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財務會計的作用
⑴ 有關發揮稅收會計職能作用的幾點建議
稅收會計的職能,是稅收會計在稅收徵收管理過程中固有的客觀的功能和職責.稅收會計和其他會計一樣具有反映和控制兩大基本職能.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90%以上,稅收會計是國家預算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職能作用發揮的好與壞,事關財政收入能否平衡,事關社會穩定與發展.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稅收會計工作,充分發揮稅收會計的職能作用,使稅收更好的調節經濟運行、組織財政收入,服務於經濟發展.要更好的發揮稅收會計的職能作用,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大<稅法>、會計法>的宣傳力度.普及稅收和會計知識營造全社會重視稅收、重視會計資料真實性的社會氛圍.
每年組織全社會的稅法宣傳,教育廣大公民樹立依法納稅光榮,偷稅、漏稅可恥的思想意識,必須為稅務部門提供翔實、准確的數據資料,為稅收會計核算創造良好的社會基礎;定期對稅務人員、稅收會計人員進行稅收知識、稅收會計知識的培訓,並嚴格組織考試,成績及格的發給 收知識合格證書》,成績不及格的不得上崗,通過提高稅務人員和稅收會計素質的有效辦法,使稅收會計的職能作用得到最大發揮;教育廣大稅務幹部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不論向那裡提供數據,都要做到數據准確、編報及時、口徑統一,為稅收會計核算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強對稅收會計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一把手要親自抓稅收會計工目文/王美田作,使稅收會計人員能更好履行職責;各級稅務機關要配備總會計師協助單位一把手作好稅收計劃的下達,稅收會計核算、會計檢查和監督;要成立稅收會計機構,省局要成立稅收會計處,市地稅務局要有稅收會計科,縣區稅務局設置稅收會計股,基層分局設置稅收會計組,各級稅務機關的稅收會計部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政治、業務素質高的稅收會計人員,並保持相對的穩定,為稅收會計發揮職能作用,提供組織和人力上保證.
三、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稅收會計工作也不例外,稅收會計真正發揮其職能作用,如實反映稅收徵收管理情況,監督和控制稅收徵收管理的全過程,使稅收工作規范、高效的運行,必須建立和健全各種規章制度,並在實際工作中嚴格遵守,付諸實際行動.(1)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渤)中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征管渤)第60條3款)和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限期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元以上1 0000元以下的罰款,促使納稅人依法申報、提供各種納稅資料.
建立稅務機關內部的稅收憑證傳遞制度.稅收會計及一切與稅收會計有關的稅收徵收管理資料,必須在規定的時間,保質保量傳送到稅收會計手中,確保稅收會計掌握核算的第一手資料.(3)制定詳細的稅收會計核算流程,要包括了憑證傳遞,出納和稅收會計如何進行交接手續.(4)建立稅收會計和稅收徵收人員的責任制度.明確稅收徵收人員的義務就是要將徵收稅款的原始平整及時傳遞給稅收會計人員,並保證稅收會計核算資料的正確性;稅收會計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的核算程序,核算方法,記帳規則對稅收資金運動情況,進行全面、系統、連續的核算和反映,並對稅收資金運動的過程進行控制,使稅收徵收管理活動,符合黨和國家的稅收政策,符合國家的法律.
四、實行目標化管理.嚴格責任及獎懲.
把稅收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性,能否准確的核算企業欠繳稅款作為評價各級地方稅務機關一把手政績的依據,幹部升遷、提拔,不能只看稅收任務的完成這一指標,還要看稅收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⑵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聯與區別是什麼
作用:
第一,財務會計有助於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透明度,規范企業行為;
企業財務會計通過其反映職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在內的各方面進行決策的依據。
第二,財務會計有助於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成果、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
第三,財務會計有助於考核企業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
企業接受了包括國家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就有責任按照其預定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考核和評價。財務會計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並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於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⑶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現實意義是什麼啊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的會計體制改革和稅收體制改革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時隨著我國財政、稅務體制和會計職能的轉軌、變革和完善,稅務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由於我國稅法越來越健全,稅收管理越來越嚴格、計算方式越來越復雜,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以及一系列稅收法律法規的完善,使得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目標逐漸出現差異,它們對會計事項的要求也隨之出現了分歧,於是,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問題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一、稅務會計的定義及基本職能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相對,以稅法法律制度為准繩,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運用會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的一種管理活動。稅務與會計結合而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
稅務會計應按照稅法規定,正確計算和繳納稅款,做到不重不漏,准確無誤;確保在稅法規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做到不拖不佔,迅速繳庫。
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稅務會計要對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記錄、計算、匯總,並編制出納稅申報表;稅務會計要對納稅人納 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控制、檢查,並對違法行為加以糾正和制裁。這種反映和監督,只能在作為納稅人的企業單位里進行,並由納稅人的會計人員去實施。
二、企業稅務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存在不同方面稅務會計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是一門新興的邊緣會計學科。稅務會計作為一項實質性工作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財務會計一樣,同屬於會計學科範疇。它是以財務會計為基礎來對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因此,稅務會計的資料一般來源於財務會計,他只是對財務會計處理中與現行稅法不符的會計事項,或出於稅收籌劃目的需要調整的事項,按稅務會計方法計算、調整,並作調整會計分錄,再融於財務會計帳簿或報告之中。但是與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相比較,其差別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企業稅務會計要在稅法的制約下操作。
