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理念的影響
⑴ 新會計制度對我國財務會計報表的影響
關內容作了具體的規定。《折舊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貫徹實施,有力地促進了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規范了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行為和固定資產折舊資金的使用。
第二,制定發布了《國營企業成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 《成本管理條例》)。建國以來,對於國營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國家規定了其成本開支范圍和主要的費用開支標准,制定了成本計劃的編製程序和方法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過整頓,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復和加強,但在企業成本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著管理不嚴、損失浪費嚴重的現象。財經紀律鬆弛、亂擠亂攤成本的現象也比較普遍;基礎工作差、成本核算嚴重不實的問題也大量存在。為了改變
這種狀況,財政部從1981年開始就著手擬定《國營企業成本管理條例》。1984年3月5日,國務院發布了《國營企業成本管理條例》。財政部於1985年先後制定發布了國營工業、交通企業、建設業、商業、金融業的成本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成本管理條例》的實施,促使企業加強和改善成本管理,增收節支,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使我國當時的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
第三,制定發布了《國營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辦法》(以下簡稱《成本核算辦法》。為了配合 《成本管理條例》的實施,財政部於1986年12月23日制定發布了《成本核算辦法》,對企業的成本核算的具體方法和程序作了明確的規定。《成本核算辦法》的貫徹實施,規范和強化企業成本核算,提高了成本核算質量,進一步促進了《成本管理條例》的貫徹實施。
3.適應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的要求,制定實施 《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形勢的發展,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工作有了較大進展,使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這些企業的出現是對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一個突破,其經營方式與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營企業大不相同,其會計核算的要求也與計劃經濟體制下國營企業會計核算的要求大不相同。當時我國制定實施的國營企業會計制度等規定,難於適應和滿足其進行會計核算的要求,也難於適應其經營方式的要求。為此,必須根據其特殊的經營方法和方式,結合其經營特點制定相應的會計核算規范,以滿足其會計核算的需要,規范其會計核算行為,保證其健康發展。
財政部從1979年底開始著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制度的制定工作,1985年3月正式發布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制度》,自當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一會計制度規定了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會計核算原則和會計處理方法、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等內容。從該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來看,其所規定的會計核算原則、記賬方法、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採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它的制定與實施,開始了我國會計制度與國際會計慣例協調的步伐,它實際上是我國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乃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會計制度模式進行的一次積極的探索,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會計制度改革的先導。
4.制定實施股份公司會計制度,促進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進行
1984年召開的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後,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隨著城市經濟體制的全面展開,股份制也悄然出現於經濟體制改革實踐之中。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延中實業等幾家企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批上市的上市公司。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發表南巡談話後,國有企業還先後在香港、紐約等地證券交易所實現了境外上市。
為推動股份制試點工作的健康發展,規范上市公司會計核算及其會計信息的披露,財政部於1992年5月制定發布了《股份制試
⑵ 新會計制度對企業財務的影響,這篇論文怎麼寫啊
《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對規范企業會計行為,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進一步增強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加強各行業會計信息的可比性等方面都將發揮積極作用,它的實施將對企業產生較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1)《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了企業必須計提壞賬准備、短期投資跌價准備、存貨跌價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委託貸款減值准備,這些准備的提取,將直接增加企業當期的成本費用,減少企業當期的會計利潤。由於目前一些國有企業不良資產比重較大,除部分企業計提了壞賬准備和商品削價准備外,其它各項准備暫未提取,企業存在大量的減值資產,卻未確認和計量,八項准備的提取,將使企業凈資產進一步減少,從而影響企業財務狀況,且這種影響在實施新制度初期,表現特別明顯。(2)待處理財產損失不許跨年掛賬,開辦費、遞延資產等費用性資產項目的取消,也將直接沖減企業利潤,影響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3)或有事項的發生,或有支出的估計,也將直接增加企業當期費用。
