地選擇、確定財務管理目標。

Ⅳ 會計學和財務管理有什麼區別

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區別:
一、培養目標不同:
會計學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既能熟練掌握企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會計控制和會計決策的技能,又能熟練掌握獨立審計工作所需要的各種專業方法和專門技能;財務管理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具有綜合的組織協調能力、扎實的財務和金融專業基礎的財務金融管理才能。

二、含義不同:
會計(Accountant)在英語中暗含計算、數的含義(Count)和賬、賬戶、算賬、敘述的含義(Account),會計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對經濟活動進行記錄、分類、匯總、報告的信息系統;而財務(Financialaffairs)含有理財、金融、籌資等含義,因而它是對企業籌資、投資和收益分配等理財活動進行控制的綜合性管理工作。

三、職能不同:
會計的職能主要是對資金運動反映和控制;而財務管理的職能則主要是對資金運動的計劃、控制和對財務關系的協調。

四、目標不同:
會計直接目標是為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在經濟決策中有用的財務會計信息;財務管理的直接目標是在考慮風險和報酬兩個重要因素的基礎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五、原則不同:
會計的指導原則是《企業會計准則》;財務管理的指導原則是《企業財務通則》。

六、側重點不同:
會計更側重賬務處理,財務管理則側重成本、資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財務分析等工作。