對於企業財務會計核算方法、處理方法等,企業可以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財務通則》,並結合自身生產經營實際需要加以選擇,按照會計准則核算企業的財務成果,並為企業利益相關人(包括銀行、債務人、潛在投資者)提供真實相關的信息,便於他們投資決策。但作為企業稅務會計,必須嚴格按照稅法(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運作,受稅法制約,不能任意選擇或更改,實際是按照稅法來核算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和所得稅的會計核算系統,其目的保證國家稅收的充分實現,調節經濟和公平稅負,為國家稅務部門和經營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例如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在固定資產的折舊上可在現行財務制度規定的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限總和法等幾種方法中選擇,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其中一種;在存貨核算中,企業可在加權平均法、後進先出法、先進後出法等五種方法中選擇,並可對不同種存貨採用不同的計價方法,一經採用某種計價方法,就不能任意變更,但企業稅務會計只能依照企業所得稅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的固定資產折舊方式及存貨核算方法,並需報稅務機關批准或備案。也就是說,企業的經濟行為和財務會計核算涉及到稅務問題時,應以稅收法規為依據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財務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要求不一致時,應以稅收法規為准繩,進行必要的調整。
(二)企業稅務會計是反映和監督企業履行稅務義務的工具。
企業稅務會計作為會計學科的一個分支,它對企業以貨幣表現稅務活動的資金運動過程進行系統、全面的反映和監督,具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和特殊性。財務會計核算的依據是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財務會計強調遵循會計准則,依照會計制度處理各項經濟業務,會計人員基於自身的理解和情況的特殊性,對某些相同的經濟業務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出現不同的會計結果,這是會計的靈活性和會計准則、會計制度具有彈性的正常表現,遵循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為使報表公允地反映某一會計期間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允許企業在一定情況下對收益和費用進行合理的估計,對此,在特定時候,財務會計可以考慮幣值不穩的因素,如在物價變動情況下,企業通過會計計價方法的選擇,尋求能夠較為合理的反映物價變動影響的計量模式,而稅務會計核算的依據是國家稅法,企業稅務會計應有一套自身獨立的處理准則,遵循收付實現制原則,例如房地產稅,商品房一經售出,即使購買方未付清房款,房地產商都得按「權責發生制」記入收入;但稅法考慮到房地產商支付稅款能力,則根據房地產商收到房款來確定納稅時間,即以「收付實現制」作稅務會計基礎。同時為了保障稅收收入,便於保管,一般不允許企業估計收益和費用。企業稅務會計計算損益的程序和結果與財務會計不同,特別是從經營收入中扣除經營成本費用的標准與財務會計不同。如財務會計把違法經營的各種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折款從營業外支出科目中列支,即准予在利潤結算前扣除,但稅法則規定不予在計算應稅所得時扣除;財務會計把計入管理費用的業務招待費准予在利潤結算前扣除,但稅法則規定只准予按一定的比例扣除,超過部分應計入所得額計繳所得稅。此外,稅務會計堅持歷史成本,不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變動,更重視可以預見的事項,通過稅務會計工作所反映出來的情況,保證企業的稅務活動按照稅法規定進行,使應納稅金及時、足額地解繳,防止偷、逃、騙、欠稅問題發生,保證企業認真、完整地履行納稅義務,避免因不熟悉稅收法規、未盡納稅義務而受處罰所導致的損失。
(三)企業稅務會計具有稅收籌劃的作用。
企業稅務會計不僅僅是對稅務資金運動的反映和監督,而且能通過稅負因素分析等方法,使納稅人更加明確地利用合法手段來達到少交稅的目的。具體地說,是指企業稅務會計依據稅法的具體規定和自身生產經營的特點,籌劃企業的經營方式及納稅活動,使之既依法納稅,又可享受稅收優惠,實現企業少交稅或不多交稅、減輕稅負的目的。例如我國《企業增值稅法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採用現銷方式,收到貨款或是取得索取貨款的憑據的當天確認銷售收入;企業採用托收承付或是委託收款方式,發出貨物並辦妥托收手續的當天確認銷售收入;企業採用的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按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確認銷售收入。因此,企業可根據企業產品銷售策略選擇適當的銷售收入確認方式,盡量推遲確認銷售收入,從而推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使其推遲繳納所得稅,這樣可以視同國家提供的無息貸款,對企業而言,這是大有裨益的。又比如以長期債券投資溢價、折價攤銷方法的選擇為例。企業進行長期債券投資時,其溢價或折價的攤銷方法可以採用直線法,也可以採用實際利率法。投資於債券時,每期列作企業投資收益從而增大企業稅前利潤的債券利息收入為應計利息與當期應攤銷溢價的差額或應計利息與當期應攤銷折價的合計。由於採用直線法時,各期溢價或折價的攤銷額是均等的,故所確認的投資收益也是均等的;而採用實際利率法時,各期溢價或折價的攤銷額均逐期增加,故所確認的投資收益則呈逐期減少或逐期增加的變化趨勢。因此,當企業以溢價或折價方式購入除利息收入免稅的國債以外的其他債券時,選擇直線法攤銷溢價或選擇實際利率法攤銷折價,可以在債券存續期內相對推遲投資收益確認的會計期間,由此減少前期所得稅負擔,以獲得遞延納稅利益等等。
三、設立企業稅務會計的必要性設立企業稅務會計,不僅是企業為了適應稅法的需要及稅務部門徵收管理的需要,它還涉及社會經濟生活領域的諸多方面。其必要性是:
(一)會計體制改革的需要。
我國會計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套能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會計信息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而不再具體規定企業如何進行會計核算,這就使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產生很大的靈活性。隨著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的實施,企業財務會計的目標更加明確,即為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折舊使得財務會計目標與稅法目標差異越來越大,只有將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才能使財務會計按照新的會計制度、會計准則進行核算監督,才能使會計改革見成效。
(二) 健全我國稅制的需要。
稅制改革是中國的稅收體制不斷完善,逐步建立了多稅種、多環節、多層次的稅收調節體系,基本上符合稅種健全、稅率合理、稅負公平的要求,有利於發揮稅收徵集國家財政收入和發揮經濟杠桿作用、調節經濟運行的雙重作用。在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合一的體制下,穩定稅基、規范繳納行為、優化稅收收入水平的要求和各項復雜的計稅工作,不可能在企業會計准則和制度中一一體現。有時,企業可能處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會利用稅法的不完善,通過直接調整會計數據、修正某業務財務決策等,實現其少繳稅的目的,因而,作為納稅義務人,不論其經濟性質、組織形式和經濟范圍,都需要建立統一的稅收會計,以適應依法、合理、准確納稅的需要。
(三)設立企業稅務會計是完善稅制及稅收征管的必然選擇。
一是有助於保證國家稅款及時、足額上繳。企業配置既懂稅法、又精通會計業務的專門的稅務會計人員,根據稅法規定和生產經營情況及時計算、申報納稅,及時、准確履行納稅義務。二是有利分清稅企權責,使稅務人員從繁雜的財務帳簿、報表檢查中解脫出來,利用更少的人力全面高效地履行稅務部門應有的職責。三是有利稅制結構的完善。企業稅務會計相對獨立於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之後,企業稅務人員能對企業稅務資金系統的運動情況進行潛心研究,有助於國家稅務人員提高業務水平,也能使稅務部門更容易發現稅收征管的薄弱環節及稅制的不完善之處,從而加速稅收征管向法制化、規范化、公正化的進程,進一步加速稅制完善的進程。
(四)設立企業稅務會計是企業追求自身利益和加強管理的需要。