2.進一步擴大了會計與稅收的分離,加大了企業稅收核算工作的難度。在過去,企業的會計核算與稅收核算基本一致,隨著國家財務會計制度、稅務制度的不斷調整,會計與稅收逐步從統一走向分離。特別是近幾年來,國家稅收制度在不斷補充和完善,稅收制度在某些方面已完全脫離了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而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將更加擴大會計與稅收的分離,使企業會計難以服從稅收。如提取各項減值准備,3年以上應收賬款全額提取壞賬准備,預提或有支出以及因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而調整的會計記錄等都將影響企業納稅調整。新會計制度要求企業採用「應付稅款法」或「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核算,因此,既要符合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又要准確計算繳納所得稅,對於會計人員來說,又是一項新的挑戰,盡快提高業務素質成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3.對企業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素質成為當務之急。會計職業判斷主要表現在會計政策選擇和會計估計兩個方面。新會計制度擴大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范圍,對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年限、殘值等也只規定了一般性原則,由企業根據其實際情況加以確定,而不像行業會計制度中對這些方面規定的過死。收入的確認、或有支出的估計等,所有這些都擴大了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會計估計的范圍,使企業會計核算的難度增加,從而對企業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的會計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質,而且還要有較強的綜合能力,高度敏感性和較強的洞察力。而目前國有企業人才流失嚴重,企業現有會計人員的素質與上市公司在整體上看,還有一定的差距,努力提高國有企業會計人員的素質已成為當務之急。
4.對企業會計信息的披露進一步規范,有利於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新企業會計制度對各項具體會計事項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作出明確的信息披露要求,會計信息披露作為企業會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越來越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重視,企業應把會計信息披露作為一項制度化、日常化工作來管理和規范,會計信息披露的加強促使企業重視會計信息,努力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以滿足企業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從而不斷擴大企業會計信息的影響力。
⑶ 新會計准則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
新會計准則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商春曉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正式發布了新會計准則,並於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企業范圍內實施,新會計准則包括1項基本准則和38項具體准則,標志著我國會計改革已達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和較高的水平。它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強化對會計信息供給的約束,有效地維護投資者的知情權,有利於社會公眾做出理性決策,從而有利於進一步促進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於企業來講,新會計准則的頒布有利於促進、深化企業改革,推進金融改革,健全財政職能,建設現代市場體系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但是,企業如何嚴格執行新會計准則、合並會計報表的編制、業績評價模式等提出了難題,也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一、新會計准則1.新會計准則的概述。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其外部使用者必須獲得相關的會計信息才能據以做出正確的決策。而會計信息生成於企業內部,企業管理當局是會計信息的持有者,企業內部管理當局與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此,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有必要對會計信息的生成與輸出提出管制要求。這種管制以會計准則的形式表現出來,企業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也必須以會計准則為空間限度。這樣,會計准則使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不僅反映企業內部管理當局的意志,並且體現出企業外部的利益要求。 2.新會計准則的層次劃分。新會計准則體系劃分為兩個層次:(1)基本准則。即為會計准則體系的指導思想和指導原則。該項新准則包括以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為基礎的「一項基本會計准則」,對具體准則進行指導。(2)38項具體會計准則。其中,包括對原有16項具體會計准則的修訂和新增22項具體會計准則,並且兩項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又可劃分為金融企業和非金融企業兩部分。 3.新會計准則的主要特點。(1)體現了與國際會計准則的趨同。新會計准則體系採用了國際會計准則的基本框架和原則,體現了與國際會計准則的趨同。(2)強調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修訂後的基本准則強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財務報告的目標也側重於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做出評價或者預測。(3)體現了中國特色。新會計准則適應我國的國情,在關聯交易、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政府補助等業務的會計處理上保持了中國特色。(4)法規體系一致。我國新會計准則體系的發布實施,使我國《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與其他具體會計准則對會計工作的規范趨於一致,徹底改變了1993年7月1日實施《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以來,陸續實施具體會計准則出現的會計准則相互沖突的不利局面,從而使會計准則體系內的各會計准則之間達到協調一致。