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理論世通公司財務舞弊案
擦拭福娃吊襪帶哇哇
② 請問各位高手 特大會計(財務)舞弊案有那些啊最好是最近的
雷曼兄弟倒閉,注冊會計師審計是存在一定的舞弊的。
最近的大的,就是安然事件中安達信事務所的舞弊。
③ 請大家介紹一下中外的財務造假大案,如世通、華源造假、環球電信造假等情況,要詳細的說明
一、「安然事件」及「安達信事務所倒閉」
安然公司是一家美國大型能源公司,其排名曾居美國上市公司第七位。2001年12月,該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當時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同時它也拉開了美國大公司造假丑聞曝光的序幕。調查發現,該公司長期通過復雜的財務合夥形式掩蓋巨額債務並虛報盈餘。當年,安然已連續5年被評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然而,這個擁有上千億美元資產的公司卻在幾周內破產。
安然破產還順帶「撂倒」了為其做假賬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2006年10月23日,美國休斯敦聯邦地區法院作出判決,安然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因犯有欺詐、共謀、內部交易等一系列罪行被判處24年又4個月徒刑。
二、世界通信公司造假案
美國第二大長途電話公司——世界通信公司2002年7月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世通公司證實,該公司從2001年到2002年第一季度期間把總額達38億美元的經營開支記賬到資本開支上,從而使本來出現虧損的經營業績表現為贏利。
到2002年3月底,世界通信公司公布的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是安然公司的兩倍。世通公司造假,成為震驚美國的又一大財務欺詐案件。為消除美國股市的信任危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945家上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提交有本人簽名的財務報告,如有不實之處,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個人負法律責任。
三、銀廣夏造假案
2001年中國股市上的銀廣夏公司造假問題在媒體披露後,股價連續15個跌停,從停牌前的30.79元跌至6.59元,近68億元的流通市值無形蒸發。
財政部、證監會調查表明,銀廣夏公司通過偽造購銷合同、偽造出口報關單、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偽造免稅文件和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主營業務收入,虛構巨額利潤,同時查明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及其簽字注冊會計師違反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為銀廣夏公司出具嚴重失實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證監會認定銀廣夏公司存在連續4年虛報利潤等違規事實。
財政部對該案所涉及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依法進行了處罰:吊銷兩名簽字注冊會計師的資格;吊銷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資格,並會同證監會吊銷其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
四、華源集團財務丑聞案
財政部2006年11月發布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稱,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管理混亂,內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屬子公司為達到融資和完成考核指標等目的,大量採用虛計收入、少計費用、不良資產巨額掛賬等手段蓄意進行會計造假,導致報表虛盈實虧,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個別子公司甚至偽造文件騙取銀行資金。