企業作為納稅人應忠實地履行納稅義務,不得僅以企業一己之利,片面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和納稅額的最小化,企業一方面要認真改造納稅義務,另一方面也應充分享受納稅權利,如有權申請減稅、免稅、退稅,有權請求稅務部門解答有關納稅問題。有權對稅務處罰要求舉行聽證,有權向上級稅務機關提出復議。對上級稅務機關的復議不服時,有權向人民法庭起訴。對稅務幹部營私舞弊的行為,有權進行檢舉或控告。有權在稅法容許的前提下確定企業類型、企業經營方式以減輕自身稅負等。要充分享受納稅權利,必須熟知稅法,不僅要熟知稅法原理和各稅稅法,更應精通各稅種的實施細則、具體規定和補充規定等;不僅要站在征稅人角度熟知稅法,還應站在納稅人角度正確進行有關納稅的會計處理。由於會計提供的信息往往偏重於財政、稅務、信貸等部門的需要,忽略了企業自身對會計信息的需要,不利於企業加強管理的需要。但是將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在可供選擇的范圍選擇適合於企業實際情況的會計處理程序、方法、,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反映企業真實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而不必完全遵循稅法規定的方法來進行會計業務的處理。財務會計人員才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強管理上,減少不必要的繁瑣的核算工作,並適時作出符合企業利益的、明智的財務決策。
(五)設立企業稅務會計是企業經營市場化的重要手段。
首先,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職能已經轉換,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在會計上體現為利潤與稅收分別核算,也就使兩項制度分離成為必然。其次,企業組織方式和經營方式已經趨於多元化,民營、私營企業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經濟力量,二者合一的會計制度對他們更加不適應。最後,市場經濟要求等價交換,國家和納稅人的利益結合點是分配機制,從稅收角度講,兩者存在一定矛盾,國家干方百計保證稅收收入,納稅人想盡辦法少交、不交稅,而稅務會計的出現恰恰滿足雙方的要求,在稅法允許下,企業爭取獲得納稅方面的優惠待遇則屬常理,況且,如果現行稅法中存在某些「灰色地帶」,納稅人從自身利益出發,採取避重就輕、避有就無、避早就晚等策略也屬合乎情理和法規之舉。當然稅務部門在稅務實踐中,對主動發現、被動發現稅收立法、執法中存在的漏洞和問題,應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堵塞漏洞。這樣,合理的稅務會計制度既保證國家稅收要求,又維護了納稅人的利益,對經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六)設立企業稅務會計是完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
為強化國家調控國民經濟的能力及提高社會經濟效益,我國借鑒國際經驗,於1987年開始「宏觀會計」研究,試圖通過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為國家調控國民經濟活動提供信息服務。令人遺憾的是,該體系至今未把「企業稅務會計」納入其組成部分。在宏觀、微觀經濟管理人員頭腦中,「稅式支出」(即國家採取各種途徑饒讓給納稅人的利益)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現有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僅包括國民收入會計、投入產出會計、資金活動會計、國民資產負債表、國際收支平衡表等部分。當然,這與企業會計,即微觀會計撇開稅務資金的流動,從而使占國家財政收入90%以上的稅收收入不能依法核算密切相關。因為稅法是根據宏觀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水平來制定的,因而稅法高度地體現了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而財務會計是根據會計理論和會計慣例進行核算的,體現的是投資者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主要是滿足微觀企業投資者的需要。由於我國多元投資主體的出現,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此時若財務會計再不與稅務會計分離,會計核算繼續實行兩頭兼顧,則會影響會計信息質量,使之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若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企業就可以有較大的自主性,可以在允許的范圍內,選擇適合自身的會計處理方法,使其提供的會計信息真實、客觀、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有利於各投資者的決策,也有利於國家的宏觀決策。因此,企業設立企業稅務會計也是完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
(七)設立企業稅務會計是我國經濟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要求。財務會計是一門對外報告會計,要為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它必須符合公認會計准則要求,以真實地反映納稅人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就要求不能受隨經濟形勢變化而變化的稅法制約,不能隨稅法的變動而變動,但是又不能按稅法的要求來計算和繳納稅款。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只有建立稅務會計。進入二十世紀以來,稅務會計逐步完善,受到普遍重視,並發展成為重要的會計學科。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越來越多,其投資額也越來越大,而我國在國外投資業務也越來越多,為了符合稅收的國際慣例,改善投資環境,防止國際避稅,維護我國經濟權益和企業利益,進一步擴大我國在國際間的經濟往來,建立獨立的稅務會計也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稅務會計以後,我國的財務人員才有可能不受稅法的約束,縮小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差異,而真正地按照真實、公允的要求提供會計信息。
四、建立我國企業稅務會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1.稅收制度存在不健全的地方,導致征管與會計核算管理不同步。
1、新稅制的實施,難以適應《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財務通則》原來規定的核算內容。尤其是目前價內稅與價外稅的並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角色的互換,使企業日常會計核算復雜化。新稅制實施之初,增值稅作為價外稅的會計處理首次施行。相當一部分企業會計人員對期初存貨處理、含稅收入還原、視同銷售行為的計稅等會計處理方法不熟悉,企業稅收會計核算一度出現比較混亂的局面。在稅收征管工作中,由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負增值」及低申報問題的大量出現,稅收政策又作了相應的改變,國稅機關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更加慎重,適當縮小了一般納稅人的認定范圍,迫使企業不斷改變稅收會計核算方式。加之比如由於會計制度與稅法對收益、費用、資產、負債等的確認時間和范圍的規定不同,使得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產生了差異,這些差異包括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要准確核算差異,就要依法調整應納稅所得額等等問題,稅務人員通過稽查後,就直接計繳稅金,對會計核算工作的繁瑣性認識不夠,未能幫助其調整帳目的處理,從而使其在作帳上無所適從,導致稅收核算上的混亂。