(5)在新業務方面有所突破。新准則制定了規範金融工具、保險合同等新業務的會計准則,並在准則中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在會計計量上有了重大突破。(6)增強了相關性。歷史成本不再是惟一的主要計量屬性。由於我國現行的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存在:數量不足、涵蓋面較小、可操作性較差、信息披露的廣度不夠以及對公允價值和價值重估的方法較為排斥等問題,所以新准則首次比較全面地導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 二、新會計准則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眾所周知,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財務決策,而財務決策的主要依據之一是會計信息。新會計准則作為規范會計核算行為的法規,自然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影響。 1.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在理論上經過了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和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等發展階段。就我國目前的企業組織形式主流為非上市企業、資本市場的弱勢有效、法治建設處於起步期、商業倫理有所缺失、企業治理結構逐步構建等現實背景下,財務管理目標定位為企業價值最大化具有最強的理論邏輯性和實踐有用性。新會計准則中研發費用資本化等規定,體現了企業科學發展的要求,服務企業創新和價值持續增長;財務報表列報、中期財務報告、合並財務報表、分部報告等具體准則,可以使企業充分披露並真實反映企業價值的會計信息;職工薪酬、股份支付、政府補助等制度,可以通過會計手段協調企業、政府、投資者、員工等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合理進行企業價值分配。以上對我國當前階段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確立為企業價值最大化提供了財務與會計協調一致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導。 2.對企業內部發展的影響。 從企業內部看,企業的董事會成員和企業管理層首先應當全面學習新會計准則的各項規定,把握新會計准則的實質和要求。在此基礎上,企業管理層要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生產經營特點,認真評估新會計准則對企業的影響,作為決策的基礎和依據。其次,企業要根據需要,對企業的信息系統進行更新,以確保在執行新會計准則的過程中能夠及時、高效地生成相關財務會計信息。此外,在人員配備方面,企業也要結合執行新會計准則的需要,及時配備合格的財務和管理人員,並不斷加強後續培訓,確保相關業務操作的可靠性。同時實踐中公允價值的理解和選用是企業內部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從新會計准則本身的定義看,公允價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雙方自願進行的資產交換和債務清償的金額。在實務操作中,活躍市場的市場價格、按照市場化原則達成的最近成交價格、估值模型和估值技術以及特定情況下的權益性工具的價格,都可以成為幫助企業獲取公允價值的證據。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選用,客觀上要求企業建立健全相關內部控制和科學的決策體系,同時要求企業管理層具備相應的知識、能力和經驗,熟悉相關的估值方法,特別是估值模型的應用假設及相關技術參數的選取原則,並做出充分的信息披露。 3.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新會計准則下,存貨發出計價取消了「後進先出法」,一律採用「先進先出法」記賬,這對生產周期較長的企業將產生一定影響。存貨先出計價方法的選擇對當期利潤的影響,具體體現在存貨的價格波動,當存貨價格處於上漲時期,採用後進先出法,是將最高價格的材料入賬,使當期成本費用上升,減少當期利潤;若採用先進先出法,是將最低價格的材料入賬,使當期成本費用下降,增加當期利潤。若存貨價格處於下降時期,則正好相反,即採用後進先出法會減少成本,增加利潤;採用先進先出法則增加成本,減少利潤。這一核算辦法的變動,將使企業利用變更存貨計價方法來調節當期利潤水平的慣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即所有企業的當期存貨損耗費用,反映的都是實際的歷史成本,而沒有人為調節因素,便於對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行分析和比較,提高了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 4.對企業服務與決策的影響。 新准則在理念上更加突出市場化與國際化接軌,緊跟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的趨勢,通過會計體系的改變,更好的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如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在核算上改變了研發費用即期費用列支的做法,使研發費用資本化。在新准則中,有許多具體准則在具體操作中僅給了一個原則,同時在與稅法規定中又有許多不同,僅在會計核算上可能對企業有利,但稅法上則不然,這就要財務管理部門深入企業經營實際,充分掌握內外部信息與資源的情況下,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服務和決策支持的功能,為企業創造管理效益。 5.對財務風險管理的影響。 新會計准則嚴格了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與轉回、不允許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購買法、可轉換債券在股價上升情況下的損失確認等,有利於財務穩健和風險防範。新准則關於允許公允價值在債務重組、非貨幣交易、投資房地產、金融衍生工具等10多個具體會計准則中應用,體現了國際趨同,成為一個亮點。但另一方面,企業經營管理層可能會出於保護上市企業「殼」資源、獲得即定盈利水平等動機,不正當運用「公允價值」,操作「數字游戲」,違背新准則制定的精神和目標。而且,使用公允價值後,未實現收益和損失都要加以確認,增加企業賬面利潤,由於此部分損益沒有現金流量支撐,可能導致收益實質上的超分配,增加財務風險。此外,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金融資產轉移和套期保值等准則,為企業在金融市場開放、金融工具創新等環境下,利用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等進行財務風險規避提供了制度基礎。 總之,新准則充分體現了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原則的要求,無論在合並財務報表上、關聯方披露上還是在分部報告上,都對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這個大前提下,企業的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只有不斷更新知識,積極參與到這場變革中來,才能夠使自己站在時代的前面,立於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浙江中際會計師事務所)