Ⅵ 財務管理和會計有什麼區別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財務」與「會計」像是一對孿生兄弟,是那樣密不可分,經常成對出現。過去,我們有國家統一制定的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如「兩則兩制」包括《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准則》以及分行業的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財務與會計各司其職。財務定政策,解決對經濟業務事項的確認和計量問題,如固定資產的標准、計提折舊的方法等都由財務制度規定;會計定方法,解決對經濟業務事項的記錄、報告問題,規定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的設置,具體經濟業務應借記(或貸記)什麼會計科目以及會計報表項目的口徑和列示。
現在,國家出台了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如《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即將出台《小企業會計制度》發布了一系列具體會計准則,新的會計制度和具體會計准則不僅包含對會計要素的記錄和報告內容,還包括對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內容,恢復了會計制度的本來面目。也就是說新的會計核算制度涵蓋了原來財務制度的內容。同時,近年來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會計熱,會計打假、不做假賬的呼聲很高,在一些人的觀念中,似乎會計已經取代了財務,財務的概念已經淡漠甚至含糊不清了。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近年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從事財務管理的同志理不直,氣不壯了。特別是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和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深入,進一步擴大企業理財自主權,財務管理有進一步弱化的傾向。那麼,什麼是財務,什麼是會計,兩者到底有無區別與聯系呢?財務與會計的關系給我們帶來許多困惑和不解。
一、財務與會計的區別
筆者認為,財務與會計應有一個客觀的界限,其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概念不同。財務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融資和管理的決策體系。而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專門方法,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完整、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通過對交易或事項確認、計量、記錄、報告,並提供有關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資料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職能作用不同。會計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側重於對資金的反映和監督。而財務的基本職能是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側重於對資金的組織、運用和管理。
3.依據不同。會計核算的依據是國家的統一會計制度,具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選用由企業根據國家統一會計政策,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選定的。而財務管理的依據則是在國家政策法律允許范圍內,根據管理當局的意圖。單位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享有獨立的理財自主權。自主決策權。
4.面向的時間范圍不同。會計是面向過去,必須以過去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是對過去的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和記錄。而財務是注重未來,是基於一定的假設條件,在對歷史資料和現實狀況進行分析以及對未來情況預測和判斷的基礎上,側重對未來的預測和決策。經濟業務或事項應不應該發生、應發生多少,是財務需要考慮的問題。
5.目的和結論不同。會計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賬」,結論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相對來講結論是「死的」,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會計業務進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應存在大的出入。而財務的目的在於使企業財富的最大化或價值最大化,其結論相對來講是「活的」,它沒有極值,只有恰當的、合理的,其結果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由於經驗、取捨、偏好等的不同,得出的結論可能差異較大。需要說明的是,財務管理是一門科學,但不是一門硬科學,而是一門軟科學。有理性一面,也由非理性的成分。因為它賴以存在的基本條件都是假定的,是經驗值(如平均資金成本)。財務難就難在要對不確定性的東西,要依據經驗、判斷、推理做出決策。
6.影響其結果的因素不同。會計結論主要受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影響。企業選定的有關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既受到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限制,同時受到會計人員專業判斷能力的制約。而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程度,主要受到企業投資報酬率、風險,以及投資項目、資本結構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
7.分類不同。會計包括財務會計(對外報告會計)和管理會計(對內報告會計),財務分為出資人財務和經營者財務。這里的出資人是指獨立於經營者之外的投資者、債權人,既包括現實的出資人,也包括潛在的出資人,如尚未出資但准備對某單位進行投資或借款的人。出資人往往關心被出資單位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資料,而經營者在按要求對外提供財務會計資料的同時,更關心內部管理會計資料。
二、財務與會計的聯系
財務與會計既有區別,但同時又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其聯系主要體現在:
1,兩者都是為特定對象服務的。即存在財務主體和會計主體,作用的對象都是單位資金的循環與周轉,主要對價值形態進行管理。
2.會計是財務的基礎,財務離不開會計。會計基礎薄弱,財務管理必將缺乏堅實的基礎,財務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將缺乏可靠的依據。新的具體會計准則和新會計制度普遍採用謹慎性和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原則,有利於為企業財務管理和決策提供客觀、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資料,減少財務決策風險。
3.財務與會計在機構和崗位設置上有交叉現象,在內容上沒有明確的界限,單位在機構、崗位的設置上,除不相容職務以外,財務與會計崗位可以重疊。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同時也可以是單位財務負責人。有的財務部門或計財部門包括會計機構,同時履行財務、會計的職能。單位會計人員可以根據單位要求,獨立或參與單位財務計劃的編制、利潤分配方案的制定,以及財務管理和重大財務的決策。實務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與內部會計控制可有機結合。
4.會計從業人員必須掌握有關財務知識,熟悉單位的內部財務規定,如差旅費,醫葯費等報銷的規定等。,每年注冊會計師、會計師考試科目,都包括財務成本管理內容。同樣,財務人員必須懂會計,能熟練分析和運用相關會計信息資料。
三、明確財務與會計的區別與聯系對實際不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便於區分財務責任和會計責任。財務與會計的職能是不同的。在某些情況下,分清財務與會計的概念,明確財務、會計的職責,是非常重要的。如實行代理記賬的單位,必須明確會計代理機構與被代理單位的責任,處理好財務與會計的關系。目前正在廣泛推行的以代理記賬為基礎的政府會計集中核算,其基本前提就是單位理財自主權不變。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後,會計核算從單位獨立出來,由核算中心代理會計核算工作,但財務管理職能仍屬於單位,單位資金的籌措、分配、使用的財務管理權沒有變,單位債權、債務關系沒有變,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單位的一切開支必須經單位同意,核算中心才能處理。按照《會計法》的要求,單位的會計責任主體仍是單位。核算中心是代理記賬,履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責任,會計核算中心不能越權、越位,更不得平調單位資金。
2.有利於更好地指導財務與會計的改革與實踐工作。當前的會計改革抓住了會計工作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特別是會計假賬問題。全國人大、國務院、財政部出台了一系列會計法規制度,特別是《會計法》及其配套法規,包括一系列新准則、新制度,強化了會計核算和監督,加大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廣泛應用了謹慎性和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核算原則,從制度上消除假賬產生的原因,成效顯著。下一步還需進一步完善准則和制度體系,關鍵是抓好《會計法》以及新制度新准則的貫徹落實。
通過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擴大企業理財自主權,企業財務管理實現了由過去國家大包大攬、代替企業理財到還權於企業的重大轉變。但這並不意味著財務管理不重要或輕鬆了。財務面臨著如何重新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財務管理體系問題。筆者認為,構建新的財務管理體系,涉及兩個以下層面的財務管理:
第一,經營者財務管理。從經營者的角度講,企業理財自主權擴大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重心由國家轉移到了企業,企業必須徹底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學會在市場中找財源,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今年財政部制定的《關於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就是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二,出資人財務管理。出資人財務管理的特點明顯不同於經營者。這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出資人——國有投資者的財務管理,我國建國以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通過不斷積累,形成了巨大的國有資產存量,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力量,如果一味強調放權,放任國有及控股企業財務管理,勢必導致國有企業資產流失,甚至國有企業「家底」被掏空,管理失控,影響經濟的發展。作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出資者——財政部門,不是要不要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而是怎麼管、管什麼、如何轉換角色的問題,這里「管」不是要管死,不是要干涉企業理財自主權,走回頭路。 筆者認為,雖然還權於企業,但出資人必須重視和加強出資人的財務管理,以資本為紐帶,加強資本與財務的統一管理,注重資本營運,從總體上搞活國有資本,包括做好對國有資本的布局、投向、變更、轉讓、收益、考核、評價等工作,理直氣壯地擔負起國有資產財務管理的應有職能。財政部出台的《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暫行辦法》,對國有企業的資產與財務實行統一管理,是加強國有出資人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和有益的探索。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處理好以上兩個層面的財務關系,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3.有利於搞好教學與科研工作。學校在學科設置、課程安排上,應合理安排財務與會計的教學內容,不能偏廢。學校培養的人才不僅要會算賬,而且要善理財。在科研中,應加強我國財務與會計基礎理論與實務研究,在吸收國外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與同際會計慣例接軌的同時,應充分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財務、會計的概念和法律法規框架。在內容上既要注重會計標准和會計職業道德等問題的研究,同時還要結合我國國有資產存量大的實際情況,將促進企業科學理財與加強出資人財務管理有機結合。