經財政部調查,該公司存有集團本部2003年未充分抵銷內部交易、多計利潤2.41億元;上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2004年以空頭支票沖減應收賬款,虛增利潤8782萬元,其下屬子公司2003年通過虛構業務、虛開發票等方式,虛增收入1.77億元;上海華源制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源長富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公司2004年通過虛構交易,虛增巨額無形資產,並用不實債權置換上述虛假資產,以避免計提壞賬准備而發生虧損等事實。
④ 為什麼外審機構對世通財務舞弊案件較難發現
外審人員應當與財務報表保持獨立性,內審人員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⑤ 關於美國世通公司2002年所發生的事情,描述世通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如何犯下世界上最大的財務報表欺詐
伴隨手中世通股票價格高企,首席執行官Bernard Ebbers成為商界富豪,他用這些股票向銀行融資以從事個人投資(木材、遊艇,等等)。然而,在公司收購MCI後不久,美國通信業步入低迷時期,2000年對SPRINT的收購失敗更使公司發展戰略嚴重受挫,從那時起,公司的股價開始走低,Ebbers不斷經受來自貸款銀行的壓力,要他彌補股價下跌帶來的頭寸虧空。2001年中,Ebbers請求公司董事會向他的個人生意提供貸款以及擔保,總金額超過4億美金,未果,他本人亦於2002年4月被公司解職。
從1999年開始,直到2002年5月,在公司財務總監斯科特。蘇利文(Scott Sullivan)、審計官David Myers和總會計師Buford 「Buddy」 Yates 的參與下,公司採用虛假記賬手段掩蓋不斷惡化的財務狀況,虛構盈利增長以操縱股價。 他們主要採用兩種手段進行財務欺詐:
少記「線路成本」(與其他電信公司網路互連所產生的費用),將這部分費用計入固定資產。假造「企業未分配收入」科目虛增收入。在2002年6月的一次例行的資本支出檢查中,公司內部審計部門發現了38.52億美金數額的財務造假,隨即通知了外部審計畢馬威(畢馬威當時新近接替安達信成為公司的外部審計)。丑聞迅即被揭開,蘇利文被解職,Myers 主動辭職,安達信收回了2001年的審計意見。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於2002年6月26日發起對此事的調查,發現在1999年到2001年的兩年間,世通公司虛構的營收達到90多億美元;截至2003年底,公司總資產被虛增約110億美元。
舞弊虧空手法世通的財務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種類型:
濫用准備金,沖銷線路成本濫用准備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計提的各種准備(如遞延稅款、壞賬准備、預提費用)沖銷線路成本,以誇大對外報告的利潤,是世通的第一類財務舞弊手法。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和司法部已經查實的這類造假金額就高達16.35億美元。
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審閱了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後,蘇利文認為線路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偏高,體現的利潤達不到華爾街財務分析師的盈利預期,也不符世通先前向投資大眾提供的盈利預測。為此,首席財務官蘇利文下令主計長邁耶斯和會計部主任耶特斯將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線路成本分別調減(貸記)8.28億美元和4.07億美元,並按相同金額借記已計提的遞延稅款、壞賬准備和預提費用等准備金科目,以保持借貸平衡。這類造假手法使世通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對外報告的稅前利潤分別虛增了8.28億美元和4.07億美元。
2001年第三季度,為了使該季度對外報告的利潤達到華爾街的盈利預期,蘇利文勒令無線通信部門將已計提的4億美元壞賬准備與線路成本相互沖銷。此舉虛增了2001年第三季度的稅前利潤。
上述會計處理既無原始憑證和分析資料支持,也缺乏簽字授權和正當理由。邁耶斯、耶特斯、貝蒂(管理報告部主任)和諾曼德(子公司會計主管)雖然知道這些賬務處理缺乏正當理由,也不符合公認會計准則,但最終還是屈從於蘇利文的壓力,參與造假。
沖回線路成本,誇大資本支出世通的高管人員以「預付容量」為借口,要求分支機構將原已確認為經營費用的線路成本沖回,轉至固定資產等資本支出賬戶,以此降低經營費用,調高經營利潤。SEC和司法部已查實的這類造假金額高達38.52億美元。
2001年4月,蘇利文在審閱了第一季度的財務報表後,發現線路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蘇利文、邁耶斯和耶特斯商量對策時均意識到,繼續沿用2000年度的造假花招,以准備金沖銷線路成本,將難以掩蓋利潤持續下降的趨勢。為此,他們決定將已記入經營費用的線路成本,以「預付容量」的名義轉至固定資產等資本支出賬戶。