⑷ 新會計准則對財務報表有哪些影響
新會計准則對財務報表的影響有:
1、庫存變化
新會計准則取消了後進先出法‚允許部分存貨借款費用予以資本化‚商品流通企業進貨費用計入存貨成本‚規定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只能採用一次或平分攤銷法。存貨准則的修改‚更加真實地反映企業存貨的 流轉‚有利於企業管理層、稅務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根據存貨使用和流轉情況做出決策‚更側重於反映企業的長期經營情況。存貨准則的變化導致原先採用後進先出 法、生產周期長、存貨多和存貨周轉率較低的企業在短期內存貨金額增加‚營業利潤增長。
2、資產變化
金融資產被重新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採用公允價值和實際利率法進行後續計量‚嚴格控制其減值轉回。新會計准則在金融工具方面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企業當 期財務報表數據‚使得企業利潤在短期內發生較大變化。對交易性金融資產而言‚利潤的變動取決於股票價格的走向。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使得所有者權益大幅增加 ‚持有投資在未來出售時也會帶來當期收益的提高。
3、投資性不動產變化
新投資性不動產准則中允許企業按照公允價值對投資性房地產計價‚反映擁有投資性房地產上市企業的真正價值‚體現了對市場的應變能力。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 允價值計量‚一方面不計提折舊或攤銷‚使費用減少‚各期利潤增加;另一方面由於房地產公允價值的波動‚將會反映到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項目‚直接影響到當期利 潤。同時也給一些績差企業帶來盈餘調整空間‚將自用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後續計量模式‚從而使業績大增。
4、上市企業投資股權變化
新會計准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產生重大變化‚對子公司採用成本法核算‚使原來可以計入「投資收益」的子公司賬面損益不能再被確認‚母公司只能在編制 合並報表時進行調整;投資時‚當初始投資成本小於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時‚其差額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會調高上市企業的當期利潤;在當時市 場經濟看好情況下‚合理的投資給上市企業帶來巨額投資收益‚大大影響其利潤總額。
5、企業的債務重組變化
新會計准則規定債務重組范圍僅包括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情況下‚債權人做出讓步的債務重組‚將債務人豁免或者少償還的負債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在債務重組中‚債務人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使當期利潤增加。
以上源自網路,供參考
⑸ 新會計准則對企業的影響有哪些
新會計准則出台後對企業的影響如下:
新發布的准則有《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會計准則第40號—合營安排》;修訂的准則包括:
《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
即將修訂或新增的准則有《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會計准則第X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
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
發布背景: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中關於公允價值計量的相關會計處理規定分散在多項會計准則中。企業會計准則中,包括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17項具體准則涉及到了公允價值,不過我國此前並沒有專門的公允價值准則。
公允價值概念引入這么久,由於對公允價值如何取得,如何確定其可靠性,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和參考,所以至今只有較少企業使用公允價值計量。
此次發布的主要內容:規范了公允價值的定義,明確了公允價值計量的方法和級次,提出了計量單元的概念,並對公允價值計量相關信息的披露做出具體要求。
(5)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理念的影響擴展閱讀: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發了新《企業會計准則》(新准則),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全面實施,並鼓勵其他企業施行。自2008年至今,實施范圍逐步擴大,預計在不遠的將來在全國范圍內絕大多數企業都將統一執行新准則。
新准則的出台標志著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的中國會計准則體系正式建立,這在我國會計發展史上將成為新的里程碑。
新准則大量借鑒了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內容體系,包括公允價值的採用、所得稅會計、職業判斷的運用等方面。對於我們財務會計人員而言,要想在短期內掌握新准則的內容、特點以及與現行會計制度體系的差異,將是一個重大挑戰。
⑹ 新會計准則對會計制度有什麼影響
准則和制度的聯系、區別 我們要正確認識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之間的關系,它們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種規范。
一、新會計准則構成了一個新的核算基礎體系,對財務報表的經營成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1 在所得稅方面,一方面,新准則要求企業在取得資產、負債時,應當確定其計稅基礎,而在舊會計准則下,大多企業採用應付稅款核算。執行新標准後,所得稅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這將使本期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本期利潤增加。另一方面,新准則規定對於虧損產生的所得稅利益,應當以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的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利潤。
2 在公允價值方面,按照新准則要求,企業在利潤表中單獨設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用於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房地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對企業損益的影響。在非經常性損益中,新准則未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列入其中。另外,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對企業業績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資本公積的影響和凈利潤的影響。