2、稅收會計缺乏規范的核算的准則。現行的會計制度對稅收會計核算只設「應交稅金」一級科目,然後按照各稅種分別設置二級科目,比如核算增值稅的科目為「」應交增值稅「、核算營業稅的科目為」應交營業稅「等等,而相繼頒布的新稅種,又只是各個稅種相互獨立地列明會計處理方法。企業會計人員只能知道實際繳納及未繳的的稅款,對比較詳細的稅收情況則無法從帳簿中直接獲取,而且難以從統一的文本中比較系統了解和掌握稅收會計核算方法。在稅款計繳過程中,難免顧此失彼。如工業企業在材料購進環節,既要確定購進環節的增值稅及原材料成本,又要對應征消費稅的產品計算出稅法規定的外購環節允許扣除的消費稅。由於消費稅不是對所有企業普遍徵收的稅種。經常造成計稅失誤,從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增大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雖然掌握會計核算方法是會計人員的最起碼要求,但要求企業所有的會計人員都精通稅法,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3、稅務機關對會計核算人員缺乏有效的監督,影響了稅務會計人員的素質提高。企業在實際的工作中,要配備既懂稅收規定,又精通會計業務的專門稅務會計人員。而目前會計人員的管理方式是統一由各級財政部門培訓、發證及考核,但在對稅收業務的核算中未必能做到稅收機關的要求。主要是稅務機關對會計核算工作還缺乏硬性監督。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37條規定了「企業未按規定設置、保管賬簿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但對已建立賬簿而核算混亂的,仍無法作出規范性的處罰。更何況企業會計核算管理主要遵循的是財政部門制定的《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其解釋權不在稅務機關。因此只通過一般性的稅法宣傳和公示公告,告知做好會計的帳務。我們知道要使企業會計人員系統掌握稅收會計核算方法,除了自身的學習外,最好的方法是對稅收會計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及考試。但稅務機關又無此權利,這客觀上影響了部分企業會計人員稅收會計核算技能的提高,影響了稅務會計的發展。
4、缺乏獨立行使稅收執法權。稅收,對國家來說,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對納稅人來說,是必須承擔的經濟成本。雖然,稅務機關是直屬管理,但是其與地方還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地稅,因此稅務機關能否獨立行使稅收執法權,無論對政府還是對納稅人,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各級地方政府作為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行為主體,直接參與經濟生活,往往對稅收的徵收管理進行直接干預,使稅務機關的執法活動偏離法治軌道,也影響國家的稅收收入。
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改進方法。
1、稅收政策的變動應充分考慮到稅收會計核算變更可能帶來的後果。新的增值稅實施以後,稅收與成本收入直接分別核算,計稅方式更加科學。但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達到一般納稅人標准後,在認定審查期間停銷或停購待票(增值稅專用發票),致使企業經營間歇性中斷;也有的企業為減少稅採用虛假的稅收會計核算方法。這些都應該在今後的稅種設計和征管工作中充分予以重視。
2、應建立統一的稅收會計核算規范和加速稅務中介的發展。建議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在稅收法律法規的制定過程中,應盡量保持稅收會計核算方法的相對穩定。在此基礎上,將各稅種所涉及的稅收會計核算方法,統一匯編成權威和規范的文本,作為會計教學與培訓的必備教材或操作指導用書,並及時補充和完善。健全的組織形式是保證企業稅務會計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的必要條件。由於財務、稅務會計的分離,並且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化和企業競爭加劇,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加強,專業化要求提高;在稅務會計方面,制度體系也日益完善,確認標准和計量方法越來越精細,同時在稅收征管上更是加強嚴格執法力度,使涉稅業務風險增大。財務稅務會計分離,及它們都向著更加專業化發展,使原來包羅財務稅務於一身的「會計人」,越來越難以再勝任一身兩職。這些都自然促使企業涉稅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有必要成為一個獨立的服務專業,為大中型企業提供稅務籌劃等顧問咨詢,為廣大中小企業、個人提供日常稅務咨詢和納稅申報等具體涉稅代理業務。
因此 在大中型企業應設置專職稅務會計。大中型企業涉稅事務多,涉稅金額大,對企業財務影響重大,設置專職稅務會計有規模效益。至於小型企業和一些業務較簡單的中型企業,其涉稅業務可以主要通過委託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代為處理。
3、稅務機關應重點加強稽查後的調賬管理。在征管工作中,稅務機關應根據稅前列支項目調整和稽查補退稅款所發生的企業應納稅額變化,將調賬指導與監督工作納入征管程序。要充分應用會計知識,正確核算稅收資金,完整地記錄稅收業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確保稅收會計核算數字真實、計算準確,內容完整、說明清楚。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新稅種凡涉及會計核算方式改變的,應同步開發出與之配套的計算機應用軟體。針對當前稅收會計核算比較混亂的情況,稅法制定權威部門應制定出相應的約束范圍和處罰措施,使稅收會計核算工作走上規范化管理軌道。
4、建立稅務會計需提高人才的綜合培養。稅務會計本身屬於會計人員的一種,其目標是促進企業生產發展,提高經濟效益,那麼稅務會計的會計、稅務、法律知識綜合素質則是稅務會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核心和保證。一方面要加強稅務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以接受教育、自我教育等形式,以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等途徑,以觀念教育、規范教育、警示教育等內容,強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和引導會計人員培養職業道德情感,樹立職業道德信念,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另一方面要加強稅務會計職業道德自律建設。稅務會計職業道德主要依靠會計人員的自覺性,具有很強的自律性。稅務會計人員要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做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准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要按照《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依法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情況保密,遵守職業道德。
5、建立稅務會計需加強法制建設。稅務會計是新生事物,它是隨著經濟發展而的產生,那麼其相應的法律法規肯定尚未完善,因此建議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盡快制定出相關的法律法規。那麼,企業稅務會計可能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稅收籌劃,甚至稅收避稅上。這便對企業管理及稅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企業利用制度的形式規定稅務會計必須遵循的准則,規定企業的其他管理人員不能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強行要求稅務會計作出違法行為,從而為企業稅務會計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這就需要法律法規給其一個說法,即保障其權利不能受侵犯或規范其責任;另一方面要求稅務人員要在有法可依的基礎上,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減少稅務管理上的人治現象。這不僅可以防止稅務機關可能出現的權力腐敗,而且可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不因稅務機關的濫用權力和越權行事而遭受損害。法制建設,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要我們各個部門的長期配合、努力,我們相信,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稅務會計作為會計的一個分支,肯定會不斷的得到完善。
⑷ 設立稅務會計對企業的好處
設立稅務會計可以使企業降低涉稅風險,盡量降低稅收負擔,增加稅務工作意識,加強企業的稅務工作,具體好處如下:
1、財務會計有助於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透明度,規范企業行為。
企業財務會計通過其反映職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在內的各方面進行決策的依據。
2、財務會計有助於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成果、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
3、財務會計有助於考核企業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
企業接受了包括國家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就有責任按照其預定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考核和評價。