為了將這類造假伎倆付諸實施,蘇利文授意邁耶斯和耶特斯,要求總賬會計部給各地分支機構分管固定資產記錄的會計人員下達指令,在季度結賬後,根據指令借記固定資產賬戶。例如,2001年4月,諾曼德致電世通固定資產會計部主任,要求他以「預付容量」的名義,對2001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表補做一筆調整分錄,借記固定資產7.71億美元,貸記線路成本7.71億美元。而當固定資產會計部主任索要原始憑證和做賬依據時,諾曼德坦率地告訴他,這些指令來自高層,是蘇利文和邁耶斯親自指示的。
2001年的四個季度和2002年第一季度,由蘇利文、邁耶斯和耶特斯策劃,由諾曼德和貝蒂按照上述方法負責具體實施的造假金額高達38.52億美元,這對五個季度財務報表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固定資產被虛增了38.52億美元,線路成本被低估了38.52億美元,稅前利潤也被相應虛增了38.52億美元。擠去水分後,世通的盈利趨勢與其競爭對手AT&T大致同向。
通過將經營費用調整為資本支出,世通歪曲了其最大費用項目——線路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虛構了巨額的利潤,嚴重誤導了投資者對世通盈利能力的判斷。
與第一類造假手法一樣,第二類造假手法所涉及的會計處理也沒有任何原始憑證作支持,應有的授權簽字也同樣缺失。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類造假手法在誇大利潤的同時,也虛增了世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從其披露的年報可以看出,世通採用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在間接法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以凈利潤為基礎,通過對不涉及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進行調整得出的。其他條件保持相同,高估利潤必然會誇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此外,按照美國現金流量表准則,世通在線路成本方面的支出屬於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出,而資本支出則屬於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將線路成本由經營費用轉作資本支出,相當於對線路成本支出進行重分類。因而,本應在現金流量表反映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結果卻被反映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嚴重誤導了投資者、債權人等報表使用者對世通現金流量創造能力的判斷。
武斷分攤收購成本,蓄意低估商譽世通可謂劣跡斑斑。除了在線路成本方面弄虛作假外,世通還利用收購兼並進行會計操縱。在收購兼並過程中利用所謂的未完工研發支出(In-process R&D)進行報表粉飾,是美國上市公司慣用的伎倆。其做法是:盡可能將收購價格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並作為一次性損失在收購當期予以確認,以達到在未來期間減少商譽攤銷或避免減值損失的目的。世通和思科(Cisco)等上市公司在過去幾年曾多次採用這種手法粉飾其會計報表而受到SEC的譴責。SEC前主席阿瑟。利維特(Arthur Levitt)在其著名的「數字游戲」一文中指出:「最近幾年,各行各業紛紛通過合並、收購和剝離(Spin-offs)進行再造。一些收購方,尤其是那些以股票作為收購貨幣的公司,已經將這樣的大環境作為從事另一種『創造性』會計的機遇。我將之稱為『合並魔術』」。在利維特列舉的五大粉飾手法(創造性並購會計、巨額沖銷、餅干盒式准備、重要性、收入確認)中,世通利用了其中的前兩種手法。
世通利用創造性並購會計,武斷地將收購價格分攤至未完工研究開發支出。1998年9月14日,世通以370億美元的代價(其中股票約330億美元,其餘為現金)收購了微波通信公司(MCI)。盡管世通未披露收購日MCI公司的凈資產,但相關年報資料顯示:MCI公司1998年末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和凈資產分別為138.8億美元、109.3億美元和29.5億美元,1998年末世通的商譽余額為440.76億美元,比1997年末的133.36億美元增加了307.4億美元。可見商譽的大幅增加與收購MCI有關。
