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說明
A. 怎樣才能做好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改革是財政支出管理和財務會計核算方式的一項重要改革,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後,單位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職能相對分離。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有效的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是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各單位一是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崗位責任制。
三、切實加強單位收支管理。
加強收支管理是單位財務管理的核心,各單位應把收支管理作為單位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強化收入管理。一是單位所有收入必須全部納入單位財務管理,所有非稅收入必須納入財政專戶,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位往來款項必須全額及時納入中心賬戶,不得賬外循環。二是單位要嚴格票據管理。執行票據領用繳銷制度,特別是往來票據的繳銷,從源頭上堵住收入分流。三是要嚴格內部監督,嚴禁直接坐支和設立「小金庫」等行為。少數使用稅務票據的單位要加強與中心銜接,收入及時人賬,確保票款一致。
(二)強化支出管理。單位的各項支出要嚴格按照財務收支計劃,本著精打細算,厲行節約的原則,堅持量人為出,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盡量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一是單位要認真編制和執行單位財務收支計劃,建立健全內部目標管理考核辦法。二是要建立嚴格的支出審批制度。明確各項支出的審批程序和許可權,-明確重大支出項目的標准及應當集體討論決定的辦法。三是要制定嚴格的開支標准。對各項支出,國家有規定的應當嚴格執行國家規定,對國家無規定而由單位自定的,應報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批和備案,單位應重點控制差旅費;、招待費、印刷費、會議費、車輛維修等開支;四是對單位的專項資金要嚴格按照規定實行專款專用,及時辦理專項工程項目的完工驗收檢查。
(三)加強往來款項管理。往來款項是單位資金收支活動的一部分,單位應切實加強對往來款項的管理。單位財務管理員要設立登記往來款項的備查賬,對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要及時進行核對。單位之間不得借用現金,對於各種應付款要有償還計劃,嚴格控制暫付款的規模。單位要切實加強債權債務糾紛的處理工作,對各種往來款項要及時清理,不得長期掛賬,呆賬、壞賬要嚴格審批處理程序。
四、加強單位財產物資的管理。
單位應認真做好財產物資的日常管理,財產物資管理是單位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單位要建立健全財產物資保管責任制度,做到入賬時有驗收,領用時有登記;規范財產物資日常核算,建立包括財產物資總賬、明細賬、卡片賬在內的各種賬薄資料,加強明細核算,徹底消除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現象,做到賬卡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B. 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區別和聯系
財務核算是財務管理的基礎,財務管理是在財務核算提供的數據基礎上進行工作的,沒有財務核算也就沒有財務管理,財務管理也就失去了意義!
財務核算可以說就是把賬務做好,把數字做出來,財務管理就需要看透數字背後的意義,深層次挖掘數字背後反映的經濟意義,企業發展的情況!
這是兩個層次!
C. 財務管理包括會計核算和財務核算嗎
1.概念不同。財務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融資和管理的決策體系。而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專門方法,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完整、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通過對交易或事項確認、計量、記錄、報告,並提供有關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資料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職能作用不同。會計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側重於對資金的反映和監督。而財務的基本職能是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側重於對資金的組織、運用和管理。
3.依據不同。會計核算的依據是國家的統一會計制度,具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選用由企業根據國家統一會計政策,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選定的。而財務管理的依據則是在國家政策法律允許范圍內,根據管理當局的意圖。單位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享有獨立的理財自主權。自主決策權。
4.面向的時間范圍不同。會計是面向過去,必須以過去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是對過去的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和記錄。而財務是注重未來,是基於一定的假設條件,在對歷史資料和現實狀況進行分析以及對未來情況預測和判斷的基礎上,側重對未來的預測和決策。經濟業務或事項應不應該發生、應發生多少,是財務需要考慮的問題。