⑸ 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有什麼作用
(1)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作用:
a.施工企業通過對財務會計報告提供的各項指標進行全面的考核和分析,可以了解自身施工生產經營活動情況、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檢查、落實財務成本計劃和有關方針政策的執行情況,總結企業在施工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取得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以便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揚長避短,同時為施工企業編制下一期的財務計劃,進行財務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b.施工企業的投資者、債務人通過對財務會計報告的分析,可以了解施工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資本結構的變化,為他們進行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
c. 財政、稅務等政府部門及其他機構,通過財務會計報告提供的資料,可以了解施工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檢查施工企業對國家有關財務會計政策、法規、制度的執行情況以及施工企業的稅收執行情況,從而促使施工企業遵紀守法,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同時也為國家經濟管理部門進行宏觀經濟調控提供決策依據。
(2 ) 財務會計報告構成:
①財務會計報告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
②施工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的內容、會計報表種類和格式、會計報表附註的主要內容等,由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施工企業內部管理需要的會計報表,如成本報表、內部責任中心業績考核報表等,由施工企業自行規定。
③為了減輕施工企業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負擔,一般僅要求在年度和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中包含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④半年度中期財務會計報告中的會計報表附註至少應當披露所有重大事項。
⑹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區別
作用:
第一,財務會計有助於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透明度,規范企業行為;
企業財務會計通過其反映職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在內的各方面進行決策的依據。
第二,財務會計有助於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成果、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
第三,財務會計有助於考核企業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
企業接受了包括國家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就有責任按照其預定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考核和評價。財務會計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並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於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⑺ 稅務會計師對企業稅務的作用和意義
1、實施稅務會計師認證是企業稅務管理發展的必然要求
稅收是企業會計核算和稅務處理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企業稅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與企業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同等重要。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實行計劃經濟,稅收沒有發揮它調節經濟的重要作用,企業無意間形成了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輕稅務管理的局面。主要表現在:
1)大多數企業沒考慮到稅收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在設置稅務管理崗位時,只設置一個最低層次的或兼職的辦稅員負責所有納稅事項的處理,在遇到難度較大、政策性較強、情況復雜的涉稅事項處理不慎時,可能會造成管理失誤從而給企業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
2)企業財會部門人員基本都是學財會的,專業方向不同,較少涉及稅收專業知識,加上在工作過程中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培訓,基本上處於「無師自通」或「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
3)在從業資格、執業資格、技術職稱、職業資格認證鑒定方面均無企業稅務管理方面的項目,無法具體衡量每個從業者的工作能力和學識水平,企業在聘用人員時,無量化考核依據。
4)社會上名目繁多的培訓活動,除為數不多的培訓班講授企業如何合理避稅、納稅籌劃外,卻少有培訓機構從企業角度考慮,著眼於提高企業自身稅務管理素質,提高企業稅務管理水平,增強涉稅處理和應變能力。
5)企業稅務管理是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的延伸,從工作要求上,其專業人員必須懂會計核算,才能從事企業稅務管理。所以說會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不一定都懂稅務管理,而懂稅務管理的就必定會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
6)輿論導向方面,往往強調企業依法納稅的宣傳過多,而政府機構很少幫助企業培訓稅收相關知識,雖然稅務機關對納稅服務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但其自身的繁重工作都無法順利完成,更無暇顧及去輔導和幫助企業,鞭長莫及。
7)我國稅收政策復雜多變,素有「外行看不懂,內行搞不清」的說法,更何況企業處於被動從屬地位,更無法及時、完整的了解稅收政策法規和各項辦稅規程,更不能准確無誤的履行納稅義務,非故意造成多種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管理失誤。
8)從事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員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在企業管理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統計局2004年底國民經濟統計公報數據表明,全國共有企業法人500多萬個,平均每個企業專職從事涉稅事項辦理、處理、管理的專業人員最少也有一個以上,而大、中型企業則更需要有一批較高層次的能獨立進行稅務處理和稅務管理的專才或專家,把這部分人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確立他們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起著積極的主觀能動作用。
實施稅務會計師認證,加強企業管理,防範納稅風險,是十分必要、非常及時、完全可行的。是適應全國數百萬家企業需求的明智舉措,也是對全國數百萬從事企業稅務管理專業人才職業技能的肯定與確認,充分發揮他們在企業稅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彌補稅收體系職稱評定和資格認證的空白。
國家稅收是立國之本,富國之路,強國之道。國家勢必會加強對企業的稅收制度的完善。如何做好企業的稅收籌劃,如何面對繁多的稅項,而不讓企業在稅賦上減少收益,是每一個企業都要面臨的實際問題。這就對我們財務人員,涉稅人員、甚至企業的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更大的要求。