3 在債務重組中,重組的收益計入利潤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被收購企業的資產及負債在合並時採用購買法,按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商譽及使用年限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每年進行減值測試,不再攤銷,重組的收購折價於發生時確認為收益。
二、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
實施新的會計准則能大大提高我國企業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
1 信息更為可靠。新會計准則要求「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公允價值的引入充分考慮了時間價值,使披露的信息更為真實;新准則不允許資產減值進行轉回,強化了信息的可靠性。
2 會計信息更為相關。新准則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這更真實地反映了公司的收益情況。
3 信息披露更為充分。新會計准則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為決策提供服務。另外,在金融方面,企業要根據各單項金融工具的特點及相關信息的性質將其進行適當歸類,揭示和披露交易決策的相關信息,這些都更為充分地披露了會計信息。
(三)有利於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我國原會計准則由於對外披露的信息不夠合理和透明,造成了投資者和公司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新會計准則採用與國際接軌的信息披露方式,對信息披露的質量有較好的保證,可促進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和公司目標的達成。另外。新准則涉及的環節較多,在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相關,這就需要一套科學嚴密、公開透明、監督有力的內部控制制度作保障,促使企業進一步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從源頭上遏制了虛假信息的產生。除此以外,新准則建立了新的應收賬款台賬、賬齡分析制度,並健全了應收賬款壞賬准備制度,促進了企業內部管理的進一步完善。企業要與世界接軌,採用新的會計准則,積極採用先進的信息系統和技術手段,簡化會計核算流程,把精力放在會計的確認和計量工作上,優化了經營過程。
總之,新會計准則的應用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整體管理水平。
⑺ 新會計准則修訂的現實意義
新會計准則體系的制定與頒布,具有幾方面的重大意義:(1)有利於我國融入國際經濟體系。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會計准則的國際協調或趨同成為必然趨勢。中國加入WTO後,企業跨國經營、跨國上市、跨國投資和跨國融資的現象日益增多。要使中國融入國際經濟體系,作為商業通用語言的會計必須國際化,其關鍵之一是會計准則的國際化。這有利於提高我國企業會計信息的國際可比性,降低我國企業信息報告成本和融資成本,有利於推進我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
(2)有利於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我國正著力建立和完善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本身應包含完善的會計信息報告制度。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需要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而沒有高質量的會計准則,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貫徹了先進科學的會計理念,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借鑒了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中適合中國國情的會計政策和程序,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提供了制度保證。
(3)有利於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水平。
一個國家的會計發展水平與一個國家會計人員的職業水平有著直接關系。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水平,一靠培訓,二靠在實踐中鍛煉。頒布和實施新的會計准則體系必然要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培訓將國際上先進的會計理念和先進的會計方法傳授給會計人員,無疑有利於會計人員職業水平的提高。實施新會計准則體系,使得會計人員有機會在會計實踐中鍛煉和提高職業判斷能力。這些必將對我國會計人員整體職業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動和促進作用。
⑻ 新會計准則出台後,對企業的影響有哪些
(一)新會計准則對企業業績的影響新會計准則構成了一個新的核算基礎體系,對財務報表的經營成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 在所得稅方面,一方面,新准則要求企業在取得資產、負債時,應當確定其計稅基礎,而在舊會計准則下,大多企業採用應付稅款核算。執行新標准後,所得稅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這將使本期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本期利潤增加。另一方面,新准則規定對於虧損產生的所得稅利益,應當以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的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利潤。2 在公允價值方面,按照新准則要求,企業在利潤表中單獨設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用於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房地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對企業損益的影響。在非經常性損益中,新准則未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列入其中。另外,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對企業業績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資本公積的影響和凈利潤的影響。3 在債務重組中,重組的收益計入利潤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被收購企業的資產及負債在合並時採用購買法,按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商譽及使用年限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每年進行減值測試,不再攤銷,重組的收購折價於發生時確認為收益。 (二)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 實施新的會計准則能大大提高我國企業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1 信息更為可靠。新會計准則要求「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公允價值的引入充分考慮了時間價值,使披露的信息更為真實;新准則不允許資產減值進行轉回,強化了信息的可靠性。2 會計信息更為相關。新准則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這更真實地反映了公司的收益情況。3 信息披露更為充分。新會計准則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為決策提供服務。另外,在金融方面,企業要根據各單項金融工具的特點及相關信息的性質將其進行適當歸類,揭示和披露交易決策的相關信息,這些都更為充分地披露了會計信息。 (三)有利於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我國原會計准則由於對外披露的信息不夠合理和透明,造成了投資者和公司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新會計准則採用與國際接軌的信息披露方式,對信息披露的質量有較好的保證,可促進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和公司目標的達成。另外。新准則涉及的環節較多,在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相關,這就需要一套科學嚴密、公開透明、監督有力的內部控制制度作保障,促使企業進一步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從源頭上遏制了虛假信息的產生。除此以外,新准則建立了新的應收賬款台賬、賬齡分析制度,並健全了應收賬款壞賬准備制度,促進了企業內部管理的進一步完善。企業要與世界接軌,採用新的會計准則,積極採用先進的信息系統和技術手段,簡化會計核算流程,把精力放在會計的確認和計量工作上,優化了經營過程。總之,新會計准則的應用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整體管理水平。
⑼ 新會計准則對財務工作的影響
從2007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會計准則包括1個基本會計准則及38個具體會計准則,與舊會計標准相比,新會計准則填補了不少會計規范的空白,如企業合並、股份支付、政府補助、投資性房地產、生物資產、石油天然氣、金融工具、保險合同等。過去我國會計實務在上述方面缺乏規范造成無法可依,實務操作五花八門,新會計准則的出台彌補了這些漏洞,為中國會計實務規范作出貢獻。但與此同時,新會計准則的出台也給審計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會計准則的技術難度系數加大,審計技術需要升級;二是會計自由裁量權加大,更加依賴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導致財務數據操縱概率增大。這些都對審計人員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一、新會計准則除了在《長期股權投資》准則核算下的投資外,其餘全部列為《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中核算。除此之外,新會計准則還引入了一些與國際接軌的會計理念,如資產負債觀、實體觀等,並引入了與國際接軌的會計方法,如公允價值計量、企業合並的購買法、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所得稅的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這些方法的引入使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在基本接軌的同時,也導致對審計人員 「增負」,審計人員只有系統學習估值技術和方法,才能適應新會計計量的需要。
隨著會計技術的升級,審計技術也必須升級,否則很難對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公允做出判斷,以前公司主要造假手法是業務造假,包括虛列或隱瞞收入或費用等,而當會計准則賦予其充分的造假空間時,財務舞弊技術也立即升級換代,充分利用其會計選擇權。以前審查重點是單據是否真實、實物債權是否存在,面對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的審查需要改變傳統歷史成本信息的審查思路,審計人員應由查賬師升級到審計分析師,報表編制者需要估值技術,包括風險管理,審計人員也同樣需要這些專業知識,也會做企業分析,這樣才能對資產風險的確認、計量和披露做出正確的結論。目前新審計准則確立了審計風險准則為核心的思路,會計信息以經營風險的確認、計量、披露為核心,審計技術也轉向以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為核心,這給我們習慣於賬項審計的審計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二、新會計准則在鼓勵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強烈的負面效應,即利潤操縱現象無法迴避。新會計准則給人的感覺就是給管理當局更多的會計選擇權,會計彈性空間越來越大,資產減值不得轉回只是堵了一個口子,卻給了更多的口子。在會計標准執行監管最嚴厲的資本市場上,會計信息虛假披露現象並不少見,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推廣新會計准則,面臨道德風險的挑戰,由於新會計准則在確認和計量、披露方面主觀性增加,報表編制者的自由裁量權也大大增強,會計信息由謹慎向中性過渡。濫用會計准則現象隨著新准則的實施不但不能得到遏制還會蔓延,會計信息質量短期內可能會惡化,這也許是會計改革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面對新會計准則所帶來的挑戰,審計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應對:
(一)審計機關應該加強對審計人員新知識培訓,使審計人員掌握新舊會計准則的不同之處,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技術上時刻保持領先一步,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審計工作發展的要求。
(二) 新會計准則使企業在操縱利潤方面有了更多的手段,因此審計人員在今後的工作中應該對會計彈性空間較大的地方予以多加關注。
(三)審計機關應加強監管,加重懲處措施。我國的會計准則在逐漸和國際接軌的同時,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惡意製造虛假會計信息行為的處罰還是偏弱(例如與美國安然公司相比較)。只有加強監管,加重懲處措施,才能夠使那些自我約束機制較差的企業,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http://www.diyifanwen.com/lunwen/huijililunlunwen/05_03_06_568.htm
http://blog2.eastmoney.com/0538sd9988,36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