5.目的和結論不同。會計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賬」,結論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相對來講結論是「死的」,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會計業務進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應存在大的出入。而財務的目的在於使企業財富的最大化或價值最大化,其結論相對來講是「活的」,它沒有極值,只有恰當的、合理的,其結果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由於經驗、取捨、偏好等的不同,得出的結論可能差異較大。需要說明的是,財務管理是一門科學,但不是一門硬科學,而是一門軟科學。有理性一面,也由非理性的成分。因為它賴以存在的基本條件都是假定的,是經驗值(如平均資金成本)。財務難就難在要對不確定性的東西,要依據經驗、判斷、推理做出決策。
6.影響其結果的因素不同。會計結論主要受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影響。企業選定的有關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既受到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限制,同時受到會計人員專業判斷能力的制約。而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程度,主要受到企業投資報酬率、風險,以及投資項目、資本結構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
7.分類不同。會計包括財務會計(對外報告會計)和管理會計(對內報告會計),財務分為出資人財務和經營者財務。這里的出資人是指獨立於經營者之外的投資者、債權人,既包括現實的出資人,也包括潛在的出資人,如尚未出資但准備對某單位進行投資或借款的人。出資人往往關心被出資單位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資料,而經營者在按要求對外提供財務會計資料的同時,更關心內部管理會計資料。
二、財務與會計的聯系
財務與會計既有區別,但同時又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其聯系主要體現在:
1,兩者都是為特定對象服務的。即存在財務主體和會計主體,作用的對象都是單位資金的循環與周轉,主要對價值形態進行管理。
2.會計是財務的基礎,財務離不開會計。會計基礎薄弱,財務管理必將缺乏堅實的基礎,財務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將缺乏可靠的依據。新的具體會計准則和新會計制度普遍採用謹慎性和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原則,有利於為企業財務管理和決策提供客觀、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資料,減少財務決策風險。
3.財務與會計在機構和崗位設置上有交叉現象,在內容上沒有明確的界限,單位在機構、崗位的設置上,除不相容職務以外,財務與會計崗位可以重疊。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同時也可以是單位財務負責人。有的財務部門或計財部門包括會計機構,同時履行財務、會計的職能。單位會計人員可以根據單位要求,獨立或參與單位財務計劃的編制、利潤分配方案的制定,以及財務管理和重大財務的決策。實務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與內部會計控制可有機結合。
4.會計從業人員必須掌握有關財務知識,熟悉單位的內部財務規定,如差旅費,醫葯費等報銷的規定等。,每年注冊會計師、會計師考試科目,都包括財務成本管理內容。同樣,財務人員必須懂會計,能熟練分析和運用相關會計信息資料。
三、明確財務與會計的區別與聯系對實際不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便於區分財務責任和會計責任。財務與會計的職能是不同的。在某些情況下,分清財務與會計的概念,明確財務、會計的職責,是非常重要的。如實行代理記賬的單位,必須明確會計代理機構與被代理單位的責任,處理好財務與會計的關系。目前正在廣泛推行的以代理記賬為基礎的政府會計集中核算,其基本前提就是單位理財自主權不變。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後,會計核算從單位獨立出來,由核算中心代理會計核算工作,但財務管理職能仍屬於單位,單位資金的籌措、分配、使用的財務管理權沒有變,單位債權、債務關系沒有變,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單位的一切開支必須經單位同意,核算中心才能處理。按照《會計法》的要求,單位的會計責任主體仍是單位。核算中心是代理記賬,履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責任,會計核算中心不能越權、越位,更不得平調單位資金。
2.有利於更好地指導財務與會計的改革與實踐工作。當前的會計改革抓住了會計工作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特別是會計假賬問題。全國人大、國務院、財政部出台了一系列會計法規制度,特別是《會計法》及其配套法規,包括一系列新准則、新制度,強化了會計核算和監督,加大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廣泛應用了謹慎性和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核算原則,從制度上消除假賬產生的原因,成效顯著。下一步還需進一步完善准則和制度體系,關鍵是抓好《會計法》以及新制度新准則的貫徹落實。
通過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擴大企業理財自主權,企業財務管理實現了由過去國家大包大攬、代替企業理財到還權於企業的重大轉變。但這並不意味著財務管理不重要或輕鬆了。財務面臨著如何重新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財務管理體系問題。筆者認為,構建新的財務管理體系,涉及兩個以下層面的財務管理:
第一,經營者財務管理。從經營者的角度講,企業理財自主權擴大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重心由國家轉移到了企業,企業必須徹底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學會在市場中找財源,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今年財政部制定的《關於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就是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二,出資人財務管理。出資人財務管理的特點明顯不同於經營者。這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出資人——國有投資者的財務管理,我國建國以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通過不斷積累,形成了巨大的國有資產存量,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力量,如果一味強調放權,放任國有及控股企業財務管理,勢必導致國有企業資產流失,甚至國有企業「家底」被掏空,管理失控,影響經濟的發展。作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出資者——財政部門,不是要不要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而是怎麼管、管什麼、如何轉換角色的問題,這里「管」不是要管死,不是要干涉企業理財自主權,走回頭路。 筆者認為,雖然還權於企業,但出資人必須重視和加強出資人的財務管理,以資本為紐帶,加強資本與財務的統一管理,注重資本營運,從總體上搞活國有資本,包括做好對國有資本的布局、投向、變更、轉讓、收益、考核、評價等工作,理直氣壯地擔負起國有資產財務管理的應有職能。財政部出台的《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暫行辦法》,對國有企業的資產與財務實行統一管理,是加強國有出資人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和有益的探索。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處理好以上兩個層面的財務關系,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3.有利於搞好教學與科研工作。學校在學科設置、課程安排上,應合理安排財務與會計的教學內容,不能偏廢。學校培養的人才不僅要會算賬,而且要善理財。在科研中,應加強我國財務與會計基礎理論與實務研究,在吸收國外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與同際會計慣例接軌的同時,應充分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財務、會計的概念和法律法規框架。在內容上既要注重會計標准和會計職業道德等問題的研究,同時還要結合我國國有資產存量大的實際情況,將促進企業科學理財與加強出資人財務管理有機結合。
D. 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情況
會計是信息的創造者,財務是信息的利用者。
1、財務的工作是綜合各方信息,以邏輯形式組織,輔以財務分析工具,制定出對企業有利的策略方案。
2、財務與會計的聯系在於思維基礎都是可計量的貨幣,會計記錄的基礎要求就是有可以計量的貨幣金額,財務工作中收集到的基礎信息第一步就是計量其貨幣金額,正是基於此,財務與會計的溝通才會非常順暢。
3、財務與會計常常被人相提並論,但會計創造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財務可以直接利用。在某些財務工作中,財務信息和會計信息的基本原則是有重大差異的(如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
4、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E. 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區別與聯系
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區別
雖然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都是以價值運動為對象,但是財務活動抽象來看就是價值運動,財務管理也即是協調企業內外的各種經濟關系的管理活動。
而會計具有兩個最基本的職能,反映與監督。會計所反映的是價值,是價值的量,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和個別勞動時間。會計監督的是價值的量,它促使商品生產者加強經濟管理以降低商品的個別價值。
從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定義來看,二者具有明顯的區別。首先,財務管理突出了價值運動和價值管理,在整個財務管理過程中所採取的管理原則和管理規律,也是以價值管理為主。其次,財務管理相對宏觀一些,主要管理對象是若干管理過程,不具體。
從會計的職能來看,會計具有反映和監督這兩項職能,會計核算主要是對具體的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並達到提高資金管理效果的目的。基於這一認識,在會計核算過程中,資金管理是主要內容,對資金的反映和監督成為了會計核算的主要原則。所以,會計核算更側重於對資金的管控,管理對象比較明確,與財務管理存在一定的區別。
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聯系
1.財務管理必須利用會計核算提供的資料和企業內外部經濟信息,進行分析和預測。在財務管理中,要想取得實效,就要以會計核算為主要手段,積極利用會計核算的基礎資料和內外部信息,豐富完善財務管理體系,保證財務管理取得積極效果。所以,財務管理過程需要以會計核算為基礎。
2.財務管理必須根據會計核算的記錄反映,運用必要的經濟手段,通過調節資金比例取得最佳管理效果。財務管理除了需要會計核算的基礎資料以外,還要根據會計核算的記錄來作為調節資金的依據,由此可見,財務管理的效果與會計核算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財務管理的實行與會計核算具有必然聯系。
3.會計核算必須以財務管理的規定和要求為依據進行,管好、用好資金。在會計核算過程中,要想取得預期效果,就要根據財務管理的規定執行,保證會計核算能夠實現資金管理的積極效果。由此可見,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也存在緊密聯系。
F. 會計與財務管理的區別舉例說明
以上網友講的很好,我補充說一下。他們的分工不同,會計做具體工作的,而財務管理是財務主管做的工作。沒有做會計的基礎做不了財務管理。