收購MCI時,世通原計劃將370億美元收購價格中的60~70億美元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並確認為當期損失,以降低商譽的確認額。此計劃受到SEC的干預。SEC認為這是世通利用未完工研發支出的手法進行盈餘操縱。迫於SEC的壓力,世通最終只好將這部分的分攤額確定為31億美元,並在1998年度一次性確認為損失。然而,世通並不能提供這31億美元「未完工研發專案」支出的相關證據,也無法說明擬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的金額為何從60~70億美元銳減至31億美元。這一武斷分攤收購成本的做法,導致商譽被嚴重低估。
隨意提固定資產減值,虛增未來經營業績世通一方面通過確認31億美元的未完工研發支出壓低商譽,另一面通過計提34億美元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虛增未來期間的利潤。收購MCI時,世通將MCI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由141億美元調減為107億美元,此舉使收購MCI的商譽虛增了34億美元。按照MCI的會計政策,固定資產的平均折舊年限約為4.36年,通過計提34億美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使世通在收購MCI後的未來4年內,每年可減少約7.8億美元的折舊。
而虛增的34億美元商譽則分40年攤銷,每年約為0.85億美元。每年少提的7.8億美元折舊和多提的0.85億美元商譽攤銷相抵後,世通在1999至2001年每年約虛增了6.95億美元的稅前利潤。
借會計准則變化之機,進行巨額沖銷世通最終將收購MCI所形成的商譽確認為301億美元,並分40年攤銷。世通在這5年中的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占其資產總額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高額的商譽成為制約世通經營業績的沉重包袱。為此,世通以會計准則變化為「契機」,利用巨額沖銷來消化並購所形成的代價高昂的商譽。
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2001年7月頒布了142號准則《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不再要求上市公司對商譽以及沒有明確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而改為減值測試並計提減值准備。這一準則的出台,使世通如獲至寶。
在2001年度財務報告中,世通發出了2002年度業績將大幅下降的預警,擬在2002年第二季度計提150~200億美元的商譽減值准備。世通的高層直言不諱地表示,由於142號准則不再要求對商譽及其他沒有明確使用期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世通每年可減少13億美元的攤銷費用。
如何計提無形資產特別是商譽的減值准備,是財務會計面臨的一大難題。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請安永(Ernst&Young)根據142號准則的要求對商譽進行評估,擬在第二季度確認一次性商譽減值損失150~200億美元,估值差異幅度高達50億美元。會計造假丑聞曝光後,世通聘請美國評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對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進行全面評估,得出的結論是:賬面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的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已一文不值,擬在查清所有會計造假問題後,全額計提減值准備。兩個著名的評估機構,在同一個會計年度內對世通商譽所做的價值評估,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確實令人瞠目。
2003年3月,世通對外宣布,預計第一季度可恢復盈利1億多美元。這一預計是建立在擬對無形資產(主要是商譽)和固定資產全額或大幅計提減值准備的基礎上的。可見,利用會計准則變化之機,對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洗大澡」,大幅降低折舊和攤銷,是世通扭虧為盈的秘笈。世通財務舞弊手法透視
⑥ 關於會計舞弊案件
舞弊調查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舞弊發現
提綱
1.舞弊調查
2.舞弊環境
3.舞弊發現
4.舞弊防止
5.舞弊發現與數據分析
Can we do something?
一、舞弊調查
1.什麼是舞弊
韋伯大詞典定義舞弊為故意的欺騙,或造成某個人或群體經濟損失或權利損失。
2.舞弊原理
舞弊的五個組成部分:
(1)預謀-犯罪意圖;
(2)執行-犯罪行動;
(4)由於不知情或不小心的受害者的積極參與;
(5)交易被隱藏以防止被發現。
3.合規檢查、內審、風險管理與舞弊檢查的關系
4.舞弊的特徵
所有的犯罪計劃都有四個共同點:
(1)秘密的;
(2)違反了舞弊者與受害機構的委託責任;
(3)舞弊者直接或間接得到物質上的好處;
(4)造成僱用機構在資產,收入或其他方面的損失。
5.舞弊類型
(1)不當佔用資產;
(2)腐敗;
(3)欺詐性的聲明。
6.罪犯的特徵
(1)職務犯罪的罪犯通常是通過非法利用機構的資源和資產來達到個人目的;
(2)投資人應該對員工有合適的信任,但過多的授權和信任就為舞弊提供了產生的環境.;
(3)任何有效的反舞弊方法都是監管過度和信任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7.罪犯串通的效果
(1)研究發現,三分之二的舞弊都是由單個的罪犯完成的,但若有多人參與,則造成的損失會大幅上升;
(2)在多人參與的情況下,反舞弊的控制體系較容易被跨過。
舞弊環境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1.兩件事情在舞弊發生時經常出現
1、舞弊動機
2、舞弊機會
2.舞弊三角
3.舞弊者特徵
在一定條件下,任何人都有借口進行舞弊的原因:
(1)酒
(2)賭博
(3)毒品
(4)性
(5)社保體系不到位(我國)
4.認清共謀從犯
(1)收受禮品
(2)完全負責
5.通用職務犯罪分析系統
不當佔用資產:
通用職務犯罪分析系統
舞弊發現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舞弊檢查計劃
「內部舞弊如何被發現」
總的來說,舞弊檢查僅次於舞弊預防,任何企業都希望能夠檢查正在進行的舞弊以盡量減少企業損失
1.內部舞弊檢查
(1)Sarbanes-Oxley法案中301條款增加了1934年公布的股票市場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的審計委員會建立一定的步驟為」內部員工保密的匿名的提交他們對公司財務或者審計事務的擔憂」
(2)該數據完全支持舉報,是發現舞弊的最有效的手段
(3)Sarbanes-Oxley法案中301條款增加了1934年公布的股票市場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的審計委員會建立一定的步驟為」內部員工保密的匿名的提交他們對公司財務或者審計事務的擔憂」
(4)該數據完全支持舉報,是發現舞弊的最有效的手段
2.內部舞弊檢查方法
3.職務舞弊初始發現
4.職務舞弊檢查
(1)通常機構之外的第三者比較容易發現職務犯罪的特徵。
(2)盡管SOX的301條款只要求審計委員會建立內部員工的保密報告通道.但研究表明任何有效的報告通道體系都應該能到達顧客,供應商以及任何第三方資源。
舉報來源比例
5.職業道德
調查人員必須理解職業道德體系
職業道德是調查人員的一個關於原則價值和行為的公開規范
調查人員必須有平等的價值觀,正直,寬容,尊重自己以及他人並有責任心
(1)職業道德應與企業規范一致
(2)職業道德規范三個組成部分
a.正義原則
b.尊重他人原則
c.責任心原則
6.調查人員必須將企業規范納入行動
(1)調查人員的道德標准應與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一致
(2)指導員工確認和解決在企業僱傭中產生的問題(例如舞弊)
(3)調查人員道德標准指導調查人員處理個人之間、群體與企業的關系
舞弊防止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1.如何防止舞弊:
(1)啟用無不良記錄的人
(2)崗位分離
(3)公開、高效的舉報系統
(4)定期審計
(5)嚴厲懲罰違犯者
2.用數據分析來查處舞弊的原因:
(1)越來越依賴於計算機
(2)計算機輔助工具的性能在日新月異地發展
(3)在計算機輔助工具發展中的問題
(4)完整分析和增值審計
(5)認識計算機輔助工具的機遇
(6)制定一個舞弊調查計劃
(7)舞弊調查計劃範例
3.解決數據問題
(1)計算機輔助工具的目錄
(2)設定審計目標
(3)決定所需信息
(4)獲取數據
(5)數據路徑
(6)數據文件屬性及結構
(7)獲取數據完整性
(8)應用系統概況
(9)數據概況
數據分析與舞弊檢查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數據分析與舞弊檢查
1.交易快照
2.特定交易提取
3.完整的故事特徵(時間、地點、人物及情節)
4.多角度觀察
5.Ben ford定律
6.連續監控
1.Benford定律及舞弊調查
(1)預測在一系列數字中特定數字的出現機率
(2)較小數字在第一位的數字出現機率大於較大數字在第一位出現的機率
F(DD)=log(1+1/DD)
Benford 定律圖示
2.交易快照
3.特定交易提取
4.完整的故事情節(時間、地點、人物及情節)
案例分析
•一路飆升的差旅成本
•失蹤的庫存
•轉走的現金
•發票上的錯誤
•鏟除舞弊
•電話賬單的難題
•長途優惠系統
•特惠房價
•丟失的庫存
•重復序列號
•重復付款
•重復支票號
•重復購買的設備
•虛假賬戶
•供應商地址變更
•信用卡處理費用
•遲到的付款
•不盡不實
•不用的賬戶
•追逐利益的傢伙
•最後的出價勝出
•貨源單一的合同
•計算機日誌
•多用戶許可權
•不應該的索賠
•照舊領工資