實施稅務會計師認證,加強稅務會計師崗位建設,對新時期、新形勢下強化企業在依法納稅,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規避企業稅務風險,提高企業稅務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涉稅處理和應變能力將會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在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競爭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國家稅收環境健康發展;合理合法執行國家稅收政策方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實施稅務會計師認證是企業財稅管理崗位細分的必然趨勢
由於我國稅法越來越健全,稅收管理越來越嚴格、計算方式越來越復雜,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以及一系列稅收法律法規的完善,使得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目標逐漸出現差異,它們對會計事項的要求也隨之出現了分歧,於是,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問題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加入WTO以後,我國職業資格崗位設置逐漸向發達國家靠攏,英、美等國財務崗位設置是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相分離。財務會計有充分的獨立性,不受稅法的約束,納稅人的納稅事項通過稅務會計設立另行處理,從而稅務會計必須與財務會計分離。
3、實施稅務會計師認證是稅務會計專業人才需求量日益擴大的必然結果
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及國家稅收改革的推進,迫切需要大量的稅務會計師,據權威部門統計,未來兩年稅務會計師的缺口將達幾十萬人。
企業對自身的財務人員有稅務方面的知識人才,需求是比較大的,在很多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很多中大型企業,對有涉稅能力的人才儲備與待遇已經是非常重視,並在公司設立「首席稅務官」「企業總稅務師」等職務。目前,在社會上注冊稅務師的影響力比較大,但這個證書是第3方認證,拿到證書是要到稅務師事務所工作,而且在學習內容上,主要是稅法,沒有迎合企業完全的需求。不僅難考,持證的人員也很難真正在企業里發揮作用。
稅務會計師專業資格證書正好填補了這塊空白,此課程體系有效的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將稅務和會計有效的結合起來。真正以學員的實操為主要授課內容。大大增強了涉稅人員的實操能力。填補了企業大量需求此類人才的空白。
更多內容請咨詢:會計師劉青:http://blog.sina.com.cn/ipa2009
⑻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一、主要區別:
稅務會計目標的實現方式是納稅申報。
財務會計目標的實現方式是提供報表即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核算規范不同。
稅務會計的依據是稅收法律、法規,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並向稅務部門申報;財務會計的依據是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按照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的程序和方法組織會計核算和提供信息。
2、核算基礎不同。
稅務會計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比應收應付標准更加准確,既操作簡便,叉可防止納稅人偷稅漏稅行為。財務會計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以應收、應付作為確認收入費用的標准,能使收入費用恰當的配比,便於確定各期經營成果,使會計信息更加准確、相關和有用。
3、核算對象不同。
稅務會計核算的對象是狹義的稅務資金運動過程,即從納稅收入產生經營收入開始,到足額上繳稅款為止的稅務資金運動,而財務會計核算的是企業全部的資金運動。
4、核算程序不同。
稅務會計按照道理也可遵循這個程序,但沒有規范化的要求,企業一般在期末藉助於財務會計的數據資料,按照稅法規定進行調整數據以編制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規范化的程序是「會計憑證一會計賬簿一會計報表」的順序。憑證、賬簿和報表之間有密切的邏輯關系。
5、會計要素不同。
稅務會計的要素有四項,即應稅收入、扣除費用、納稅所得(應稅收益)和應納稅額。這里的應稅收入、扣除費用和財務會計中的收入、費用不定相同,在確認的范圍、時間,計量標准和方法上都可能發生差異。財務會計有六大要素,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這六大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財務會計反映的內容就是圍繞著這六要素進行的。
6、對會計上的穩健原則態度不同。
稅務會計一般不對未來損失和費用進行預計,只有在客觀上證據表明已發生的情況下方可確認。財務會計實行穩健原則,一般充分預計可能的損失和費用,而不預計可能的收入,使財務報表所反映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被報表使用者誤解。當然,在某些方面稅務會計也具有穩健的作用,如計提壞賬准備和加速折舊等等,具有對企業宏觀引導的功能。
二、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聯系。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存在差異,但稅務會計的處理結果也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影響,因而稅務會計的種種處理結果應當與企業的財務會計相協調。
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稅務會計的信息以財務會計的信息為基礎。
從各國稅務會計的實踐看,如企業所得稅,大都先以企業的會計利潤為基礎,再按稅法的要求進行調整。
2、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協調最終將反映在企業對外編制的財務報告上。
企業的任何稅務會計處理均會對財務狀況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必然反映在財務報告中。例如,在企業所得稅會計中,為了處理時間性差異,企業要設置「遞延所得稅」科目,該科目或作為企業一項「負債」列示,或作為企業的一項「資產」列示。與此同時,遞延所得稅也對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產生影響。
淺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主要區別與聯系
⑼ 財務會計論文:怎樣發揮財務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對於任何企業來說,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並且在目前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揮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只有企業在財務會計方面管理水平越高,企業才能夠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其中,尤其是我國的建築施工企業,其對於資金的有效控制對於企業的效益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為了使企業在未來獲得更好的發展,企業管理者正在將注意力轉移到財務會計管理方面。
1、財務會計對於企業管理的重要意義
每個企業都必須要有財務會計,財務會計對企業管理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保障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正常運行,政府頒布了會計法。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復雜、種類多,工作效果在企業中影響很大,因此,長久以來,企業一直十分重視財務會計的作用,並且通過採取一系列手段和措施來完善企業內部的會計制度,提高財務會計的工作水平,從而增加企業收入。會計工作的實際內容是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科學的管理,對經濟活動的進展進行全程式控制制和監督,總而言之,會計工作是一種科學管理手段,通過一系列的確認、記錄、計量和報告等步驟在企業中完成一定的工作。通過財務會計的確認和記錄,能夠向企業提供相關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及資金流量等重要會計信息,還能為債權人和投資者提供有效的經濟決策和經濟管理的依據。會計師企業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滿足企業的很多要求。例如,會計能夠將記賬轉變為管理,從而分離內部會計和外部會計的工作內容,使企業會計堅守企業立場,建立完整的企業責任會計制度能夠向企業提供大量信息。