Ⅶ 財務管理四大整體目標之間的區別

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又稱理財目標,是指企業進行財務活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它決定著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財務管理目標是一切財務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准。財務管理目標也是企業經營目標在財務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業一切理財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制定財務管理目標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確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工作才有明確的方向。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經濟體制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要求,科學合理地選擇、確定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的目標:

1、利潤最大化;

2、每股收益最大化; 3、企業價值最大化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Ⅷ 財務管理與會計的 區別

財務和會計是既有密切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兩者都是對資金進行管理,具有相互依存的關系。會計是對經濟業務進行計量和報告,財務管理是在會計的基礎上,強調對資金在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投資活動、分配活動中的運用。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

簡單地說,會計看過去,財務管理看未來;會計重記錄,財務管理重分析;會計偏實務一些,財務管理偏宏觀一些。

從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來看,這兩個專業絕大部分的課程是一樣的。財務管理專業略偏重於管理,而會計專業更側重於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但到研究生階段以及實務工作中,這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會計專業偏向於會計准則相關的內容以及在實際會計工作中可能出現問題的研究;財務管理則會很大程度上偏向金融。對資金的籌集、投放、使用和分配都離不開金融相關知識,當然管理相關知識也是不可或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財務管理比會計的綜合性更強,更側重高層次的管理工作。

從本科生就業來看,兩個專業就業方向也差不多。這里要特別注意一個誤區。有人認為學財務管理比較容易當財務領導,這是完全錯誤的。公司招聘財務領導時,都會選擇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士,而不會招應屆畢業生。無論是財務管理還是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一般都要從基層做起,比如先當出納或會計,優秀者再成長為財務經理(財務主管),財務經理中的出類拔萃者可以成為CFO(首席財務官或財務總監)。

學會計到恆企,恆企教育業務涵蓋了財經類職業教育、設計類職業教育、IT類職業教育、學歷輔導、職業資格培訓、產教融合、公共培訓、高端課程研發、圖書文化出版等多個領域,致力於為社會培育優質人才。

Ⅸ 財務管理和會計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會計是信息的創造者,財務是信息的利用者。

1、財務的工作是綜合各方信息,以邏輯形式組織,輔以財務分析工具,制定出對企業有利的策略方案。

2、財務與會計的聯系在於思維基礎都是可計量的貨幣,會計記錄的基礎要求就是有可以計量的貨幣金額,財務工作中收集到的基礎信息第一步就是計量其貨幣金額,正是基於此,財務與會計的溝通才會非常順暢。

3、財務與會計常常被人相提並論,但會計創造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財務可以直接利用。在某些財務工作中,財務信息和會計信息的基本原則是有重大差異的(如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

4、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