•過期應收賬戶
•未返還的早期付款折扣
•過早付款
•未取消的過期保單
•洗錢陰謀
•在匿名賬戶上做手腳
•失竊的付款
•被竊的銀行存款
•虛假供應商
•已經發貨
•缺斤少兩的發貨
•往錯誤地址發貨
•停車場
•膨脹價格
•劣質貨物
•失竊的信用卡
•狡猾的供熱公司經理
•沒有空缺
•重新計算搬家成本
•傭金的漏洞
•工資漲幅異常
•增長的加班時間
•把差旅報銷進行到底
•醫療賬單
•合同回扣
•匿名不等於遺忘
•標記許可權
•離職員工照舊領工資
•編制重復工資賬號
•消費卡
•信用卡
•應收賬戶
•管理要求准確高效
•樣本庫存
•文件夾復核
•免負債
•保單—美麗的謊言
•由數字買單
⑦ 2008~2012年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例有哪些
奧林巴斯會計舞弊案例 2011年11月,日本醫用設備及數碼相機製造商奧林巴斯發布公告承認13年間隱瞞投資虧損高達13億美元,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公司財務丑聞案,甚至引發了這家有著92年歷史的老牌企業能否存續下去的疑問 2011年10月,日本醫用設備及數碼相機製造商奧林巴斯公司前CEO邁克爾·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對公司一筆14億美元的收購成本提出質疑,導致奧林巴斯的財務造假被曝光。此後,奧林巴斯總裁高山修一(Shuichi Takayama)正式承認,該公司用了超過10億美元,來掩蓋20世紀90年代的
⑧ 世通公司的財務舞弊手段故意混淆了哪些費用界限
一、濫用准備金,沖銷線路成本
濫用准備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計提的各種准備(如遞延稅款、壞賬准備、預提費用)沖銷線路成本,以誇大對外報告的利潤,是世通的第一類財務舞弊手法。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和司法部已經查實的這類造假金額就高達16.35億美元。
二、沖回線路成本,誇大資本支出
世通的高管人員以「預付容量」為借口,要求分支機構將原已確認為經營費用的線路成本沖回,轉至固定資產等資本支出賬戶,以此降低經營費用,調高經營利潤。SEC和司法部已查實的這類造假金額高達38.52億美元。
通過將經營費用調整為資本支出,世通歪曲了其最大費用項目——線路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虛構了巨額的利潤,嚴重誤導了投資者對世通盈利能力的判斷。
三、武斷分攤收購成本,蓄意低估商譽
世通可謂劣跡斑斑。除了在線路成本方面弄虛作假外,世通還利用收購兼並進行會計操縱。在收購兼並過程中利用所謂的未完工研發支出(InprocessR&D)進行報表粉飾,是美國上市公司慣用的伎倆。其做法是:盡可能將收購價格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並作為一次性損失在收購當期予以確認,以達到在未來期間減少商譽攤銷或避免減值損失的目的。世通和思科(Cisco)等上市公司在過去幾年曾多次採用這種手法粉飾其會計報表而受到SEC的譴責。sEC前主席阿瑟。利維特(ArthurLevitt)在其著名的「數字游戲」一文中指出:「最近幾年,各行各業紛紛通過合並、收購和剝離(Spin-offs)進行再造。一些收購方,尤其是那些以股票作為收購貨幣的公司,已經將這樣的大環境作為從事另一種『創造性』會計的機遇。我將之稱為『合並魔術』」。在利維特列舉的五大粉飾手法(創造性並購會計、巨額沖銷、餅干盒式准備、重要性、收入確認)中,世通利用了其中的前兩種手法。
世通利用創造性並購會計,武斷地將收購價格分攤至未完工研究開發支出。1998年9月14日,世通以370億美元的代價(其中股票約330億美元,其餘為現金)收購了微波通信公司(MCI)。盡管世通未披露收購日MCI公司的凈資產,但相關年報資料顯示:MCI公司1998年末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和凈資產分別為138.8億美元、109.3億美元和29.5億美元,1998年末世通的商譽余額為440.76億美元,比1997年末的133.36億美元增加了307.4億美元。可見商譽的大幅增加與收購MCI有關。收購MCI時,世通原計劃將370億美元收購價格中的60~70億美元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並確認為當期損失,以降低商譽的確認額。此計劃受到SEC的干預。SEC認為這是世通利用未完工研發支出的手法進行盈餘操縱。迫於SEC的壓力,世通最終只好將這部分的分攤額確定為31億美元,並在1998年度一次性確認為損失。然而,世通並不能提供這31億美元未完工研發支出的相關證據,也無法說明擬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的金額為何從60~70億美元銳減至31億美元。這一武斷分攤收購成本的做法,導致商譽被嚴重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