財務會計的基本功能就是記錄和計量經濟活動,並監督財務收支的情況。為了使財務會計更好的發展,要改變財務會計的傳統模式,促進財會的發展,為企業發揮更大的作用。現代會計具備綜合核算經濟活動的功能,同時還能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全程的監督。總之,充分發揮財務會計在企業中的管理作用能夠讓企業更好的運作,增長其經濟效益。從系統角度看,企業是一個有機系統,由人、財、物三部分構成,各組分之間相互聯系配合,促進整個企業的正常運行,從而實現企業的預期工作目標。逐漸地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為了加強企業競爭的實力,因此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變得十分重要,所以,我們就要創新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能夠適應社會化大生產,滿足我國現代的社會市場經濟,是一種新型的企業管理制度。企業管理的主體是企業法人,核心是有限責任公司,基礎是科學合理的企業管理經營制度。財務會計是企業管理經營制度的重要部分,主要負責企業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分配和收回等企業重要工作。因此,我們說,財務會計是受限制於企業產權和企業組織管理,同時又對企業產權和企業組織管理起促進和保護作用。
2、財務會計在企業管理中面臨的現狀
2.1 管理模式缺乏創新
現代企業的主要特點之一是使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 這種企業管理經營模式使投資者同時兼任經營者的身份, 但是這種經營方式會產生負面影響, 長期下去不利於企業的發展。這樣的經營管理模式缺乏創新, 使企業工作缺乏對財務會計理論方法的學習,從而使企業的財務發生混亂,導致財務監督鬆懈,財會信息不屬實等問題。此外,很多企業並沒有設立內部設計部門,這就導致了財務會計部門無法獨立, 也就不能充分發揮其有效的管理作用。
2. 2 財務會計在企業中地位較低
目前,就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現狀來看,財務會計工作在企業中仍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仍然受控制於企業領導人,為了達到領導人的目的,財會核算竟然可以隨著企業領導人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從而導致會計工作有失准則,無法充分發揮會計的真正作用。此外,由於會計的地位不夠引起領導人的重視,導致了會計的分析工作無法深入到企業管理經營的內部,導致財務會計人員不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會計工作不能全面開展,會計的功能也沒有完全發揮。財務會計人員無法詳細地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從而也就無法發現企業中存在的缺陷,不能及時解決問題。總而言之,會計在企業中地位較低導致財務會計的核算工作的真實性降低,准確性降低,使財務會計無法在企業中發揮全部作用。
2. 3 缺乏財務會計管理的意識
企業領導人和會計人員缺乏財務會計的管理意識。某些企業領導為了一己私利,利用非正常手段控制企業財務會計的核算工作,也就是俗稱的「做假賬」,從而顯示錯誤的工作業績,為了逃避稅賦,這是會計意識淡薄的表現,也是會計工作失職的表現。某些財務會計人員缺少職業道德操守和誠信度,缺少財務會計的管理意識,這是由於社會不良風氣和黨政腐敗影響了財務會計人員消極、懈怠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企業管理人員和財務會計人員意識的淡薄會導致會計工作失去其基本效果,得出的會計信息也是缺乏真實性和准確性的。
3、發揮財務會計作用的有效措施
3.1 營造財務會計環境
為了發揮財務會計的作用,首先我們要沖破社會對會計地位的制約。從法律角度看,完善會計管理模式、會計核演算法規體系、會計核算的重要准則是是十分重要的。此外,提高社會對財務會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營造法制完善、道德高尚的財務會計環境,才能充分發揮財務會計的有效作用。
3 . 2 增強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增強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首先要加強企業領導人對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只有領導人足夠重視會計工作,才能注重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的提高。企業領導人對財務會計的正確認識能夠提高財務會計的工作熱情,從而提高財務會計的工作水準,在企業管理經營中發揮財會的全部作用。財務會計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專門工具,由於其具有專業性,因此必須由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員來勝任,因此,企業領導人在選擇財務會計時,要對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進行正確的考察,保證財務會計人員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能夠在工作中提供全面真實、有效及時的核算信息,並且,能夠對專業信息進行適當的解釋,讓接觸這些會計信息的管理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都能理解。同時,會計專門人員還必須能夠採用較多的專業術語和專門方法為企業管理進行服務。
3. 3 建立科學的成本管理體系
企業的成本管理好壞影響了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就影響著企業的盈利水平,因此,企業的核心任務應該是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因此建立起科學的成本管理體系至關重要。這就要求財務會計工作人員能夠准確地抓住成本控制的關鍵,通過合理運用量、本、利的合理分析法,計算出成本最低、利潤最大的銷量,從而提前控制產品的成本,做到盡可能地降低企業的產品成本,減少勞動力,而為企業提供最大的經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企業在對稅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的時候,可以選擇定期培訓、短期培訓、多渠道崗位培訓、繼續教育等多種手段。與此同時, 企業還應該做好企業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培訓,讓其更好的了解相關的稅法知識,並進行正確納稅理念的樹立,只有領導真正的重視了,全體員工都參與了進來,稅收管理工作才可能做的更好。
(四)企業應該做好企業稅務風險方面的管理
稅務風險指的便是企業在納稅的時候可能存在的稅收風險,也就是說企業在納稅的時候沒有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直接導致了企業的經濟利益受到一定的損失。企業稅務風險一般指的是因為稅費多繳、少繳或者繳納的時間延遲等因素導致的相關稅務機關的處罰,甚至有些時候會追究刑事方面的責任。我國經濟體制變革以後,稅務環境也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企業在納稅的時候面臨的風險更多更復雜。企業自身的一些制度不夠完善、流程不正確、核算的時候存在問題、經營方式存在缺陷等因素也會直接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稅務風險。在企業中,稅務風險的存在是比較客觀的,不會受人的意志影響,並且稅務風險也不可能被完全的消除, 企業只要生產經營便可能會存在稅務風險。企業應該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風險控制流程的制定,並根據其做好風險管理方面的工作。對於那些可能存在比較嚴重稅務風險的業務,必須制定措施做好全流程的控制。企業管理稅務風險的相關部門應該在事前進行一定的預測和分析、在事中做好識別工作,保證風險防範的真實有效, 並對稅務風險進行一定的控制和監督。企業應該採取措施積極的對稅務風險進行防範,努力的做好風險控制,對企業的納稅行為進行一定的規范,做好相關的內控工作,對於存在的錯誤必須及時的進行改正。步步高論文發表網是學生經濟論文快速寫作,管理職稱論文發表,管理論文範文參考首選網站。
(五)企業應該重視並加強對稅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企業在進行稅收管理現代化就愛難舍的時候,其目標應該是更好的實現稅收管理的現代化。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指的便是在進行稅收管理的時候,將各種先進的手段運用進去。在稅收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便是科技的推動,將先進技術運用進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業務流程進行優化, 轉變以往落後的管理模式。以往在進行納稅申報的時候,需要進行手工填寫, 將信息化手段運用進去之後,便能夠在網上進行納稅申報等工作。其信息化建設對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非常有利的,能夠讓稅務系統內部的業務網路體系更加的貫通,信息共享更加的方便,通過信息的傳遞,納稅人能夠獲得更多的那誰政策方面的信息。做好稅收管理的現代化,不但需要技術方面的創新, 還應該對管理方式進行創新,在這個過程中,稅收管理模式也會有明顯的變化,效率也會有明顯的提高。企業在進行稅務管理的時候只有真正的實現了現代化,保證其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解決不斷涌現出來的各種稅收新問題,將稅收管理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保證企業經濟方面的利益。
