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能財務
1、財務會計的最基本的職能是:工作管理、認真負責、主動積極、分析思考、壓力承受、溝通協調;
2、財務會計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
3、企業財務會計的主要目標是向政府機構、企業外部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單位和個人及企業管理當局等一系列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於做出投資、信貸決策及其他有關決策的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變動的各種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主要包括關於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狀況、現金流動或其他資金流動等能夠反映企業財務實力、變現能力和償債能力的信息;關於收入、利潤形成及其分配等能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獲利能力、支付現金股利能力及重新投資能力的信息。
㈡ 會計財務的工作職責
財務會計主要負責公司的憑證審核,賬簿登記,納稅稅申,會計檔案保管工作。
一、熟悉掌握財務制度、會計制度和有關法規。遵守各項收費制度、費用開支范圍和開支標准,保證專款專用。
二、編制並嚴格執行部門預算,對執行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措施。
三、按照會計制度,審核記賬憑證,做到憑證合法、內容真實、數據准確、手續完備;賬目健全、及時記賬算賬、按時結賬、如期報賬、定期對賬(包括核對現金實有數)。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准確、及時、完整。
四、嚴格票據管理,保管和使用空白發票,收據要合規范。票據領用要登記,收回要銷號。
五、妥善保管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負責會計檔案的整理和移交。
六、及時清理往來款項,協助資產管理部門定期做好財產清查和核對工作,做到賬實相符。
七、遵守《會計法》,維護財經紀律,執行財務制度,實行會計監督。負責對出納會計及其他有關財務人員的業務指導。
八、對主管部門和審計、財政、稅務等部門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進行的監督,要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和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九、會計調離本崗位時,要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預算資料、印章、票據、有關文件、會計檔案、債權債務和未了事項,向接辦人移交情楚,並編制移交清冊,辦妥交接手續。
十、遵守職業道德,做到廉潔奉公、堅持原則、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熱忱服務。
㈢ 財務會計職能的概念
會計職能是指會計在經濟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和能發揮的作用,它是會計的客觀內涵。會計職能是與經濟發展不同階段對會計的要求密切相關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的作用范圍不斷擴大,會計職能也將不斷增多。我國會計職能的研究是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受馬克思關於「作為對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的簿記」論述的影響,對會計職能基本傾向於「核算」和「監督」兩大職能。到20世紀80年代,又出現了從「一職能說」、「二職能說」直到「八職能說」以至「全職能說」並存的局面。但這些研究始終以馬克思對簿記的論述為基礎進行,沒有考慮會計實踐的發展,因此不利於會計理論結構內容的完善。 從現代會計發展趨勢來看,會計的職能應總結為「反映」和「管理」兩大職能比較合適。反映職能是指將會計信息向使用者進行充分的揭示和披露;管理職能是指會計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預測、決策、控制、分析等。會計反映職能和管理職能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反映職能是管理職能的基礎,為管理職能的發揮提供服務,管理職能是會計的固有職能,是會計的首要職能。實踐證明,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越高,對會計與管理結合的要求也越高,會計管理職能也就發揮得越充分。不同會計人員由於其崗位責職不同,一般地應分別發揮不同的職能,這就為監事會和會計委派制提供了理論依據。
㈣ 財務會計的職能
按照傳統的定義上來講,會計的職能基本上是有兩塊一塊是核算,另一塊是監督核算的話主要是講會計需要對公司的經營生產過程中的一些成本費用,還有收入等要安全核算,同時對企業的資產資產資金也要實行履行監督的職責。但從現在的理念來講,會計更多的應該是與業務相融合,首先站在業務角度來考慮財務問題,然後再回到財務來看業務,問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業態融合也更多的是趨向於管理會計的職能,更多的對生產經營做好預測分析。
㈤ 會計與財務的基本職能是什麼它們的區別又是什麼
會計與財務的基本職和區別:
1、概念不同。
財務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融資和管理的決策體系。而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專門方法,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完整、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通過對交易或事項確認、計量、記錄、報告,並提供有關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資料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職能作用不同。
會計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側重於對資金的反映和監督。而財務的基本職能是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側重於對資金的組織、運用和管理。
3、依據不同。
會計核算的依據是國家的統一會計制度,具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選用由企業根據國家統一會計政策,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選定的。而財務管理的依據則是在國家政策法律允許范圍內,根據管理當局的意圖。單位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享有獨立的理財自主權。自主決策權。
4、面向的時間范圍不同。
會計是面向過去,必須以過去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是對過去的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和記錄。而財務是注重未來,是基於一定的假設條件,在對歷史資料和現實狀況進行分析以及對未來情況預測和判斷的基礎上,側重對未來的預測和決策。經濟業務或事項應不應該發生、應發生多少,是財務需要考慮的問題。
5、目的和結論不同。
會計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賬」,結論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相對來講結論是「死的」,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會計業務進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應存在大的出入。而財務的目的在於使企業財富的最大化或價值最大化,其結論相對來講是「活的」,它沒有極值,只有恰當的、合理的,其結果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由於經驗、取捨、偏好等的不同,得出的結論可能差異較大。需要說明的是,財務管理是一門科學,但不是一門硬科學,而是一門軟科學。有理性一面,也由非理性的成分。因為它賴以存在的基本條件都是假定的,是經驗值(如平均資金成本)。財務難就難在要對不確定性的東西,要依據經驗、判斷、推理做出決策。
㈥ 財務會計的職能是什麼
對會計職能的理解,直到現在,會計學術界仍然在爭論不休。過去,既在會計改革之前在各種教課書上,都稱之為「反映和監督」,會計改革以後,特別是對馬克思把會計的職能概括為「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的總結」這一著名的論斷的再學習,會計界的大部分同仁對這個問題基本有了統一的認識,既會計有三大職能,既核算職能、監督職能和參與決策的職能。我認為這三個職能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說只有通過核算才能達到監督和參與決策;反過來,通過監督和參與決策,又能不斷的促進、提高核算的水平。前一段很長時間我們都在學習邯鄲鋼鐵公司的經驗,那裡的財務部門,就是正確的發揮了會計的三大職能,最後創造了目標利潤和目標成本管理的理論,發揮了會計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作用。我的回答但願對你提的問題能有所益處。
㈦ 會計的職責是什麼
職責:
1、報銷費用,主要是指期間費用。
2、核算存貨,包括材料的采購、商品的進銷。
3、每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4、核算工資,按工資比例計算社會保險、職工福利費、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
5、清理往來賬款,包括應收款、應付款,負責賬款的核對、結算。
6、核算、結轉成本。
7、計算稅金,按時申報交納。
8、月末結轉利潤,計算盈虧。
9、編制會計報表,做好財務分析。
(7)會計職能財務擴展閱讀:
會計分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
3、共同類科目:共同類科目的特點是需要從其期末余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
4、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
6、損益類科目:分為收入性科目和費用支出性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