結語
在企業中, 做好稅務管理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對稅務管理進行加強,能夠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國家的各種新的稅收政策,這對於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產業結構調整、技術改造以及企業管理水平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企業必須努力的採取措施對稅務管理進行加強, 幫助企業更好的發展, 獲得更多的利益。
⑽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
稅務會計是進行稅務籌劃、稅金核算和納稅申報的一種會計系統。通常人們認為稅務會計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自然延伸,這種自然延伸的先決條件是稅收法規的日益復雜化。在我國,由於各種原因,致使多數企業中的稅務會計並未真正從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延伸出來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會計系統。 與財務會計相對,以稅法法律制度為准繩,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運用會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的一種管理活動。稅務與會計結合而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 稅務會計應按照稅法規定,正確計算和繳納稅款,做到不重不漏,准確無誤;確何在稅法規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做到不拖不佔,迅速繳庫。 [編輯本段]稅務會計分類由於稅金可分為所得稅、流轉科、財產稅、行為稅等,稅務會計也可相應地分為所得稅、流轉稅、行為稅等,稅務會計也可相應地分為所得稅會計、流轉稅會計和財產稅會計等分支。 [編輯本段]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 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稅務會計要對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記錄、計算、匯總,並編制出納稅申報表;稅務會計要對納稅人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控制、檢查,並對違法委為加以糾正和制裁。這種反映和監督,只能在作為納稅人的企業單位里進行,並由納稅人的會計人員去實施。 稅務會計基本特徵 1、稅務會計的特點包括法律性、廣泛性、統一性、獨立性。法律性表現為稅務會計要嚴格按照稅收法規和會計法規的規定核算和監督稅款的形成、繳納等行為;廣泛性表現為稅務會計適用於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統一性表現為不同的納稅人所執行的稅務會計是相同的;獨立性表現為其會計處理方法與財務會計有著不同,例如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視同銷售收入的認定等等。 2、稅務會計的目標,即納稅人通過稅務會計所要達到的目的。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要求:企業經營者,要求得到准確、及時的納稅信息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並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企業資產所有者和債權人要求得到稅務資金運轉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利用貨幣的時間價值;稅務管理部門要求了解納稅人的稅收計繳情況,以進行監督調控,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實現。 3、稅務會計的任務。稅務會計的任務是雙方面的,既要以稅法為標准,促使納稅人認真履行納稅義務,又要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保護納稅人的合法利益。具體包括:按照國家稅法規定核算納稅人各稅種的稅款;正確編制、報送會計報表和納稅申報表;進行納稅人稅務活動的分析,保證正確執行稅法,維護企業的利益。 4、稅務會計的作用。有利於納稅人貫徹稅法,保證財政收入,發揮稅法作用;督促納稅人認真履行義務;促進企業正確處理分配關系;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等等。 5、稅務會計的核算對象包括營業收入、經營成本費用、營業利潤、應稅所得、稅款申報與繳納等等。 6、稅務會計的原則。依法原則,即依照稅法進行會計處理;確保稅收收入原則,即以保證國家稅款收入為第一要務;稅法中的程序規定優於實體問題的原則,納稅人的納稅義務是實體問題,履行納稅義務的手段為程序規定,稅務會計中應遵循程序規定優於實體問題原則,例如繳納稅款時有疑問,應先完稅,再進行申訴;接受稅務機關的審計監督原則,稅務機關有權監督檢查納稅人的稅務會計核算,納稅人有義務接受監督。 7、稅務會計操作程序。通過財務會計現有的會計科目,對企業所涉及到的各個稅種進行反映和監督,正確計算企業應交的各種稅金,其核算的數額通過財務會計的科目,最終反映到財務報表和各稅種的申報表中;設置「稅務調整」賬目調整應稅所得,將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不同的核算內容計入該賬目,該賬目只是作為備查賬目,不必登錄在財務會計賬簿中,在納稅時統一調整。 財務會計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並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於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財務會計主要是對企業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信息事項。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程序進行加工處理,並藉助於以財務報表為主要內容的財務報告形式,向企業外部的利益集團提供以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這種信息是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尺度並結合文字說明來表述的,反映了企業過去的資金運動或經濟活動歷史。 其特點是比較真實和可以驗證。財務會計對外提供的信息反映了企業與投資者、債權人等有關方面的利益關系,受到這些信息使用者的普遍關注;他們往要以為主要依據,作出有關經濟決策。以財務報告是經營者領導下的會計部門提供的,即信息的提供者與使用者是分離的。為的信賴,就需要對信息的加工、形成和傳遞的全過程進行嚴格的規范。會計原則、會計准則恙領土製度等財務會計的規范形式便應運而生。 稅務會計雖與財務會計存在著緊密聯系,但又有區別,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目的。稅務會計以稅收法律制度為准繩,為國家征稅服務。財務會計在於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滿足有關方面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本的需要。 (2)依據。稅務會計以稅收法規為依據,對財務會計的數據需作必要的調整,而財務會計以會計准則為處理依據。 (3)范圍。稅務會計按稅法規定的要求,有選擇地對相關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反映的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概況。財務會計則要對每一筆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反映整個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流轉情況。 由於稅金可分為所得稅、流轉科、財產稅、行為稅等,稅務會計也可相應地分為所得稅、流轉稅、行為稅等,稅務會計也可相應地分為所得稅會計、流轉稅會計和財產稅會計等分支。其中,所得稅會計和流轉稅會計的處理見「所得稅會計」、「流轉稅會計」和「財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